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5
草原上的游牧者,兼评于刚的近作《在马鬃山》
关于于刚这个人,我感觉很陌生,手头的资料很少,只是听曹国魂介绍过一点,于是知道了他是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是甘肃比较有名的诗人之一,现供职于酒泉市委宣传部。但对于他的诗歌,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发在博客的诗歌大部分是写肃北的,写河西的,其主要特征是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生动性。于是有人说,以于刚等为代表的河西诗群是草原和绿洲上的游牧者,我想他们也是河西走廊上的歌者。是甘肃河西走廊这个地理上独特的区域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也是这条东西长约千余公里的狭窄走廊拓展了他们的思路,祁连山复杂的山形地貌让他们的思想更为深邃,丰沛的雨雪让他们的情感更为饱满,哗啦啦流淌的冰川融水是他们创作的源泉,而排空而起的绿洲又让他们的思路更为开阔。这是一条自然的走廊,也是一条文化的走廊,更是一条诗意的走廊,他们在这条走廊里游牧诗歌,也在这条走廊里游牧生活,是多么让人惬意,又是多么令人神往。
于刚的近作《在马鬃山》就是这么一首作品,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
一是思路开阔,大气厚重。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开阔的思路,没有渊博的人文地域知识也不可能写出如此大气厚重的作品,这是我在读了于刚一系列关于河西的诗歌之后最真切的感受。正如甘肃的诗友在这首诗的回复中写到的那样:“马鬃山我曾无数次写过,老天把那神乎其神的一笔留给了我们,我们再用诗歌赞美”,我想这便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灵气吧,但这种灵气是留给诗人的,是留给有心人的,一个普通人或许也会在这种灵气里面深有感触,但诗人却可以把这种灵气转化为诗句,这些,或许就是一位诗人与一个普通人的区别吧。诗歌是生活的再创造,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文艺术的升华呢。这些大自然的灵气留给诗人的感触会更深,通过诗人的再创造便形成了一种感染力甚至是一种震撼力,而这种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来源正是诗人大气厚重的升华能力。这里的大气体现在作品中便是将小我的感触升华为一种大我的意识,这里的厚重便是将沧桑的历史加以沉淀,然后成为浓缩的精华,用诗意的语言加以表达之后,让读者有一种可以触摸的感觉,这既是历史赋予诗歌的一种传承的特征,也是现实赋予诗人的一种发扬的使命。
二是意象鲜活,明晰生动。于刚的这首诗我们既可以看成是一首史诗,也可以看成是一首田园诗,因为它既有史诗的厚重,又有田园诗的洒脱。它的洒脱可以从鲜活的意象上表现出来,也可以从明晰的画面中展示出来,马鬃山既可以看成是一个景点,也可以看成是一段历史,在这首诗里面,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明晰的画面中,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而一些鲜活意象的运用,又让诗歌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诗意盎然,凭借诗意的想象带给了读者更加美妙的享受。如果说历史的厚重感会让我们沉浸其中,会开启我们的思考的话,那么这种洒脱的诗意叙写便会让我们愉悦,让我们轻松地享受一份文化大餐。
三是干净纯洁,精致从容。如果说干净纯洁的语言是一首好诗所必须具备的特征,那么精致从容的叙述便是诗人深厚功底的再现了。我们对现代诗歌的要求不一定要每一个字都经得起推敲,但在丰富内涵的前提下一定要保持诗歌的整洁,正如我们走进一个农家,干净纯洁会带给我们一种简捷的美,而走进一座别墅,干净纯洁就会带给我们一种精致的美,如果把前者形容为小家碧玉的话,那么后者便是大家闺秀了。而精致从容正是这种大家闺秀的特质,它是一种境界,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瓷器,能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依旧会显示出一种纯净的雍容华贵,这是一咱深层次的美,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凝炼精致,我们可以看成是简捷的终级目标,而从容舒展,我们便可以看成是一种宁静致远了,这种娴熟的手法,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成。
四是视角独特,疏朗温润。于刚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理解为一首颂诗,但又没有那种直抒胸臆,激情澎湃的口号式的句子,所以在视角上便显得更为独特,在表达上也就显得更为温润,口号式的诗歌尽管很有激情,也可以令人振奋,甚至在某些时刻会达到群情昂扬的效果,但读起来总会有一种假大空的感觉,而于刚这种疏朗温润的诗句,却如涓涓细流流进读者的心坎,让人在感觉舒适的同时,体会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一种阳光明媚的余韵,这是一种真情的体验,也是一种空间的回味。对于一首诗歌来说,疏朗的效果更能营造出一种空间感,更能彰显作者的灵气和诗思,而温润的效果也能让读者有一种柔美的享受,并在享受之余更深刻地认知历史,回味出更为丰富的人文景观的内涵。
诗歌的第一节充满动感,“阳光的旗帜呼啦啦/展开,占领红柳丛”,一个“呼啦啦”,一个“占领”,让这些明晰的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立刻就生动了起来,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尽管静物也可以让我们更为澄澈,更为宁静,但生动的画面动会让我们更加投入,更能调动作者的思绪与作者达成一种默契,达到共鸣的效果。我们都读过王维的田园诗,时常为那些生动的画面拍案叫绝,原因就是王维的田园不仅仅只是一幅定格的画面,更重要的是王维让这些画面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如果说一幅图画是一个平静的湖面的话,那么这些充满动感的画面就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了,而哪一种画面更充满诱惑,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便会一目了然了。后面的一场大风,更是让这种感觉更为强烈,更为深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卷起毛边的内心/和一匹马的鬃毛”由此形成的一场大风,是需要多么深刻的内涵和人文的底蕴。
诗歌的第二节意象格外鲜活,既有跳跃感,又有冲击力,既形象又生动。一句“时间是垂暮的老牛”是多么新奇而又形象,而“闪电的鞭子也催不动它”又是多么贴切而又自然,看以随手拈来,却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看来时间老人也不是万能的,在欲望的驱使下也会显示出一种本性的弱点,这是多么的无可奈何,让闪电也无能为力,由此可见,人的贪欲是多么的可怕和令人震惊。而从别一种意义上来理解,时间又是万能的,它是一种永恒,也是一种执着,瞬间的力量无论有多么强大,都不可能让一种执着的信念屈服。所谓天长地久,所谓曾经拥有,在时间和闪电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都显得如此的毫无意义。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永恒,而我们,都只是匆匆的过客,即使我们是一道耀眼的闪电,也只会转瞬即逝,如果我们想要有所作为的话,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种永恒加以继承和发扬。
诗歌的第三节更为形象,更为生动,让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一浪高过一浪的灵气,体会到作者有如行云流水般泉涌的诗思。把客车比做甲壳虫,不仅让我们深有感触,还让我们想到了我们所处的生存状态,这世界其实很小,我们只能躲进甲壳虫里命悬一线,我们的两腿在时光的丝绸上打滑,我们的心被孤寂的火爆星擦痛。如果说享受孤寂是一种境界,如果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一种精神,那么我们在这种精神境界里求得一席立足之地又是何其艰难,我们在甲壳虫似的生存空间里左冲右突又是何其凶险。所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增况下,我们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唯有競競业业,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方能拓展出更大的空间,才能在夹缝里找到一席生存之地。
诗歌的第四节作者又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思绪放飞到蓝天,用同样质感的诗句把丰富的想象串了起来,把开阔的思绪也串了起来,仿佛我们抓住这根思绪就能拉出一串珍珠,就能看到作者一颗晶莹剔透的诗心。在这里,作者用“空中没有一只飞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空山鸟飞绝”的意境,在这里,作者用路途这一根长长的绳子将我们的思绪捆住,然后无数次地抬头看天,试图能找到一朵能够下雨的云彩,将我们的生活滋润得有生有色,有滋有味。一如作者旅途的孤寂一样,我们的生活同样波澜不惊,如一根绳子捆着一样,平淡得让人有些窒息的感觉,而这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朵云雨的滋润,哪怕只是让我们体验一下雨打枯荷的虚幻,那样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增加一点生机,也能把我们与生俱来的那种孤寂的感觉稍稍冲淡一点吧。
诗歌的最后一节,作者做了一种回归的尝试。记得陶渊明有一句名句是这样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此,作者在戈壁上,只想“做一只土拨鼠/睁着泉水般亮亮的眼睛”,静静地守着那片“心无杂念的嫩绿”。这既是一种抵达,也是一种回归,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所要抵达的终级目标就是我们心无杂念的那片嫩绿,也是我们最初出发的那片绿洲,人生本是一个轮回的圆,起点便是终点,所以我们在抵达的同时,也便完全了我们轮回的回归。这样的诗句,既充满哲思,又让人回味无穷,既饱含一份历史的沧桑感,又让我们产生一种现实的顿悟,我想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诗歌带给我们的无穷的魅力。
可以说读这样的诗歌是越读越有味,越品越有意蕴,这不仅是因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娴熟的写作技法,更在于作者渊博的知识和与生俱来的灵气。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肤浅的认识,如有不妥,还请作者见谅。再次感谢作者的美文让我们享受了一份文化的大餐。
附原作:《在马鬃山》
作者:于刚
戈壁宏阔,阳光的旗帜呼啦啦
展开,占领红柳丛
和野兔的洞穴。一场大风
起自一个人卷起毛边的内心
和一匹马的鬃毛
在马鬃山,时间是垂暮的老牛
垂涎一朵鲜嫩欲滴
但扎嘴的黄花,一道一道
闪电的鞭子也催不动它
长途奔袭的客车
像命悬一线的甲壳虫
在时光的丝绸上两腿打滑
我的心被孤寂的火星
一次一次擦痛
天上没有一只飞鸟
200公里的路途,像一根长长的
绳子,捆住思想和呼吸
我无数次抬头看天
不知道,哪一朵云彩
会为你下雨
在戈壁上,我多想
做一只土拨鼠
睁着泉水般亮亮的眼睛
静静守着你远离尘世
心无杂念的嫩绿
于刚的个人资料:
于刚,现供职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绿风》、《飞天》、《诗林》、《甘肃日报》等。作品入选《诗刊》“中国新诗选刊·诗人新作”、《飞天杂志创刊50周年优秀作品集》、《飞天》60年典藏·诗歌卷、《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中国2009年度诗歌精选》(四川文艺出版社等多种选本。
通联地址: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 邮编:735000
电话:13993719519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5
朴实自然显真情,兼评胡长荣的近作《回家》
胡长荣虽说进大别山诗刊论坛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但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他在几个大型诗歌论坛做版主,还因为他是目前诗坛上比较活跃的优秀诗人之一,不仅勤奋而且高产,进入到了一个极佳的创作状态。在很多有名的诗歌论坛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在很多杂志的目录和获奖的名单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这位比我大两岁的老兄,上世纪60年代出生,公务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鹰潭市作协理事,副秘书长,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特约诗歌编辑,中国炎黄出版社特约编审。曾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700余篇(首),曾获若干全国诗歌大赛奖!从这位老兄的简介可以看出,他不仅成绩斐然,为人还很低调,一如他的诗风一样朴实,真诚,有着很强的亲和力。
胡长荣的这首《回家》是他最近发的一组作品中的一首,从这组作品我们可以管窥到作者近期的创作风格,那就是自然纯朴,真挚而不矫揉,这也是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看得出来,这首诗是作者随手擢起生活中的一朵浪花,看似毫不经意,信手拈来,却能用这朵浪花折射出生活的大海。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在谈到诗歌标准时说过这么一句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所谓深入,我想应该是深入到生活的海洋,没有生活作为底蕴的作品,即使再唯美,也是空洞的,尽管能让人产生一种阅读的快感,但终不能让人感动和思考,所谓浅出,我想应该是用质朴通俗的语言加以表达,文字的内容人人都能够读懂,但文字里面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却能在读者体会咀嚼的过程中达成与作者的默契,产生共鸣的效果。而胡长荣的这首回家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这首诗歌的语言在进入诗歌的过程中没有人为创作的痕迹,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抒发。目前有很多诗歌爱好者初学诗歌时,为了追求意象的新奇和意境的高远,不惜在意象上浓墨重彩,可谓下足了功夫,而最终表达出来的效果尽管看起来意象纷呈,却显得杂乱无章,显得生硬生涩,让人不知所云。还有这首诗歌始终围绕回家这根主线,所有的意象都围绕主线展开,没有其他乱象和多余的词语产生,因此显得很干净,也很纯粹,达到了诗歌纯净的效果。或许有人会认为诗歌太纯了,太干净后会显得明朗直白,毫无技巧可言,其实朴拙也是一种美,是一种自然之美,当作者的写作状态达到一定高度后,都会更加接近生活,接近自然,当然我也并不否认一些技法的运用会更有利于诗意的发挥和展示,但自然之美却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纯粹的美,享受到一份桃花源式的怡然自得。本文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画面明晰,情景交融,让读者有一种在场的感觉。通过自然场景的描述把一种乡愁演驿得很形象,也很逼真,仿佛回家的不是作者,而是我们自己,通过阅读本诗,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我们回家时的场景和心情,与作者的体验是多么的相似,无形之中就让读者走进了诗歌营造的氛围,融入到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与古人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样的诗句就有了异曲同工之妙了,更能让人接受,也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既是诗歌感染力的体现,也是神奇的自然之力的牵引。本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把情感巧妙地融入到一些自然的景物中,通过细节的描述让读者自己体验,不象有些诗歌是竭尽全力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显得很饱满也很厚实,然后把这些情感强加给读者,让读者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有时甚至还要很费力地去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到底是啥样的,被动的接受会引起读者的反感,费力的揣摩更是让读者生厌。因此让读者自己体验,自然融入对一首诗歌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尽管作者轻易地做到了,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呢。
诗歌第一节的亮点在于一个动词“吐”字的灵活运用,让诗歌活了起来,然后就是野花的意象,让诗意更加纯朴,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生活的本真。“公共汽车把我从车箱里吐出来”这句话与我从公共汽车上走下来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前者通过诗意的表达就让诗句无形之中赋予了更深的内涵,所谓真理与谎言仅仅只有一步之遥,而诗歌与白话也仅仅只有一个字的距离。假如没有这个吐字,这句话就显得太平常了,也太直白了,更谈不上诗意可言了,而加进了一个吐字后,就把这句话救活了,赋予了更大的活力,我们从这个吐字上可以想象我们生存的状态是何其艰难,想象我们生存的空间是何其狭隘,如果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自己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套子,那么我们这些看似生存在套子外面的人,又何尝不是被动地装在别人设下的一个又一个套子里,或者整个社会,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大套子,我们都被装在里面,而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样的一个套子,或者说更像是一条鲸鱼,更像是我们的宿命,无论我们如何搞争,我们都无法逃脱。而只有当我们回家的时候,我们才会有一种被吐出来的感觉,我们才会放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解套,得到解脱,由此可见,家是一个神奇的所在,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也是我们宿命的终结。而那么多的野花,不正是我的父老,我的乡亲,以及无数个如我乡亲一样纯朴和善良的家乡人吗,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而他们,又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而正是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野花,却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风景,他们是脆弱的,但他们也是坚强的,他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是我们心灵归宿的忠实捍卫者。
诗歌第二节最大的亮点在于一个“牵”字。“还有那徐徐吹来的不大不小的春风/牵着我的衣角”,一个牵字也就把这个场景救活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一个吹字的话,表达的意思也与这个一样,但也就没有了诗歌的灵气。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古人“推敲”的故事,想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或许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刻意地追求这样的艺术效果,或许只是作者的灵光一现,但就是这个牵字,却堪称神来之笔,让诗人的灵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得到了有如神助的发挥。有人说诗人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气,但就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气,却有着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如果不具备这百分之一的灵气,即使有百分之百的勤奋,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诗人,在这里,作者的一个“牵字就把我们牵进了作者营造的意境,也把诗人牵进了大诗人的行列。如果说母亲牵着我的手走,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话,那么作者牵着读者的心,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颗跳跃的诗心,让我们感觉到的是诗歌的本真,是诗意的自然流泻,是那样的畅快而又闲适,是那样的豁达而又惬意。读这样的诗歌,让我们感觉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桃源胜景,更有江南烟雨的灵秀与脱俗。
但,我们虽说可以在诗歌中脱俗,我们在入乡后却不可以不随俗,所以作者在第三节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入乡随俗的淡雅之境了。我们随着作者灵性的步伐走下汽车,走进村庄,走进那些盛开的野花,自己马上便成了那些野花中的一朵,心情也如那些野花一样,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或许作者会对着大山大喊一声:“我回来了”,我们仿佛也听到了大山的回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或许作者会对着那些野花来上一句:“请让一让,这儿原本是我的位置”,那些野花也会很自觉地让出那片空间,让作者很快成为他们中间的一朵。这并不是忘乎所以,这只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泻,或许作者这时也会来上这么一句,让所有的君子风度都见鬼去吧,把矜持的外衣赶紧脱掉,我要赤诚地投入到生我养我的家乡的怀抱。叶落终会归根,漂泊的风筝,还有一根线牵在我家乡亲人的手里。
综观全诗,没有波浪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离奇的意象,更没有产生让人有瞬间震撼的效应,但就是这样的一首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诗,却能让我久久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我想除了作者的灵气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情感的渲染和传递,一种接近于生活本真的表达和流泻,一种接近自然原生态的影响力和传染力,达到了作者与读者“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和谐共振。我想,这便是传说中的“拈花一笑”的境界吧,达到了作者与读者的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这不仅是一种禅境,也是诗歌写作的一种至高的境界了。
附原作:《回家》
文/胡长荣
公共汽车把我从车箱里吐出来时
还有二里不通车的山路要走
此时,那么多的野花
在面前
开得像亲人的笑脸
迎接我
还有那徐徐吹来的不大不小的春风
牵着我的衣角
像小时候
母亲牵着我的手走
那样温暖
回家
对于一个多年在外漂泊的游子
是再再高兴不过的事情
像那么多盛开的野花一样
内心总有好多抑制不住的激动
胡长荣的创作简历
胡长荣,现在余江文联工作,副主任科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鹰潭市作协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出版诗集《阳光吟》。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曾在《诗刊》《星星》《佛山文艺》《打工簇》《绿风》《诗神》《诗潮》《诗歌月刊》《北京文学》《中国铁路文艺》《江门文艺》《芳草》《星火》《鸭绿江》《热风》《当代小说》(诗文版)《飞天》《黄河文学》《江西日报》《农村青年》《辽河文学》《散文诗》《农村工作通讯》《农民日报》《创作评谭》《微型文学》《江西青年报》《江西人口报》《江西党建》《江西交通安全报》《百花园》《文学港》《通俗小说报》《微型小说选刊》《阳光》《意林》《喜剧世界》《岁月》《东莞文艺》《野草》等100余种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报告文学拙作1000余篇(首),诗歌和小说(含小小说)拙作曾获《诗刊》《诗神》《诗潮》《散文诗》《星火》《解放日报》等报纸与杂志举办的全国诗歌大赛奖!并入选多种选本。
胡长荣的通联:
手机:13970169597
邮编:335200
通讯地址:江西省余江县建设路观音阁巷155号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6
小和轻中见真情,兼评符纯云的《那么小,那么轻(组诗)——祭岳父》
并不是有意的,却总是那么巧合,高山这个评论又相中了一位作协副主席的作品《那么小,那么轻(组诗)——祭岳父》,而在写评之前,我是并不知道这些情况的,选定了作品后才走进了符纯云的博客,才知道符纯云是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四川某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的。符纯云笔名巴山石头,博客内容相当丰富,作品发表的题照令人目不暇接,羡慕不已,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散文诗都写得很精彩,这就是巴山上的一块石头,一块可以用来补天的石头。
符纯云的这组诗歌《那么小,那么轻》是写给岳父的一组祭诗,全诗共七首,洋洋洒洒,娴熟从容,而每一首又是那么干净纯粹,舒展开阔,几乎蕴含了整个人生的所有内涵,用独特的视角加以诗意的表达,呈现出一种旷达和悠远的境界,令人沉浸和感怀。这组诗歌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摒弃了传统意义上写祭诗的那种套路,没有对逝者的歌功颂德,没有对亲情的细节追忆,甚至没有表达出更多的悲伤与不舍之情,但这组诗歌又是凝重的,那是对人生的凝重,而对于生死之间的这种境遇,作者用的是轻描淡写。而正是这种轻描淡写,却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种大境界,这既是天人合一,也是三位一体,更是一种自然的沉淀,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参禅悟道的通明。这种写法无疑是对传统祭诗的一种颠覆,而这种颠覆又不是表现出那种前卫或者先锋,甚至一点也不偏激,我们可以将之归于一种理性,而更多的却是一种个性的彰显,一种创意的展示,能达到彰显而不张扬,展示而不炫耀,如果没有相当浓厚的功底和相当娴熟的技法我想是很难达到的。
记得诗人于坚曾经说过,“一位有阅读经验有生命痛感的读者读了之后有感觉,那就是一首好诗”,也就是说好诗并不一定会让所有人感动,但一定是能够感动有心人的,符纯云的这首诗歌就是这样的,它沉稳得近乎冷峻,却字字敲在有心人的心上,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给一个特定的对象——岳父的,实际上在我们读来却是写给整个人类的每一个生命的,也包括作者自己,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的通感艺术大多是指意象上的,而作者的这首诗却能够将这种通感艺术运用到一种意境上,让我们从一滴水珠就能看到整个大海,从一个个体就能感悟整个人生,这不能不说是诗歌的一种张力和魅力的所在。这应该也就是诗人于坚说过的那样:“对于诗歌来讲,形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其中所要表达的微言大义和感觉”。这里的微言应该是相对于一个个体——岳父而言的,这里的大义当然就是我们的整个人生了,我们可以人微言轻,但我们不可以不深明大义。
