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6

漂泊的石头,兼评木行之的近作《秋游(外一首)》

  木行之,真名廖松涛,1979年出生于湖北南漳,现在北京工作,定居北京顺义。自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在《岁月》、《绿风》、《闽北日报》、《诗友》等十多种刊物发表过文学作品,著有诗集《漂泊的石头》,有作品获奖,并入选多个诗歌选集。近年来,活跃于网络诗歌论坛,曾在《岁月》、《诗潮》等十多个论坛任过版主和评论员。由以上简介可以看出,木行之也是目前在诗坛比较活跃的诗人之一,在很多知名的诗歌论坛都能看到他勤奋耕耘的身影,刚过而立之年便取得了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既让人羡慕又让我感到自愧弗如。木行之是我的老乡,属于北漂一族,因此他的博客名便是漂泊的石头,为此,他的诗歌既有石头的内质,也有飘逸的外表,朴拙又不缺灵秀,读起来总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意外的惊喜。

  《秋游》和《菊香》是木行之最近发在大别山诗刊论坛上的两首小诗,读后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赏心悦目。诗歌本是一个感性的文本,作者凭感觉创作,读者凭感觉阅读,作者写起来得心应手,读者读起来赏心悦目,我想这样的创作就没有白费工夫,这样的阅读也没有耽误时间,这样的感觉我们套用一句老话就叫着:好极了。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感觉是创作的灵感,必须有深厚的功底加以辅助才能将这种感觉传达给读者,不然,作者的自我感觉再好也是白搭,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如果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那就是作者自顾自地在那里搔手弄姿,顾影自怜了。

  木行之的这两首作品都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两首的写法基本相似,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主体和喻体融为一体,把自己真切的情感巧妙地融入进去,让全诗显得自然和谐,让气氛显得从容得体。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又看不到一个多余的句子,甚至找不出一个多余的词组,因此让诗句显得异常的纯净,而这些,都是能带给我们赏心悦目感觉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能更大程度地彰显诗歌的魅力。而作者的个性和创意在这两首诗中仅仅只是在最后的两句表现出来,不仅让主题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还增加了诗歌的灵智,仿佛一首交响乐的高潮部分,达到了震撼读者视听的效果。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不仅仅适用于小说,对于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把每一首诗都比做一座山的话,那么它们呈现的姿态也是连绵起伏各不相同的吧,或秀丽,或或奇突,或险峻,或壮美。正是这多种多样的个性和创意让诗意丰富了起来,使得它得以呈现出曲折动人波澜壮阔的画卷,如果没有个性和创意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了富丽多姿和千姿百态优美动人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个性和创意便是一首诗的灵魂。

  《秋游》,顾名思义,应该是指人在秋天去旅游,但读完全诗,我们感觉到的却是秋天自己在游玩,与人毫不相干,作者只是把自己的情感巧妙地带入到了秋天这个特定的场景中,让秋天的特质得以自然的呈现,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独运了。“从山下到山上/就像一朵云儿被风赶着/每个枝头都可以藏身”,读了开头两句,我还以为被风赶着的是作者自己呢,正在疑惑之间,第三句就否定了我的这个猜测,每个枝头都可以藏身的自然不是人了,既然不是人,那就一定是秋了,既可以是秋色,也可以是秋声,还可以是秋景,更可以是秋魂。在这里,我是深信秋天是有灵魂的,不然它何以藏身于每个枝头呢,藏身于每个枝头无非是想化身为秋色嘛,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明知藏不住而故意藏之,不正是展示了这种空的境界吗。或许是定力不够,或许是修炼还不到家吧,当“大山把珍藏的一枚红叶/突然亮了出来/整个季节都变了色调”,看来诱惑是无所不在的,仅仅只是一枚红叶,就可以让季节变色,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哦。既然经不住诱惑,那就显示真我的本性吧,索性借时光的大笔慢慢着色,“从山中穿回/一身秋色”,这才是作者的本意,也是整首诗的灵魂。秋在山中游,人在秋中游,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鞋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秋天这个大染缸里,不穿回一身秋色,那岂不是枉此一游吗,在人生这座大作坊下,不留下一点色彩,岂不是枉此一生吗。作者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让我们在似是而非之间,在如梦似幻的境遇下,达到了一种从无我到真我的质的飞跃。少年时,我们看山是山,看水也是水,及到长大成年,我们经不住太多的诱惑,这时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如今到了人生之秋,尽管不一定能洞察世事,达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反璞归真的境界,但能从山中穿回一身秋色,也算是不虚此一行了。或许我如此解读远离了作者的本意,但作者这种简单机智的表达方式,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具体体现呢,其实有时候,简单和纯净不也是一种境界吗。

  与《秋游》相比,《菊香》写得更为形象,更为细腻,在细节上更为传神。从菊花的形态切入,用乌贼的意象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然后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其灵魂的活力,最后落脚在人生的秘密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作者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鲜活的图画,并且极具动感,我们仿佛看到了菊花如一只受惊的乌贼般抱紧身体时的楚楚可怜,我们仿佛听到了秋风的低语,而生怕走漏了一丝春光,又让我们感觉到了菊花仙子的矜持和洁身自好的品格,在当今的社会,这种品格尤为难能可贵。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芙蓉姐姐,想到了凤姐,想到了李宇春,想到了小沈阳等等之流,为了达到出名的目的,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能够紧紧抱住自己身体,能够紧紧抱住自己体香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作者在这里既表达了一种寄寓,也是一种呼唤,寄寓一种希望,呼唤一种品格的复苏。这是作者在足够的铺垫后,在结尾上给我们留下的思索的空间和回味的余韵,表达得质感而生动,一切都水到渠成,没有一点人工造作的痕迹。如此纯净的写作,让我们更渴望一种纯净的人生,而这些,都是作者通过灵智的诗思带给我们阅读后的思考,启发了我们性情之源和纯净之本,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时空里反思这个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尽管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洁身自好,我想我们这个社会定会更加纯净。

  我想,能够让我们赏心悦目,能够带给我们启迪的诗歌应该就是不错的诗歌了,而木行之的这两首诗歌正是如此。


附原作:秋游(外一首)

文/木行之

《秋游》

从山下到山上
就像一朵云儿被风赶着
每个枝头都可以藏身
大山把珍藏的一枚红叶
突然亮了出来
整个季节变了色调
沿着山势爬满温暖的曲线
我想借时光的大笔
慢慢着色。从山中穿回
一身秋色

《菊香》

菊花伸出无数的触须
像一只受惊的乌贼
紧紧抱住自己的身体
秋风伏在它耳边
低语了一个晚上
想剥开花瓣里的秘密
菊花紧紧抱住体香
生怕走漏一丝春光

附木行之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木行之,真名廖松涛,男,1979年生于湖北南漳,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居北京顺义。自大学时开始文学创作,在《岁月》、《绿风》、《诗潮》等几十种刊物发表过诗歌、诗评两百多首(篇),著有诗集《漂泊的石头》,有作品获奖,入选《2008奥运诗选》、《华夏诗人作品选(2010年卷)》等十多种选集。创办并主编民间诗歌刊物《潮白河诗刊》(季刊)。
诗观:诗歌是语言和情感的艺术,容不下任何平庸和庸俗的东西,诗歌语言与意象必须具有独创性。诗人应以先锋、前卫的姿态去探索、丰富、拓展语言的内涵与表达形式,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
通联:北京市顺义区石门苑51-2-602廖松涛邮编:101300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7

人生的画卷,兼评笔架山上的《在都市的一条小巷》

  笔架山上名叫刘向阳,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石首电视台,著有诗集《向阳诗选》。刘向阳是近期才进驻论坛的一名诗人,在前一段时间《荆州晚报》与《荆门晚报》联合举办的“荆荆一家亲”深秋物语笔会上,我们不仅有了一面之缘,还尽释前嫌,并作了一夜的抵足长谈。说起尽释前嫌是因为年初到《石首文学论坛》上与笔架山上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摩擦,之后我便没有再去了,但我记住了笔架山上这个名字,笔架山上也记住了我,当我们在去紫荆农庄参加笔会的前一晚的酒宴上邂逅的时候,当我们知道了彼此在论坛上发帖用的名字时,彼此的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尴尬,这时候,是酒捅开了这层窗户纸,让我们相视一笑泯恩仇(尽管并没有什么恩仇可言),这时我才真切地感觉到,酒这家伙,还真是个好东西。而到了紫荆农庄,我们便形影不离了,所谈的话题都与诗歌有关,包括紫荆山庄的一夜抵足长谈,我们谈的也全是诗歌创作的体会与心得,这时我又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这家伙,也真是个好东西,它像一条纽带,拴住了还在蹦达的两只蚂蚱。

  笔架山上虽然是石首的名记,最近也成了我们这群疯子中的一员,但他为人却很谨慎,为文也相当严谨,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字斟句酌的。就拿这首《在都市的一条小巷》来说吧,他就不止一次的征求过我的意见,尽管我的意见对他的写作不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但他的这种为文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诗歌在近一段时间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转型,一是在文风上更加朴实,更加细腻;二是把视点转生活的底层,转到了草根一族;三是把视角放到生活的细枝末节上,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真章。当然这种转型是必然的,是每一个写作者达到一定高度后所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无论什么文体,如果一直凌驾于生活之上都不会有太长的生命力的,没有生活的基础和底蕴,不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之中,你写的作品即使再优美也只会是空中楼阁和水中的浮萍,生活才是我们的根,生活中才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和养分。而要想深入生活就必须把姿态降下来,让自己的整个身心和灵魂都沉到生活之中,沉到最底层,沉到大地和土壤之中,把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化作土壤中的根瘤菌,在吸取养分的同时也制造养分,来滋润更多人的生活。这既是诗歌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使命,既然我们选择了诗歌,我们就注定了这样的宿命,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副担子挑起来。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尽管我不信佛,但我觉得这句佛语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笔架山上的这首诗歌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口语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话诗,写诗的人都知道,要想把白话诗写好是最难的,因为白话诗的最大特点是深入浅出,也就是要把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通过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还要不露一点痕迹。目前因为梨花体和羊羔体的广泛流传,让很大一部分人对口语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于是在如何定义口语诗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记得当代著名诗人、《诗选刊》杂志社主编郁葱先生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就谈了很多关于口语诗的概念和观点,他说:“口语诗”顾名思义,就是用口头语言,即我们平时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诗。”,但“我们平时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没有诗意,有诗意的话,记下来,便能成诗。而我们平时说的一些话,只能是话。”,在谈到口语诗产生于什么年代的时候,他回答得非常明确:“有了新诗就有了口语诗,没有新诗也有口语诗。”。从答案中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口语诗的特点,那就是:“指向人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存在,并使之敞开;用词平朴、自然,不做作,少卖异;造语简洁、明晰、干净、爽利,直抵事物本质;其语势语态,大多从容淡定,冷静沉着,行止欲知,不露声色……。”