我们常常在读到一首好诗时,都会用到“眼前一亮”来形容,这“眼前一亮”是瞬间的直觉,读诗是需要瞬间直觉的,但我在读到这首诗时的瞬间直觉却不是眼前一亮,我并不是为了故意颠覆传说(传统的说法),而是想说出我读完这组诗时的真实感觉,那只能是“心里一咯登”,也就是说这组诗并不是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而是击中了我心灵的要害。广东诗人卢卫平说过,诗的基本要素就是发现“新的秘密,然后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不要一写到女人就是花,一写到雨就是泪水,一写到雾就是忧郁,一写到秋天就是落寞。或许第一个说出这些意象的是真正的诗人,是天才,而重复别人这些意象的不说是蠢才,也只能算是平庸的诗人罢了,或者只能算是一部写作的机器。如此看来,如果符纯云把这首祭诗也写成赚人眼泪的工具的话,即使再深情,也不会让我动心,更不用说震撼了,心里也就不会有一咯登的感觉。而这些,或许就是一首好诗与一首平庸之诗的区别吧。其实这“心里一咯登”就是有些诗评家经常说到的“瞬间震惊”的效果,因为我不是专业写诗评的,所以在这里用的是“心里一咯登”而没有用到“瞬间震惊”这样的专业术语,这句术语说的是诗歌对当代生活及其相关事物关系的揭示,揭示得越深刻,震惊的效果就会越强烈。而在这样的一组好诗面前,我们表现出来的理性无异于一种冷漠,于是我无法掩饰一种想说几句的冲动。
组诗中的《遇见》描述的其实是离别的一瞬,这里遇见的是生命之光的熄灭,所谓“人死如灯灭”正是这个道理,灯虽然灭了,但它的光和影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因此作者用了:“溜走的,不只是时光/留下的,不只是那些小,还有/……轻”,这样的切入是自然的,也颇具张力,营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组诗中的《低下去》写的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而这何尝又不是我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呢,低下去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这个结果却是可以选择的,有的人身体低下来了,心态却很高,成了一种虚幻的空中楼阁,有的人身体站得很高,心态却低下去了,那么他会很快与大地融为一体。这首诗妙就妙在用一种最终必然的归宿蕴含了人生的生存姿态,那是目标与过程的一种对话,既深刻又有哲思,表达得又很和谐,让人自然地融入。诗中有这么一段:“终于可以低下去了/负重的双脚,摆放得与头颅一样工整/心跳归于平息。光照归于幽暗”。写得非常形象,内涵也相当深刻,这里负重的双脚不正是平头百姓的象征吗,这里的头颅不正是达官显贵的的代表吗,无论是谁,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所以不如早一点低下去,到时也不至于太感失落。
组诗中的《你说,别哭》达到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境界,而这种境界仅仅只用了一个哭字就全部展现出来了,仅仅只借用一半杯老荫茶的苦涩的香气就在无形中飘到了读者的心里:“那苦涩的香气,飘得若无其事/仿佛真的没有藏下/一个人的体温、气息,以及跟得紧紧的风暴”。是啊,无论你的过程有多么的风光,多么的轰轰烈烈,或者是多么的狼狈不堪,这些都只是一杯茶苦涩的香气,最终都会飘得若无其事,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的,没有谁可以例外,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值得哭的呢。
组诗中的《一页纸的相隔》把人的一生具象到一张纸的厚度,每一页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每一页的内容都是自己填充进去的,是丰富还是简单,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修为。而一页纸,无论如何都是单薄的,而风,每天都在刮,风一吹,这一页纸就翻过去了。在这里,岳父也是一张干枯的纸,岳父过世了:“一页纸就这么翻过去了。我甚至来不及/记下你/最后一次呼吸的样子”。在这样的时候,谁也不可能记住,因为人生太短暂了,阴间和阳世,人与人,都只是一页纸的相隔,而这一页纸,我们又不能轻易戳破,否则就淡而无味了。
组诗中的《影子》非常含蓄地表达了一种哀思,表达的方式很独特,只是用了影子这一个意象就把作者全部的情感都寄托进去了,所谓如影随形,这样的影子定会“像一把刀子,插进短暂窒息的内心”,其实这把刀子既是插到了作者的内心,同样也插到了读者的内心,只不过插进读者内心的并不是岳父这个单一的影子,而是关于人生,关于众生的这个大影子。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让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思考。
相对来说,组诗中的《黑暗》表达得更为透彻,更为智性,更加深邃,意象也更加鲜活和生动,同时也没有失去空间和余味:“一堆纸帛化为灰烬,另一堆纸帛走向火焰。”而最终,唯有黑暗才能抵达旷远,唯有安静,才能做到呈现。岳父去了,化为了夏天里的一盏长明灯,定会照出更深、更安静的黑。而这些句子中的内涵,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悠长悠长的余味,让人回味无穷。
组诗中的《或者,归于平静》,在足够的铺垫后,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让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或许,作为诗人,需要改变/语境的凝重。让一切回到轻描淡写”,而让一切回到轻描淡写却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心态,还需要有足够的高度,这是一种可悟而不可求的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或许就可以宁静致远了吧,或者,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归于平静了吧。
综观全诗,最主要的特征是新颖别致,然后就是沉稳大气,将小我的情感融入到人生这个大场景中,既做到了自然和谐,又达到了纯净统一,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很好地做到了收放自如,意象用得形象生动,取得了情景交融的通感效应,在叙写的虚实结合中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智性和灵气,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读者意识形态某种朦胧的潜在的因素,通过诗意的引导和启迪,达到了和谐共振的效应,因此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当然,因为这组诗太长,所以不可能很透彻地加以解析,有些只能蜻蜓点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全诗又是一个整体,分开来读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况且读诗也是一种见智见仁之事,因此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作者和读者谅解。
附原作:《那么小,那么轻(组诗)——祭岳父》
文/符纯云
你带走大和重,留下小和轻
——题记
《遇见》
溜走的,不只是时光
留下的,不只是那些小,还有
……轻
路走到这里,或可称为尽头
枯萎的草根。湮灭的灯火。一只鸟渐渐喑哑的鸣叫
它们用最后一束光
照了一下
只一下。你的侧面
峻峰凸起。你用皮骨紧贴的陌生
成就我们
最后一次遇见
《低下去》
低下去。以平行的姿态
聆听大地、流水。聆听曾经抚摸过的草根
水声潺潺
低下去。与大地保持平衡
亲人的脸庞:那么近,又那么远
那么重,又那么轻
终于可以低下去了
负重的双脚,摆放得与头颅一样工整
心跳归于平息。光照归于幽暗
那些零碎的事物犹如谷物般散落
在大地的某个角落
我无法弥补的这些过错,将陪着你
爱上低处的生活
《你说,别哭》
泪水落在大面积缩小的版图。你的国度
无动于衷。甚至于
一度停顿的悲欢,在适合开花的领域
突然有了缭绕的香气
你说——“别哭。一个人的到来
与这个世界曾多么陌生;
一个人的离去,
却能带上那么多的怀念、爱……”
那一刻,我真的没有哭。我尝试着
与你握手道别
然后坐下,喝一口你喝了一半的老荫茶
那苦涩的香气,飘得若无其事
仿佛真的没有藏下
一个人的体温、气息,以及跟得紧紧的风暴
《一页纸的相隔》
一页纸,单薄、干燥。风一吹
就翻过去了
生命是繁重的:高174厘米,重160余斤
风一吹,就干透水分
一页50斤重的纸张,眨眼间
就翻了过去
翻过去,就一秒钟
风将两边吹动。吹出眼中的砂子
吹出破嗓的疼痛
吹出嘶喊,泪
一页纸就这么翻过去了。我甚至来不及
记下你
最后一次呼吸的样子
《影子》
我相信,你并未远离。至少
你的影子是清晰的
跪下时跪下。叩首时叩首。记忆时记忆
对一个影子,热爱时热爱
这个夏天,我将每天度过这样的时辰——
十分钟恍惚。十分钟忧伤
然后,允许一个影子
像一把刀子,插进短暂窒息的内心
《黑暗》
“唯有黑暗,才能抵达旷远。”
“唯有安静,才能做到呈现。”你这样说。
尽管你未曾张嘴,却不影响
黑暗不动声色地收拢生死、宿命与悲欢
不影响这个夏天的一盏长明灯
照出更深、更安静的黑。
“黑暗是收拢、耗尽,也是释放、滋生。”
你依然没有开口。却不影响
一缕清香飘来荡去。不影响
一堆纸帛化为灰烬,另一堆纸帛走向火焰。
《或者,归于平静》
我不知还能说什么好。我是诗人
你知道的,并引以为傲
当忧伤一阵阵漫过,你已听不见涛声
女儿恸哭,妻子一再晕眩
作为另外一个重要角色
我无言以对,甚至有了与忧伤并生的慌乱
就在不久前,两个男人还在一起
坦然论及生死轮回。现在
其中一个已从容走到生死的背面,另一个
还沉陷于一篇祭文的悲悯
——或许,作为诗人,需要改变
语境的凝重。让一切回到轻描淡写
【简介】符纯云,男,笔名巴山石头、远帆,生于1975年10月,四川达县人。文学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潮》《绿风》《诗歌月刊》《中国诗歌》《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草原》《青年作家》《黄河文学》《写作》《散文百家》等海内外三百余家报刊。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漓江版)《中国散文诗精选》(长江文艺版)《最受中学生喜欢的100篇散文》等选本。曾参加《散文诗》刊“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2003年,湖南沅江)、“第十届全国散文诗笔会”(2010年,湖北丹江口)。做过报社、电视台记者,现为《川东文学》季刊副总编,居四川达州。
通联:635000四川省达县南外茂华街196号南外工商所四楼《川东文学》编辑部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6
平芜尽处是春山,兼评平芜尽处的《许诺给我的王国》
一不留神,高山又盯上了一位大虾的诗作,他在这里的笔名叫平芜尽处,应该是意取“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吧,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境界,春山外的那个行人,会被人惦记,同时,也会被人遗忘,能够做一个这样的行人,当是何其幸运。,平芜尽处的诗歌我大多数都仔细阅读,并认真学习的,我把读他的诗当成了一种享受,而他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都会让我享受到一份文化的大餐。对于春山外的那个行人,我就是那个经常惦记他的人,因为他的诗歌每一首都非常有灵气,每一首都用非凡的想象力营造出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有了这空间,也就有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概莫如是。
平芜尽处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隐士了,有着横溢的才华却一点也不张扬,只是静静的写作,静静的发帖,静静地与会员交流。平芜尽处还有一个笔名叫弓车,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这笔名很有特色,于是猜测弓车者,应是取张军各一半组合而成吧。今天为了写这个周评,经多种渠道打听方才证实了这一猜测,于是很快便撩开了这位隐士,这位神秘大虾的神秘面纱。所谓平芜尽处者,弓车也,所谓弓车者,张军也,张军何许人也,山东东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协副会长,《鲁西诗人》执行副主编,国家一级作家,现在聊城市文联任创作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歌集《走出伊甸》、《走过田野》、《采薇与抽刀》、《风之后,雨之后》,中短篇小说集《天籁》。多次获奖,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歌》、《山东三十年诗选》、《华夏散文选萃》等。最新诗集《平芜尽处》是他出版的第五部诗集。由此看来,大别山诗刊论坛真是藏龙卧虎哦。
刚刚读到平芜尽处诗集《平芜尽处》的自序,序的标题是《退》,读后颇为受益,觉得不仅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一位作家和诗人,更能让我们借鉴一些诗歌写作的经验,其中有一段关于诗歌写作的文字是这么写的:“退,退出多余的文、多余的字,退出繁复的意象。退,退出华美的修饰,退出驳杂的句式,退出镶金嵌银的装祯;所谓"宁拙勿巧,宁丑勿媚"是也。退,退出语文教学式的循规蹈矩,退出法帖,退出表面的范式。退,退出外在的格律,退到内在的韵律感中,退出均衡的韵脚,退到如云似风的语感里;所谓"在骨不在格"是也。退,退出形式逻辑的窠臼,退出理念、概念的表述。进而,退回到唐诗、宋词,甚而退回到汩罗江畔,退回到诗经的源头。甚至退出文字,退出句子, 剩下的位置,给"意",给"魂",给"神"。”在此,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诗歌写作的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这既是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作为诗歌爱好者共同努力的方向,要达到这种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作者仅仅只是把这当成是一种小乘,而作者追求的大乘之境自然便是前面提到的“平芜尽处”四个字的含义了: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之外没有伊甸园,也没有象牙塔,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向前看,我退出的地方,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那翠绿、碧绿、墨绿的植被上,原来都是诗句。向后看,发现,越退,后面的空间越大,越宽,越阔,越广,越漫无际涯。”从平芜尽处陆续出版的诗集和文集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一直都在退,“《走出伊甸》,《走过田里》,在那里听到了《天籁》,在那里《采薇与抽刀》,从疾风暴雨中,退到了《风之后,雨之后》的平静、淡定、从容,现在,则退到了《平芜尽处》。”在这里,我们强烈地感染到了一份执着,一份守望,目标永无止境,当诗人退无可退的时候,应该就可以大乘了吧,到那个时候,诗人一定会达到述而不作的上智之境,我们期待着,我们也祝福着。或许到退无可退时,便没有了境界可言,所谓无招胜有招是也,而这孜孜以求的过程,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大的境界。
请不要误解此中的“退”字,这里的退是指写作状态达到一定高度的退,并不是指初学者用直白的语言,口语化的程式写出的一些自称为“返朴归真”的儿歌童谣之类的寡淡无味的作品,如果把一个作品看成是一滴水的话,在写作的初始阶段我们这滴水里充其量只能看到小溪,而在写作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退回来的这滴水里,我们却能看到大海,如此,方能视为一种境界。
我之所以到现在才为平芜尽处写评,是因为平芜尽处的好作品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一个作品都可以作为我诗评的对象,所以便没有着急地选择,所谓事不过三,诗评我已经写了不少了,如果再不选择的话,我自己也对不住“我便是那个惦记的人”这句话了。而在最近,平芜尽处所发的这首作品《许诺给我的王国》,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境,与作者诗集《平芜尽处》的自序又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更加强了我写作的兴趣。同时,这也是我之所以大篇幅地解析作者自序的用意了,如果说作者自序是作者的一个心路历程的话,那么《许诺给我的王国》这首诗,便是作者这个心路历程的诗意呈现,我们读懂了作者的自序,那么这首诗也就豁然开朗了。
平芜尽处的这首诗《许诺给我的王国》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奇特,思路开阔。大凡爱好诗歌者都知道,想象力乃是诗歌之根本,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无法写出一首好诗来的,或者说是无法写出一首感人的作品的,无论哪种文体都是一样,想象力是创作之源,但诗歌对想象力的要求更甚。诗歌不仅要求想象力丰富,还要求想象力奇特,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会让人觉得你的博大,有了奇特的想象力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想象力丰富和奇特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眼界也就宽广了,写出来的诗句就会文思泉涌,左右逢源。这首诗歌的第二个特点是作者的知识面相当厚宽广,意象运用得很有灵气,妙就妙在作者引经据典都能用一些鲜活的意象加以表达,而这些意象的介入又与作品所营造的意境结合得天衣无缝,我们平常所说的,写作之前要有灵感,写作的过程中要表现出一种灵气,有了灵气的作品都会生动起来,才能吸引读者,感染读者,让读者在得到阅读的快感的同时,去用心体验你作品中饱含的丰厚的意蕴,诗歌最忌讳说教,最忌讳一些程式化的东西,因为那样的东西即使再透彻都只能让人味同嚼蜡,甚至令人生厌,让人反感,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程式化的社会里,从小接受的是父母的说教,读书时接触的是老师的说教,参加工作后还要忍受领导的说教,所以我们一见到这些说教的东西就会从心底生出一种抵制的情绪,甚至会觉得恶心。所以诗歌是让人思索的,不是强行让人接受的,怎么样调动读者的思维,怎么样让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思想,融入你的情感,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这便要拿出你的十八般武艺,想方设法让你的诗歌生动起来,让你的诗句更有灵气,同时让灵气承载你的思想。这首诗歌的第三个特点是收放自如,将诗歌的“散射”与“聚焦”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诗歌的收放是相辅相成的,放的目的是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大的诗思空间,是诗歌获得深层表达的必要。而收的意义则在于诗歌表达的传递性,即诗写者想要传递出什么,这是主题性的必须。只放不收和只收不放都将偏离诗歌表达的需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决定了写作的状况,很多写者往往为了追求诗意而雕琢所谓“充满诗意的句子”,忽略了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诗歌究竟为什么而写,即它的传递性——诗歌的意义。所以从这种意义来看,诗歌的收放自如也是一种写诗的境界。缺乏发散性的诗歌,往往是单薄的,而发散性过强便会导致主题性的缺乏,会出现仅见句子不见诗歌的局面。作者为了实现这种收放自如的境界,立足于生活进行叙述,而不是单纯雕琢“诗意的句子”,从而完成对心路历程的一种诗意的传递,同时也是对人生历程的一种诗意的表达。
诗歌的第一节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用“为我分封一个大大的王国”、“万国来朝”展示了一种年轻气盛时的万丈豪情,接下来用三个奇特而又鲜活的意象,把这种豪情发挥到了极致,用杜工部的七律建成城墙,把太白的古风十九首作为御马,满天的星斗作为仪仗,这些句子太神奇了,令人拍案叫绝,这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不仅仅只是让人感到惊奇,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个阔大的艺术空间,比海洋还要宽广,比天空还要高远,因为它不仅有现实的空间,还有历史的时空,是从唐朝以来这些所有空间的叠加,太白的诗风本就飘逸,把太白的古风当成御马,还有什么时间不能抵达的呢。太白本是楚狂人,但如果太白能看到后世有人把他的古风来当成御马的话,我想他一定会自愧不如,或许会拉着这位哥们入座,不醉无归了。那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的话,年轻时的弓车便可称得上地地道道的鲁狂人了,这也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洒脱。
无论年轻时的气势有多盛,再狂也会有个度,于是第二节作者便开始退隐,但这时仅仅只开始求仙访道,这时的退隐还只是小隐,仍不失一种王者的霸气。而接下来一连串的奇思妙想,便把我们自然而然地带到了一个自由的王国,这里有王维的田园,有陶渊明的桃花源,即便如此,也还不能忘了五斗米的气节。而这里用王维的辋川建造我的宫殿,用始皇的兵马俑开挖出来的运河,引桃花源里的水,酿东晋的酒,还要用五斗米做酵母等等这些神奇意象的组合,简直就是井喷奔涌出来的诗思,怎不让人心驰神往,如痴如醉。如果说第一节的场景是天空和海洋的叠加的话,那么这一节便是草原和桃源的组合了。这便是前面提到的作者心路历程上的小乘之境了,用弓车的创作经历来看,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成了《走出伊甸》,《走过田里》两部诗集的创作。
但诗人还要继续退下去,于是在第三节中,作者就退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时运用的一些意象里不再有或豪放或归隐的古人,只是一些庄稼,一些乡村的场景。用玉米秋日打造王冠,红脸的高粱是刚刚迎娶的王后,后宫没有了佳丽三千,只有洁白无暇的棉花仙子相伴,而蝈蝈们吟唱的,正是我写的诗句等等这些精彩纷呈的意象群体,共同构筑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真实画面,是多么的纯朴,又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如果说第一节那么宏大的空间是被自己全部占有的话,那么经过第二节的后退,自己所拥有的空间变小了,留给读者的空间就变大了,再通过第三节的进一步后退,自己拥有的空间便只有一二亩地了,剩下的时空全部都给了读者。在这里,整个空间的大小是一个定数,无论是人生也好,无论是写作也好,年轻气盛时是初出茅庐,无论是眼里还是胸中都只有自己,写作出来的作品便是量种自我的呈现,到后来自己慢慢后退,自己的空间变小了,留给读者的空间自然就大了起来。这时候写出来的作品,即使是由蝈蝈吟唱,也会读者云集。到这时,诗人便达到了最近所出的一本诗集的《平芜尽处》的境界了,所谓诗人者,只是春山之外的一位行人罢了。
这一路退下来,完全没有了王者的风范,许诺给我的王国也无法兑现了,这不怪上苍,这是一个诗人的必归之路:“明天我要的王国,或许/只在一个蚕蛹里,只在一粒草芥上……”,一个蚕蛹,一粒草芥都是生活的细枝末节,都是真实的生活,一个诗人只有把自己全部融入到这些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去,才能真正抵达生活的低处,才能真正接近生活的本真,写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生活的元素,这样的诗人才配诗人这一称号,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这一节作者完全舍弃了意象的运用,只是加入了一些生活本来的语言,就完全具备了能够表达情感的特质,最后,诗人退到用诗句的篱笆圈起的田园里,在里面漫游,放牧牛羊,吟唱牧歌,因为在诗人的心里清楚的知道,只有退,才能才能腾出更广阔的空间,才能种上五谷杂粮,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真实。
综观全诗,作者始终围绕着心路历程这条主线,尽管放得很开,但始终没有半点偏离,无论是用意象造境,还是用空间来造境,都造得非常形象,唯妙唯肖,从前面的海阔天空,到最后的宁静致远,无论是条理还是思路都相当清晰,而一些鬼斧神工,自然天成的神奇意象的运用,让诗歌在波浪起伏中凸显迷人的风景,让读者不得不感叹:这边风景独好。
附原作:《许诺给我的王国》
文/平芜尽处
曾经豪情万丈,希望在唐朝
为我分封一个大大的王国,是在盛唐
万国来朝。我,用杜甫至为工整的七律
一首首一句句建成我王国的城墙
就不必特意从塞外进口汗血马了
有太白的古风十九首,那
就是我的御马十九匹了
多么豪放,多么俊逸,多么潇洒
驰骋在天与地之间,太阳是我的
满天的星斗做了我的仪仗
曾经想逃逸求仙访道,请求划一座山
比如秦岭,再小些,比如秦岭的南山
仿照王维的辋川建造我的宫殿
令始皇陵的兵马俑全体出动,开挖一条
最长的运河,将桃花源里的水引来
东晋的水,最适合酿酒
用陶渊明弃掉的那五斗米做酵母
醉了我的画师,醉了我的诗人
醉了我这个国王
而今我想要的王国,面积很小
就一二亩地即可,是黄土
里面玉米秋日金黄,正好可打制成我的王冠
高粱红着脸,是我刚刚迎娶的王后
她的羞涩,恰与爆裂开的大豆形成反差
后宫没有佳丽三千,唯有
我的棉花仙子多么洁白无暇,温柔无比
蝈蝈们为她吟着诗,诗,是我写的
你看,我的要求不同,差异明显
且越来越小
许诺给我的王国无法兑现
这不怪上苍,明天我要的王国,或许
只在一个蚕蛹里,只在一粒草芥上……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6
退出来的空间,兼评安蕊的近作《原来》
读了安蕊的近作《原来》,让我想到了平芜尽处诗集的自序,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么写的:“退,退出多余的文、多余的字,退出繁复的意象。退,退出华美的修饰,退出驳杂的句式,退出镶金嵌银的装祯;所谓"宁拙勿巧,宁丑勿媚"是也。退,退出语文教学式的循规蹈矩,退出法帖,退出表面的范式。退,退出外在的格律,退到内在的韵律感中,退出均衡的韵脚,退到如云似风的语感里;所谓"在骨不在格"是也。退,退出形式逻辑的窠臼,退出理念、概念的表述。进而,退回到唐诗、宋词,甚而退回到汩罗江畔,退回到诗经的源头。甚至退出文字,退出句子, 剩下的位置,给"意",给"魂",给"神"。”。只不过平芜尽处的这段文字是针对诗歌写作的一种状态而言的,而安蕊的这首诗针对的是一种生存的状态,而两者,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让人体会到一种境界,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诗歌,唯有后退才能留出更大的空间,唯有后退才能领略到更为绮丽的风光,才能获得更多的余韵。
我不知道安蕊在写这首《原来》的时候,有没有读过平芜尽处的自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诗中的“原来”便是“意”,便是“魂”,便是“神”,“原来”既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有人说世界是一个圆,起点便是终点,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持续地后退来返回“原来”,表明的是一种激流永退的生活态度,退去的是繁华,退去的是浮云,退去的是喧嚣,退去的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梦幻,只有回到“原来”,才能还原出生活的本真,才能呈现出生活的原色。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因为作者并没有这样的文字表露,在这首诗中,作者只是巧妙地运用一些具像,质感地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而这个轮廓所包围的便是一个阔大的想像空间,让我们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在这个空间里自由翱翔。
这样的空间是由语言的张力构筑而成的,是一种诗境的空间,其核心是力度。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或者诗境风格上都要很好地体现这种力度,对于诗歌主体而言,这种力度表现为一种精神的或者人格的力量,对于客体而言,必须要有富有力度感的事物来构成诗歌的意象,让诗句更有质感,对于诗境风格而言,唯有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才能构成诗歌的感染力。而诗歌的感染力便是由诗歌的张力构成,一首诗的语言有了足够的张力,其意境画面就有了张力美感,富有张力美的意象既可以拓宽物象境界的空间感,使得物境空间具有阔大广远性的张力美,又可以拓宽情意境界的空间感,使得“意念的空间”具有深幽邃远、含蓄隽永的张力美。情意境界的空间张力是情与意的深度与广度,是意念空间的张力,它所产生的是诗情诗意的含蓄宽广、不定多变等美感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与其说这首诗带给我们的空间是退出来的空间,不如说是由诗歌语言的张力拓展出来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更加深邃,更加高远,更有距离感和阔大感,还有流动感和立体感。