  其实任何关于诗歌文本的争论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诗歌是一个很自我的文本,加上诗歌也不存在好坏之分,而诗歌一旦完成后就不属于作者本人了,诗人就离场了,读者就参与进来了,那么见智见仁都是读者的事,与诗人无关了。而到了这个时候,关键的问题就变成了你退场之后,读者参与的程度,感悟的程度有多高,你留给他们的,是不是他们在心底而平时忽视的情感或者判断,是不是值得回味。如果是的话,那么你的诗歌才能称为口语诗,否则就成了口水诗了,这就是这们平常所说的,真理和谎言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对口语诗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口语诗的写作又要抓住一些什么要点呢?在这一点上,诗人铁舟先生在紫荆农庄的笔会交流中说的一段话对我的启发较大。他说写好诗歌无非把握好四个字“起、承、转、合”,起要轻起,就像唱歌一样,调子不能定得太高,调子定高之后提升的空间就有限了,即使勉强能提上去也会陷入一种唱高调的尴尬,而唱高调却是诗歌最忌讳的;承要慢承,因为承是叙述事件的过程,要显得从容文字和内容才能得到很好的舒展,才能让读者慢慢地融入到你所营造的意境中去;转要急转,顾名思义,转就是转折嘛,如果不急的话就达不到转折的效果了;合要巧合,因为合就是结尾,如果不巧的话,诗歌的灵气就得不到彰显,诗歌的亮点也得不到呈现,如果不巧的话就达不到诗意的自然流露,必然会留下人工雕琢的痕迹,其实人工雕琢人人都会用了,如果达到巧合后,就天衣无缝了,就可以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最佳效果了。

  结合笔架山上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要点基本都做到了。头两句“清晨,在红发路小巷出口处/我与一个人又一个人擦肩而过”可以看作是起,只是静静地陈述了事情的起因,既没有优美的语言,也没有生动的意象,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就跟我们平时说话时打招呼一下自然,所以说达到了轻起的要求。接下来几句是慢承:“包工头王承柏与邻居夏婆/提着早点蔬菜进巷/土管局老李和我招手路过/皮鞋批发老板小曹拉着货物外出”。这几句叙述是很从容的,似乎无关紧要,其实作者是在做铺垫,也就是说设下的伏笔,都是为后面的急转和巧合做准备的,因为着笔细腻,在细节上提炼得恰到好处,所以铺垫得也很沉稳。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几个人物,有包工头,有退休的夏婆,有政府官员老李,还有小商小贩,而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分别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等级,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和社会的象征,所以说作者的观察力相当敏锐,捕捉的形象也相当精准,这既是一个明晰的画面,也是一个社会的万花筒,无形中就把我们的视野打开了,让诗歌有了空间感,就能容纳一幅人生的画卷。接下来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完成急转:“他们就像一群忙碌的蚂蚁/每天早晨   都会顺着巷子走远/又走进   走进来的还要出去”,作者通过这样的急转之后,我们这时所看到的社会各个阶层的忙忙碌碌的人们,就不再是单个的个体了,作者通过聚焦把整个人类和整个社会都当成了一个点,都看成了一群忙碌的蚂蚁了,而这群蚂蚁仍然是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蚂蚁是为生活所迫,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人类追求的会更多,但我们的生存状态又何尝不是像这群蚂蚁一下呢。这里的急转是指从社会的各个阶层转到了蚂蚁这个群体,又转到人类的生存状态上来了。而最后两句的巧合就是在暗中隐含了一种轮回的理论,把人类的生存状态提升到了一种悟道参禅的境界。“上了绣林大道   汇入了另一条街道/身影渐渐变小   一天一年   周而复始”,其中的上了绣林大道隐含着各个阶层的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汇入了另一条街道,是指不同命运的人都有着相同的归宿,身影渐渐变小,最终都会化为一粒尘埃,消失在茫茫的宇宙。而“一天一年,周而复始,不正是轮回的法则吗?这里我们所说的结尾的巧合,巧就巧在用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镜头,影射出了人生这么一个大的场景,让我们在细细品味后然后恍然大悟,这意蕴就出来了,这内涵也就深刻了,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真谛吧。

附原作:《在都市的一条小巷》

文/笔架山上

清晨,在红发路小巷出口处
我与一个人又一个人擦肩而过:
包工头王承柏与邻居夏婆
提着早点蔬菜进巷
土管局老李和我招手路过
皮鞋批发老板小曹拉着货物外出
他们就像一群忙碌的蚂蚁
每天早晨   都会顺着巷子走远
又走进   走进来的还要出去
上了绣林大道   汇入了另一条街道
身影渐渐变小   一天一年   周而复始

2010.12.1

刘向阳的个人资料:

刘向阳,皖阜阳人,曾用笔名:笔架山上,著有诗集《向阳诗选》,湖北作协会员。先后在诗刊、诗歌月刊、诗神、星星诗刊,都市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诗作入选《花园与玫瑰》,《作家摇篮》,《中国当代青年抒情诗精选》,《中国当代纯情诗选萃》等选本,二次获国内奖项.曾在《工程兵报》、湖北石首市电台任职,现供职于湖北石首电视台.

地址:湖北石首电视台
邮编:434400
电话:13094232459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7

欲借野菊解乡愁,兼评秋风向晚的近作《野菊花》

  秋风向晚是本月初才进大别山诗刊论坛的新朋友,一进来就出手不凡,连发三个帖都写得非常精彩,一下子就把我的眼球给吸引过去了,同时,他的到来也给论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他是新来的会员,所以我对他了解得不多,只是从他的个人说明中知道一点点信息,秋风向晚,男,江西南昌人。从事过多种职业,现从商。一生追寻文学梦,尤喜爱诗歌和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杂志。阅读,写作,思考,在文字中穿行,和灵魂靠近,如一株劲草,在风中寻找方向。其实有这些就够了,因为咱们都是在文学这条路上行走的行者,因为有共同的爱好,所以我们聚在了一起,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缘份吧,要五百年才能修得来的。

  秋风向晚最大的特点是思路放得很开,比兴的手法用得相当到位。大家都知道,比兴手法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而在秋风向晚的诗中,往往是将比兴连用的,他诗歌中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但他又不是照着传统的模式去套用,而是通过开阔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将这一手法发挥到极致,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他的诗句往往显得更加形象,更加质感,也更加生动,经常会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句子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在享受到诗歌的美感的同时,神情也会为之一振。在《野菊花》这首诗中,野菊花就是一个起兴点,既是一个发端,也是一种譬喻,而诗歌最终的落脚点却是乡愁,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还将野菊花加以拟人化的处理,让野菊花的品格和特质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现到了我们眼前,因此渲染出来的乡愁也就更加具体,更加可感,仿佛可以触摸,可以把握一样。

  读秋风向晚的诗还有一种感觉就是特别纯净,也特别和谐,整个叙述过程显得相当从容,气氛不温不火,不靠澎湃的激情来冲击读者的眼球,而是用形象和生动的描述来感染读者,赢得读者的心领神会。你读他的诗歌并不会感到缠绵悱恻和软弱无力,毫不经意的,你的情绪就会被他的诗句牵引着,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不能自拔。这应该就是一首好诗应有的魅力吧,我们通常把这种情况视为向内使劲,而把那些有着澎湃激情的诗歌称为向外使劲,向外使劲的诗歌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往往显得空洞也容易岔气,当诗歌发展到当今这个时代,那样的诗歌是传统的,但已不是主流了,只能偶尔在一些朗诵会上应一下景而已。而向内使劲的诗歌却显得更加内俭,更具内涵,更能代表当今诗歌的走向,更能直观地反映这个社会和我们生存的现状,因此更有感染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野菊花》这首诗中,我们找不到一个能够澎湃的字眼,甚至找不到一个张扬的词句,但在字里行间涌出来的点点乡愁,却让我们感同身受,并深深沉醉。

  秋风向晚的诗歌用词都相当考究,而又显得相当自然,既不是很华丽,也不是很口语,每一个词句都用得很贴切,因此他写出的诗句就显得相当凝炼,整首诗就显得很精致了。因此我们说“浓缩的才是精品”这句话仿佛就是针对秋风向晚的诗歌来说的,何况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都处在一种极度焦虑与冲突的状态之中,你如果把诗歌写成如散文那样长,那么诗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那样对读者的耐心也是一个最大的考验,我想没有几个读者会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因此你的长诗即使再有价值,再有内涵也只能感动自己。说实话,我是没有那样的耐心的,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如秋风向晚这样精致洗炼的短制,这样的诗歌更有灵气,更有魅力,更能体现诗歌存在的价值。

  诗歌的开篇是用铺陈的形式,轻轻地启开了一幅明晰的画面,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一片野菊花的天地,接下来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展示了野菊花的品格,然后用几个鲜活的意象加以拓展,把我们引进到野菊花的精神世界里去。其实野菊花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这群草根的宿命,这一节比中有兴,只不过兴得比较巧妙,要细细品味之后才会恍然大悟。野菊花“用倔强的姿势,举起秋寒”,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自然的环境,面对社会的现状,我们不倔强一点,又怎么能够面对现实呢,而“所有的褶皱”我们也只能“藏在胸口”,不是无人能诉,是诉了又有何用,无非赢得一点同情和怜悯罢了。我们的童话已经被现实在多年前就捏碎了,只有暗伤,伴随我们永远也漂泊不完的行程。

  第二节是在第一节的基础之上缓慢的加以陈述,试图在情感与矛盾的纠结上找到一个突破口。说白了,就是野菊花也好,是我们自己也罢,面对这样的一种宿命和状态,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于是作者从开导的角度,也是以自省和寻求方式找到了一种相对中庸的归宿,“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既然有些事我们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可以去换一种方式和角度来思考和对待,我们可以走出去,走到自然中去,“和鸟声唱和,与草儿微笑/爱上蔚蓝的天空,爱上根植的泥土/忽略卑微,忽略贫瘠,忽略内心隐秘的河流”,当然,这只是一种暂时的逃避,是自欺,也是欺人,而当“暮霭涌入/深秋的露水,打湿久远的乡愁”,于是我们会觉得更加沉重,更加无法释怀,我们的人生,也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艰难地行走着。这就应了那句古诗,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而乡愁,是我们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影子。

  本诗的最后一节把野菊花的现状与个人的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进行互补,聊以慰藉一颗孤独的心灵。无论是野菊花也好,还是我们自己也罢,在经历了上面的纠结和突破之后,都是身心交瘁了。于是“嗓音渐哑。你掂起脚尖眺望/归乡,在内心翻腾”,试想一下,在秋风中,野菊花被秋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状态,与我们内心翻腾的乡愁是多么相似,又显得多么的无助。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唯有等待,“等待岁末。等待最后一场秋风把花朵吹干”然后“采摘。烘焙。入药。以水煎服”或许“可解乡思”,但这种以毒攻毒的情况有可能吗,作者也是明智不可为而为之,便如一个落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作者把一种乡愁寄托在一朵野菊花上,无异于寄托在一根救命的稻草上,更加强烈地渲染了一种无奈和无助的情绪,更增强了一种诗歌的感染力,让我们沉浸和感怀。这便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拙朴中藏有深意,让读者在回味中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附原作:《野菊花》

文/秋风向晚

旷野。山坡。金黄的簇拥
挺直身子,你用倔强的姿势,举起秋寒
所有的褶皱藏在胸口
多年前,那些被你狠心捏碎的童话
有暗伤依附。开始漂泊

和鸟声唱和,与草儿微笑
爱上蔚蓝的天空,爱上根植的泥土
忽略卑微,忽略贫瘠,忽略内心隐秘的河流
直到,暮霭涌入
深秋的露水,打湿久远的乡愁

嗓音渐哑。你掂起脚尖眺望
归乡,在内心翻腾
等待岁末。等待最后一场秋风把花朵吹干
采摘。烘焙。入药。以水煎服
可解乡思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8