诗歌有了力度,才能构成诗歌的距离美感,才能表现远近相偕的空间结构的和谐美,才能展示空间的远势之美。其主要表现为诗境的景物与情思双方由实至虚、由内而外、由形而灵,形成实虚、内外、形灵的中和统一。写诗的人都知道,诗歌写得太实,便没有了诗意,诗歌写得太虚,又显得太空,失去了生活的元素,唯有虚实的有机结合方能立足生活的本真,而又彰显出诗人足够的灵气,让读者在形与灵的统一中享受诗歌的魅力和空间的美感,在回味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更深的意蕴,从而得到更多的启迪。其实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距离的空间才能更加阔大,达到了虚实结合,诗歌就有了立体的感觉,而诗歌的灵气,便让诗意流动起来了,一直流到读者的心里,构成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融入到诗意的空间,形成互动,产生共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流动的是意象,立体呈现的是作者的思想,共同构成的是诗歌的意境,这便是《原来》这首诗带给我的启示和感触,下面我就顺着这个脉络加以详细的叙述和解析。
这首小诗只有三节,每一节都用了一个典型的意象,把持续后退的过程一步一步呈现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在这些质感的具像中找到我们自己的状态,并让这种状态汇入到这首诗歌营造出来的境界中,形成一条流动的诗韵,或者更形象地说是一条河流。这只是一条静静的顿河,没有汹涌澎湃,也没有惊涛骇浪,甚至连瀑布都是顺流而下的,更何况是一片叶子的纹理和一缕黄昏的风,一切都是那么的毫不经意,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宁静却是真的可以致远,因为正是这种宁静的氛围却营造出了阔大的诗境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一片叶子的纹理是相当清晰的,黄昏的风也是宜人的,而瀑布,正是我们淋浴的水龙头,可以洗掉我们一路的风尘,让我们一尘不染地回到原来。整首诗不仅精致灵巧,而且干净纯粹,意象鲜活,形象生动,力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温不火的氛围中彰显出极强的感染力,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了诗歌所营造的意境,这也是自然与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纯净之美吧。
诗歌第一节就直奔主题,没有寒暄,也没有更多的铺垫,因此显得特别干净。这一节的亮点在于“叶子的纹理”这个鲜活的意象,之所以说它鲜活是因为这个意象很别致,叶子代表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也是生命的颜色,于是这一片叶子本身就很有象征意义了,再加上纹理,就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脉络,想到了人与自然的一脉相承,想到了人与自然共同构筑的网络,想到了思想的脉络以及自然的规律。而这些所有的想法都是我们后退的理由,也是我们回归的路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么一片叶子,最终我们都会顺着叶子的纹理实现叶落归根的承诺,而这种承诺,于我,也是一种爱。这不仅是一种爱,还是一种大爱,这不是对于一个个体的爱,而是对一个群体的爱,对一份情结的爱,我们可以看作是落叶对根的情谊,也可以看作是一份回归的情结,你只要有后退这种生活的态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顺理成章来实现的。从这一节我们可以看出,一片叶子的纹理虽小,作者却能在小中见大,用一些纹理支撑起一片广阔的空间,编织出一个空间的网络,把作者的思绪也安放到这片空间里,让作者也置身于这个网络中,顺着脉络回归到原来。
诗歌第二节选择的意象是一缕黄昏的风,这个意象不仅生动,而且有一种动感的美,是流动的诗韵。这是典型的动中取静,黄昏的风是我们喧嚣的俗世,孤独的人会选择静听,只有静听才能听到时光的悉悉索索,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细枝末节带来的琐碎,才能把这些琐碎拚凑成一朵团着的花,或许是梦幻,或许只是烟花,如昙花一现,却能带给我们瞬间的感动,让我们享受到瞬间的美感。喧嚣是暂时的,孤独是永恒的,一颗孤独的灵魂不仅仅只有沧桑,也不仅仅只有伤痕,只要我们退回到黄昏的风中,一切都变得如此宁静,我们可以反观,也可以彻视,一些平时常被我们忽视的一些细节就逐渐清晰起来,原来黄昏的风还可以是一缕春几,催生出一朵朵心花,琐碎地怒放。美是无处不在的,而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却在原来的位置静静地守候着我们,而心花的怒放也是需要空间的,而这个空间正是我们退到原来的位置后才有可能留下,有了空间,我们就可以远观,或许浮云可以遮住望眼,却是遮不住心灵之美的。这一节作者巧妙地利用动与静的结合,让我们在虚实之间捕捉到更大的空间,享受人生的细节带来的美感。
诗歌的最后一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从一个一个小空间里转换到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来,而这种转换也是持续后退的必然结果。原来像一层层瀑布,这样的比喻也亏作者想得出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细想起来却又是如此的贴切,这样新奇的意象,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像能力了,而接下来的表达又是那么自如,用瀑布洗掉疲惫,这是意象中生发出来的新意,让主题和诗意都在这种巧合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诗歌的结尾更是留下了无穷的余韵,令人回味。“换一种更干净的方式/继续后退”,何处才是止境呢,难道人生的过程就是后退的过程吗,那么到退无可退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达到了返朴归真的境界了呢,其实人生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的贪欲有多大,我们就会后退多少,人性的弱点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浮尘,太多的泡沫,我们后退只是远离,只是在挣扎中沉浮,或许这样的后退是永无止境的,即使我们便是那滚石上山的人,我们也会无怨无悔。所以即使换一种更干净的方式,我们也会继续后退,而这,便是我们的宿命,也是我们后退的全部理由,不管是否充分,原来,都在原来的位置一直守候着我们。
附原作:《原来》
我持续地后退
退到一片叶子的纹理里
独享这绿色的安静
原来这样的后退,于我
也是一种爱
我退到黄昏的风中
静听夜晚来临时,时光的悉悉索索
心里像在开一朵团着的花
原来,琐碎也可以
这样美
后退,持续地后退
像原来,可以藏着那么多原来
如此美妙的原来,像一层层
瀑布顺流而下
让我洗掉疲惫,换一种更干净的方式
继续后退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7
别出心裁写中秋,兼评雪落梅花的近作《中秋月的隐喻(外一首)》
雪落梅花是我的老乡,老家是湖北荆门的,属于原来大荆州的范围,现居湖北武汉。学着古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做法,今天就大胆地推荐评析一下老乡的作品。在诗歌方面,雪落梅花是现代诗与古体诗词兼修,两者都有一定的造诣,这是很少见的,并且难能可贵。其实尽管我们是老乡,我对雪落梅花的了解也很有限,仅此而已,而对她的诗歌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在家乡的论坛里,在我还没有涉足诗歌领域的时候,她就曾经用晓吾的笔名做过东湖新诗版的版主,不仅让我羡慕不已,而且让我学习有了目标,努力有了方向,对我后来的诗歌写作起到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是读雪落梅花的诗也就自然多了起来,每读一首都会有很多心得和体会,都能够从中悟到点什么,都能够从中汲取营养,对自己写作的提高也是相当受益。雪落梅花的博客名为晓吾惘思录,背景是一个水龙头在不断地滴水,你看那水龙头滴下的水滴,多像博主泉涌的诗思,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滴终能石穿,相信假以时日,雪落梅花在诗歌的道路上定会走得更远。
中秋节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更是文人骚客们抒发情感的一个缘起和借口,古往今来写中秋的名篇佳作可谓浩如烟海,要想用这个古老的话题写出新意,还真是不容易,必须有独到的眼光和别出心裁的诗思,但雪落梅花做到了,用独特的视角和自然的切入,用新颖别致的手法,写出了一个独立特行的中秋,让我们日渐麻木的审美疲劳感由此得到了复苏,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由此,便形成了本诗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别出心裁写中秋。当然,继承传统是不会错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功力也可以把传统的东东演驿得美轮美奂,也能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但如果在继承的基础上没有突破的话,那充其量只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不会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也不会让人眼前一亮,更不会让人有瞬间震撼的感觉。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断定传统就是四平八稳的,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样,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接受传统的教育,我们的整个身心都被传统的氛围所包裹,这不仅有一个审美疲劳的因素,更有一种视而不见和熟视无睹的惯性思维在作怪。当然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走向纯粹为了吸引人的眼球的那种急先锋写作,那只能取悦一时,更有甚者会走向口水乃至沦为低级趣味,让人们所不齿,口水终究会被口水所淹没,低级趣味的终究走不上台面,会被历史的浪潮所淘汰。如果把传统比作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的话,那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升便会出落成一个沉鱼落雁的美人,而对传统的颠覆和沦落,只能成为东施效颦的笑柄。
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是用极具张力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阔大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有作者的感悟,更多的是引领读者思考。在这个空间里,作者的感悟只起引导作用,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吧,在农村呆过的朋友都见过那种老式抽水机,一台老式抽水机必须要灌进足够的引水才能抽出水来,在这里,作者的感悟就是作者利用诗歌这种载体为我们灌进的引水,把我们的思绪不断地引发出来,当作者的感悟与读者的思绪达到水乳交融的时候,抽水机水筒里的水就开始喷发了,作者和读者的情绪就达到了和谐共振的最佳效应。而这语言的张力和空间的营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到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尺寸的把握,这个尺度把握得过紧,作品会显得朦胧,显得含蓄,显得耐人寻味,让读者摸不到头脑,找不到头绪,这样便会显得很晦涩,不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尽管语言很优美,意象很新奇,但很难达到与读者的共鸣,久而久之就会走进一个怪圈,这个怪圈里的作者会认为读者很无知,没有欣赏水平,甚至会有一种千里马遇不到伯乐的失落感,最终由自怨自艾到怨天尤人,再到孤芳自赏后便觉得高处不胜寒了。这个尺度如果放得过开,但会想方设法把一切都说透,恨不能把自己感悟到的一切一股脑儿全部灌输给读者,似乎把读者都视为一种没有思想的白痴,于是站在家长的高度对作者进行说教,殊不知,大家每天都处在一种说教的包围之中,对说教天生就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你在那儿自卖自夸,读者却不买你的帐,最终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无非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即使偶尔有几个过客,也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诗歌语言的张力和空间可是诗歌作品的生命线。
本诗的第三个特点在于结尾对主题提升得不错,达到了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无论对于任何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而言,虎头龙尾当然是最佳的,这是一种极致的境界,虎头蛇尾是最忌讳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之作。如果我们达不到极致的境界,我们可以自然的切入,然后在结尾适当地有所提升,让作品在起伏中呈现出一种曲线的美,形成一种昂扬的气势也未尚不是一篇佳作吧。当然这样的提升是一种灵气的体现,是一种灵感的凸显,作品回味的空间也在这样的提升中得到了更好地呈现,提升得恰到好处的作品往往会让读者也会灵光一现,达到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顿悟。由此,诗歌的魅力也在这一提升中发挥到了极致,古人所说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神奇效果,我想也是通过对作品的提升来实现的吧,提升后的作品自然就会有了余韵,不说三日绕梁,也会让人回味无穷哦。牛羊通过反刍的功能,就能吸纳整个草原的精华,诗歌通过回味,自然就会彰显整个人生的精髓,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诗歌的第一节就跳出了俗套,用有没有月亮和来不来赏月没有区别形成了一种逆向思维的格局,由此,视角独特的一面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在传统的模式和定式的思维中,月圆的中秋都会让人伤感,何况没有月亮的中秋呢,岂不是让人伤感到了极致,这时我们看到天空的乌云就是一朵一朵的愁绪,看到的雨水就是各种各样的眼泪,看到的灯光也是一种惨淡的情绪在向我们挤眉弄眼,听到的蝉鸣也是一种呼唤,让我们倍加思亲。当然这样的情绪也会有很强的感染力,但这样的情绪太多太浓之后,会让读者更加压抑,作者巧妙地用了一个没有区别,既把自己的感悟独特地呈现了出来,又用一种沉稳甚至冷酷的笔法把读者从伤感和情绪中拉回了现实。这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伤心时,旁人劝说的方式,一种是同情式的轻言细语,顺着伤心人的情绪来迎合,有时会令伤心人更加伤感,而别一种方式是当头一喝,让伤心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得到醒悟和缓解,后一种方式尽管有些不近人情,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首诗的开篇,便达到了这种效果。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劝说的方式来解读,捧喝之后作者便开始进行耐心的劝说了,大家都知道,劝说最好不要说理,因为理是说不清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何况在亲情面前是没有道理可以说的,前面我们提到了,说教只会让人反感。看来作者是深暗其道,所以作者用了现身说法,通过自身的感悟来让读者一颗忧郁的心情得到缓解,通过云雾和目光的意象让这种现身说法更加鲜明,通过沉重且圆满的心底的月亮让这种自身的感悟很融洽地传达给了读者,在读者情绪得到基本稳定之后,作者通过巧妙的提升让读者去回味,在回味中让这种伤感的情绪得到极大地释放。“如同瞬间了悟/一个多年前埋设的隐喻”,其实在我们的心里每个人都有这种认知和领悟,只不过隐得过厚,埋得过深,我们没能及时发现而已,通过作者的一再提示,通过作者灵气的点拨,只不过让我们埋设在心里的秘密显现了出来,而这一只妙手,便是诗歌的灵气,让我们如醍醐灌顶,在顿悟中如释重负,如梦方醒,读这样的诗句,我们不仅口服,而且心服,当奔腾的小溪归于大海的平静的时候,我们的心胸也就自然而然地开阔了,既然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嘛。
第二首《借月之名》我们可以理解为另一个角度的感悟,既可以看成是第一首的延续,又可以看成是另一个侧面。(在我理解,外一首是组诗的一种形式,因为组诗要求三首以上内容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诗歌组合,所以两首诗只能标外一首了,但外一首也应该是内容相关联的独立诗歌,不相干的两首只能是诗二首或其他形式出现。尽管这是常识,但有些人不太明确,所以借此机会稍稍提一下。)这一首写的是有月光的中秋节,既然没有月光的中秋节我们都无须伤感,那么有月光的中秋节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作者开篇就给了肯定的答复,中秋是属于月亮的,而作者通过第一首的感悟,已经是相当冷静和清醒的了,但在这个传统节日面前,在属于中秋的月亮下面,沐着如水的月光,还是让我迷失一回吧,这种迷失是自愿的,尽管毫无意义,但作者通过这种迷失却能“回归本真/失去形体与重量”,从而达到一种超然之境,这就是传说中的“难得糊涂”吧。这也是这一节的亮点,依然很独特,依然跳出了俗套,依然彰显了别出心裁的个性。
《借月之名》的第二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觉,在这里也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的内心独白:“其实,我只是一粒与月无关的尘埃/借月之名/陶醉或者伤感”,我觉得这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去了,月亮每天都有圆缺,与我何干,月亮再圆对我又有什么好处,说到底,我们都是在借月之名,伤感我们自身的伤感,快乐我们自身的快乐,而这些,又与月亮何干呢。为赋新词强说愁也好,寓情于景抒情怀也罢,都只是借了月亮之名而已,我们为什么要把原罪归于月亮呢,我们为何不找找我们自身的圆缺呢。而这些,都是人性自身的弱点,所以诗歌的通感艺术也就由此产生了,诗歌的最后几句更是让这种艺术得到了加强:“你看,那些对月唱歌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月依然还在/莹润光洁,且微微发凉”,读到这里,尽管我们心无杂念,莹润光洁,但此情此景,怎么不让我们的心微微发凉呢。其实作者只是道出了事实的真相,有时这些真相是我们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的,就如一块伤疤,揭开了,会让我们疼痛,作者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这一个特点,让我们在疼痛的感觉下达到一种震撼的效果。而正因为大家在思维定式的情况下都不愿去揭开,并且想方设法用善意的谎言加以掩盖,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大胆的举措了,这也是别出心裁的另一种体现吧。
附原作:中秋月的隐喻(外一首)
文:雪落梅花
中秋的夜里
有没有月亮又有什么区别呢
或者,你来不来赏月
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都是一个人
坐在浩渺的时间里
云雾聚拢了又散去
目光开合之间
那枚捂得发蓝的月亮已由心底缓慢地升起来
沉重而且圆满
如同瞬间了悟
一个多年前埋设的隐喻
《借月之名》
中秋夜,这是属于月亮的夜晚
月光如水,幻化出迷一般的光与影
流光倾泻,成河,成无垠之幻域
微漾的摇篮曲
是深深浅浅的蛊惑与安抚
请容许我迷失于毫无意义的迷失
回归最初
失去形体与重量
其实,我只是一粒与月无关的尘埃
借月之名
陶醉或者伤感
你看,那些对月唱歌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月依然还在
莹润光洁,且微微发凉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7
耳目一新写锦绣,兼评翠薇的近作《大地上的植物都是锦绣文章》
看来“诗歌在聊城”这句话是一点也不错的,就在大别山诗刊论坛这片小天地里,我的诗歌评论再次走进了聊城,走进了一位叫翠薇的诗歌里。在写评之初,我并不知道翠薇何许人也,更不知道她也是山东聊城的,因为写评的需要才找到了她的博客,博客里的介绍相当简捷,只有三句话,第一句是“走在诗里,一路春天。”,第二句是“山东聊城。”,第三句是“在路上。”,但从这三句话中,我们却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感受到了一位诗行者的一份执着。似乎这三句话什么也没说,又似乎这三句话把什么都说了,一如作者的诗风,清新自然,纯洁朴拙。如果说前期评的弓车是鲁西这块大地上的一棵大树的话,那么翠薇便是这块诗歌园地里的一株幼苗,他们同时经受着燕赵之风的吹拂,受到建安风骨的感染,正如弓车在一篇介绍鲁西诗人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鲁西的风,是绿色的风,是健康的风,是清新的风,是质朴的风,是散发着乡土气息的风,是可以穿透灵魂的风,是可以和大自然相互唱和的风,是可以在心灵里吹起波澜、掀起千尺巨浪的风,是激浊扬清的风,是从天籁里吹来的风”,而正是得到这些风的熏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翠薇这棵幼苗也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鲁西大地上一抹靓丽的风景。
翠薇的真名叫崔慧君,不仅写出的诗句是灵秀的,连名字也是灵秀的,他的诗观是这样写的:“从词语到具象到意象,到一首诗,是作者本人内心不由自主的表达、需要、坦露和归宿。在诗里,我从没感到过孤独,倒是一种温暖。当我的一些心跳、一些思索、一些瞬间的思想的火花,想要走出我的内心,变成一些文字的时候,我知道,那才是真实的自我。”,从诗观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慧心的诗君,当这些兰质慧心都变成一个个灵动的诗句在我们眼前舞蹈时,鲁西这块诗歌的园地将会更加郁郁葱葱,春光无限。
写诗在于一种感觉,读诗也在于一种感觉。翠薇的这首《大地上的植物都是锦绣文章》首先带给人的感觉就是“耳目一新”,而在目前很多诗人都追求深刻追求技法的时代,能够写出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诗歌已经不是很多见了,而作为一位女诗人能够跳出那些“缠绵悱恻、唯美空灵”的圈子更是难能可贵。在这里我并不是说“缠绵悱恻、唯美空灵”的诗歌不好,但那些诗歌除了给人以柔美的感受之外,似乎并不能够给读者留下太多的印象,因为空灵的情感终归属于虚无飘渺,不可能让人抓住更实际的内涵,像风像雨又像雾,读过之后也就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而耳目一新的感觉就不同了,它会让读者的神情为之一振,眼目为之一亮,仿佛触手可及,伸手即可将之揽入心怀,随后与之融为一体,达到极大地和谐与共鸣,可见诗歌的感染力就在这耳目一新的感觉中了。
其次,这首诗歌写得非常形象,形象得让人感觉到天地之间就是一座大课堂,我们都是坐在课堂里面的学生,或许我们不是一个很听话的好学生,注意力也不会太集中,但在如此形象的诗句面前,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全神贯注,再也不敢分心,生怕漏掉一个美妙的细节。当然形象是依托于明晰的画面,依托于鲜活的意象而产生的,画面明晰了,就给人一种在场的感觉,仿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都是读者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感受到的,意象鲜活后,就将一些随处可见的事物赋予了生机,就让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灵趣,诗意也就自然浓郁了,诗歌的魅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了出来。
诗歌的第三个特点是奇巧,这里的奇是指作者的构思新奇,这里的巧是指作者表达灵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说追求诗歌的新意是我们写作者的终级目标,诗歌出新可以反映在意象上,可以反映在构思上,可以反映在意境上,也可以反映在视角上。反映在意象上的是灵气,反映在构思上的是灵巧,反映在意境上的是大气,反映在视角上的是独特,作者的这首诗不能说是面面俱到,但起码在构思上的灵巧是值得我们称道的,当然构思的灵巧自然而然的在视角上也是独特的。这首诗巧就巧在把大自然的万物都拟人化了,都赋予了人的灵性,这首诗奇就奇在作者安排的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自然贴切,都能够非常准确地让其一一对号入座,由此可见其文字驾驭能力非同一般了。如此,也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借鉴的蓝本,如果达不到意境上的出新,写不出经典的传世之作,我们可以想方设法让思路更开阔一点,让视角更独特一点,让意象更鲜活一点,还可以在表达方式上更有灵气一点,这样日积月累或许能让这些灵气汇聚成一座火山,瞬间喷发出一些大的气象也未可知哦。
当然,这首诗歌在纯净,朴实,明快,疏朗方面都做得比较成功,因为比较成熟的诗人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所以这些优点也就算不上什么特点了,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也就不一一进行阐述了。
诗歌的第一节只有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也是铺垫,尽管不是很厚实,也能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还能让人看到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跳跃,在萌芽,这是一种生机,也是一种活力。种子们开始伸展腰肢,仿佛春眠的人们刚从春梦中醒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才刚刚开始,而春风吹来就预示着锦绣文章已经开始构思了,一个个梦幻般的憧憬也在悄悄萌发了,而这里的种子,就是这篇文章的腹稿。
按照思维定式,作者接下来应该写种子如何萌芽,环境如何优美之类的句子了,在思维定式里,仿佛铺垫得越厚实,诗歌就会越饱满。而作者却打破了这种定式,直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我们引进了大自然这个课堂,作者构思的新奇也由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那一个个小学生,自然是说的种子,但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诗歌爱好者捕捉到的一点灵感,种子萌芽的过程就像小学生初学写字时那般艰辛,而我们从捕捉到灵感然后孕育成一篇文章的过程,又何尝不是要一点一点的累积,一滴一滴的过滤,而这积累和过滤的过程我想应该不会比种子萌芽的过程简单多少吧,其艰辛的程度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在这里种子是脆弱的,虽有春风的呵护,也得从基础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而写作的一点灵感也是稍纵即逝的,我们必须把灵感融入到我们基本的生活中去,让其顺其自然地吸收生活的营养,通过积累,直到喷发。在这里,拔苗助长是万万不可以的,我们只有沉下来,甘当小学生,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真谛,才能让希望的种子顺利萌芽。
第三节一个班长,一个老师的意象,用得非常贴切,非常形象,也非常自然,我们用水到渠成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接下来一个“喊”字,就把读者给喊醒了,一个“摘”字就把读者烦燥的心事给摘除掉了,让太阳这个班长成为了我们的同桌,让农民这个老师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由此,作者也把一点慧心,一份诗思灵巧地呈现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更为灵巧的是,作者在这里的比喻太阳仅仅只是班长,农民才是老师,在我们的思维定式中,老师比班长的级别更高,更加受人尊重,我们常常会让太阳来做老师,因为阿波罗是我们万能的主,而农民充其量只能是班长,但作者在这里又一次打破了我们思维的定式,让他们的身份正好调过来了,既可以让意象更加贴切,还蕴含了更大的玄机和内涵。太阳,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虚幻的神灵,没有太阳是不行的,而农民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这个社会的根基,是我们生命中实实在在的一部分,因此没有农民的辛勤劳动,也是万万不行的。在太阳面前,我们的每一天都只是一节课,农民们按照太阳的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本是自然规律,但通过上课下课这样生动的描述,诗意自然就出来了。而在农民老师面前,那些庄稼都是一个个不谙世事的学生,那些杂草就是一个个病句,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加以摘除,一篇丰收在望的锦绣文章应该就在我们眼前了。其实我们这些诗歌爱好者又何尝不是一棵棵庄稼,正等待农民老师用纯朴和善良来将我们的诗心点化,让我们的诗歌更加充满生活的味道。
到这时,这篇锦绣文章的草稿就完成了,一句“清风阅读”一句“鸟雀点评”,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开阔的胸襟,更让我们有了一种亲临其境的在场感,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对于一个写作的人来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帖子发到论坛,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仔细阅读,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认真点评,既然庄稼是农民写出的锦绣文章,那么有清风每天都一丝不苟地阅读是多么快意,有鸟雀每天都来点评是多么惬意。这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却能击中读者的心坎,让读者颇有同感,在学术上叫通感艺术,把这种艺术灵巧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一节点题,明朗,同样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篇锦绣文章里不仅有诗歌还有散文小说,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庄稼,同样都排得整齐有序。我们治学要求严谨,农民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当然更是深谙其道,自然会用更加生动的画面来展示自己的作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到此,全诗在清新明快的前提下,在丰富想象力的背景里,也通过最后一节的归总,很好地做到了收放自如,尽管思想如脱缰的野马,但在这篇锦绣文章即将完成的一刻,野马的马缰也及时勒住了,如果继续放任自流,就有踩坏庄稼的危险,就会让这篇锦绣文章遭到破坏,显出瑕疵。由此可见,悬崖勒马,收放自如也是诗歌写作的一种硬功夫。
当然,这首诗也不是尽善尽美,比如标题太长,比如最后一句的转承还可以更灵活一些,表达还可以更具灵气一点,但瑕不掩瑜,正如庄稼这篇锦绣文章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稗草之类的瑕疵,但影响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看主流,要看亮点,有一点吸引我们眼球的诗歌应该就是一首好诗了,更何况是这首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诗歌呢,因此,我要再次感谢作者带给我们这样耳目一新的诗歌作品。
附原作:《大地上的植物都是锦绣文章》
春风吹来的时候
种子们开始伸展腰肢
像一个个小学生
练习横平竖直
练习点撇折捺
一直到
写出一行行句子
写出一篇篇文章
太阳是班长
每天喊着上课,下课
农民是老师
摘除一个个病句
哪儿写得不好
就要求另起一行
一丝不苟
每天都有清风来阅读
叽叽喳喳
每天都有鸟雀来点评
左边零散的
是一行行绝句,诗歌
右边齐整的
是一篇篇小说,散文
大地上的植物都是锦绣文章
简介:翠微,原名崔慧君,。山东聊城人。作品散见于《星星》,《诗林》,《文学港》,《青年一代》,《西北军事文学》,《黄河诗报》,《中国诗歌在线》,《鲁西诗人》,《岷州文学》,《边缘诗刊》,《陌生诗刊》,《江苏诗刊》,《九月诗刊》,《蓝鲨诗刊》,《诗印象》《中国诗词月刊》等。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第七中学二号楼二楼西户
邮编:252000
电子邮箱:cui6278@163.com
电话:15020634463
QQ号:1127613312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8
从马顺利的《伏击》看隐喻的效果
马顺利是湖北武汉人,这是他来到中财论坛发帖后才知道的,尽管我们是老乡,但我们的交往也仅限于中财论坛,因此对他的情况我也知之甚少。我只是从侧面打听到他在一政府部门工作,日子过得蛮滋润的,因为应酬比较多,所以一天到晚在酒里泡着,而对诗歌的爱好和执着追求仿佛是他的清醒剂,让他能够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对一个政府官员来说,应该算是难能可贵了。
与马顺利相识已有两个年头了,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诗歌是越写越纯熟,越写越精致,越写越接近生活,越写越深刻,无论是他点滴的进步还是他诗风的变化,我都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因为从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中我都明显地感觉到了大别山这块肥沃的土壤,培育出来了无数丰收的果实。如果说我本人在这几年也有所进步的话,那也完全归功于大别山诗刊这个大家庭,归功于各位诗友的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我们都是以诗歌的名义聚集在一起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有不同风格的诗歌气息,而这些气息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这个气场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思的源泉,在这些源泉的滋润下我们都会不断地茁壮成长。
本期我之所以选择马顺利的这首《伏击》作为评论的对象,并不是因为老乡的关系,也不是说他的这首诗就写得很完美,其主要原因还是这首诗很有特色,那就是隐喻在诗中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让诗歌的表达比较含蓄,不仅加深了意蕴,同时也让诗歌呈现出多元的特征。所谓隐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在现代诗歌中,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其实在很多成语和词组中都用到了隐喻这种修辞手法,因为这些成语和词组都有约定俗成的解释,所以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其隐喻的特征,而一当把隐喻用到诗句中,因为其意指的不确定性,所以更能体现其隐含的意义,增强诗歌语言的张力,营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我这里据说的意思也不是越含蓄越好,凡事都得有个度,也就是说隐喻的最佳效果是让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心领神会,既不能让读者如坠云雾之中,又不是完全说透,让读者在揣摩回味之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却比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效果要强上数倍,就如同初恋时情人之间的暗示一样,那种感觉是微妙的,也是传神的,如果一首诗能达到这种传神的效果的话,那么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初恋情人似的关系,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也不过如此了。马顺利的这首《伏击》正是把握好了这个度,达到了既含蓄又不晦涩,让人在回味之后达到了心领神会的效果。
诗歌第一节从雪花切入,然后通过对雪花化成水的全过程诗意的描述,用质感的语言暗示了一种轮回的禅意以及不舍的情怀。因为隐喻是比喻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喻又是意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谈到隐喻的时候是不可能离开诗歌的意象的,这一节的亮点也在意象上,不仅鲜活生动,而且自然贴切。你看,“雪花。还在掌心,作最后的陈述/卸下疲惫的伪装,回归成水”这两句仅仅只是雪化成水的过程,通过作者加进了陈述和卸下伪装些新奇的意象后,就把雪花写活了,这里的雪花就不再是自然界中的雪花了,而隐喻到了人生这个大的命题上来了,自然的陈述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人临终的遗言,卸下伪装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解脱,或者是一种涅槃的境界,由于世态炎凉,人活在世上都是装在套子里的,或多或少都会用一身臭皮瓤来伪装自己,通过涅槃后,雪就化成了水,人就回归到了自己的本真。但是谁也不可能完全超脱,所以都会有所牵挂,那么最后一句:“在纯粹的禾苗上,温润晶莹的心思”,我们就可以看成是一种不舍的情结,也是轮回之后的延续。这一节表面是写雪,实际在写人生,这就是隐喻表现出来的效果,不仅让意蕴更加丰富,而且让诗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诗歌第二节同样是用一个清晰的画面,通过从容的叙述,达到虚实之间的转换和延伸。画面中有老宅,有公鸡,有周公,还有黄页,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基本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陈述,画面就出来了,诗歌的在场感也就出来的,通过画面把读者引导在场,这是诗歌写作最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很便捷,也很实在。这时,我们仿佛置身于老宅前,看到一只公鸡,并且听到了它打鸣三次,既见其景,又闻其声,这是写实,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巧妙地借用周公这个典故把我们引到了虚境,这里的虚境便是梦境,隐喻人生如梦。你看,公鸡仅打鸣了三次,一本手抄的黄页只在一个翻身中,就合上了春梦,可想而知,人生是何其短暂,不过是春梦一场。这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悟,而这些感悟的表达又显得非常从容,既不张扬,也没有过多的感叹,能够在平静的叙述中彰显丰富的内涵,这就是隐喻带来的奇效。
诗歌最后一节又是另外一个场景,作者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转换来增强诗歌的跳跃感,让读者在不同的场景中体验不同的人生际遇。这一节从门环切入,表明作者已经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了,通过前面两节的感悟,作者已经达到了宁静致远的境界,但即使躲进了桃园,门环还是会被叽叽喳喳的喜鹊扣打,也就是说在这喧嚣的尘世,没有一处是可以独善其身的安身立命之所的。在这一节里,喜鹊的意象,清风的意象以及阳光的意象都似乎是和谐的,都是温馨和善意的象征,都是一些面带微笑的人群,但正是这缕轻松的阳光在伏击我。经不住诱惑的人们啊,糖衣炮弹可是防不胜防哦。这一节可以说是在前面两节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深层次思考,世事轮回,人生如梦都是我们的宿命,那是不可更改的,也是无可奈何的,但在残酷的现实里我们还要面对一个个温柔陷阱的伏击,何处才是我们的桃园,何处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呢?然而这些深层次的思考作者也不是直抒胸臆表达出来的,也是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意象影射出来的,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露痕迹地用隐喻的修辞手法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深长意味,让读者在回味中获得意外的惊喜。
当然,这首诗还有意象纷呈而不显杂乱,场景多变而不离主题,诗意跳跃却能引人入胜等特点,这些都得益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开阔的思路,给朴实的诗句赋予了极大的灵气。因为我这里主要是通过这首诗的实例来谈一下隐喻在诗歌表达方面的效果,所以其他的方面就不详加评析了。如果大家认为我这种方法有失偏颇,那只能怪我的水平有限,还望作者和读者予以谅解。
附原作:《伏击》
文/马顺利
雪花。还在掌心,作最后的陈述
卸下疲惫的伪装,回归成水
在纯粹的禾苗上,温润晶莹的心思
老宅的一只公鸡,已打鸣三次
周庄的周公,停下方步,一本手抄的黄页
在一个翻身中:合上春梦
我的门环,又一次被叽叽喳喳的喜鹊扣打
清风从那边吹过来,在左岸的园子里
射下一缕轻松的阳光,伏击我
马顺利的个人资料:
马顺利,笔名:野马、椰风、川页,号:龙须居士。男,1965年11月29日出生。武汉市人,大学。纱帽山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是汉南区首届“十杰青年”、第六次党代会代表。现在一机关屋檐下避雨。
1985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已创作诗歌、散文、杂文、随笔、古体诗词300余篇,先后在海内外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近150篇,其中《躺下后隆起的思维》等作品在大赛中获奖。《村长》和《一个甲子鼓荡的高亢》入选《清风咏廉》和《中华赞2009诗词歌赋创作》文集。
通联:武汉市汉南区东荆街机关
电话:13659891919
邮编:430091 马顺利收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8
从木叶叶的近作《观音广场》浅谈诗歌的神性写作
关于诗歌的神性写作,大家的看法莫衷一是,我想这也是一个见智见仁的问题。有人把神性写作作为一种创作的倾向,并且是反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倾向,也有人把神性当成是一位诗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也有人把神性写作作为一种诗化哲学,认为是一个“泛而不空”的话题。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诗歌的神性写作不仅仅是指“以宗教为旨向”去写作,而是一种高度的写作追求,它是自由的,甚至最终会像人们期望的那样,旨向生活、旨向当下、旨向口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带有禅意的诗歌,一定是诗歌神性写作的一种方式。
木叶叶的《观音广场》正是这样一首带有禅意的诗歌,因为禅,无论是精神还是实质,都是一种智慧的象征,所以我们把禅看成是东方的一种大智慧。而这里的大智慧所指的只是一种思维方式,禅之思维,是超越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直觉思维,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顿悟思维。它直探心源,契入事物的内核,把握本质,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统一律动。如此看来,禅意的思维方式与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不谋而合的,所以现代诗歌写作达到一定的高度后都会通过直觉的神奇和灵感的美妙,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便是禅意赋予我们的较为实用化的智慧。禅意对我们来说,看起来是神秘的,莫测高深的,其实每一位诗者都可以用诗歌的思维方式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你只要将你的直觉通过诗意地呈现,你的诗歌就具有了质感的美,你的禅意也就在灵动的思绪中自然地显示出来了。
我们这里所说的神性、禅意与诗化应该是相通的,是一个事物的几个层面,成三位一体的方式呈现,只不过神性和禅意都是诗化语言的一种较高的境界罢了。诗歌之所以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并一直雄居于语言的高地,很大一种原因在于它的灵气,在于它的神性色彩,在于它的禅意通感,诗歌是一门通感的艺术,它不会赠给读者美丽的花朵,而是在读者心中播下智慧的种子,让我们在回味中体会,在体会后受益。有人说诗歌是一个很自我的文本,是个体情感的抒发,这一点我也是比较认同的,就如没有民族的,又从哪来的世界的呢,没有个体也就不会有大众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你个体的情感转化为一种大众的情感,这就需要一双敏锐的眼光来捕捉生活的禅意,还需要有一颗灵巧的心灵来感应和提炼诗意的人生。也就是说,你可以从生活的小事切入,也可以从你所见到的场景进入,但当你完成了整首诗歌走出来的时候,你所表达的思想却已经超越了生活本身,超越了自然的场景,也就是说在诗歌的结尾处一定要呈现出神性的光芒,而这种神性的光芒便是一种思想,便是一种超越,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到的提升。提升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境界,它是生命实践和修行的必然结果,而诗歌本身只是一种引导,是将个体体验引导向大众情感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不能闪现神性的光芒,即使过程再美也不能结出诗意的果实。
木叶叶的这首《观音广场》便是通过自然场景切入,通过观音这个形象自身的禅意,通过对石头的哲思提炼,还通过对“推石上山”这个西方典故的巧妙运用,将我们的思维凝固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然后通过水的神奇功能,让我们在坚硬与柔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后通过著名诗人顾城在一篇关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演讲中说的一句话来达到巧合的目的,自然而然便将一个自然的场景提升到了神性的高度,将自我对这个场景的直觉观感提升到了人生的高度,达到了个体体验与大众情感的巧妙融合,从而完成了诗歌意境的完美提升。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诗歌的内容是精神的最高表现,诗歌的神性其实并不神秘,它隐藏于我们每一位诗者的心里,只要加以巧妙的引导,神性的光芒就会自然地释放出来,然后就会带给读者以照耀和启示。这时,相对于神性写作而言,诗歌的表达形式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无论你是哪种流派,无论你采用哪种语言方式,只要精神层面提升上去了,你就会带给读者以启示,你就会引爆读者的情感,从而达到共鸣的效果。打个形象的比喻,在我们老家有一种老式抽水机,必须灌上足够的引水才能抽得出水来,我想对于诗歌来说,你的全部灵气和神性就是那一桶又一桶的引水,你的诗歌语言就是灌引水的过程,读者读你的诗歌就是开足了动力在不停地运转,至于最后能不能抽得出水来,就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灵气和神性了。
观音广场位于广东省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东莞观音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塑有一尊三十三米高、重三千多吨的花岗岩观音圣像,于是在木叶叶这首诗歌的开头就用了“世界上最重的石头,也是最轻的”这样有哲思的场景切入,重达三千多吨的花岗岩应该是世界上最重的石头了,但相对于观音大士这位普渡众生的菩萨来说,就显得毫无分量了,因此也是最轻的。其实世间万物,所谓轻重都只在一念之间,这是一种意念,也是人生的一种态度,正如巴门尼德所说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一样,人生就是一个重与轻的混合体,无论生命之重还是精神之轻,或者说精神之重和生命之轻,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难以取舍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慨活得太累,有太多的责任压在我们的肩上,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其实这些压力就如那块重达三千多吨的花岗岩一样,是我们人为地加上去的,当你学会卸下这副担子,你不就感觉轻松了吗。当然,生命中也会有不能承受之轻,所以一切都是相对的,就看你如何取舍了。接下来锤子的起落既是一个雕琢的过程,也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它见过锤子起落后/那些新鲜的断面”就该就是取舍后的结果了,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怎样取舍都是不可能完美的,你看那些新鲜的断面不正是我们取舍后留下的伤痕吗。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残缺应该也是一种美吧,所以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还要懂得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嘛,因为只有懂得放弃,我们才能实现重与轻的转化,让自己的精神达到一种禅境。
在完成痛苦的取舍之后,一块石头就雕刻成了一尊神圣的观音神像。“她站在山之巅”既是指观音神像落成后所立的方位,同时也是指我们通过取舍之后的精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抢占了我们的制高点,而我们这些众生,这些肉眼凡胎,都只是推石上山的人,而当我们听到了观音的神谕后,“我们丢开手心里的石头”,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在神的谕旨下学会了放弃。“推石上山”的故事出自希腊神话,当西西弗斯把巨石推向山顶的时候,细尖的山顶不能停住巨石,巨石复从山顶滚下山脚,西西弗斯徒手下山,要重新推石上山。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不断地推巨石上山,就成了他生命和生活的全部。从这个神话中我们看到了人类自身的不幸,仿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西西弗斯一样,如果没有神的谕旨,我们的人生一直都在做着推石上山这样徒劳无功的重复劳动,假如我们不懂得取舍,不知道放弃的话,我们将会一直这么愚蠢地做下去,轮入无止无休的困境。当然在这里作者只是借了观音的神谕这个形象来释放出我们心中隐藏的灵感,其实神就是我们自己,而所谓神性写作的本质就是诗意的不断挖掘,直达生活的内核。俗话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推石上山的人放弃石头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间的取舍与放弃,便成就了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既然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放弃手中的石头,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当然,放弃也是一种痛苦的选择,放弃后我们或许会感到很空虚,不适应和很迷茫,这些都是必然的,也是很正常的。接下来,作者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让我们握紧水,可想而知,水又怎么能握得住呢,于是我们感觉作者是不是把我们从一种荒诞引向了另一种虚无,或许荒诞与虚无就是我们一生的宿命吧。荒诞是坚硬的石头,虚无是柔软的水,“在坚硬与柔软之间/我们言和”,也就是说在荒诞与虚无之间,我们已经无路可逃了,一切的一切都成了身外之物,而当我们学会的放弃,懂得了取舍,那块石头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化身,而那些柔软的水也被装进了观音菩萨的净瓶里。当坚硬的石头被雕刻成观音圣像,荒诞的事物便不再荒诞,当柔软的水走进了观音菩萨的净瓶,虚无的事物也不再虚无了,我是我们握手言和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经过痛苦选择后的归宿,这时,一切都和谐了,达到了宁静致远的侍境。
诗歌的最后一句:“它停止在适当的地方,留下空间/让神通过。”是顾城在一篇关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演讲中说的一段话,顾城是针对中国诗歌的现状说的这一段话,作者用在这里同样适合于人生之境,既有灵气,又达到了巧合。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就是说人生中的一切也许都应该止于所当止,这样的结尾既与全诗遥相呼应,又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主题,将诗歌的神性和禅意发挥到了极致。观音圣像只是一块石头,也是我们人生的象征,当我们没有雕琢,不懂得取舍时,我们一直就是那个推石上山的人,而一旦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就将这块石头雕刻成了一座观音圣像,这时,我们就可以丢开手心里的石头了,让它成为一座雕像停在山顶这个适当的地方,而当这块石头一旦停止,所有的空间就留出来了,我们便可以享受海阔天空的惬意人生了。这里的神便是精神,也是一种禅境的代表,神由心生,这便是这们心灵深处的一处空灵之境,我们俗话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应该就是由此而来吧。亲爱的朋友们,读了这首诗歌之后,让我们也学会放弃吧,让我们人生中的一切都止于当止之处,给我们自己留下一个天马行空的自由王国。
附原作:《观音广场》
文/木叶叶
世界上最重的石头,也是最轻的
它见过锤子起落后
那些新鲜的断面
她站在山之巅
她开口,如兰梵音
说给推石上山的人,这个时候
我们丢开手心里的石头
握紧水
在坚硬与柔软之间
我们言和。成为身外之物
“它停止在适当的地方,留下空间
让神通过。”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9
岁末盘点,兼评刘华明的《岁末书》
刘华明的这首《岁末书》的亮点在于意象鲜活新奇,灵气十足。诗虽简捷却很精炼,干净纯粹却又意蕴丰厚,语言朴实而不呆板,书写从容舒展,思绪开阔,视觉独特,切入准确而自然。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一节为全诗的开篇,从江山寂寥切入,视野非常开阔,好像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整个环宇尽收眼底。尽管我们看到的只是冰雪,白茫茫一片,但随着作者笔峰一转,就把我们引到了主题,原来冰雪底下隐藏的是一年的时光,而这一年的时光被冰雪关押并流放了,成了当铺里难以赎回的商品。这样的比喻,这样的具像,是多么贴切,是多么自然,又是多么的新鲜,简直是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
第二节便是一年来的感悟。作者没有直接写一年的过往,没有写一年的经历和收获,而是用身体的器官,用秋风,用落叶,这些在我们周围存在却被我们忽视的事物,轻而易举地就引出了一年的沧桑与感怀。一年过去了,身体旧了,器官自然是更加老化了,但作者并没有这么说,而是用器官参与变法、革命。这样的词汇既增加了力度,也赋予了新意,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快感。而秋风扫落叶的意思却被作者用一句“一次秋风的转身足以让落叶背井离乡”,让诗意从此盎然了起来。秋风让落叶背井离乡,这是自然的法则,每一年的逝去也是不可逆转。于是,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围绕灵魂和肉体签下的协议/我郁郁寡欢,在疾病的围剿中付出沉重的代价”,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想,灵魂和肉体到底签订了什么样的协议呢,这样的协议又是怎样签下的呢,代价就是“疾病的围剿”,也就是在灵魂复苏和超脱的过程中,我们终将以超支自己的肉体来作为代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用考虑是否值得,但终究是无怨无悔。
第三节更加深入,仿佛我们一起站在高山之巅,看到了一年的日落,作者形象地把这个落日比喻为未完成的年终总结,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到的,其实这样未完成的年终总结,我们每年都有,直到终老,直到生命的终结一直都不会完成,也不可能完成。而那些未完成的总结只有靠星光来填充,来点缀。星光在闪烁,星光无限,提到星光,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这些,从闪烁的星光中,我们看到的一切又是未知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充满着梦幻般的色彩,这些,或许都是我们的宿命吧。在宿命面前,我们就是那成群的牛羊,尽管在幕色里奔跑,也会落叶归根,离家的孩子最终也会去赶赴村庄的晚宴。
最后一节是全诗的总结,是总结中的总结。通过以上两节的赏析和解读,我们对一年的过往,对人生的感悟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那么对于即将来到的春天,我们又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在一般人的眼里,一定会是欣喜若狂,一定会写出那种春暖花开的喜悦和新的希望。但作者却异常沉稳,心静如水。一句“不与春天为敌/我的敌人像刚刚飞走的麻雀”,看似轻描淡写,似乎毫不经意,似乎无关紧要,什么也没说,实际上作者把什么都说出来了,这哪里是否在民间召集人马,落草为寇,这分明是找到了自己的桃花园嘛。从“我看到新年在我的孤独里缓缓降临,没有任何征兆”这一句全诗的结句,我们又看到了作者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诗句里没有桃园,却比桃园更让人心驰神往。这种从容淡定不正是我们孜孜孜以求的那种终极目标吗?