一只鹰的飞翔,兼评古月灵秋的近作《在路上》

  很早就想为古月灵秋写点文字了,一是因为他的好诗太多了,总觉得可以往后放一放,二是他的确太神秘,时至今日,除了他在论坛上发的诗歌外,我还没有找到有关他的任何信息。我不知道他是哪里人,甚至不知道他是男是女,但他的诗歌,我是每首都必读的,并当成是一种文化的享受。我想,在论坛提到古月灵秋,没有一个人不对他倍加赞赏的,这不仅因为他的诗歌写得好,更因为他为人的中庸和谦虚,从他与会员交流的回复中就可以看出,他总是善于发现别人作品中的亮点来加以鼓励。或许他这种评帖的方式会被一些人所不齿,会认为是一种老好人的做派,但只要你仔细读了原作和他的评帖后,你就会发现,他的评帖并没有违心地有意拔高作品,他对别人作品中亮点的把握都很到位,只是有意避开了不足而已。而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品格,其前提条件是首先得放低自己的视线,从一种仰望和欣赏的角度来看待作品,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有很多诗人都自视很高甚至心高气傲,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古月灵秋这种放低自己姿态的品格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对任何一首诗歌作品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之事,评论者所指出的不足也只是评者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正确,再说诗歌的创作和提高是一个自悟的过程,不是靠别人的指点能够达到的,对于一个成熟的诗人在肯定亮点的前提下略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是有利的,而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适当的鼓励有时比直接的批评所起到的效果或许会更好,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逆反心理人人皆有,只分程度不同而已,有时批评过当会让新手失去信心。因此我认为古月灵秋采用鼓励为主的评帖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目前作为论坛评手的他,也为论坛的繁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在路上》,一如他的为人一样,中庸、平和、不张扬,不夸饰,纵观全诗,并没有很多让人眼目一亮的好句子,也不会给人太多的震撼和惊奇,但全诗一气呵成,气韵贯通,表达沉稳而又从容,属于篇比句好的那种,达到了诗歌整体审美的效果。而比较优秀的诗歌往往更注重诗歌的整体美感,并不是一味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所谓佳句,于是有人把这种情况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篇无句,另一种是有句无篇。“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句无篇者,非无可传之句,而通体不称,难入作家之选”。因此,高手宁可有篇无句,新秀常常有句无篇。或者说:高手往往篇比句好。我在这里并不是说古月灵秋就是很高的高手了,很高的高手写出的诗歌是“有句有篇”,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达到了完整与精粹的完整统一,这样的高手是少之又少,写出来的作品定会是传世之作了。咱们本就只是一些诗歌爱好者,只是一些一直在路上行走的行者,能够在这条路上感觉快乐,感觉充实,或许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要做到诗歌作品的篇比句好,那么在谋篇布局上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功底,思路要相当开阔,比要比得形象,兴要兴得高远。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多行,却把一个路上的行者描述得唯妙唯肖,把一种生存状态表达得有声有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其思维的缜密、语言的张力和意象的鲜活。缜密的思维让诗歌更加沉稳,表达更加显得从容舒展,语言的张力便可以营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沉浸和感怀,而鲜活的意象不仅可以让诗歌更加形象,更为质感,还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和快感,正因为这样,所以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便有了很强的感染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更像是在读我们自己,是反观,也是自省,它如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的一切都无所遁形。而这些过程,作者仅仅只是通过一些具像的铺排,一些画面的叠加就完成了,只是掇取了生活中的一点点浪花,只是捡拾了我们在路上随手丢弃的一些零碎,经过作者智性的头脑加以诗意的提炼,但把那些杂质过滤出去了,剩下的便是一些纯粹的生活,和一些纯净的思想和感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块拂去尘埃的金子,独自在我们眼前闪闪发光。

  这首小诗以风切入,很自然,也很贴切。试想一下,在路上行走的人,即使无风的时候,因为行走的速度也会有人来风产生的,而这首诗里的风并不是人来风,而是兜着寒凉的风,由此给我们一个信号,这时令或许是深秋,也或许是冬天了,而我们还在路上,看来这路是没有尽头的,我们也是走不到尽头的。接下来一个“泼”字用得极其灵巧,不经意地就把风给人性化了,原来风也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也会落井下石,他也会做雪上加霜的勾当。他不仅泼乱了我们的头发,还要“在我们的身体上,寻找它栖息的穴巢”,看来,泼乱我们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是想鸠占鹊巢,让我们成为他的附庸和奴仆。

  风,还是这阵风,一直在对着你吹,假如你是一只鹰的话,你就足够勇敢和坚强,那么在你的面前,这阵风就不再显得那么寒凉了,可见这阵风也是一阵世俗之风,欺软怕硬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在你的坚强面前,他们服气了,他们成了你可以利用的工具,你可以用他把你的天空撑得更加高远,这个撑字也用得很有神韵,既可以是跳高的撑杆,也可以是渡船的撑篙,撑杆的反弹力可以让我们跳得更高,让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见识更为广博,然后不断地超越自我,而撑篙却可以让我们顺利地渡到彼岸,找到自己的理想归宿。由此,也就可以把一条河的历史,吹送得更为飘渺,这条河便是由我们这些无数个走在路上的人汇集而成,因为人上一百,行行色色,所以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有鹰的坚强和勇敢,于是这条河的历史便显得飘渺不定了。

  是叶,终会落的,无论你有多么高贵,都逃不脱这样的命运,或许这便是我们的宿命吧。那么你就认命吧,即使你还带着金子的色彩,带着金子的辉煌,带着金子的骄傲和不可一世,这些都无济于事了,你现在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盘点自己的往事,然后把时间的外衣悄然褪去。这一节巧就巧在用一个路人的眼光来看一片落叶的命运,借以暗示在路上行走这个人的宿命,以此来提示我们这些在路上行走的人,赶路也不要太急,在我们褪去时间的外衣前,我们不妨略作停留,把我们自己的往事也盘点一下,让我们接下来的路程更加从容,更加坦然。

  通过盘点,我们发现,我们还在路上,还没有迷路,或者还没有把自己弄丢。通过盘点,“我们知道/高过大地的是庄稼/比庄稼更高的是天空/比天空还高的是一只鹰的飞翔”。这是全诗的亮点,也是人生的精华,虽说仅仅只是一个路人的感悟,却是如此深刻。妙就妙在如此深刻的感悟不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出来的,只是借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像加心清晰的呈现,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轮廓,或者只是一些框架,其内涵是需要通过我们的想象来加以填充的,而在这填充的过程中,余韵就出来了。所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那就让我们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翅翱翔吧,也祝福一直在诗歌这条路上的行者古月灵秋能够借助这一只鹰的飞翔飞到更为广阔的时空。

除原作:《在路上》

文/古月灵秋

是风 兜着寒凉
往我们脸上泼 泼乱我们的头发
在我们身体上 寻找它栖息的穴巢

风把一只鹰的天空
撑得比以前高远
把一条河的历史 吹送得飘渺

我看见一枚带着金子的落叶
在风中盘点过自己的往事
就褪去了时间的外衣

我们还在路上
我们知道 高过大地的是庄稼
比庄稼更高的是天空
比天空还高的是一只鹰的飞翔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8

从方世开的《旧城改造》看诗歌的自然美

  本期有幸读到方世开的这首《旧城改造》,不禁让我眼前一亮,神情为之一振,我为之振奋的不仅是这首诗有深刻的意蕴,有灵巧的表达,而且从这首诗中看到了诗歌的自然美。这首诗只有11行,属于宽泛的小诗范畴,这首诗没有华丽辞藻的雕饰,却能将动人的场景一一展开,这首诗没有矫揉造作,也不故弄玄虚,却能用貌似浅显的语言提升出丰厚的意蕴,而这些,无一不在展示一种自然之美。大家都知道,天地成物,无论万紫千红还是素雅娴静,都会以其自己的姿态呈现出其自身的自然之美,自然之美是一种大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奇迹,而诗歌,是从我们心灵流露出来的心声,只有自然,才会贴切,才能将你的思想不露痕迹地注入了读者的心里,才能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神奇效果。

  当然,诗歌的自然美并不能等同于诗歌对大自然的描摹和展示,也不完全是指诗的结构与大自然相似,因为大自然是上帝创造的,而诗歌是诗人的杰作,或许这两者之间会有某种联系,比如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借鉴了造物主的造物的方法,让我们看不到雕琢的痕迹,因为我们只能看到造物的结果,而看不到造物的方法,所以也就无从看到造物留下的痕迹了,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一种自然之美。我们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雕琢的痕迹,只不过高明的诗人让读者看不到痕迹而已,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自然天成”吧,也就是诗歌的自然美,这与造物主造物所得到的效果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了,所不同的是,诗歌的自然美来源于诗人的心灵,我们虽说看不到诗人的创作过程,却能在这种自然的呈现中感受到诗人的精神层面,深入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体会一种“天马行空”似的高远与自由。诗歌既然是诗人心灵的产物,那么诗人的心灵必然是自然的,必然是开阔的,才能创作出具有自然之美的诗歌,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千万别受到一些规则的限制,别让自己的心灵带上桎梏,否则你就会变得神秘莫测,让读者摸不到边际,你也是云里雾里,双方都陷入了一个温柔的陷阱,自然之美又从何谈起呢。

  所以我们说,诗歌应该是诗人心灵的自然流露出来的结果,如果诗人的心灵是自然的心灵,诗人心灵的搏动与大自然合拍,那么他就能唱出自然的声音,描出自然的色彩,而一旦露出雕琢的痕迹,你的作品便成了赝品,你的诗歌就不再具有自然之美了。有人说诗是诗人把自己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心灵颤动真实的特征,以及灵魂深处精神运动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这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因为有美自然美的诗是生的象征,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有融于自然才会更有活力,更有生机。从方世开的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其诗歌的语言是朴素的,既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太陌生的意象,但它构筑的画面却非常动人,没有打破常规,也没有弄险求新,基本上遵守了语言和事理的基本逻辑,却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便是一种自然巧合的境界带来的神奇功效。而这两点,不正是诗歌自然美的基本特征吗。

  当然,方世开的这首诗歌除了具有自然美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语言凝炼,干净纯粹,表达和谐,既有个性,也有创意,在这里,语言凝炼我们不难看出,纯净也不难理解,表达和谐即是沉稳从容,而个性我创意便是从结尾有力的提升呈现出来的,这便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元素。这首诗围绕旧城改造这个主题,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场景里挖掘出深意,按照诗歌创作“起承转合”的规则层层递进,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抒发了自己的感悟和认知,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作者开篇从一个愿望切入,“我多想保持旧”,一句话,就完成了轻启的过程,既自然又贴切,还保持了高度的凝炼,给人以惜字如金的感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怀旧的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种恋旧的情结,这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挥之不去的,已经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让人欲罢不能,而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这种恋旧的情结,通过一句话的陈述与表达,就把读者引到了作者预设的场景,也正因为这样一种愿望也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所以能够极大地得到读者的认同,甚至共鸣。作者说“我多想保持旧”,其实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想法呢,他说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于是便成了我们的代言人,或者说他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愿望,便提起了读者自然而然地走进作者的诗句想探个究竟的意愿。

  接下来,作者用一组排比句式陈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比较典型的旧,比如儿时的影子,捉迷藏的角落,滚铁环的小巷,一下就把我们带进了童年的记忆。作为与作者同时代的人,我们小时候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捉迷藏和滚铁环都是我们常玩的游戏,或者说我们的童年就是就是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当我们把童年的铁环滚到中年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中年的某些情绪已经被那只童年的铁环给牢牢套住了,而这只牢牢套住我们的铁环便是恋旧情结,于是作者发出了“仿佛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熟识的旧里”这样的感慨,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的陈述不温不火,不急不燥,娓娓道来,却能将一种怀旧的情绪渲染得恰到好处,让我们恋旧的情结在我们熟悉的旧里得以安身立命。因为场景的熟悉,我们便不会提防甚至会自然地融入,仿佛这些场景本身就存在一样,作者只是用诗句把我们引进来而已。虚设的场景能够带给人真实的感觉,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诗意提炼的工夫了,虚设的场景便是一个诗意的空间,能够让读者在这个空间里找到真实的感觉,没有典型的具像是不可能达到的,没有熟悉的影子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些典型的具像便是我们儿时的游戏,这些熟悉的影子便是我们的恋旧情结。与其说这些具像和影子是作者用一双敏锐的眼光捕捉到的,不如说是诗人心灵的自然流露,因为那种怀旧的情结一直在作者的心里纠结着,因为那些旧的场景一直都存在于作者开阔的心胸,一旦有某种机缘巧合,就会被激发出来,而旧城改造便是这个激发的机缘或者诱因。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作者的这种恋旧的情结自然而然地从心灵流露出来的时候,便结出了这首具有自然美感的诗歌,这既属偶然,也是必然。所谓偶然,是旧城改造的机缘,所谓必然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然的,写出的诗句当然就会有自然的美感。

  “当我说出/这些旧得不合时宜的话时/政客们政敌般地瞪着我”,这几句是典型的急转,一下就把这种恋旧的情结转到了社会的话题,转到了江湖与庙堂的对话。从这里开始,文中的我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草根一族的代表了,因为具有怀旧情结的不仅仅只有作者一个人,而是一大批人,或许也包括那些政客,只不过那些政客因为某种原因不敢承认罢了,即便他们承认也会因为某些因素而违背自己的意愿。而正是这些矛盾的冲突,因此让情感更加纠结,而不合时宜正是这些矛盾的焦点,作者正是选准了这个焦点而完成了诗歌的急转,为下文的提升和巧合作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旧城改造是政府行为,往往与草根的一些意愿大相径庭,但用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于是这个现实便有了太多的无可奈何,便有了太多的不合时宜。而诗人,只是这众多的不合时宜的典型代表而已,正因为他们是不合时宜的代表,所以便会有不吐不快的冲动,也就让诗人成了一个时代的代言人,尽管在和平时期似乎不存在投枪匕首,但在强势的群体面前,草根也会发出自己微弱的呼声,至少可以让我们看清生活的本真。

  最后,诗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结尾,既有丰厚的蕴含,耐人寻味,又达到了巧合与提升的效果。前面我们提到了,我们都是些不合时宜的人,而为什么不合时宜呢,因为我们影响了政客们用以作为政绩加以炫耀的GDP,也就是说,目前的政府追求的只是一些虚幻的泡沫,根本无视大多数人的想法和愿望。无论你的想法多么实在,无论你的愿望多么单纯,但只要你的这些想法和愿望影响了强势一族泡沫的膨胀,你就成了一所旧房子,或者成了强势一族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必会拔除而后快,于是你必须接受拆除,彻底改造。你说这是弱肉强食也好,你说这是愚民政策也罢,甚至你的世界观都是不合时宜的,而所谓的民生都必须符合于所谓的国计,难道国计便是那些虚幻的泡沫膨化出来的吗!或许我的理解有些偏激,但情激理不激,读了这首诗,我不禁陷于深深的思索,无论你思索的结果如何,都会令人震撼和感叹。而这些感叹又不是空穴来风,是前面铺陈和急转后的必然结果,因此便达到了贴切巧合的目的,完成了诗意的自然提升,因此让诗歌的自然美得到了更进一点的彰显。

附原作:《旧城改造》

我多想保持旧。旧得
让人看见儿时的影子。旧得
让人闭上眼睛也能认出
捉迷藏的角落,滚铁环的小巷
仿佛我们一辈子
都生活在熟识的旧里。当我说出
这些旧得不合时宜的话时
政客们政敌般地瞪着我
仿佛我是一座
影响GDP的旧房子
也该接受拆除,彻底改造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9

从薛暮冬的近作《寻找》看诗歌的陌生感

  薛暮冬是安徽滁州人,2004年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目前是诗歌和散文兼修,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他发表作品的情况来看,薛暮冬的诗歌创作应该是2009年8月份开始的,作为论坛版主,他发的每一首诗歌我都认真读过,他的诗歌一向以细腻丰满见长,有思想,有内涵,常常给人以陌生的感觉。

  正因为薛暮冬的诗歌常常带给人陌生的感觉,所以他的诗歌要细品才能品出味道。所谓诗歌的陌生感就是不去重复别人已有的经验,而是倾诉语言背后的发现,把大地上所没有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而这种陌生感来源于陌生的气息,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一首诗歌的陌生气息就像人从生活中走来,在他所不知道的世界里游荡,在一种有所期待的状态里顿悟,找到内在本性的苏醒,之后获得满盈的诗意”。我们都知道诗歌是有不同的层面的,陌生感应该就是诗歌写作的一个层面,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们目前很多诗人在写作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重复一些常谈常旧的意象,经常会落入俗套而不自知,比如用炊烟来表达乡愁,用柳丝和桃花来表达春意等等,尽管在表达方式上显得很娴熟,也很从容,但读起来却如同在嚼别人吃剩的馍,没有一点味道。如果在诗歌中加进了陌生化的感觉,我们就打破了一些被神化的规范,给诗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令人着迷的神奇效果。

  诗歌的陌生感觉其实就在我们心里,人人都知道创新是诗歌的灵魂,每一个诗歌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在试图创新,但由于阅历和修炼不够,往往找不到好的创新途径,也就是说创新是很难的,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换个角度来观察事物,来思考问题,或许就能让你的诗歌产生陌生的感觉,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打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把生活和事物看成是一栋楼房的话,大多数人都是从正面来看待和认知、观察和思考的,如果你把视角转到了这栋楼房的侧面甚至背面,你或许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看到与人们的经验不一样的内涵,这样,你写出的诗句就具有了陌生感,就会让读者在思考回味之后产生别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往往会让读者耳目一新,神清气爽。

  有人把诗歌的陌生感比喻成是诗人与世界的初恋,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诗歌的陌生感打开了诗歌新的天地,能够让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片新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当然,陌生感有奇思怪想的成分在里面,但却不仅仅是靠奇思怪想能够完成的,它还需要思想和情感力量的支撑,所以说诗歌的陌生感是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诗意的语言呈现出的奇妙景象。

  薛暮冬的这首《寻找》是他本期发表的《黄昏(外一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歌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陌生化的意象把我们引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让我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徜徉和流连,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收获。作者开篇紧扣主题,自然切入,“在山里继续寻找,我不知能否找到/能否呵护着你的名字取暖”,既指明了寻找的地点,也表明了寻找的目的,所谓寻找就是寻找你的名字,然后呵护着你的名字取暖。这句话看起来很明朗,但也是含蓄的,更有其多元的指向,“你的名字”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以是一件心仪的事物,或者是一种向往,一个孜孜以求的梦境。既然是寻找,自然不知道是否能够找到了,但找不找得到是天意,是造化的问题,而找不找却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这里的态度应该就是人生的态度吧,是积极的,也是执着的。

  接下来,作者给了我们第一个陌生的感觉,“我轻轻喊了一声,蝴蝶便飞了过来/翅膀上是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像文化/我被压迫得大汗淋漓。”,历史是厚重的,文化是深刻的,而这些厚重深刻的历史文化却是通过蝴蝶的翅膀驮过来的,自然而然便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即便如此,我还是被压迫得大汗淋漓,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于我轻轻喊了一声。所谓魔由心生,这一声轻轻的喊声便发发自内心的呼唤,至于被压迫得大汗淋漓也是寻找的必然结果,从“众草葳蕤,到处都是新鲜的足迹”这句我们可以看出,寻找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还有更多的人都要寻找,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寻找的行列中,面对斑斓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也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而这,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感。你看这蝴蝶的意象多么鲜活,还充满动感,让历史在动,让文化在动,让读者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庄周梦蝶的典故,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诗化哲学命题前沉浸和感怀。这样的感觉是真实的,仿佛读者就跟在读者的身后,与作者亦步亦趋,一同走在时代的前列,一起开拓前面的未知,也一同感受“人生如梦,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有了这样的紧迫感,那就继续寻找吧,于是又有了新的发现,这新的发现便是作者带给我们的第二个陌生感,这第二个陌生感不是内敛的岩石,也不是喳喳叫的喜鹊,而是一群寻找国王的蚂蚁。前面作者提到了到处都是新鲜的足迹,我们便知道了有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些寻找的人中,有沉默者,也有喧哗者,就像这座形而上的山上的岩石便是沉默者的代表,喜鹊便是喧哗者的代表一样,都有其典型的特征,都是处于社会不同层面的代表人物。而无论他们是处庙堂之高还是赴江湖之远,同样都在寻找心灵的寄托,而这样一座形而上的抽象的山上,便是他们活动的场所或者圈子,他们各自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生存,在展示,在寻找,也就是说寻找是不分卑尊贵贱的,只不过是各人寻找的目标不同罢了,或者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而已。而对于一群蚂蚁来说,无疑是卑微的一个群体,应该属草根一族吧,但他们也有自己心中的王,他们也会蹦过来加入到这个寻找的行列中来。既然是卑微的一族,蚂蚁也不需要内敛,也不可能喳喳叫唤,但他们总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蹦出来”来实现自己的不懈追求,而正是这种独特的方式让诗歌有了独特的视角,带给了我们陌生的感觉。

  在更多的沉默者或喧哗者面前,作者似乎没有什么反映,而在这一群卑微的蚂蚁面前,作者被深深地震撼了,而震撼的结果,作者又带给了我们第三个陌生感。这个陌生感便是“一任蚁后把我指认成其旷世的情人”,大家都知道,蚁后便是这一蚁群王国里的国王,蚁后把我指认成其旷世的情人便是寻找的必然结果,也是寻找的终极目标,得到蚁后的青睐便是得到理想的垂青,如此一来,寻找过程中的一些努力就没有白费,只要有信念,只要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梦想最终是会实现的。

  有陌生感的诗歌一般表达都比较含蓄,因为作者运用的都不是我们熟知的一些意象,所以我们必须仔细阅读和认真体会,而正是在这种阅读和体验中,我们会品味出更多的意味,我们更能感受到诗歌带给我们独特的魅力。当然,我的解读也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不一定符合作者的初衷,如有不妥还请作者和读者谅解。