读完,赏完,意犹未尽,沉醉于这些灵动的意象,沉醉于这些意象营造出来的境界,结合自己一年来的过往,禁不住开始回忆起自己走过的路程,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不知何时,我也能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呢?
当然,无论什么文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诗歌,所谓智都见智,仁者见仁,我相信在这样的探索中也会拓展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请让我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也为作者提点建议:希望作者的诗句更加朴实,更具个性,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算与作者共勉吧。
附原作:《岁末书》
文/刘华明
江山寂寥,大面积油彩覆盖冰雪
一年的时光就这样被关押、流放
成为当铺里难以赎回的商品
我的身体旧了,许多器官参与变法、革命
一次秋风的转身足以让落叶背井离乡
围绕灵魂和肉体签下的协议
我郁郁寡欢,在疾病的围剿中付出沉重的代价
天色将晚,落日的评语停留在下滑阶段
属于未完成的年终总结
需要星光的数据来填充、点缀
而牛羊成群的在暮色里奔跑
更像是离家的孩子,赶赴村庄的晚宴
不与春天为敌,我的敌人像刚刚飞走的麻雀,
在民间召集人马,落草为寇
我看到新年在我的孤独里缓缓降临,没有任何征兆
作者简介:刘华明,男,吉林省乾安县人,1970年出生,作品曾在绿风、乡土诗人、北美枫、诗沙龙、群岛诗刊、湖南诗人、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百余首,诗歌被载入2007年当代诗库、荣获2008年网络最佳诗人,李贺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2010年出版诗集《月光微寒》
通联:吉林省乾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刘华明
邮编:131400
电话:13756722582
电子信箱:wsjlhm@126.com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9
从李斌平的《还给》看诗歌的节奏感
李斌平也是我的老乡,因为长期在广州打工,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见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能够填补这个遗憾的,唯有诗歌了,借用诗人铁舟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诗歌真是个好东西,它能够拉近距离,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成为好友,成为兄弟,成为惺惺相惜的挚友。李斌平是打工诗人,也是《打工诗人》的编辑,在全国各大诗刊经常都能够见到他的作品,他的诗歌以质朴,纯净,和谐自然见长,有生活的元素,有回归的情绪,无论是乡愁还是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都倾注了诗人的一份真情,因为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并引起共鸣。
李斌平的这首《还给》除了具备上述特征外,还有很强的节奏感,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复沓的手法将现代诗歌不好把握的节奏鲜明地呈现了出来,用层层递进的手法将诗歌的主题逐渐深化,最后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母亲纺线用的棉穗上,让一颗游子的心灵有了寄托和归依之所。记得小时候读过一首《游子吟》,全诗仅三十个字,就让人感动得涕泪纵横,而李斌平的这首《还给》,却用一架旧纺车纺织出了现代版的《游子吟》,用一根根扯不断的情感之线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把我们回归的情绪牢牢套住,套在母亲那架旧纺车的绵穗上。随着岁月的流逝,那颗棉穗越积越大,以至于在我们心里形成一个纠结,理也理不清,解也解不开。
相对于近体诗来说,现代诗歌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似乎不必讲究韵律和节奏了,其实不然,现代诗歌的节奏特点尽管难以概括,但还是有迹可循的。我们说诗歌是语言的高地,诗歌的语言永远都站在各种文学体裁的前列,现代诗歌只不过是传统诗歌的传承与发展,一些传统诗歌的美学概念是不可能完全摒弃的,比如韵律,比如节奏,只不过现代诗歌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显得更加难以把握而已。也就是说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打破了一种外在的形式而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元素,或鲜明,或模糊,都是现代诗歌的自由度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也都是现代诗歌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相比,更加注重的是内涵,其表现形式同样如此,尽管有些诗歌的节奏比较模糊,但还是有节奏存在的,只不过我们不好把握而已,因此我们还是习惯性地在节奏鲜明的诗歌里探索现代诗歌的节奏感。因为鲜明的节奏能够让诗歌更加明快,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复沓的手法便是这种诗歌节奏感的最直观也最实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看起来容易,其实要用好却也并不容易。追根溯源,这种方法起源于《诗经》,之所以至今还经久不衰,还在于它的实用性,在于它表现诗歌节奏的不可替代性,这种方法重复的是语言,升化的是诗意,如果没有层层递进的诗意提升,那么这样的复沓就成了拖沓了,而有了层层递进的复沓,就可以加强语势,分清诗歌的脉络与层次,抒发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让节奏感更加鲜明。
用复沓的手法表现诗歌的节奏,其节奏是螺旋上升的,重复的是外表,强化的是内涵,如长江里的漩涡,情感在更深的潜流里汹涌,直到爆发,便足以将读者的目光以及心灵都深陷进去,不能自拔。李斌平的这首《还给》便是如此,诗歌的每一次复沓都是一个清晰的情感脉络,而这种脉络是收束型的,诗人在向内使劲,把读者一步步拖向漩涡的中心,让读者的思绪随着复沓的节奏逐渐深陷,直到幡然醒悟的时候,已经不能自己了。这便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因此也成就了这首小诗鲜明的节奏和丰厚的意蕴,让人在回味中体验一种美感和余韵。
我们之所以说这首诗歌朴实,是因为他所用的一些意象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极其普通,也极其平凡,似乎随手拈来,一经诗意的提炼与组合,却显示出了其非凡的意义和内涵。我们之所以说这首诗歌自然,是因为这些随手拈来的意象并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似乎是不经意的放置,很随意的铺陈,却显得相当整洁和有序,所谓气定神闲,游刃有余,也不过如此而已。我们之所以说这首诗歌纯净,是因为全诗很难找到多余的词和多余的句子,有如叶瓣的清露,清澈而透亮,可以彻视,有如陈年的老酒,可以醉人,有如名山的清茶,可以醒神,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比醉的境界美,比醒的神志清,比彻悟更能使人超凡入胜!至于生活的元素,生存的状态以及回归的情结,我们都可以在这些层层递进的诗意中加以体验和感悟,而虚实的结合又让诗歌更加质感,又让情感更加可以触摸,更加深入人心。
全诗共分三节,每一节一个乐章。第一乐章从风切入,这是一缕自然的风,轻柔地吹拂着我们的心灵,给人的感觉是舒适且惬意,尽管我们只是一棵瘦弱的草,或者只是草根一族,但有了这股和煦的春风,也会从心底深处自然生发出一种感恩的情结。于是便有了把风还给草,把草还给羊,把羊还给山坡,把山坡还给站在山坡上眺望的那个人。我不知道在山坡上眺望的那个人是谁,或许是一份乡愁,或许只是一份牵挂,但相对于一棵瘦弱的草来说,这便是一份财富,这便是一缕春风,给了我们温暖的理由,在这里,温情是可以传递的,也是可以感染的。这一节是螺旋状复沓手法的入口,虽说把一缕风递进到了在坡上眺望的那个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在第二乐章,诗人又把那个在坡上眺望的人递进到了那架旧纺车。很显然,这里所有的意象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而一架旧纺车更加明显,顺着这个螺旋的纹路,我们从村庄走进了土房子,走进了母亲的怀抱,透过那盏油灯,看到了村庄的夜晚,看到了我们走过的足迹,看到了那架旧纺车还尘封在岁月的深处。通过这一节的抽丝剥茧的还原与呈现,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只是心路历程,还有一份回归的情结,还有返朴归真的本能冲动,那盏油灯是母亲留下的,照亮我们游离或者回归的行程,那架旧纺车也是母亲留下的,纺织的是情感,也是时光,把这一切的一切都还给那架旧纺车吧,让它把我们的日子重新纺过。尽管我们的情感在这些虚虚实实的意象间扑朔迷离,似乎无法把握,但线条是清晰的,回归的行程是明朗的,走过的足迹也是实实在在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在我们心里的那座春山,开始是坡下的村庄,然后是土房子,接下来母亲的形象也清晰可见了,当油灯照亮村庄的夜晚,我们就看到了那架纺车,而相对于那架纺车,我们永远都只是旁观者,只能尽最大的可能来接近或者抵达。
变化在第三乐章,由岁月、命运和土地组成了一部命运的交响曲,其主旋律仍然是坡上眺望的那个人和那架旧纺车,岁月也好,命运也好,土地也罢,都只是这架旧纺车上的一根棉线,当然还包括我们的乡愁,包括我们回归的情结,这一切的一切也都是这架旧纺车上的一根根棉线,紧紧纠缠在母亲的棉穗上。母亲的棉穗是那架旧纺车的绽子,是一切还给的症结所在,也是我们心灵纠结的中心,更是我们还给的终极目标和对象。在这一节里,诗人通过灵巧的转换,就把我们看起来杂乱的思绪归结到了母亲的棉穗上,打了结,挽了转,却纠结到了读者的心头,扯不断的是情思,理不清的是乡愁,而回归,永远都只是一份纠结,是那么的可望又不可即,还给与感恩是多么奢侈,或许今生都无法企及,于是只能以诗歌的形式来寻求一种纠结后的突破,不是爆发,胜似爆发。这是递进的必然结果,也是阅历和积累的深化,更是诗意的提升,那些棉线就是一直困扰在我们心里的一根根心弦,作者只是用明快的节奏为我们弹奏了出来,便有了高山流水的琴萧和鸣,让读者在这样的和谐共振中体会更深更广的余韵。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又将拿什么来还给我们的母亲。
附原作:《还给》
李斌平
把风还给一棵瘦弱的草
把草还给一只饥饿的羊
把羊还给山坡
把山坡还给站在坡上眺望的那个人
把那个人还给坡下的村庄
把村庄还给那间低矮的土房子
把土房子还给母亲
把母亲还给那盏昏暗的油灯
把油灯还给夜
把夜还给那架旧纺车
把纺车还给岁月
把岁月还给命运
把命运还给土地
一代一代人仿佛长长的
扯不断的棉线紧紧
纠缠在母亲的棉穗上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9
从晴宝儿的《又见菊花(外一首)》谈诗歌的气息
晴宝儿是活跃在网络中比较有名的诗人,尽管她写诗的时间不是太长,但她与生俱来的一点灵气和一颗诗心,让她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一名网络写手到一位诗人的过渡,或许她给自己的定位仍然是网络写手,但那只是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一份感恩的情结。其实要想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网络写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诗人或者作家可以躺在过去的成就上睡大觉,而网络写手却不行,一名网络写手如果没有新作品发表,必将被网络所淘汰,所以网络写手一定是活跃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更需要一份执着与坚韧。网络写手都是从网络中成长起来的,而回报网络的唯一途径便是写,坚持不懈地写,玩了命的写,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使命,因此便有了紧迫感,也由此产生了无穷的动力。
晴宝儿的作品我断断续续地读过一些,给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气息比较畅通,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她的手中都显得举足轻重,或许是因为有写散文的功底作为支撑,她的诗句往往有如行云流水,轻灵而圆润,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或许你在喧嚣的白天读她的诗歌感觉她好像在自言自语,但当你在夜深人静时再来读的时候,你会感觉她是在用诗歌在与你交谈,诗歌所要表达的便是她心灵的独白。当你走进她的每一首诗,甚至每一个句子,你都会感觉那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心灵之泉在淙淙流淌,无论是姐姐的形象还是菊花的精灵都是你的亲人,她们在向你倾诉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让你的情感随着诗句的起伏而起伏,随着场景的变幻而清新。
正如有些诗人在评价晴宝儿的诗歌的时候所提到的那样,透过你如花的内心,是母性至纯的温情,说明睛宝儿的诗歌是充满柔情的,她的近作《又见菊花(外一首)》便是一个见证。也有人说晴宝儿的诗歌是河流上沉默的火焰,或许说的正是她诗句中那些澎湃的激情所形成的潜流吧,也就是说她的诗句有着火一样的激情,却从不张扬,达到了水火兼容的至直至纯之境。当然,她也会在黑夜里偶尔闪现一下自己的光芒,以达到超越生命的飞翔,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流星,而流星闪现的光芒不正是用我们的诗句所点亮的吗。一个人要想做到激情澎湃并不难,要想达到柔情似水也很容易,但能将这澎湃的激情恰如其分地融入这似水的柔情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除了要有灵气的点缀,还需要有一颗纯净的诗心作为渲染。
当然,诗歌的气息有很多种,有时代的气息,有生活的气息,有浪漫的气息,有青春的气息,还有小资的气息等等,不一而终。但我在这里提到的气息是诗歌呼吸的气息,与时代无关,时代两个字太高不可攀了,会让人有一种使命感和压迫感,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气息是沉郁的,生活的气息又太宽泛,让人往往摸不到边际,浪漫的气息太过夸张,好像卓别林头上的那顶不伦不类的帽子或者他脚上的那双滑稽的大鞋,而青春的气息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奢侈,小资的气息又显得有些扭扭捏作态。诗歌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诗歌也会呼吸,而诗歌的呼吸便是我所定义的诗歌的气息,尽管会贻笑大方,但我们却能从这样的气息中感受到诗人的心律和脉搏,这是一种通灵的感觉。而诗歌所要抵达或接近的,不正是读者的灵魂深处吗。
或许我所选择的诗歌并不一定是大众认可的好诗歌,但一定是读后有所感触的诗歌,我所要求的诗歌并不是要作者的观念怎么鲜明,也不是那种充满智慧和哲思的说教,在生活中,有些人的一个微笑或者一句亲切的问候,往往让我们感动或心仪,那么我们对诗歌为什么不能这样来感觉呢。诗歌是从诗人的心里流泻出来的,我们只有用心的来感受,是一定会听到天籁之音的,这样的天籁或许只是一句山歌,或者是一句燕语,能够悦耳便足以彰显诗歌的魅力,也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
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然并不是说我就有这么一双眼睛,其实我也是肉眼凡胎,只不过偶尔能够通过诗人传递出来的气息感受一下诗人为我们设置的场景,体验一下诗人在场景中的状态而已。睛宝儿的这两首诗所传递出来的气息便是一种祥和的气息,作者通过干净纯粹的场景营造,让我们的思绪在姐姐与菊花之间游弋,精致的诗行中,作者通过一些象征的手法,把自己的思想完全移植到了菊花之中,把时间,把空间,甚至把生活的圈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姐姐,含蓄地向读者展示了一颗灵慧的心灵。
《又见菊花》所传递出的气息是隐忍的,也是不甘的,但作者所选择的表达方式却非常含蓄,不用心阅读是根本感觉不到这种气息的,这种气息似有若无,但只要你抓住了,却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感慨,其实我们所感慨的也是我们自己。这首诗的亮点在于“被圈在取景框里的人”显得更加成熟,以及菊花的别无选择,只能盛开,试想一下,在这个社会中,还会有谁能逃离在取景框之外呢,我们只是一些被移植到琉璃盆,人工孔雀和花墙中的一盆盆菊花,我们所处的时令正是秋天,除了盛开,然后走向凋零,我们还有第二个选择吗,或者你会选择直接枯萎,那是你的自由,而你这样枯萎的姿势也会用来装饰别人的美梦。这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我们的宿命,谁也无法逃避,我并不是一个宿命论者,我想作者也不是,不然,她便不会选择盛开,或许在秋天,因为每一朵菊花的盛开会带来另一种意义上的春暖花开,或许会是回光返照,或许只是明日黄花,但只要我们尽情地绽放了,我们就会无怨无悔。这样的气息是柔中带刚的,其豪迈之气并不输于任何须眉,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或许你会认为《游弋》是《又见菊花》情感的延续,但在《游弋》中,我们又闻到了一股明快的气息,作者在这首诗中用一些鲜活的意象,让诗歌更有质感,让一些理性的动态通过平稳从容的叙述平静地铺展到了读者眼前。身处人间烟火,我们是迷蒙的,是相信耳朵还是相信眼睛,曾经的年少痴狂,曾经的性子里的疯,曾经的草地,你都听到了,你也都看到了,而这些都只是我扔在草坪上的一串串银光小鱼,只能发出萤火虫的微光,一旦飘进照片,一旦进入到取景框里,这些都不复存在了,仿佛一场春梦。在这样成熟的季节里,唯有在诗句中还能找到一些过往的痕迹,也只有在写诗时,我才能稍稍把自己从取景框中移出,让自己的情感在跌宕的北海汹涌。诗歌不是万能的,而诗歌总能让我们找到情感的寄托,让我们找到心灵纠结后的突破,而这,便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诗歌中游弋的唯一理由吧。
在睛宝儿的诗句中游弋,在诗歌中感受一位成熟诗人带给我们的气息,不禁也为之感染,并为之感慨。这样的气息是具有传染性的,稍不小心你便会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样的气息是一张无形的网,你在用心感受之后,就只有挣扎的份了,这样的气息也是一股极强的磁场,往往会让你身不由已。又见菊花,菊花就在眼前,菊花就是我们自己,思绪在萌芽和绽放的过程中,也会在过往与现实之间游弋,也会在取景框内外游弋,便无论游弋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别无选择,在这个秋末,我们只能选择盛开或者汹涌。既然一不小心沾染上了诗歌中的气息,那么,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就让我们在汹涌之后,尽情地盛开吧。
附原作:《又见菊花》(外一首)
文/晴宝儿
姐姐,你说照片更成熟
我再次端详眼睛面对的,画片上的自己
茵茵绿草
被圈在取景框的人
苦了这些菊花
从枝头移植到一盏盏琉璃盆,人工孔雀,花墙
正是秋天啊,姐姐他们也看不出
菊花啊,只能
只能盛开
《游弋》
你相信耳朵还是眼睛
我扔在草坪一串串银光小鱼,年少痴狂
冲破海水的界
和人间烟火,那迷蒙
姐姐你记挂我性子里的疯?