附原作:《寻找》

文/薛暮冬

在山里继续寻找,我不知能否找到
能否呵护着你的名字取暖
众草葳蕤,到处都是新鲜的足迹
我轻轻喊了一声,蝴蝶便飞了过来
翅膀上是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像文化
我被压迫得大汗淋漓。却还在寻找
我发现了更多的沉默者,或喧哗者
它们也在寻找,在这座形而上的山中
比如内敛的岩石,和喳喳叫的喜鹊
一群寻找国王的蚂蚁蹦过来,我表情
尴尬,面貌模糊,而且一言不发
一任它们把我团团围住
一任蚁后把我指认成其旷世的情人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9

从郭全华的近作《小城》看诗歌独特的视角

  郭全华是安徽太湖人,在去年年底的大别山十佳诗人颁奖会上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大别山十佳诗人颁奖会是在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的,在会议报到的现场,当我听到郭全华的名字时,便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后来便想方设法与他调到了同一栋别墅的同一个房间,于是便有了一夜的抵足长谈。我们好像也谈到过诗歌,但更多的是谈些家长里短,谈生活的现状,郭全华是驾着私家车去的,而我是坐的班车和组委会的顺风车,几经周折才提前到达了会议地点,应该说我们的生存状态不在一个档次,但因为诗歌这个媒体,我们也聊得很投机。记得当时正好下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山上的积雪尚未融化,晚上即使在空调房里温度也相当低,但诗歌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的温情,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或许这正应了那句古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吧,与其说我们是参加了一次颁奖活动,不如说我们是以诗歌的名义来赴一场心灵的约会,而我们彻夜长谈的生活,不正是诗歌的全部元素吗。

  三角山回来之后,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郭全华的诗歌作品,对郭全华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郭全华是一位成熟的诗人,也是一位勤奋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朴实,表达节制,总能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挖掘出深刻的意蕴,从现实的小处着手,提炼出有关人生、有关社会的大题材,正如诗人顾小花在评价郭全华的诗歌时说的那样:“郭全华的叙述,只要三分诗意,就足够动人。题材所引起的共鸣是全华的诗歌特点。”。而题材之所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因为郭全华所选取的题材是大家所熟悉的,而他挖掘出的内涵和提炼出的诗意却又是大家所忽视的,读者在读过之后总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禅意。禅意是一层纸,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于是便产生了熟视无睹,而郭全华也并不一定就是那个最具慧眼之人,也不一定就可以用拈花一笑的手指来点破这层窗纸。作为一名成熟的诗人,他只不过是换了个角度来观察事物,或者把自己置身于事物的侧面和背面,才能看清事物更深的内涵,并以诗歌的形式展示到读者面前,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独特的视角吧。

  大家都知道,创新是诗歌的灵魂,视野决定创新,角度决定创意,因此我们可以说,视角的独特也是一条很妙也很实用的创新手法。有人把视角归为物的视角,人的视角和物我一体的视角,顾名思义,所谓物的视角就是以物的眼光来观察人类生活的现实,思考人类生存的状态,让人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启迪,因为这些事物往往具有人的灵性,又有物的特性,因此从这个视角所看到的事物就具有了一定的见证性和批判性;所谓人的视角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拟人的手法,与物的视角是相对应的;而物我一体的视角就是两者的综合运用,达到天人合一,方能天衣无缝。郭全华的诗歌大多运用物我一体的视角来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这首《小城》也不例外,既有蜗牛和麻雀的视角,也很好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不仅让诗句具有了质感,面具赋予了灵气,正如伟大的诗人叶芝所说的那样:“诗强迫我们去触摸,去品尝,去倾听,去静观这个世界,要我们避开纯粹属于理智的东西,只承认从希冀、记忆和本身的骚动中源源涌出的喷泉而避开此外的一切。”,诗歌有了物我一体的视角就显得更加独特,就让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更加可触可感了。

  诗歌是用来感受的,诗歌从来都拒绝说教,也拒绝呐喊,不能太直白,也不能太过深奥,那些激情澎湃是是口号,那些直白明朗的是分行的散文,那些故弄玄虚的只不过是猜谜的游戏而已,而那些说教之词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哲思,却很容易让读者倒胃口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的把握也是诗者的一种境界吧,所谓雾里看花花枝俏,水中望月月朦胧,我想这里所说的雾里和水中,便是我们诗者观察生活的一种载体或者说是一个角度,你的角度选择得独特,你就把读者置身于雾里,置身于水中了,否则,雾就会变成雨,水就会结成冰,你的诗歌也就变成不伦不类了。

  说郭全华的这首诗歌朴实,好像在与我们拉家常一样,让人倍感亲切;说郭全华的这首诗歌灵动,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却能让我们眼目一亮;说郭全华的这首诗歌意蕴丰厚,读后让我们陷入沉思,让我们在思考和咀嚼之后仍觉余味无穷;说郭全华这首诗歌节制,就是说点到即止,既含蓄又有迹可循,如我佛的拈花一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郭全华的这首诗歌有感染力,指的是它触到了我们内心深处隐秘的痛处,让人阅读后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当然还有凝炼深刻,有张力,有空间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缘于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没有丰富的想像力是不行的,没有缜密的谋篇布局也是不能实现的,而如果没有独特的视角却是万万不能的。

  诗歌第一节以蜗牛这个独特事物的眼光来看天,实际上是在看待生活,是生活的紧迫感和压力让它喘不过气来,而“谁也听不到/它负重的疲惫”,又是一种生存状态的真实再现。无论你处于一个什么层面,无论你的年龄大小,对于生活的压力和重负都是有过切身体会的,学生会为学业所累,毕业后要找工作,要成家立业,工作后要面对领导的指责与批评,面对同事的勾心斗角,成家立业后要抚养子女,谋划子女今后的前程,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你在独享孤独的同时还要为更下一代操心了。而这些,便是我们的宿命,谁也无法逃避,也无法超脱,这便是背负在我们身上的蜗牛的壳,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摆脱不掉的,这负重的疲惫还只能自己独享,谁也无法听到。我们生活的小城不也如这只蜗牛吗,在这里作者利用拟人的手法却不露一点痕迹,只是让我们感受到小城的沉重负担以及小城的划地为牢。既用了物的视角,也用了拟人的手法,达到了物我一体。

  麻雀本来是很活跃的群体,但在小城里生活太久后也会变得麻木和沉默,这是生活中的同化,也是意志的消磨。当麻雀的五脏六腑都转移到了蜗牛身上的时候,一块原石也就打磨成了一块鹅卵石了,它不再具有棱角,也不再有锋芒,更不会有澎湃的激情,蜗牛身上的那一层壳便是小城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这里,小城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小城与人生也是息息相通的,或者说从小城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生,从我们的人生状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城的缩影,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看到了又能如何,不脱掉蜗牛身上的那层壳,我们一切的努力甚至挣扎都是枉然。即使你就是那只麻雀,但只要你置身于小城这个环境中,用不了多久你便成了一只沉默的蜗牛,于是小城便是一种体制,或者说是一座金丝的鸟笼,在这座鸟笼里,雄鹰也会折翅,何况你只是一只麻雀。

  “很慢不是我的错”,一切的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无论这声音是来自蜗牛也好,还是来自小城中的人流也罢,甚至是来自物我一体的天簌,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体制,都不可以打破这座牢笼,都不可能除掉蜗牛身上的那层壳。其实谁也没有说很慢是你的错,谁也不会这么说的,因为大家都生存在这座牢笼中,谁也无法逃脱既定的宿命,这样的宿命是小城的,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你可以有想法,最好埋在心里,打掉了牙也只好往肚里吞。请不要把小城当成一只苍蝇,它只是一个药引,引发出来的诗思或许哪一天会对小城的疮疤产生疗效,甚至慢慢治癒。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在你还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你就学会适应这种慢吧,你只是这座小城的一分子,拷贝蜗牛的声音也不会是你的错哦。

  当然这首诗只是一个引子,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你还可以思考很多,而这首诗的成功之处也正是作者利用这些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外一个层面,看到了小城乃至我们真实的生存状态,让我们在感触之余被深深触动,或许会对我们的灵智会有所启迪吧。如此,诗人的目的也就可以达到了。

附原作:《小城》

文/郭全华

一只蜗牛抬头看天
它喘不过气来
谁也听不到
它负重的疲惫

麻雀,在隐喻里很久
麻雀已经不再叽喳
五脏六腑
转移到了蜗牛的身上

很慢不是我的错
这声音好像是蜗牛的
又好像是小城的人流发出的
这里流行拷贝

郭全华个人资料:

郭全华,男,安徽太湖人.在《诗神》《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绿风》《野草》《爱你》《岁月》《江门文艺》《中国校园文学》《中国诗人》《安徽文学》《新安晚报》《合肥晚报》《北美枫》《新诗代》等发表诗歌500余首,有诗集《五季书》出版,自辑《2007郭全华诗歌选》。另有作品入选《2006中国最佳网络诗歌》《2007中国诗歌精选》《与一棵树进城》《中国网络前沿佳作赏析》以及其他部分选本。
地址:246400安徽太湖朴初中学郭全华
邮箱:gqh0919@163.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quanhua

电话:13855649857
0556-416091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09

用你的诗句点亮乡村,兼评任随平的近作《向内叙述(外一首)》

  任随平,甘肃省作协会员。诗文散见于《星星》《中国校园文学》《读者》(转载)《飞天》《散文诗》《诗潮》《新世纪文学选刊》《诗歌月刊.下半月刊》《北方作家》《民族日报》《荒原》《散文诗作家》《未来导报》《平凉日报》等报刊,获诗刊社2007“西部的太阳”征文优秀奖,《散文诗》2007“全国十佳散文诗人”提名奖,首届“诗潮杯”世界华文散文诗大赛优秀奖,首届中国微型诗全国有奖诗赛B组微型散文诗二等奖.作品入选2009年中国年度散文诗选。出版有诗集《点亮乡村》(大众文艺出版社)。以上是从任随平的博客里提取的简介,他的博客名就叫点亮乡村,而他的博客文字全是发表和获奖的作品存目,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由此可见,他点亮的又岂止是一个乡村,还有读者的眼光,让人肃然起敬。从他的简介和存目的标题来看,他不仅现代诗写得不错,散文诗写得更妙,成就更高,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我本来是想进他的博客多读一些他的作品的,却被这些发表和获奖的作品存目搞得晕头转向,也就只好作罢,看来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希望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承认,难怪一些明星会借助媒体进行无止无休的炒作,原来我们的诗人也不能脱俗,或许这也是宣传自己和推荐自己的最好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一种自信心的最好体现,其实在当今社会,如何推荐自己也是一门艺术,也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较好的方法,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摒弃文人与生俱来的那股酸气,入乡随俗方能与生活融为一体,方能达到点亮乡村的目的。

  《向内叙述(外一首)》是任随平近期发在大别山诗刊论坛上的《向内叙述(组诗)》中选取的两首,因为这两首更为凝炼,更有代表性。有人说现代诗歌是一门减法的艺术,对此我非常认同,从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来看,咱们首先是减掉了平仄,然后减掉了韵律和节奏,然后减掉了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甚至还减掉了强加于诗歌之上的一些政治色彩和教化功能,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就如一位脱衣女郎,脱到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一层衣服了,而这层衣服是不能脱的,否则就有伤风化了,而这最后一层衣服就是诗歌的本质和内核。对于一位诗人的创作过程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删繁就简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凝炼才会纯净,内核才会凸显。为此,有人把诗歌创作中的加减法又作了重新的归纳,认为“加则少,减则增”这说的是量与质在诗歌创作中有一个奇妙的转化,明明是删除的东西却多了,作品的典型意义反而扩大了,明明是“此时无声”,却“胜有声”,这就是减则增的效果,也许这也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辩证法吧。其实无论如何阐述,万变都不离其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删繁就精,通过数量上的减来完成质量上的加。我想这两首诗的作者在写这两首诗的时候一定打了腹稿,准备了一大堆的素材,然后通过减法来完成炼字炼句,才能达到如此凝炼纯净的效果吧。

  我们在评析诗歌的时候,都习惯性地把诗歌语言称为叙述,可见叙述在诗歌中的意义和作用有多大。作者这两首诗歌的标题都是叙述,只不过第一首加了一个定语向内,无论是向内叙述也好,还是向外叙述也罢,叙述都是写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够在平静的叙述中从容地展示作者的思想脉络,灵巧地传达作品的本质和内核,营造出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思考后有所触动和受益,这便是叙述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两首作者都达到了这样的目的,由此可见作者叙述的基本功是相当深厚的,达到了不动声色的无我之境,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娴熟。自然是一种境界,娴熟是一种高度,当境界有了一定的高度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将读者的眼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而这样的高度并不是通过教化完成的,而是通过气氛的渲染,情感的传递与通融,最终达到一种共鸣的效果,这便是一种灵气的体现。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就是生活加灵气,光有灵气没有生活的元素会显得很空泛,只有生活元素没有灵气的诗歌又会显得很直白,读起来没有什么味道,要想做到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就得让一颗诗心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去,到生活的更深层次挖掘出更多的内涵,更广阔的空间。而在这一点上,这两首诗都做得不错,很好地做到了虚实的结合。空灵是一种美,朴实也是一种美,而这两都的结合,便是美上加美了,岂不是锦上添花吗。

  《向内叙述》开篇就把我们的视线引到了暗夜,这不是故弄玄虚,这是喧嚣后的宁静,这是繁华后的孤独,只有在暗夜里,我们的头脑才会更加清醒,我们的灵台才会更加清明,我们才能更容易接近生活,看到生活的本真。在这样的暗夜里,我们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在这样的暗夜里,时间几近睡去,周围都是一片的寂静,在这样寂静的氛围里,才适合打开自己的身体,让沸腾的血液平静下来,让弯曲一天的骨骼能够得到片刻的舒展,以便舒缓有致。其实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谁能真正做到舒缓有致呢,只不过是韬光养晦罢了,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好地养精蓄锐,是为了出拳的时候更有力道罢了。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叙述中,猫头鹰就出现了,一声尖叫,胜过天堂里的梵音,可想而知,能够胜过天堂里的梵音的,只有长鸣的警钟了,而作者并没有表达得这么直白,而是通过猫头鹰这个意象,让我们自己去思索,去回味,去体验,去感悟,而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这一声猫头鹰的尖叫,不仅敲响了作者混沌的神经,最重要的是把读者也敲醒了,让读者与作者一起,让我们大家对这个世界都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而这个概念的传达,只是通过作者自己的感悟,用质感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叙述得很平静,很自然,没有半点说教的成份在里面,当然也就不会令人生厌了,而只会让人心领神会,让人在夜深人静时,也会保持高度的警觉。

  第二首《叙述》相对来说就显得轻松多了,而轻松只是从外表上看的,实际上读了全诗以后,我们也并不会感到轻松。这种内紧外松的叙述状态也是我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状态,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嘛,诗歌一旦抵达我们的灵魂深处,一旦揭开事物的真实,我们谁轻松不起来了。上帝造人就是让我们来受苦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同样是从夜晚切入,只不过加上了一轮如水的月光,就轻而易举地营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让读者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走进作者营造的气氛中来,走进这一份柔情里来。接下来,作者引进了另一个角色——爱人,我们可以理解为真爱之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与读者,更可以理解为人类这个群体,这便是意象的多元性,而这种多元的意象又是通过轻轻的脚步走出来的。从一棵树的阴影到另一棵树的阴影,从一片叶子的高度到另一片叶子的高度,无论这阴影有多深,无论这高度有多高,总之我们都一路走过了,也就是说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此生无怨无悔了,这里面有一种曾经沧海的沧桑感,也有一份海阔天空的宁静致远,你看那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神情,那相互依偎的缠绵悱恻,既有一种禅定,更有一份渴望,渴望什么呢,渴望的是一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大的境界,即使生命的轮回将我们强行分开也在所不惜。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无论经过多少的轮回,我们都不可能逃脱我们的宿命,这就是在平静的叙述中我们感觉到的作者的一颗智性灵动的诗心。

附原作:《向内叙述(外一首)》

《向内叙述》

我突然喜欢上了暗夜的深——
时间几近睡去的寂静
这些时候。我更喜欢
打开自己的身体
让血液 弯曲一天的骨骼
重新得到膨胀。以便舒缓有致
还有猫头鹰冷不丁
送过来的一声尖叫——
更像一句来自天堂的梵音
敲响我混沌的神经
——对这个世界
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叙述》

今夜,月光如水
爱人,就让我们
脚步轻轻
从一棵树的阴影出走
进入另一片阴影
从一片叶子的高度
抵达另一个高度
相互依偎。平心静气
等待生命的轮回
将我们强行分开

任随平的个人资料:

作者简介:
任随平,甘肃省作协会员。诗文散见于《星星》《中国校园文学》《读者》《飞天》《散文诗》《诗潮》《中国诗人》《新世纪文学选刊》《诗歌月刊》《金色年华》等多家刊物,多次获奖,散文诗作品入选《2009年中国年度散文诗选》。出版有诗集《点亮乡村》。
联系方式:
地址:甘肃省静宁县城关镇东关小学(743400)
电话:18993358056
邮箱:rensuiping@sina.cn
Q
Q: 1059688814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rensuiping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0

从黑龙江小龙女的《落单》谈诗歌的含蓄美

  小龙女的这首《落单》的主要特点就是含蓄、耐品,有嚼头,越嚼越有味道。古往今来,诗人们往往把含蓄美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因为具有含蓄美的诗歌,不仅精悍洗炼,而且生动传神,更有一种艺术的感染力,人们常说的“诗贵含蓄而恶浅薄”,或许正是这个道理吧。当然,含蓄美绝不是晦涩难懂,晦涩难懂就走向了诗歌的另一个极端,那是因为一些滥竽充数者并不黯熟含蓄手法,机械套用模仿所致,与含蓄美没有一点关系。

  小龙女在这首诗中,在炼字炼句上都花了很大的力气,让语言显得非常干净和纯粹,同时,在比喻的运用上也花了相当大的功夫,让诗句显得更加形象,更加质感,还有结尾自然巧合的灵气,更是让人恍然大悟,神清气爽。而这些特点,正是构成诗歌含蓄美的一些常用的手法,当然,诗人们创造诗歌含蓄美的手法有很多,除了上面我们分析小龙女的这首诗中提到的四种以外,还有象征手法,夸张手法,双关手法,引经据典,以及隐语、反语、托物、写景等等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能达到诗歌含蓄美的效果。

  按照《修辞通鉴》对含蓄表现手法的划分,我们可以把小龙女这首诗归为寓托含蓄之列,所谓寓托含蓄就是将所表达的意思寓托在某种现象之中,而不直接道出现象的内涵。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作者只是通过一些现象的从容叙述,将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巧妙地融入其中,在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些现象的罗列,和一些场景的自然转换。而在这些自然转换的场景中,小龙女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就悄悄把蕴藉的内涵植入其中了,不着一点痕迹,只有当我们细细品味时我们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意。而这正是诗歌创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有人称之为韵外之至,有人称之为味外之旨,有人称之为象外之美,也有人称之为景外之景,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语言的张力,有了张力便有了空间,有了空间便有了内涵,内涵丰富了,诗歌的余韵自然也就出来的,就会让读者在回味中体验诗歌带给我们的魅力。

  小龙女写诗的时间不是很长,据我所知应该只有两年,但她的悟性相当高,也就是说她骨子里天生就对诗歌相当敏感,因此就有了一个相当高的起点,加上她有散文的深厚功底,还有对老庄哲学的研究心得,所以近两年来,她的诗歌创作水平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势不可挡。我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想作好诗,功夫在诗外,有了这些诗外的功夫作为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自然而然就丰富了她的阅历,充实了她的思想,其诗歌的内涵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了彰显,于是她能够写出《落单》这样具有余韵和含蓄美的诗歌也就顺理成章了。大家都知道,庄子思想的主要精髓在于“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按我们现在流行的一句经典语录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无为便是无欲,无欲则刚,宁静方能致远嘛。为此,在小龙女的诗歌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如此坦荡的心态,如此从容的表达,无论是叙述还是比喻,都丝毫不动声色,异常沉稳的表述让人如聆梵音,在肃穆和澄澈中豁然开朗。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铺垫,也是一种场景的自然呈现,雨停了,风止了,花落了,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所有的喧嚣和繁华都成为过眼云烟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到空气的清新,我们才能嗅到泥土的腥气,寥寥数笔,就营造出了一种淡定的气息,就把我们引进了宁静我氛围。至于能不能达到致远的境界,能不能返朴归真,那就与作者无关了,作者所能提供的只有土腥气,传说中有缘人闻到后,是可以接近或抵达的。

  我不知道那个躲雨的人是不是传说中的有缘人,反正她把自己移出了房檐,但她仅仅只是把自己移出了房檐,并没有把自己移出喧嚣的场景,因为她仍在沉迷,沉迷于夜宴,沉迷于晚礼服,沉迷于旋转的舞台,沉迷于瞬间的璀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像太阳刚刚切入山脊。试想一下,太阳刚刚切入山脊,那岂不是如日中天,没有暴雨,也没有飓风,这时的花朵,也应该是争奇斗艳的,此情此景,任谁都会沉迷而不能自拔,这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非人力所能抗拒。于是,惊呼与注目是免不了的,并且会一浪高过一浪,一排紧随一排,就像投枪一样袭来,让她根本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或许在喧嚣之余,她也会感到瞬间的孤独,孤独是一种传染病,也是一种温柔的疼痛,但人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她从本能上拒绝,又从本能上渴望,这都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谁也不能幸免,就如下面这个比喻一样,非常形象,也非常逼真:“像小鹅衔着草叶,吃不到/却甩也甩不掉。”,原来这些所谓的繁华与喧嚣,仅仅只是小鹅嘴里衔着的一片草叶,而文中的她沉迷于其中,只不过是在房檐下躲雨。