昨天的草地
飘进照片,成熟又严肃成为季节的讶异
姐姐,写诗时
我一半在照片,一半跌宕在北海
秋末那,汹涌
晴宝儿的个人资料:
晴宝儿简介:本名史业环,上世纪七十年代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在《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潮》《诗林》《绿风》《滇池》等发表。《五月的祈祷》合编新浪区执行主编,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出版诗集《紫藤花开》。担任民刊《华夏诗人》主编助理。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市作协会员。
通讯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顺水街11号5号楼7单元2楼1门史业环
邮政编码:150036
诗观:诗是灵性之笔,诗为心声诗亦情至,诗品即人品。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0
从周凌云的《美人》谈诗歌的厚重感
周凌云是秭归县的文联主席,而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也可以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而置身其中的周主席自然是在楚文化厚重的人文历史中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他的大部分诗作中无不透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沧桑感。于是有人说,解读周凌云的诗是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显然在这两个方面我都比较欠缺,于是心中不免惴惴,只好抱着学习的态度通过周凌云的这首《美人》来虔诚地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一下楚文化独特的气息,不妥之处,还望周主席海涵。
与周主席相识缘于两年前的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奖赛的颁奖活动,作为诗歌界的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诗歌爱好者,我接到周主席打来的中奖电话时,首先是吃惊,然后认为这只是一个中奖的圈套,当周主席不厌其烦地向我慢慢解释清楚之后,才消除了我的怀疑。当我来到颁奖会的现场见到周主席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见到了家人一样亲切,屈原的故里不以名气来决定奖项,周主席也不以头上的光环来区别对待每一位参会的代表,这在当下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此,我们把周主席时常挂在嘴上的微笑当成了打开通往诗歌之乡的一把钥匙,让我们在屈原的故乡瞬间找到了回归的感觉。
环境的熏陶是可以成就一位诗人的,历史的底蕴也可以让一位诗人显得更加丰满,周主席正是利用了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自己天生的那股灵气,所以他的诗往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让我们在他诗句的引导下能够走向历史的纵深,在时空的隧道中自由穿梭。有些人一提到诗歌,就认为那是一种高雅的文学,是阳春白雪,更是一种奢侈品,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是不乏诗意的,关键在于缺乏一双发现和捕捉诗意的眼睛,周主席的眼睛虽然不是很大,却很能聚光,能够把一颗诗人的诗心全部倾注到生活的内核,能够把一位诗人的触觉深入到历史的纵深,让他的诗歌逐渐深刻起来。如果说真实是诗歌的生命,诗情是诗歌华丽的外衣的话,那么深刻,便是诗歌厚重的灵魂。
所谓诗言志,歌咏言,我想这便是诗歌的终极目标吧。一首好的诗歌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到当下的生存状态,更能让我们通过具像的语言以及通感的艺术,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深刻的生存哲理。而这些哲理不正是人性的闪光、生活的闪光和时代的闪光点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闪光来擦亮岁月的眼睛,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闪光来照亮黑暗的行程。我们都是从厚重的历史中走出来的,而这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诗歌却能让我们重新踏上回归之旅,让我们在喧嚣中找到宁静的感觉,宁静可以致远,我们便可以在回归与流放的反复纠结中让心灵走得更远。我们都是上帝流放出来的孤儿,回归之旅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途,是回归到乐平里,还是回归到三峡大坝,这对周凌云主席来说,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并一直纠结于心,于是周主席只好在诗歌中寻找突破,于是周主席的诗句便是一直引领着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行,让读者在读过之后,也会沾染上一些历史的厚重感。
当然,当下是我们的立足之所,其实当下是最难把握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正是这个道理吧。所以要想认清当下的本来面目,只有从历史中找到突破,而周主席的诗歌,正是打开这个突破口的一把钥匙,找到这个突破口之后,或者打开这扇门之后,我们便可以将历史与当下连成一条直线,然后通过延伸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去探索不可知的未来。未来是需要探索的,也是需要创造的,有了厚实的底蕴,基础才会更加牢固,未来的空间才会更加广阔,而作为诗人的周凌云是深喑其中之理的,于是他把自己沉下去,沉到生活的最底层,沉到历史的最深处,希望通过自己的全部身心来加固这个基础工程,他所做的全部工作便是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和一颗敏锐的诗心作为支撑,为广大的读者营造一片海阔天空的未来。
周凌云的这首诗中引用了很多历史典故,但又不是纯粹对典故的运用和诠释,这首诗的亮点就是用独特的视觉来观察历史甚至是重新来认知历史,然后用新奇的手法来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历史的闪光来折射当下的现状,虽说是诗人们经常用到的技巧,但周凌云在这首诗中却能在典故中创造出新意,达到出其不意的冲击效果。我们都知道,细腰是柔弱的象征,美人是柔美的代表,而诗人在诗中却给美人的腰上佩了一把宝剑,顿时便让诗句硬朗了起来,具有了很强的力度感,同时也给人带来别开生面的感觉,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大家都知道,楚文化虽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而楚国的命运却是因为楚王的昏庸而日渐走向衰亡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正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敲响楚国的警钟,在这首诗里,我们所看到的美人细腰上的宝剑,不正是时代的脊梁以及诗人屈原的精魂吗,诗人是要用这把宝剑来挑开那个时代的病灶,让我们感受和体会当下的现状。
作者从“楚王好细腰”这个历史典故切入,直接而干脆,既点明了这首诗与楚文化的渊源,又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但作者在这样切入后,却并没有顺着这个思路来阐述楚王是如何好细腰的,以及好细腰所带来的悲惨结局,而是笔峰一转,就转到了作者的描绘的美人上,然后用美人佩剑这样看似不违常理的独特手法,把自己诗思中闪烁的一点灵气和盘托到了读者面前,让人在惊诧之后不禁感慨万端,在感叹之余又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一个王国用美人的细腰是支撑不住的,一部楚辞便成了一个时代的忧伤,而刀锋上粘满的疼痛,只是一瓣一瓣凋零的花瓣,堆积起来便是一座花坟,而这时的楚王,却成了这座花坟的陪葬品,美人的宝剑自然是随美人而去,就连忧伤的楚辞也未能幸免。古语有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楚王的悲剧自当可以作为前车之鉴了,我想,这也是诗言志所要达到的效果吧。楚文化的历史是厚重的,但厚重的历史却禁不住一把美人的宝剑轻轻一挑,这更彰显了作者举重若轻以及游刃有余的深厚功底,而带给读者的是震惊,是忧伤,是疼痛,更有反思和警醒的功效,这应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深刻的历史厚重感吧。
接下来,作者沿着楚辞的脉络,更加深入地去探究美人的思想和精魂。到这时我们才明白,无论是前面一节身佩宝剑的美人也好,还是这一节中作者所描绘的撕裂的闪光也罢,这里的美人都只是一个象征,这样的象征应该与楚辞是一脉相承的。“楚国是沼泽,幽兰甚少”,这是那个时代的写真,是不容置疑的,当然这里的沼泽并不一定是地理上面的概念,而是一个昏庸的王国自己设下的陷阱,布下的泥沼,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说的应该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吧。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充满沼泽的王国里,又哪会有幽兰的生存空间呢,于是“人不能深刻地呼美吸香草的气息”,只能站在“弥天的淫雨里”徒唤奈何。这里的美人诞生了,如天边的一首闪电,在暗夜里,奔向古典的江边,“展开双翅,向另一个世界飞翔”。从这幅清晰的画面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屈原的精魂嘛,原来美人便是屈原的化身,是一位不屈的精灵。这一节也是与第一节一样,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通过诡异的意象,质感而生动地塑造了一位美人的形象,既丰满又厚实,饱含了楚文化丰富的内涵,让人在开阔的视野里看到了一个王国的衰亡,以及一个不屈的精魂涅槃的全过程,这样的诗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礼堂的冲击,更多的是灵魂的碰撞,碰撞出的火花就是一道剑气,就是一道闪光,既能照亮历史,又能照亮未来。
诗歌的第三节所展示的正是这样的效果,“一颗落日沉下去/汨罗江溅起了满天的大火”。短短的两句,既点明了屈原投江这一个历史事实,又隐含了凤凰涅槃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一颗落日难道不是泱泱楚王朝的象征吗,汨罗江溅起的满天大火,难道不是凤凰涅槃后浴火重生吗,一个王国可以灭亡,但楚文化的精魂是不会就此消逝的,你看那溅起的满天大火,不正是可以在我们心里燎原的星星之火吗。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时代已经随着楚国的消亡而一去不返,而一颗爱国的诗心是不灭的灯盏,即使化作萤火虫,也要照亮我们暗夜的行程。这一节虽只有两句,却是在前面两节厚实的基础上,明显加强了诗歌的气势,让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化成的利剑和闪光都在这一节爆发出来,用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记千古绝跳,点燃了我们积郁在心里的满腔激情,让我们站在厚重的楚文化下也会如坐针毡,怎么也抑制不住激奋的群情。可以说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这一节的亮点在于气势,既是厚实铺垫下的必然果,也是一首交响最眩目的篇章,能给人注入一股强心剂,让读者在痛定思痛之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将自己投身于满天的大火,以达到浴火后的重生。
如果说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的话,那么第四节便是在喧嚣之后回归宁静,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也是可以致远的宁静。当细腰和美人都离我们渐行渐远,当忧伤和疼痛仍在历史的纵深处时常散发出幽兰的暗香,当闪光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当满天的大火也追随落日而去,这时,凤凰也该涅槃了吧。而美人,依旧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历史不能容纳美人的宝剑,现实也不能容纳美人的闪光,当落日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景观,我们还能企望那一场大火继续燃烧下去吗,那样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王国了,或许还有我们日渐麻木的思想和喧嚣后宁静的心态。之所以说这一节是喧嚣之后的宁静,主要是这一节作者又把我们从历史的纵深,从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拯救了出来,让我们回归现实,回归理性,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是残酷的,都会有太多的无奈一直缠绕在我们身边,但生活还得继续下去,那就让这些个不能容纳美人的日子里的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吧,“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嘛”。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首诗一直以象征手法贯穿始终,这里有美人,有细腰,有宝剑,有幽兰,有淫雨,有闪光,有落日,有大火,还有墨守成规和顺理成章,这些都是作者把自己的灵与肉完全置身于泱泱的楚文化的基础上发自灵魂的叩问。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都在读者的意料之外,而又尽在情理之中,而这种出其不意的奇效的产生,没有独特的视觉,没有灵巧的诗思,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捕捉现实的一双敏锐的目光是绝对办不到的。借古是为了喻今,在这首诗里,无论是楚王国,还是厚重的楚文化,作者都只是用来作为铺垫,无论是美人还是幽兰的具像,在这首诗里也只是一些道具,而澎湃的激情在这首诗里也仅仅是流星一现。这首诗深刻的是思想,丰富的是内涵,也可以说是架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座桥梁,让我们在颤颤惊惊走过以后,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在回味中也会有诚惶诚恐的感觉。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厚重的诗歌所带给我们的警醒的功效。
附原诗:《美人》
文/周凌云
楚王好细腰
美人的腰不是细腰
不供人赏玩
美人的腰专佩宝剑
闪烁的灵光在邪恶的面前
亮招
楚辞中伤忧的部分
像空气一朵一朵地开花
刀锋上粘满了疼痛
楚国是沼泽,幽兰甚少
人不能深刻地呼美吸香草的气息
弥天的淫雨里
美人是撕裂的闪光
美人在暗夜里奔向
古典的江边
美人双臂展开
向另一个世界飞翔
一颗落日沉下去
汨罗江溅起了满天的大火
世界在夜晚中自转墨守成规
不能容纳美人的年月
一切都顺理成章
周凌云资料:
创作简历:
发表情况:
自1989年开始创作以来。其小说、散文、诗歌分别在《飞天》、《长江文艺》、《芳草》、《散文百家》、《中华风诗刊》、《南国诗报》、《光明日报》副刊、《湖北日报》副刊、《重庆日报》副刊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20多万字。
出版情况:
曾出版诗集《合欢树》(1993年,大连出版社出版)、出版散文集《鹰走峡江》(200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随笔集《诗魂余韵》(2009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秭归卷》(2007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主编诗集《诗祖屈原》(2009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散文集《诗乡记事》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获奖情况:
1993年两次获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2010年散文《献给屈原的礼物》曾获湖北省报纸副刊年赛金奖,并获中国报纸副刊年赛二等奖。2009年,被宜昌市评为“第四届三峡文艺明星奖”。
入会情况: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会员。
邮编:443600
通联:湖北秭归县文联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0
从写意的《父亲的背》谈诗歌语言的张力
有人说诗歌的张力是从物理学上借用过来的,其区别在于物理学上的张力是表面的,而诗歌的张力是内在的。打个形象的比喻,一根弹簧放在桌上,你用手掌去压它,就会感到有一种力量作用于你的手掌,这种力量就是张力。而在读一首诗歌的时候,却有一种力量作用于你的心里,这种力量我们称之为诗歌的感染力,它带给你的首先是感官的冲击力,然后才是情感的辐射力。感官的冲击力来源于诗歌的外延,情感的辐射力来源于诗歌的内涵,如果说感官的冲击力能够让人震撼的话,那么情感的辐射力就能让人顿悟,而这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便形成了诗歌的张力。
既然张力是从物理学上引进的概念,那么我们从物理学上的定义就不难理解诗歌张力的概念了,物理学上的力一般都是通过摩擦产生的,诗歌的张力一定是通过冲突才能形成,首先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上的冲突,其次才是整体骨架与局部肌理,然后是语言的外延与内涵,以及韵律与句法等等对立因素之间的抵触与摩擦,而最终通过这种抵触与摩擦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擦出心灵的火花,这时的张力便由一种静止的状态达到一种动态,甚至产生碰撞。于是诗人张执浩便提出了撞身取暖的概念,也就是说一首好的诗歌,是可能通过诗歌内在的张力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撞身取暖的效果的。
诗歌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本,首先在于它的语言是具像的,具有一种质感的美,其次在于有足够的想象空间,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质感的语言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它是静止的,是可触可感的,而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便让你的诗歌寓动于静之中了,就如一张张满的弓,却蕴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也就是说,意象是诗歌构成诗意的基本元素之一,而意象之外的意象才是诗歌的内核,才能将诗意的弓拉满,从而营造出更广阔和空间,产生更大的张力。
最近读了写意的不少诗歌,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能够通过语言的跳跃、概念的含混、诗意的抽象、结构的对立和空间上的留白等等技巧和表现形式,让他的诗歌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和辐射力。从而感染着读者,让人欲罢不能。其主要特点是精致,纯净,语言朴实,意象生动,他总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挖掘出诗意,然后通过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营造出极大的空间,让人在细细品读之后,总能够感受到意象之外的意象,体会到更丰富的内涵。在他的笔下,语言已经不是障碍,而成了他营造空间的材料,意象已经不是粉饰,而成了他构成弹性的足够的弹力,修饰已经不是累赘,都被他丢到了九霄云外。读了他的诗后,即使你不一定能产生顿悟,但他一定能带给你回味,让你在回味中沉浸和感怀。而这些,便是我们所说的诗歌的感染力,也就是诗歌的张力。
用诗歌写亲情往往会落入细节的俗套,或直抒胸臆的常规,要么情感饱满,要么真挚动人,而写意的这首父亲的背却打破了常规,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父亲的背这一点诗意,将全部的情感倾注到父亲的背上,然后用鲜活的意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加以呈现,于是父亲这个形象,便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体的形象了,而成了一个群体的象征。如果说朱自清的父亲的背影是散文中的经典的话,那么写意的这首父亲的背,便是诗歌中的佼佼者,他让我们在一种陌生的体验中,感受到阅读的快感和诗歌的魅力。
本文开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引出主题,但作者在用比喻的时候,也抛弃了比如,像之类的连接词,而一个读出就把父亲的背与这些事物紧密联系起来了,仿佛父亲的背原本就在这些事物之内,或者就是这些事物的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命运与稻穗,与潮河,甚至与一根马尾草是分不开的,于是我们便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父亲的背并不是那么挺拔,也不一定会有多么高大。这两句既是铺垫,也是一种象征和暗示,父亲的背是普通的,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这两句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却也有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带给了我们一个悬念,既然父亲的背是这么平常,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写这首诗呢,让你带着这个悬念就会不由自主地往下读,这也是这首诗的灵巧之处。这两句的功能在于轻轻启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这个空间。
接下来,一个鲜活的意象就把父亲的背这个主题的神韵展示出来了,意象之内是一尾鱼的线条,始终在不停地摆动,意象之外便成了一根弯曲的脊梁,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命运的抗争。鱼在水里只有靠不停地摆动才能前进,父亲在生活的激流中,又怎么可能稍有懈怠,这样的意象,简直是绝了,没有一颗灵动的诗心是不可能想到的。仅仅冲着这个意象,我们就不禁拍案叫绝,这样的比喻,不仅仅是把A比喻成B这样浅显的线条描述上,而是从A到B组成比喻的过程中,意外地产生了第三物X,而这个X是多么新奇,便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奇迹性”的新东西,而正是这种奇迹性的新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张力。于是在这里,比喻便又转化成了象征,一是象,二是征,在这象和征这种立体化的表现手法,自然而然便有了空间感,在这个空间里,有形的变成了无形,有限的变成了无限,从而引导读者通过外在的物象世界探寻一个深邃的精神世界,领悟多层次的情感、哲理内容。
再接下来的几句,作者表现得更为形象,更加深入生活的肌理,刻画得也更加细致入微。通过上面的比喻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背,显然“比一块石头有弹性,压一下,缩一下/再压,再缩。总会/反弹回来,卸下一大堆稻谷或棒子”,这压力是生活带给父亲的,但父亲的背又是具有很好的弹性的,每次反弹回来都会带来新的收获。也就是说生活给了父亲沉重的压力,而父亲在不停地抗争和反弹中实实在在地收获中,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当然这样的表达是含混的,它能够带给读者从字面意义上引出更为复杂的暗示意义,正是在这些复杂的意义中,产生了诗歌的多层结构。诗歌表现的是感性的内容,正因为有了这些复杂的意义,所以其内涵便更加丰富,其意蕴也就更加深刻,这时,多层次的张力就显现出来了,诗歌也因此有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从这几句中,我们感觉到比一块石头更有弹性的,不仅仅是父亲的背,还有诗歌语言的张力,我们从父亲的背上,收获的是一大堆稻谷或棒子,而我们从诗歌的张力上,收获的是全新的诗意和深刻的思想。
“最后一次反弹,把我卸下来/家也卸下来”,这一句的象征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一种巧合,把诗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这个巧合并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诗意的巧合,诗意的巧合是在比喻和象征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入的挖掘,是凝聚了作者全部灵气的突然爆发,从而带给读者的,不仅有震撼,也有顿悟。而这些,当然是打破了语法规范的,所谓语理不通而情理通,便给了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真实感受,它既增加语言的伸缩性、灵活性、跳跃性,也是加强诗歌语言张力的有效途径。
诗歌本身就负有提高语言的使命,通过这首诗歌的展示,让我们更为直观地感觉到诗歌通过张力的呈现,无不将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
附原作:《父亲的背》
文/写意
从稻穗,潮河,甚至一根马尾草
都能读出父亲的背——
一尾鱼的线条儿
弯曲,流动,摇摆
总是比静止多一些
比一块石头有弹性,压一下,缩一下
再压,再缩。总会
反弹回来,卸下一大堆稻谷或棒子
最后一次反弹,把我卸下来
家也卸下来
附写意的资料:
写意,本名赵景柏,70年生人。河北乐亭县农民,高中学历。08年末开始上网,业余学习诗歌,散文,小说。两年来有作品在(人民代表报),(潮州日报)等官刊,民刊发表。10年末凤凰汲古新年诗会后,专心学习诗歌。
通联: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下洼村赵景柏
邮编063604电话13472926665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0
从美丽的水妖的《生活的断面》谈诗歌的空灵美
美丽的水妖的诗歌同她的名字一样优美,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意象的铺陈以及气氛的营造都把握得相当到位,并且越来越纯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至达到了一种空灵之境。我只知道美丽的水妖来自四川绵阳,是一位老师,或许是老师这个职业的严谨成就了她诗歌的风格吧,让读者总能在这种空灵的美感中享受诗歌的魅力。
美丽的水妖的诗歌以写意见长,而写意的诗歌如果达不到空灵的境界,那是没有美感可言的。虽说诗歌是多元的,其美感也会以多种方式呈现,有的朴实,有的形象,有的富含哲理,有的灵气十足,有的厚重丰满,有的轻巧活泼,或许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青菜萝卜名有所好吧,只要是读者喜欢的应该就是美的。而空灵的诗歌,因其优美动人,因此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打动人心。大家都知道,空灵是一种意境,如镜花水月,尽管让人难以把握,却能在飘飘渺渺中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这里的空绝对不是空洞无物,尽管不一定会有真实的物体,或许只是作者的一些感受,一些体验,当作者把这些感受和体验通过一些生动的意象呈现到你的面前时,让你在这些梦幻般的虚虚实实间也会受到感染,以至达到某种和谐和共鸣。
空灵是精神层面的,可以是一种禅境或者神性,也可以是一些感悟或者感慨,因其与作者的诗思一般灵动,因此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如行云流水,气韵贯通,尽管也会时有跳跃感,便绝对不至于断层。或许是空灵的诗歌给了作者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这类诗歌往往不受诗歌写作中通常用到的“起承转合”规则的限制,你可以天马行空般地尽情展示你的才气,你也可以把你的想象空间发挥到极致。有时,这类诗歌甚至连铺垫都不需要,你可以让你的意念在一些生动的意象中自由穿梭,顾盼流转,你也大可不必清楚地交代你是如何从寻常的生活中挖掘出这些诗意的空间的,你只需顺着自己情感的脉络打通虚实之间的所有关节,你就能将你的感悟和体验灌输到读者的头脑直至抵达到读者的心灵。
不一定要求所有的诗歌都能带给读者震撼的力量,那样的诗歌只是凤毛麟角,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所为,我们都只是一个生命的个体,大可不必戴上这幅镣铐,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让自己不堪重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写诗的人也好,还是读诗的人也罢,只要能够带来彼此的身心愉悦,只要能够充分享受其中的美感,便足以慰藉这一份爱好了。在这里,我之所以一再提到享受这个词,是因为不光读诗是一种享受,写作同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感,当然,我们在其中所享受的自然是一种美感。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灵魂的外化,灵魂的外化离不开作者丰富的想象,而空灵的美感,只是这灵魂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些意象的群体,也可以是一个阔大的空间,然后通过一些优美的语言加以呈现,只要能够达到悦已亦悦人的目的即可。
因此,具有空灵美的诗歌往往也伴有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感悟深刻,表达沉稳从容等等一些特征,美丽的水妖的这首诗歌正是具备了这些特征,所以我把它纳入空灵美的行列,或许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但也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切入到生活的断面,“一个人的精神/就是生活的春天”,这个比喻是形象的,也是贴切的,至少是能够让读者所接受的,不仅作者知道,通过作者的转述,现在读者也知道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精神“常需要花开/和云霞”。这也是写意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不通过生活这扇窗口直接进入到精神的层面,但给读者的感觉并不显得突兀,因为这样的精神也是可触可感的,是以大多数人的生活和思维定势作为基础的,因此,也让文本显得更加干净和纯粹。这里的空,只是相对的,相对于生活的一些细节来说,一个人精神的层面便是一种空,而这种空有时是与神性不谋而合的,禅意时刻都潜伏在我们的心里,而空灵的诗歌,便是打开这扇心灵之门的那把钥匙。
既然精神是需要花开和云霞的,那么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思绪来一起寻找吧。于是,“我沿着季节的河流,开始漂泊/灵魂的栖居地,常在潮湿的午夜/有思念的心思,开出花来”,在这一节里,无论是河流,无论是栖居地,还是开出花来,都是一些生动的意象,旨在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象征手法是写意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通过一些意象加以表达,便让诗歌更加充满诗意,而诗意的不确定性,正如空灵的不可把握一样,都是一些若隐若现的梦幻,有没有美感可言都在于一种感觉。这一节是与第一节的呼应,漂泊是花开的需要,而开出的却是思念之花,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生活的春天,但有花总比无花好,尽管灵魂栖居在潮湿的午夜也在所不惜。人不可以没有信仰,也不可以没有追求,开花不仅仅只是春天的需要,还是你的孜孜以求,于是漂泊便成了你的宿命,在这些互为因果的感念中,我们不也从另一个侧面清晰地看到了生活的断面呈现的纹路吗。从这一节里我们看到,空灵的诗歌也是具有丰富的内涵的,只不过直接立于精神的层面,让人更能直观地享受到空灵的美感。
第三节和第四节是相通的,可以看成是一节。这是一个预设的场景,并不一定是生活的真实,但也能增强诗歌的在场感,让作者和读者在这个预设的场景中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让诗歌的通感找到依附的场所。因其写意,因其空灵,这个场景的色彩是缤纷的,有桃花的妖艳,有蝶舞的灵动,还有水妖的妩媚,尽管这只是一个个影子的传说,尽管这只是一个个春天的梦幻,但我们在这些镜花水月中,也能看到种子发芽,绿色疯长。这些只是一种虚幻的美,却能带给人真切的享受,那么,我们又何必对一些虚拟的梦幻耿耿于怀呢,我们何不趁着大好的春光,陪伴在晨曦和夕阳的左右,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呢,在这日出日落里,不都装有你对生活的眷念或失落的忧伤吗。
从这些《生活的断面》我们可以看到,享受生活与享受诗歌是一样的,生活是真实的,有时也需要一些虚幻的梦境来作为支撑,诗歌是虚幻的,但如果注入了作者真切的感受,便赋予了灵魂,具有了美感。即使这种美,只是一种空灵的美,但因为作者与读者都有着同样生活的体验,于是便能通过诗意碰撞出心灵的火花,照亮我们暗夜的行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诗歌空灵的美是建立在通感艺术基础之上的,而水妖截取的这一段生活的断面,便以一些清晰的脉络呈现出了潜藏在人们心里的渴望,也可以看作是在生活的真实和虚拟的梦幻中达成的一种通感,是可以通灵的,而这一点灵气,便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宁静而恬淡。当我们在享受这首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空灵之美后,我们也从作者诗意的提升中感受到,原来宁静,是可以致远的。
附原作:《生活的断面》
文/美丽的水妖
我知道:一个人的精神
就是生活的春天。常需要花开
和云霞
我沿着季节的河流,开始漂泊
灵魂的栖居地,常在潮湿的午夜
有思念的心思,开出花来
如果让自己告诉自己
春暖的日子里,我曾经像桃花妖艳过
并在蝶舞的花开里有着自己妩媚的影子
我会相信,自己常在这样的梦中醒来
看种子发芽,绿色疯长。并在来回的路上
陪晨曦和夕阳,这里装有对生活的眷念或失落的忧伤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1
从若水的《很美》谈诗歌的中和之美
毋容置疑,若水是一位比较成熟的诗人,这是读过他诗作的人得到的最初印象,也是比较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娴熟老到,仿佛在不经意间就能流露出很浓郁的诗意,也就是说他是为诗歌而来到这个世上的,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充满着诗意。他的诗歌是随手拈来的,他让我们感觉到生活处处都充满着诗意,而若水,正好有一双敏锐的捕捉诗意的眼睛,还有一颗灵巧的表达诗意的心灵。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没有诗意,而是缺少一颗感受诗意的心灵一样,有了这么一双眼睛,有了这么一颗心灵,那么你便可俯拾皆是诗了,所谓行云流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大凡正因为此吧。
或许以上的溢美之词有些过了,我所表达的只不过是我的真实感受和印象,从一开始读若水的诗,我就很羡慕他,甚至是嫉妒,我也曾发奋学习过,但那份天份是学不来的,他那独特的风格也是学不来的。他的诗总是不温不火,不急不燥,既没有令人震撼的力度,也没有让人眼目一亮的振奋,更没有太多奔放的激情,他总是非常沉稳地叙述着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很有耐心地展示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诗意。因此,他的诗歌的主要特征便是具有诗歌美学中的中和之美。
大家都知道,诗歌是拒绝呐喊的,尽管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有很多人把口号与诗歌等同了起来,在那样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也确实起到过群情激奋的功效,但口号终归是口号,它只在某一个特定的背景下才会有生命力,一旦背景改变,就会随风而去。有很多人在写诗时都习惯于用十万万的词组,仿佛十万万便是一股汹涌的浪潮,或者是一种压倒一切的气势,于是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给你造成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冲得昏天黑地,冲得让你找不到北。或许那些作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吧,那应该叫乱中取胜,或者混水摸鱼。但一位成熟的诗人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这并不是说他的诗歌没有了棱角和锐气,而是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中庸的境界,于是他的表达都会逐渐显露出中和之美,所谓宁静,方可以致远嘛。
中和之美是从儒家美学派生而来的,它的灵魂是和谐,包括天地自然的和谐,情志与道德的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物与我的和谐等,只有达到这些和谐的完美统一,才能恢复天地自然的本来面目,才能还原生活的本真,才能在诗句中表达出“哀而不伤”的细腻多变的哲思,呈现出“怨而不怒”的温柔敦厚的君子风度。诗歌属于阳春白雪的范畴,往往曲高而和寡,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诗歌是用来品的,如品茶一般,只有细品才能品出味道,而大众所需要的是快餐文化,牛饮方能解渴,所以诗歌永远是属于少部分人的。这就要求诗歌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还要有足够的张力,让读者在细细的品味中有余味无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唯有具备中和之美的诗歌才能达到。
品诗如品茶,需细嚼慢咽,若水的诗歌只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段面,真实地呈现出其中的纹路,而这些纹路中所蕴含的况味,牵引出的情丝只有在细嚼慢咽之后你才会有所感觉,所以读他的诗歌如跟挚友促膝谈心,唯有心有灵犀方能一点通。而这些,不正是具有中和之美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吗,除了和谐之外,还有一份宁静,幽深幽深的,如一口古井,让你一眼望不到底,却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他的深邃。
初读若水的《很美》,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的确很美的感觉,至于美在哪里,怎么个美法,有人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是一种感觉,诗歌的美更是如此,而中和之美尤甚,因此我也只能谈谈个人的一点感受,谈不上评论,也算不得解读,只当与作者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
诗歌从还没有来得及长出绒毛的小桃子切入,直奔主题,象征性地展示了一份纯真之美,或者说是青涩之美。我们的童年或者少年时光,不正如那粒没有来得及长出绒毛的小桃子吗,现在回忆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心中无不充满的憧憬,同时也会有无限的感怀。纯真的年代无疑是美的,纯真的情怀也无疑是美的,那是一种纯净的美,不掺任何杂质的,有如叶瓣的清露,可以彻视。这样的场景是明晰的,也是纯粹的,是作者在不经意间向我们剖开的生活中的一个层面,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顺着这个段面的纹路,我们仿佛看到了从桃花到小桃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小桃所呈现的便是一种青涩之美了。从桃花的艳丽,到小桃的青涩,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生命中的必需,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这种轻微而美好的角色转换。在这里作者只是轻描淡写般的一笔带过,其实其中所隐含的一些落寞与无奈,是无法用语言加以表达的,桃花的灿烂和艳丽与小桃的青涩和宁静,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在这种对照中生发出来的一股暗流,是作者寄寓的情感纠结,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首次发生的心灵碰撞。无奈之下,作者特意安排在夜里进行,或许这样的安排并不是作者安排的,而是造物主的恩赐,好在无论是桃花还是小桃,都是很美的事物,只不过呈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无论喧嚣还是宁静,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
美好的事物通过角色的转换,自然都会不知所踪,也会或多或少地带给人们一些伤感,而作者在第三节所表达的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作者很想给你一些安慰,其实他所说的理由,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他只是很想对你说:“桃花现在住在天上/她还会再回来”,这只是一份憧憬,或者说是一份慰藉,当然也可以当成是一份追求和一种信仰。通过作者这样不温不火的表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美好的事物只是暂时的离开了我们,他们是会再回来的,而他们回来后或许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却同样有着美好的情愫。热烈是一种美,宁静同样是一种美,学会欣赏,学会珍惜,美,是无处不在的。
前面我们说了,很美的事物只是一种感受,但这种感受又会受到很多世俗观念的制约,这些世俗的观念和道德伦理,就如一道无形的篱笆和刺一样,时刻潜伏在我们的心里,规范和约束着我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让我们自然而然熟视无睹或者麻木。看不到美或者感觉不到美都是可悲的,作者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法“我也不再多说”,其实作者已经把所有的关于美的事物都说完了,能不能有所感觉,会不会有所体会,那就要看作者的悟性了。在这里无形之中就把诗意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提升到了神性的境界,佛说“不可说,一说就错”,或许正是这个意思吧,与之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的意象很简洁,象征很明确,场景也很单纯,通过桃花到小桃的角色转换,通过一些细小的美的特意呈现,无形之中便把我们的思绪牵引到了对美好的事物的渴盼和憧憬之中,同时也打开了读者的心窗,让美好的事物常驻心间。全诗并没有太多精彩的句子,也没有很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我们所能感受和享受的是一份宁静之美,和谐之美,这便是诗歌的中和之美。
附原作:《很美》
文/若水
还没来得及长出绒毛
小桃子的样子很美
从桃花到小桃
这种轻微而美好的角色转换
特意被安排在夜里进行
我很想对你说
桃花现在都住在天上
她还会再回来
对于大自然
用篱笆和刺刻意守护着的这个小秘密
春雨绝口不提
我也不再多说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1
花喻人生,轻灵精巧——读刘彦林的《初夏的花事(组诗)》
妩媚的马莲,映得人心里摇曳如舟,这是姓蒲的小表妹给我送伞来了,野草莓是紧帖大地的灵魂,至于核桃是先开花还是先结果,已经不必求证了,因为樱桃都羞红了脸。这些,便是刘彦林所要表达的《初夏的花事》,是花事,也是人事,花喻人生,一个比一个轻灵,一个比一个精巧,叫人怎不心旌摇曳。
心旌摇曳之余,自然会感到赏心悦目,至于赏心悦目的是诗歌,还是这些花事,抑或是这些花事中的隐含的女子,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刘彦林已经通过自己灵动的诗思,将这三者连成了一体,串成了一线,实现了三位一体的自然呈现。她们形态各异,娇羞可人,或素面朝天,或略施粉黛,这些都是藏在深山里的小家碧玉,她们有的是我的亲人,有的是我的姐妹,有的是我心仪已久的红颜知已,只因初夏的一声招唤,就点燃了这些花事的满腔热情。
刘彦林的这组诗歌只是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平台,是T型台,是农家小院,或者只是小村旁边那块早已废弃的打谷场,没有化妆间,也没有化妆师,只需你发自心灵的一声呼唤,她们就粉墨登场了。其实她们就是隐藏在你心里的一群精灵,或者只是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她们是美的,美得自然,美得清新,是大俗之后的大雅,而在生活中沉浮的你和我,都只是一些凡夫俗子,经常对他们的美视而不见或者熟视无睹。而这些女子,不正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妻子吗,她们生于山野,隐于生活的最深处,或许岁月的沧桑早已掩盖了她们绰约的风姿,但她们与生俱来的灵性,却时常会在某个寂寞的午后或孤独的黄昏里静静地绽放。而刘彦林,正是用诗歌的灵性,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些片断,这些片断里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神韵,不正是这些花事流转顾盼的风采吗,只需一点微风,或一个专注的眼神,她们便可以在你的眼前飞扬,也可以在你的心里常驻。所谓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都是为欣赏者而存在的吗。
把花比做女子,看似落入了俗套,是一些诗者所忌讳的,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涉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彦林的胆略。在这组诗里,我们感觉到刘彦林不仅仅只是涉足,而是直面和正视,然后想方设法接近或者抵达,只有接近才能才会有所新的发现,只有抵达才能进一步挖掘出她们的内涵,而人生的真义,又何尝不是悄悄地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俯仰之间皆是诗意,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触角,能不能进行诗意的提炼和加工了。正如生活本身是俗的,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更是俗不可耐,如果你有一双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这些诗意,然后通过你的诗思这间作坊的提炼,加工出来的产品就是生活的还原或者诗意的人生,这些花事也是大俗的,但通过刘彦林诗意的呈现之后,就蕴含了人生的一些内涵,就承载了一些生活的哲思,就赋予了这些花事盎然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当花非花,物非物,人非人的时候,有人认为就只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牛头马面的怪物,另一种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读过刘彦林的这一组花事,你就会将这两种结果全盘否定,牛头马面的怪物显然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也太有点神乎其神了,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既有人性的特征,又有神性的光彩,活脱脱一位从终南山上活死人墓中轻移莲步走出的小女龙,形象饱满而生动,情感丰富而清纯。
大俗之中有大雅,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只有在诗经中方能达到,我们本一凡夫俗子,写出的作品,呈现出来的自然之美能够让人赏心悦目,也不失为一种小雅的风采。其实雅俗也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本来就没有明显的分界,就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可以共存的一样,一半是花事,一半是人生,不也是可以中庸调和的吗,而这种调和剂,便是作者的一点诗心,正是这一点诗心,让这些花事从山野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继而进驻到我们的心里,可以灿烂我们的整个夏季,也可以明媚我们余下的人生。
走进刘彦林初夏的花事,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位“身穿翠绿的衣衫/头上插着紫蓝色的饰物/微笑荡漾在整个山坡/蓝色眼波的妩媚”的马莲,“映得好多人心里摇曳如舟”,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本是人之常情,作者在这里只是用一组镜头将这一画面明晰地展示到了我们面前,因为赋予了动感,所以更加显得生机盎然。在我看来,马莲只是这座花园里的一位迎宾的主妇,因为妩媚,所以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于是可以很自然地把你引进花园,让你感受到更加明媚的春光。这一首是起笔,也可以看作是引子,其轻巧之处就在于自然的呈现,而不是浓墨的渲染,给人的感觉是温馨自如。
接下来,作者把蒲公英比做小表妹,显得既自然又贴切,甚至达到了传神之境。这一首有两处亮点,一是把小小的金太阳举过头顶,让我们看到了在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的一群,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这个女人便是这位姓蒲的小表妹;第二个亮点在于“举着那么多的伞,不知要送给怕淋雨的谁”,这又让我们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母亲,当我们在学校遇雨忘记带伞的时候,她总能及时地把那把花伞举到我们的面前。从这位姓蒲的小表妹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情或者亲情,更多的是一种奉献的精神,那么在感激之余,我们便会倍加呵护和珍惜。
那些野草莓,是象征,也是暗示,让我们在象和征撑起的空间里,能够看清紧贴大地的灵魂,让我们一颗浮躁的心能够从此变得宁静。生活的低处是大地的灵魂,也是我们的根本所在,神马都是浮云,惟有扎根在低处,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才能悟出人生的一些哲思。从野草莓身上,我们看到了哲理的光芒,但作者只是蜻蜓点水,点出的圈圈涟漪便在我们的心里开始荡漾。这首诗妙就妙在作者只是用点水的方式轻轻启开了我们的心灵之门,并没有透彻地说出更多的含义,其空间感和余韵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让我们在细细口味之后,仍觉余味无穷。其实读一首诗跟饮茶一样,你千万不要把读者当傻子,说得太透后诗歌就没有味道了,就成了一杯白开水,浪费的是你的笔墨和读者的时间。
核桃让我们更加宁静,樱桃让我们变得成熟,世间的有些事,还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所谓“难得糊涂”的要义便在于此吧。我们无须考证核桃是先开花后结果,还是先结果后开花,等到我们想明白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如樱桃的果子一样羞于表白,这叫欲说还休,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掩不住的是青涩的娇羞,藏不住的是人生的内涵。“传统与现代的差距,是思想抵达心灵的距离”,其实我们一直在这段距离上行走或者游离,却始终无法抵达,或许根本就不需要抵达,因为正因为有了距离,才产生了美感。
当然,这组诗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比如形容词用得不够谨慎等等,但瑕不掩瑜,残缺不也是一种美吗,这才是生活的真实,能够用轻灵精巧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又能够用花喻人生让我们陷入深思,能有幸读到如此诗意的人生,我们又夫复何求呢。尽管“藏了多年的表白还未出口”,但我还是写下了以上这些感受,也算是不吐不快吧。
《初夏的花事(组诗)》
文/刘彦林
马莲
刚跨进五月,山坳的马莲
就身穿翠绿的衣衫
头上插着紫蓝色的饰物
微笑荡漾在整个山坡
蓝色眼波的妩媚
映得好多人心里摇曳如舟
蒲公英
姓蒲的小表妹
娇小的身影在路旁眺望
把小小的金太阳举过头顶
这初夏的村头巷尾
即使晴朗的日子
也举着那么多的伞
不知要送给怕淋雨的谁
野草莓
匍匐在地
并不是生性恐高
开白白的花,结白白的果
是要让高傲的目光
低头看清
紧贴大地的灵魂
核桃
先开花后结果
还是先结果后开花
其实不必求证
在绿叶繁密的缝隙间
拇指大的青核桃
被和爽的风喊醒
又被黄昏的鸟鸣送入
梦想的宁静
樱桃
村后的樱桃花刚凋谢
新品樱桃已经成熟
传统与现代的差距
是思想抵达心灵的距离
樱桃好吃树难栽
这是山歌里的告诫
果子都羞红脸了
藏了多年的表白还未出口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2
在扑朔中更加迷离——读漫兮的《古城墙》
古城是扑朔迷离的,古城墙是扑朔迷离的,古城墙围着的古城,以及古城里的那些故事,那些传说便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作为现代的我们,作为诗人的漫兮,面对古城厚重的历史,相对于那些古老的传说,都只是一株摇曳的草,我们只能“在古城的墙缝里偷窥/一座小城的隐秘往事”。因此,漫兮的这首诗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随手捡拾得到的,而是从古城墙的墙缝里偷窥而来,其神韵也正在偷窥一词,神秘且让人紧张。于是,让一些往事更加隐秘,让小城本已扑朔的神秘色彩变得更加迷离,尽管你身在这座小城之中,因为有了这些神秘的色彩笼罩着,因为有了这段斑驳的古城墙围着,这时的你,也仿佛置身于一座迷宫之中。而这些神秘的色彩,便是诗歌所营造出来的气氛,与其说这些气氛是建立在古城墙之上的,不如说这些气氛得益于偷窥一词。