  最后,作者通过跳跃的手法和场景的置换,一下就把我们带到了冬夜,这时,躲雨的人或许仍在沉迷,这时,那只小鹅或许仍然衔着那片草叶,仍然在吃或是甩之间犹豫和挣扎,但时间是不会停留的,该来的冬夜依然会如期来临。伴随而来的还有繁华与喧嚣后的落寞与孤单,这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必然,这时,留给我们的,只有烤马铃薯还在冒着热气,这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也是我们留下来等待的唯一理由,于是,“我端着空盘子等在一旁/白发已生”。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场景,而是一个诗意的场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场,也并不是说要把读者引领到自然的场景中去,诗意的场景才是我们读者最好的去处,只有在这个场景中,我们才能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也只有通过诗意的场景,作者才能呈现出诗歌的内涵。大家都知道,诗歌是不能写得太透的,解读也只能点到即止,难道空盘子和白发还不能说明一切吗,一切的繁华与喧嚣都是空的,都如过眼云烟,唯有孤单才是永恒,当所有的孤单像白发一样倔强地蔓延开来的时候,我想雨也就该停了,风也就该止了,尽管这时无可奈何花落去,但空气是清新的,还飘着土腥气呢,而这时,落单的人不正好可以达到返朴归真的最高境界吗。

  综上所述,这首诗妙就妙在用自然之境蕴含人生之境,从小的细节入手,通过首尾的呼应、自然的巧合、形象的比喻和诗意场景的置换,将人生中必经的几个过程诗意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在回味和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启迪。诗虽不长,却把诗歌的含蓄美发挥到了极致,仿佛雾里看花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于是我们便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春光的明媚了。

附原作:《落单》

文/黑龙江小龙女

《落单》

雨停、风止、花落
空气清新,飘着土腥气
躲雨的人移出房檐
她似乎还沉迷于夜宴,晚礼服
旋过舞台中央,瞬间的璀璨
像太阳刚刚切入山脊
惊呼,注目像投枪袭来
温柔的疼痛,被拒绝、被渴望
像小鹅衔着草叶,吃不到
却甩也甩不掉。冬夜炉火红
烤马铃薯冒着热气
我端着空盘子等在一旁
白发已生

小龙女的个人资料:

龙女的简介:本名韩慧,黑龙江省双城市人。有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辽河文学》《九月诗刊》及《中国诗苑诗歌选粹》等刊及选集。现居双城市。


通联:150100   黑龙江省双城市北环路建委七号楼七单元502室   韩慧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0

发亮的耳钉,兼评许玲琴的近作《祖母正缓慢地把光线隐藏》

  许玲琴是我的老乡,是湖北荆州比较有名的诗人之一,可她的个人介绍却相当简单,许玲琴,生于20世纪70年代,曾在《诗刊》、《星星》、《诗选刊》、《长江文艺》等期刊发表诗歌,现居湖北荆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从她在论坛的回帖也可以看出,她为人相当随和,尽管回帖不是太多,却都是以鼓励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赏识别人的优点,也不失为一种境界吧。

  我和许玲琴虽说是一个市的,但之前却并不相识,2008年我做了某论坛的版主后不久,许玲琴也来到了这里,我们的交往便是从诗歌开始的,那时,在荆州这个文学圈子里还没有人知道我,而许玲琴却已经是颇有影响力的诗人了。正是她在论坛读了我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诗后,在荆州市作协的一次年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诗在民间,随后便向市作协对我进行了推荐,于是我便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招安”,不久就加入了市作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许玲琴对我是有着知遇之恩的。当然我也不是什么千里马,许玲琴也不会以伯乐自居,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感恩的心情。后来跟她接触后才知道,尽管她事业有成,文学上的造诣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她为人却很低调,总是以一种较低的姿态把自己置身于生活之中,把自己的诗思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因此他的诗句都是生活的再现,都是对生活元素提炼后诗意的表达。有人说,对生活的理解有多透彻,诗歌就写得多厚实,我想这是一点也不错的。

  许玲琴的这首诗正是把记忆中的一个细节经过近三十年的沉淀后,诗意地呈现到了我们眼前。当然诗意沉淀的过程,也是生活积累的过程,这里面有亲情,有乡情,还有一种寻根的情结。尽管我们现在大多数诗人都身居闹市,但我们的根却在乡里,隐藏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这一份乡土情结是与生俱来的,既挥之不去,也驱之不散,成为纠结在我们心中的一个块垒,或者说是一个疮疤。当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撕裂的疼痛,随之而来的是亲切,是温馨,这时你对痛并快乐着一词的含义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吧。

  与其说这首诗歌是写出来的,不如说这着诗歌是心灵和情感纠结到一定程度后自然的爆发,我这里之所以用到爆发这个词,是因为这首诗没有呐喊,也没有更多激情的渲泻,却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自始至终抓住了读者情感最薄弱的部分,深入到了读者的内心深处。俗话说文如其人,读了许玲琴的诗后,你便可以从她的诗句中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或者见了许玲琴的人后,你也可以想象出她的诗句会是多么亲切和温馨,其实许玲琴本人就是一首诗,是上帝写出的一首杰作。于是有人说不仅写诗是一种感觉,读诗同样也是一种感觉,有很多诗歌是用超出了诗歌技巧之外的一些元素在打动人,感染人,比如亲切,比如真诚,比如写作的姿态,比如人格的魅力等等,无一不是诗歌之外的功夫,但这些都会伴随着你的诗句毫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自然而然地从读者的视线钻进读者的心灵。所以为文者,必先为人,这一点在许玲琴的诗歌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或许有很多人有了写作的欲望,却往往不知道如何起笔,或者说当情感纠结到一定程度即将爆发的时候,却找不到引爆点,这点我是有亲身感受的,并时常困扰着我。在诗歌理论上这个引爆点被称为切入点,这个点的选取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它是关系到整首诗如何定调和定位的大问题,也是一首诗能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的关键所在,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准确的切入往往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开头。许玲琴的这首诗的切入点不仅选得很准,而且选得很巧,一句“玲琴,吃饭啦……”的呼唤直接就把我们的记忆唤醒了,我们的童年因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而当大人把饭做好后,都会用很大的嗓音喊我们回家吃饭,三十多年过去了,目前仍然记忆犹新。而许玲琴正是抓住了我们这段尘封的记忆,用奶奶喊我们回家吃饭的声音把我们的情感引爆,让我们自然地融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之中。“祖母的声音不大/尾音却很长”,这一句也是意味深长的,我们当年的记忆大都有些模糊,但这个记忆却延续了三十多年,直到现在尾音还在耳边回响。接下来,作者用“耳钉”这个奇妙的意象,把这个声音诗意地放大,然后固定在了我们的耳边。在这里,回家吃饭的声音变成了一根游走的丝线,不仅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还可以穿在我们的耳朵上,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一枚耳钉了。当然耳钉还有另一层含义,它是通过这根游走的丝线来实现的,有了丝线,有了耳钉,尽管我们远走他乡,在外面流浪了三十多年,但我们始终没能走出祖母的牵挂。意象让诗歌赋予了质感,质感又让诗歌赋予了余韵,让我们在回味之余,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角色,仿佛是我的祖母在喊我回家吃饭,仿佛一根无形的丝线牵着我的耳钉,让我们身心瞬间沉浸在那种回家的亲切感中,而稍一转头,那枚耳钉就钉在了我的心里,让我也有了一种疼痛的感觉。

  有了这枚耳钉,想不被祖母拴住都不可能了,于是作者便“分开暮色之水/朝东头的家中游去”,这里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便是回家吃饭的真实场景,虚写便是人到中年之后的回归之旅,是用水的意象和游的动感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这里面既有生活的元素而又高于生活,正是在这种虚实结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接下来同样作者用一个实写的镜头,呈现出了一种虚幻之境,镜头中的祖母是倚着门站着的,站成了一幅雕像,站成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当这个镜头由近及远的时候,一些岁月就无情地流逝了,而这流逝的过程不正是祖母正缓慢地把光线隐藏起来的过程吗。原来作者每一句话都是饱含深意的,思维之缜密让人不得不叹服了。

  有了前面两节厚实的铺垫,接下来的转折就顺理成章了,这一节完全是一乡土情绪的驱使下,我们一起踏上了回归之旅。改道河这个地名也是颇有内涵的,尽管我们离家和回归的途径会截然不同,我们在流浪的途中也走过很多弯路和岔路,但回溯的河流是可以改道的,是可以直接通到家的方向的,而这条改道河正是不断修正我们行程的回归之路。这一节的最后两句“不见了老屋,不见了祖母”是与前面祖母正缓慢地把光线隐藏相呼应的,也就是说作者在前面就设下了伏笔,而作者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份深切怀念的情感。从这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我们却感受到了剧烈的疼痛,而这种疼痛是通过一枚耳钉钉在我们心上的,也把读者的情感钉在了这些诗句营造的气氛中。

  现在,祖母是完全把自己的光线隐藏了起来,隐藏到了岁月的深处,我们的童年也随着祖母的光线一起隐藏,隐藏在那双木屐的钉子上,于是那双木屐的钉子也在随着岁月的积聚逐渐长高,长成一副高中跷,以便于我们的中年能够在回忆的泥泞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也就是说回归的路也是充满泥泞的,但有了这枚耳钉,有了祖母那根游走的丝线,即使深一脚浅一脚,我们都会继续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附原作:《祖母正缓慢地把光线隐藏》

文/许玲琴

“玲琴,吃饭啦……”
祖母的声音不大
尾音却很长
在静谧的乡村
像一根游走的针线
一下子穿到了我的耳朵上
成为我中年的耳钉

村子里玩耍的我
被饭香被祖母的亲爱拴住
分开暮色之水
朝东头的家中游去
倚着门的祖母
正缓慢地把光线隐藏

从城市到乡村
沿着改道河
带着这发亮的耳钉
一路溯洄
漆黑一片
不见了老屋
不见了祖母

穿木屐的童年板上钉钉
只剩踩着高跷的中年在回忆的泥泞路上
深一脚浅一脚

诗作链接:http://dbssk.5d6d.com/thread-2231-1-1.html

许玲琴的个人资料:

许玲琴,湖北监利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绿风》、《诗歌月刊》、《中国诗歌》、《长江文艺》等期刊发表诗歌,有作品获奖。

通联:湖北省监利县政协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1

从叶知秋的《夜蝙蝠》谈现代诗歌的传统美

  叶知秋名叫姜昌军,是许玲琴的老公,其诗歌创作水平与许玲琴不相上下,夫妻俩都是湖北荆州比较有名的诗人,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以诗歌的名义走到一起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的结合必将成为荆州人文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叶知秋目前供职于《荆江文学》杂志社,是荆江文学的主编,其诗歌特点是朴实丰满而又不失灵气,他的诗歌多半都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诗意提炼和表达,只有最近发的《夜蝙蝠》是个例外。

  最近两年我跟叶知秋有过三次接触,他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温文尔雅,尽管是诗人,却没有诗人那种疯狂的激情,看起来倒像是一位文史专家,具有儒家“平和中庸”的特质。或许正是这种特质,让他的诗歌表达更为委婉,更加温柔敦厚,更加含蓄,更加节制,这便是传统诗歌明确提出的“用理智来节制情感”的特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是我国儒家诗教的审美标准,而作为传统新诗的代表“新月派”则主张和谐、含蓄、蕴藉,反对感情的一泻无余,这两者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其实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文体,说理都不能太透彻,太透彻之后就如一杯白开水,让读者没有回味的余地,也就显得寡淡无味了,情感也不能太过奔放,没有节制就会沦为口号或者呐喊,而诗歌恰恰是拒绝呐喊的。