而落日,立于古老的城门之巅,其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一幅立体一画面撑起了一片立体的空间,让你的思绪在落日与古城间游离,在现实与历史间沉醉。古城太老了,古老的城门虽说可以作为一根转轴,却只能从横向开合,那些支点也早已锈迹斑斑,是不足以通过纵向来支撑起落日的,江风也不能够,它只能卷地而起,让一些落叶继续飘荡,让一些沉渣继续泛滥。此时,能穿过城门的,只是你的身体,你的灵魂,早已被厚厚的城墙阻隔,城墙内外都只是一片边缘地带,有小草,也可能会有树木,但森林是不可能形成的,历史的风沙只会让你的目光更加迷离。
以上的这些,是我读了漫兮的《古城墙》第一节后的一点感受,正因为有了这些感受,所以便让我很快沉浸到这首诗歌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之中,让我不得不顺着作者的思绪更加深入地走进古城,走进古城的历史,也走进古城的那些隐秘的往事。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读者的这份好奇心,用非凡的笔力和不俗的诗情,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让人欲罢不能,有人说好的开篇是成功的一半,此话是一点也不假啊。我之所以说这个开头写得好,是因为这一节既干净又纯净,容纳的内涵又相当丰厚,无论是具像的呈现还是象征手法的运用都显得从容不迫,娴熟自然,并能够在不经意间就在落日、偷窥等这些腐朽的事物中挖掘出灵动的诗意,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奇效。
读了漫兮这首诗的第一节后,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让一些固有的游戏规则都见鬼去吧,让所谓的“起承转合”都见鬼去吧,在目前这个多元的空间里,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自在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其实那些规则也是限制我们自由发挥的一座古城墙,极大地束缚了我们自在的诗心,我们试图从城墙上的垛口打开缺口,找到突破,但落日又把这些填得严严实实,作为一株小草,作为草根一族的我们,唯一的途径只能在墙缝里偷窥了,这是无奈之后的选择,也是我们的宿命。而作为草根一族的代言人,我们能够通过诗歌将这些墙缝挖掘得更大一点,更透亮一点,也算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让我们的思绪能够快速地接近那个自由自在的空间。
在这个自由自在的空间里,有散淡的光阴,有老去的红尘,还有暮鼓晨钟以及两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在棋盘上打天下。如果把这首诗的第一节看成是总起的话,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是分述了,而分述的内容便是从墙缝里偷窥到的这些隐秘的往事。正因为是偷窥,所以要求作者的目光更加敏锐,也就是说只有敏锐的目光才能洞穿这些世事的障碍,看清生活的本真,而生活,是多么现实,又是多么无奈,即使须发皆白,你还得继续打拚,丝毫都不可能懈怠。即便是这么通透的感悟,作者在这里也不是直抒胸臆,更没有用平哲理的表白,而是通过暮色里的钟声敲出来的,敲响我们的前生,也是对我们今生的警示。因此,我在这一节所得到的感受就是,灵动的具像往往能够得到更为明晰的通感,从而达到震撼心灵的作用和更加强大的感染力度,这是任何说教式的哲理和直抒胸臆的表白所望尘莫及的。
如果说第二节是呈现的话,那么第三节便是叩问,而叩问,往往是情感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激越,也是一种澎湃,只不过澎湃的方式不同罢了。既然这首诗的第一节没有轻启,第二节没有慢陈,那么在这里咱们也就用不着急转了,作者只是用了“谁是那末路的英雄/谁是我最后的王”这么轻轻的一句叩问,就把读者问得瞠目结舌,让读者不得不启开思索的闸门,更进一步地参与探索与挖掘,探索人生的真谛,挖掘生活的内涵。这不是天问,却与《天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只是一堵城墙就挡住了一场战争,就禁锢了人们开拓的思想,就筑起了现实与历史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让处于生活中的你,却很难探询到生活的真实,让生活的本真在扑朔中显得更加迷离。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于此山中,大概缘自于此吧,无论是末路的英雄,还是我最后的王,其命运其实是一样的,泾渭是分明的,又是可以互相包容和渗透的,那就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任其神马就变成浮云吧。
当一切都归于平静的时候,这些都已无关紧要了。这便是作者偷窥到的结果,是洞察历史,也是洞察世事,有曾经的激越,有曾经的辉煌,有冲突,也有抗争,我们都是这么不屈不饶地咬紧牙关走过来的。当花儿开过,鸟儿飞过,直至我来过以后,只是一转身的工夫,一切都会了无痕迹,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唯有宁静,方能致远。宠辱不惊,才能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才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被隔在了古城墙的另外一面。
综观全诗,其亮点在于用具像来呈现哲理,用象征手法来拓展空间,全诗的表达含蓄而不晦涩,迷离的只是一时的感受,回味之后终会受益。其显著特征是能够打破常规,总起与分述相得益彰,各为互补,让全诗浑然一体,气韵贯通。当然,细腻的笔法,开阔的视野,以及灵动的诗思,也是成就一篇好作品的关键所在,这些在本诗中表现也比较突出,也正因为此,所以这首诗能够吸引我们的眼球,能够引领着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来,在享受到诗歌魅力的过程中,开启读者思考的闸门,并在思考中受益。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一篇作品就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了,比如全诗力度的分布过于均匀,结尾的突破还不够等,也对本诗的层次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假以时日,作者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们共同期待着。
附原作:《古城墙》
文/漫兮
穿过城门,江风卷地而起
落日,立于古老的城门之巅
一株摇曳的草,在墙缝里偷窥
一座小城的隐秘往事
光阴散淡,红尘老去
暮色里的钟声,敲响前生
城门外,两位须发皆白的老人
在棋盘上打天下
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一堵城墙,挡不住一场战争
在那场恢宏的战事中
谁是那末路的英雄
谁是我最后的王
而今,这些都已无关紧要
花儿开过,鸟儿飞过,我来过
转身,一切都了无痕迹
如同那场战争
让人难以记起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2
行云流水,可触可感——读阿洋的《一朵红的轻(外两首)》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多少种类,诗歌的美就会有多少种,因为诗歌本身就是对美的呈现,也是对生活的写真,生活是多元的,这就决定了诗歌的美也是多元化的。阿洋的这几首诗我读过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美,文如行云流水,表达的事物既空灵又充满诗意,并且能让人可触可感。诗歌是感性的,对诗意的触摸与感觉不一定要用手来完成,而是要用心灵来感受的,诗人如果具备了一颗诗心,那么读者就会与之发生心灵的碰撞,继而擦出心灵的火花,从而达到撞身取暖的目的。
行云流水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也是一种轻灵的美,更是一种气息的美,漂浮着的云与流动的水都是无拘无束的,如果存在于诗人的心里,诗人的心胸就会顿时开阔起来,诗人表达出来的意境也会更加美好。一朵红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无须考证,可以是花朵,可以是云彩,也可以是一朵火焰,总之只要是与红有关的事物,应该都可以是一朵红,应该都会拥有一朵红的轻吧。在《一朵红的轻》里,诗人正是利用了这个似是而非的命题,把一颗诗心轻巧地呈现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不知不觉地陷入到这一朵红的轻里,然后通过诗意的铺排,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试想一下,在如此安静的夜晚,你用火焰把我抛进秋季,是需要多么大的能量,又需要怎样的热情;试想一下,在这样安静的夜晚,婉约地潜入你的豪放,然后与你一起扬帆,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又是多么令人向往。这是《一朵红的轻》中开头的两节,作者从虚无的空间里进入到如梦似幻的意境,用生动的意象呈现出纯粹的情感,当火焰抵达秋季,当婉约与豪放发生碰撞,满天的晶莹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这是一种晶莹的美,也是一种柔中带刚的美,作者用这两种美的质地铺垫出来的厚重,正是为了衬托出后面一朵云的轻,由此可见作者用心之良苦,以及构思之缜密,仿佛一缕轻风吹出的一朵红云,是那么耀人眼目。
果然,只一点银质的月光,就蛰痛了我的眉间,这是一位女子的玲珑,楚楚动人,让人顿时生出一种怜香惜玉的情愫。而裙裾,又怎么能够捂得住星光,又怎么能够捂得住暗伤呢,更何况是丝丝缕缕的怀想,既然捂不住,那就让这些星光继续闪耀吧,无论是暗伤还是怀想都会在闪耀中燎原或者漫延,漫延成石榴花般的火势,而烫伤的,却是读者我见犹怜的情怀。从楚楚动人到我见犹怜,这无形中就是一种气氛的渲染,既有婉约的情怀,又有奔放的热情,是一位女子掩不住的娇羞。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如坠云里雾里,仿佛你正在被一片似水的柔情所包裹,左边是彩霞,右边是白云,左右都能逢源,却左右都落不到实处。你忽然觉得你的情感会在这片阔大的空间里无所归依了,轻飘飘的,也成了一朵红,而作者所要达到的效果正是如此。读了第四节你就会恍然大悟,一声亲爱的,就让你完全陶醉了,我想你这时就连为她赴汤蹈火的心都有了,更何况只是像她这样抱紧时光呢。其实你从读这首诗开始就一直把时光抱紧了,你早就感受到了贯穿两个人身心的,正是这一朵红的轻。这时,你也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这一朵红原来就是作者那一颗滚烫的诗心,用轻灵的诗意烘托出深深的情怀,就是铁树,这时也会为之动容,为之开花了。
如果说《一朵红的轻》是作者灵巧的象征的话,那么《一朵红的澎湃》就形成了一股流转的气息,或者说是一个情感的漩涡,让你更加沉浸,不能自拔。尽管这种气息只是前面一首轻巧情绪的延续,但作者通过一组波澜壮阔的排比句式的运用,通过后浪推前浪式的层层推进的情感波涛,让轻巧的一朵红在瞬间就爆发了,就有了澎湃的气势。当然这样的气势也是有所铺垫的,这里的铺垫只是一个连接,或者说是一个转折,这便是《一朵红的澎湃》中的头一节,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仅仅只是告诫你不要打扰这一朵红,让你静静地等到中秋,这一朵红就会还你满天的晶莹。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了,等待对你来说或许会是一种煎熬,却可以修身养性,但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你又怎么能够封得住自己的一腔热情呢。既然控制不住,那就随着作者的那一朵红尽情地澎湃一下吧。
澎湃的是激情,也是节奏,作者通过四个原谅我的递进,一浪一浪地把读者的情绪调到了高潮,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一吟三叹,这是诗意的叠加,也是意象的纷呈,尽管有点让人目不暇接,但一旦你接住,你的情感也会在不知不觉间随着一起起伏直至澎湃。当岁月的流苏被装扮,当慌乱的葱茏被熏染,当泥沙的疼痛被过滤,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我对世界的啼哭在回响了,回响在时空的隧道,也回响在读者的心里,不是警钟,却有一股震撼的力度。而“一朵红的澎湃/曾经以怎样的波澜壮阔/挽救过一粒跌入悬崖的晶莹”,到这时,你或许会感受到一朵红为什么要澎湃了吧,这种澎湃也是一种救赎,救赎的,是自己的灵魂,也是对生活的感知。无论是时光还是生活,始终都会不弃不离地陪伴在我们身边,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始终在寻找风景,却对我们周围的风景熟视无睹,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我们所短少或者丢失的,不正是这种澎湃的激情吗。如果作者需要原谅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位读者又何尝不需要原谅呢,我想这便是人类的共性吧。正因为如此,作者很自然地就把一种自我的感受转化成了大众的情绪,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与之产生共鸣,如果要说技巧的话,作者在这里所用到的就是意象加情感,意象的叠加让诗歌更加生动,饱满的情感又在无形中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度,于是我们说这样的诗歌是美的,美在自然,美在和谐,是一种行云流水之美,是可触可感的。
澎湃之后终会达到一种宁静,这是自然规律,也是这组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于是在这组诗的最后一首,作者的情感似乎从澎湃的大江归入大海,尽管也会有波涛暗涌,但更多的是用一种明朗的手法让其归于宁静。海纳百川,既是一种包容的气度,也是一咱宁静致远的境界,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不正是这种无为之境的真实写照吗。于是作者在这组诗的最后一首《不要虚掩我生命的红》里,继续用了三组排比,既是与前面的照应,也是前面两首情感的延续,如长江汇入大海时的缓冲带,让诗意也变得逐渐开阔明朗。在这首诗的第一节里,我们知道了诗人的喜好,正因为喜欢五月,喜欢石榴,喜欢火红的纯粹,所以要与你保持一段距离,与一切美好的事物保持一段距离,因为距离才能产生美嘛。正因为有了这段距离后,那么在诗人看来,五月便呈现出了多彩的风姿,于是在五月里的所有的事物都成了一种美好的象征了,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既是属于你的,也是属于我的,就看你有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来接纳这些美好的事物了。其实这些美好的事物就是那一朵红,是作者在前面两首诗中反复提到的,一直着力渲染的那一朵红,它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隐藏在五月的深处或者是隐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这一朵红便是我生命中的红,只要你不刻意地封闭,不要虚掩你的心门,这一朵红就会自然而然地进驻到你的心里,成为一片永恒的风景。
这三首诗作者标的是外二首,实际上是可以以组诗的形式呈现的,三首都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生命中一些美好的事物,无论轻巧还是澎湃,甚至是归于最终的明朗,无一不是作者在用一点诗心在展示大自然的纯美。无论是铺排,还是气氛的渲染,以及力度的呈现,都把握得相当到位,不仅手法娴熟,而且表达从容,即使是情感的强烈冲突与碰撞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做到了轻灵而不虚浮,澎湃而不张扬,明朗而不直白,这些都堪称上境。如果要提一点建议的话,那就是在意象的运用上有堆砌的嫌疑,语言也不够朴实。不过我想,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诗歌,应该就是一组不错的诗歌了,更何况如此行云流水的诗意流转,让读者也会左右逢源,我们又还要苛求什么呢。
附原作:《一朵红的轻(外二首)》
文/阿洋
《一朵红的轻》
如此安静的夜晚
你用火焰
把我抛进秋季
抛进满天的晶莹
在这样安静的夜晚
婉约地潜入你的豪放
在辽阔的五月红里
与你一起扬帆
银质的月光
蛰痛了我的眉尖
拢起裙裾
捂不住星光
捂不住暗伤
捂不住丝丝缕缕的怀想
如石榴花般火势正旺
亲爱的
如果你肯象我这样抱紧时光
你一定会感受到
贯穿两个人的身心
其实仅需一朵红的轻
《一朵红的澎湃》
不要打扰这朵红
等到中秋
它会还你满天的晶莹
正值初夏
原谅我 擅用你的红
装扮岁月的流苏
原谅我擅用你的红
熏染慌乱的葱茏
原谅我 擅用你的红
过滤泥沙的疼痛
原谅我呵 五月里
回荡着我对世界的啼哭
这个五月
你如果爱我
一定会打探出
一朵红的澎湃
曾经以怎样的波澜壮阔
挽救过一粒跌入悬崖的晶莹
《不要虚掩我生命的红》
喜欢五月
喜欢五月的石榴花
喜欢五月火红的纯粹
喜欢五月里和你隔着一段距离
五月是我的接生婆
五月的啼哭属于我
五月的飞鸟云朵属于我
五月的梦想火焰属于我
五月的山河草木属于我
五月的所有一切都属于我
亲爱的
在这个五月里
不要勾兑我的陈酿
不要弄乱我的诗行
不要盲弹我的琵琶
不要支解我的梦呓
不要虚掩我生命的红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23
借一双时间的眼——读南竹的《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
五月的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时间的眼,又是一双什么样的眼。这是我读了南竹的这首《沿着五月河流向东走》以后产生的两个疑问,或许很多人读了这首诗后都会有同样的疑问,有了疑问,才会提起我们探索的兴趣,才会让我们思索,也才会产生回味的余地。于是读之再三,诗歌中一些清晰的意象也就越来越生动,诗歌中描绘的一些明晰的场景也变得越来越亲切,仿佛那个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的那个人便是我了,诗歌中的场景便是我沿途见到的最美的风景,让人禁不住流连忘返。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意象生动,从容开阔,贴切自然,亲切温馨,无论是诗歌的气息还是意境都是可触可感的,这里面有亲情,有乡情,有时光的影子,有岁月的痕迹,还有一些梦幻的色彩,以及归根的情结。而这些,都是我们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每天都纠结在我们心中的关于人生的思考和生活的体验,通过作者在具像上的反复叠加与呈现,诗歌的质感便得到了彰显,诗歌的通感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于是一些自我的感受瞬间便转化成了大众的意识,这不仅是对生活高度的提炼,更是让生活在诗意中得到了提升。
诗歌离不开生活,诗歌也是生活的再现,作为诗人来说,只是一位工匠,生活是客观存在的,之所以常人看不到生活中的美,找不到生活中的诗意,也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而诗人之所以与常人有所区别,就是因为诗人有一双敏锐的目光,有一颗灵动的诗心,所以才能从生活中提炼出诗意。或许有人会认为平铺直述是一种朴实明朗,直白的艺术是返朴归真,其实不然,白开水我们固然不可或缺,但如果时常品一下清茶,我们也会感到神清气爽,诗意如茶道,也是工艺,高明的诗人不是不用技巧,而是用了技巧后不露痕迹,这便是诗歌中的自然之美,也是纯净之美。南竹的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不仅仅因为这首诗具有生动的意象,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首诗尽管意象纷呈,却没有堆砌的嫌疑,显示出了一种自然的美,和谐的美。
当然意蕴也是诗歌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仅仅只是呈现,如果没有更深刻的内涵,那种美是一种病态的美,苍白并且无力,也不可能带来回味的空间。南竹的这首诗所包含的内涵便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也有对亲情和乡情的渴望,因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在瞬间达到与读者的共鸣。另外,在我看来,南竹的这首诗还具有一种空灵的美感,也就是很巧妙地将生活的实体进行了虚化的处理,无形中让生活的实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于是便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的美感。所谓“雾里看花花枝俏,水中望月月朦胧”,有了这层面纱,便产生了距离,也就增强了美感,美只是一种感觉,幸福也只是一种感觉,这些感觉都是若即若离的,如梦似幻,也如天边的彩霞,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
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是走向朝霞升起的地方吗,难道我们一直都在黑夜里摸索,或者在苦海中沉沦,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是我们生存的现状,也是我们的宿命使然,我们谁也无法逃脱。时光本是一条河流,连我们的圣人孔老夫子都在河边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于是五月的河便成了我们的时光之河,往西便是随波逐流,往东便是求索,便是不懈的追求。一句话作者就把作品的品味放到了一个较高的起点,接下来,作者自然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在作者设计的更高的层楼上,我们听到了鸟声,闻到了花香,看到了村落、芦苇,以及任性的野草,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园里的孩子,如岸与岸相互扶持,而生活的激流,自然会淌出亲情。读这样的句子,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一边是大自然的风光,一边是我的兄弟姐妹,他们是那么自然地和睦相处,所谓天人合一,无非也是如此了。村落是我的根,芦苇是我的骨架,我们只是一些任性的野草,有了根的依托,有了骨架的支撑,我们便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于是便有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繁荣景观。而鸟声唱出的亲情,也就更加让人感觉亲切和温馨了。在这一节中,最显眼的还是岸与岸相扶,有骨感,也有力度,还有韵外之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便成了此岸与彼岸的关系,无论什么方式的抵达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第二节,作者继续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坚定地走,执着地走,目不斜视地走,于是东升的西暮便成了浮云,是遮不住望眼的,能够遮住的,都是我视而不见的喧哗。但我不是神仙,我也不会不食人间烟火,只不过我用我坚定的脚步将这些尘世的喧嚣都踩到了脚下,而这些俗念也是不甘的,他们也会纠结在我的脚底,就如河底的沙粒相互摩擦,当春天被那只乳羊轻易地啃去,当牛驮着夏天远离,炊烟就会重新纠结住那片浮云,仍然会婉约缠绵,布下一个温柔的陷阱。这便是传说中的千蛛万毒手吧,让我在不经意间就中了你的蛊,或许你会“但愿长醉不愿醒”,其实你只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结中不能脱身的一个借口而已。在这一节中有两个新奇的意象,一个是羊啃下春天,另一个是牛驮着夏天,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仅灵动,而且具有相当深刻的象征意义,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只羊,又何尝不是一着牛呢,尽管我们始终沿着五月的河流在向东走,但我们只是在默默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尽着自己应尽的义务,正因为如此,我们一不小心就把春天啃下来了,再不小心就把夏天驮走了。因此任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嘛。
第三节最为含蓄,更加深入地体现了一种朦胧的美,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些感觉和细微的想法,无论是拱手弯腰或者喜开于色,都是我们人生中所必须经历的。继续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当然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自然也来自身边的事物,比如太阳这位贵宾来了,我们自然会拱手弯腰,心怀一份感恩的情结,比如风和雨这两位不速之客来了,与我仅仅只是路人,彼此在瞬间就会擦肩而过。可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如磐,时间的眼都会隐到秋天里,到那时便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一切都和谐了,一切也都宁静了,能不让我喜形于色吗。这一节的亮点在于比喻形象,拟人的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给人的感觉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丰满面翔实。无论是感恩的情结,还是过眼云烟等等这些内涵的含蓄表达,都让人身临其境,而作者最后营造出来的完美的结局,又怎么能不让人喜形于色呢。尽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会有完美的句号的,但能够通过文本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又何乐而不为呢。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多元的,诗歌阅读和理解更是因人而异,无论是读还是评,都不可能再现作者的真实感觉,即使是作者本人再来读他的作品时,也会与初衷大相径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读与评也是一种再创造。正如人生不可能完美一样,一个诗歌文本也不可以尽善尽美的,比如本文的起伏不是很大,让人很难找到那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也不会让人拍案叫绝,但我想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作品,能够让我们读后有所回味和感悟的作品,就应该是上乘之作了。如果一篇作品能够达到悦已悦人的效果,那便是作者与读者之幸了,我们又夫复何求呢。
附原作:《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
文/南竹
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
树叶包容我最亲爱的鸟声
村落。芦苇。还有任性的野草
一群大家庭的孩子
岸与岸相扶,水流
淌出清澈的亲情
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
西暮东升
消失的只在身后,未见的喧哗
就在河底沙粒中磨砺
羊啃下春天,牛驮着夏天
炊烟纠结住云朵,依旧儿女情长
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
更大的想法,来自身边的作物
拱手。弯腰
太阳是在上的宾客,风雨
仅仅是两个路人。时间的眼
隐在秋天里,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