  我之所以说叶知秋的这首《夜蝙蝠》是个例外,主要是因为他的这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跟以往的有所不同,看起来更为传统,当然我这里说的并不是老套的同义词,而是对传统的继承,因此就具有了传统诗歌的一些美学特征。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和之美外,这首诗歌还有一种空灵之美,从词义上来看,空灵是指灵活而无法捉摸,因此显得更加清新,从诗歌美学的角度来看,空灵是一种意境,主要落脚于后面那个灵字上,是指诗歌意境中“灵的空间”。当然这种灵的空间是通过语言的张力营造出来的,是通过明晰的画面构建出来的,是通过虚实的转换呈现出来的,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出来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传统诗歌的空灵美更偏重于写意,而不在写实,因为空灵的诗歌大多唯美,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唯美的境界,所以我们往往把空灵唯美组合在一起来评论一首诗歌的意境。

  既然谈到传统诗歌的这种意境美,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意象了,因为意境与意象既有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意境是通过意象的深化而构成的心境应合、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意象美是意境美的基础,意境美是意象美的升华和深化。所谓意象就是把你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物象呈现出来,达到心与物、情与景的自然融合,我们通常所说的这首诗歌表达相当质感,也就是说这首诗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把情感寄托在物象上,通过物象的呈现,让情感更加可触可感。如果把这种情景交融再提升到人生境遇这个高度,将自我的情感自然升华为一种大众的情感,将小我的意思提升到一个大我的高度,那么意境就水到渠成的形成了。因此,传统诗歌不仅注重意境美,更注重意象美,因为没有意象美这个基础,意境美便成了空中楼阁,而这种意象美在叶知秋的这首《夜蝙蝠》中也得到了比较完美的呈现。

  大凡具有空灵美的诗歌,在表达上都比较疏朗,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云淡风清,清幽舒缓。叶知秋的这首《夜蝙蝠》也是如此,在场景的铺设上不仅开阔清亮,而且豁达开朗,同时还给人一种通透明亮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能让人享受阅读的快感,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歌独特的魅力。当然,诗歌的传统美还表现在贴切自然,含蓄优雅,比兴丰满,韵律工整等等方面,这些方面也是这首小诗所具备的特点,这也是我把这首小诗当作很好地传承传统美的典范来加以评析的理由。

  本诗第一节从自然景观切入,通过虚实的自如转换,营造出了一个开阔的场景,并很自然地把读者置身于这个场景之中,然后通过画面的变化和蒙太奇的手法,又把读者从现实的场景拉到一个空灵的境界。在这个场景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风,一个是夜,作者通过生动的意象赋予了这两个主角以鲜活的生命力,让其充满了动感并且可触可感,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拟人的手法,让诗意更加质感。你看,夜的帷幕是风给拉上的,白鸟的翅膀是夜攫住的,多么传神,又多么贴切,而家是一座不甚高的尖顶城堡,又让诗歌有了内涵,让前后两个意象有了归依,晚霞消隐最后一抹残红,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在这里也是有所意指的,为回归这个境界作出了灵巧的铺垫。

  既然白鸟的翅膀被夜攫住了,那么夜蝙蝠所能做的便是扑哧双翼了,扑哧的气流如风过耳,仿佛读者也能感觉得到,感觉得到这股气流擦着我们的面颊轻消滑过。也就是说这种气流并没有深入到我们心里,只是给我们一种感觉罢了,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去惊挠夜的梦和夜的情,我想这是作者设的一个局,把读者从在场巧妙地拉离现场,然后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夜蝙蝠的扑哧,才会看得更加清晰,更加深入,因为旁观者清嘛。同时也让将这种扑哧的效果得到了漫延和加强,从而显得更加立体,也更加壮观。

  或许你读了前面两节会陷入到云里雾里,尽管觉得场景宏大,也很优美,但终究不明所以,无论是白鸟也好,夜蝙蝠也罢,总觉得像一个幽灵在我们眼前闪现,如星星眨眼,也似萤火虫闪光。读了第三节才知道这是作者设下的悬念,主要是增强我们的好奇心,好似一根无形的丝线牢牢牵着我们的眼球。到第三节,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夜蝙蝠不是鸟,是体态轻盈的一类女子,在我们无尽的思念里,翩翩起舞,多彩多姿,原来夜蝙蝠扑哧出来的气流便是女子的舞蹈,难怪能够惊挠夜的梦和夜的情,只是因为夜,攫住了白鸟的翅膀那么简单吗,我看也不尽然,即使你不攫住,那女子多彩的舞姿也会经常在你的梦中出现。

  既然夜蝙蝠是体态轻盈的一类女子,那么她出没的地方便会静静地倚立起一个梦,这也就水到渠成了,尽管梦中的城堡不甚高,但在刹那间却有了光明。读了最后两句,我们又陷入了另一个迷宫,我们甚至怀疑作者给出的定义了,这哪里是体态轻盈的女子,简直就是一个精灵嘛,能够给我们梦中城堡带来光明的,不是精灵又会是什么呢?而这精灵便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时我们恍然若有所悟,晚霞我们是留不住的,再灿烂也只是一刹那,白鸟的翅膀我们也是攫不住的,她始终会从我们的面颊轻消滑过,这就注定了我们最终会回归到家,这座不甚高的城堡,这也是我们梦中的城堡,也是我们最终的归依之所,也就是说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下,唯有回归我们才能看到光明。

  读完全诗我们又发现,这首诗还具有传统诗歌排列整齐,首尾呼应,含而不露,回味后方才恍然大悟的特色,而正是这些特色,让诗歌更具备了一种朦胧的美,灵巧的美,回味之后还有一份内涵的美和丰满的美,而正是这些美的叠加,才构成了这首诗歌的传统美。

附原作:《夜蝙蝠》

文/叶知秋

晚霞消隐最后一抹残红
风便拉过夜的帷幕
家是一座不甚高的尖顶城堡
夜攫住了白鸟飞翔的翅膀

如风过耳
是夜蝙蝠扑哧哧的双翼
擦着我们的面颊轻消滑过
惊挠着夜的梦夜的情

夜蝙蝠不是鸟
是体态轻盈的一类女子
在我们无尽的思念里
翩翩起舞多彩多姿

夜蝙蝠出没的地方
静静地倚立起一个梦
尽管梦中的城堡不甚高
但在刹那间却有了光明

诗作地址:http://dbssk.5d6d.com/thread-2235-1-1.html

姜昌军资料:

简介:姜昌军,网名叶知秋。湖北监利人,曾在多家刊物发表诗歌和散文等作品。现为某文学刊物编辑部主任。
通联:湖北省监利县《荆江文学》编辑部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1

还原与呈现,兼评铁舟的近作《安庆寺》

  铁舟是湖北荆州比较有名的诗人之一,我这里之所以用的是比较有名还没有用著名,是因为他为人比较低调,不喜欢别人用一些世俗的称谓来冠在他的名字前面,他甚至更喜欢别人叫他疯子或者疯子头。铁舟是荆州市作协的副秘书长,是我的铁哥们,跟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既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尽管他比我小五岁,但他却是我诗歌的启蒙老师,虽说我不是什么千里马,而他却于我有着知遇之恩,如果说我在写诗的道路上还算迈出了几步不算太长的路程的话,这完全利益于他的提携与指点。为此,我是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抱着一种学习的姿态来试着解读铁舟这一首诗歌的,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心里不免有些惴惴,但丑媳妇终要见公婆,何况我所面对的还是我的铁哥们呢,于是便可以斗胆,便可以姑妄言之,大家也就姑妄读之,如有什么不妥之处,我相信我的铁哥是可以谅解的。正如他能够容忍我起步时的天真与浅薄一样,因为在我的心里,他就是大肚的如来,一切的过往,他都会作拈花一笑。

  铁舟供职于某家金融机构,不说锦衣玉食,条件也是相当优越,而他却能够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不迷失,时常保持一颗敏锐的诗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有人说诗人是把现实中的不如意用诗歌来寻找突破的话,或许很大一部分人会比较认同,但对于铁舟来说是不适合的,如果说得牵强一点的话,他充其量只是把诗歌作为心灵纠结后的突破口。在他看来,写诗就是放血,就是往自己身上捅刀子,正如诗歌月刊的主编黄玲君所说的那样,铁舟的诗歌是是用尖锐的利器割开生活之痛,他就是要从生活的小里面看到生命的大!因此铁舟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还原与呈现的过程,他还原的是一段历史或者一截记忆,呈现的是生活的真实,然后通过诗歌的价值重构,提升出诗意的人生,让读者透过诗人纠结的心灵,更加清晰地看清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的生存状态。

  现实是真实的,也是朦胧的,因为有太多的迷雾会成为我们障目的一叶。如果说诗歌是一扇门的话,那么诗人的灵气就是这扇门的钥匙,如果说诗歌是一扇窗的话,那么铁舟的每一首诗歌甚至每一个诗句就是这扇窗帘上的百叶,而诗句所营造出来的空间就是这些百叶的缝隙,透过这些缝隙我们就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的零零总总。还原是诗人的一种本能,还原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在这里,诗句仅仅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一首好的诗歌便是一剂强力的万能胶,它能将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粘合成一棵大树,也能将生活中一些点滴的浪花粘合成汹涌澎湃的江河湖海,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或者“无风也起三尽浪”说的应该就是诗歌在还原生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吧。而呈现却是诗人的职责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呈现是通过价值重构来实现的,它是诗人的一点诗心,一段心路历程,也是现实与人生投射到诗人心里所折射出来的灵光,如果说太阳光是七彩的话,那么这些灵光便是眩目的,如果说太阳光只是让你的眼目一亮的话,那么这些灵光便可以让你的神情为之一振。所谓诗吟情也好,诗言志也罢,亦不过如此而已,因为这些情,这些志都只不过是这些灵光中的一种色彩而已,要想亮眼目,振神情,还需要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刻的意蕴,更灵动的诗思,还要有更合适的突破口,而这座安庆寺,便是铁舟找到的一个比较合适的突破口,这首诗歌,诗人铁舟正是在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安庆寺中完成了还原与呈现的全部过程,让我们透过袅袅香烟升起的迷雾,不仅看清了生活的真实,还看到了人性的弱点。

  铁舟的这首《安庆寺》是他的系列组诗《郑家铺》中的一首,这首是新写的,是这组诗中的第六首,《郑家铺》这个系列应该是铁舟继《供词》之后的又一个大的系列作品。如果说供词是他人生的一段心路历程的话,那么郑家铺就是他的回归之旅了,在我猜测,郑家铺就是他的老家,即使不是他的老家也一定是他的心灵归宿,是落叶,终会归根的,与其说是一段归根的情结催生出了他的系列组诗郑家铺,不如说是郑家铺让他找到了心灵纠结后的突破口,原来这突破口一直就藏在他的肚皮上,通过一根脐带与家乡息息相通,一脉相承,而安庆寺,只是这根脐带上的一个接口。在这首诗中,作者所要还原的是对这个接口的修复,所要呈现的是修复过程中的一些焊接的节点和时代的烙印,人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诗歌又成了一块烙铁,是诗人纠结的乡愁在左冲右突的过程中澎湃出来的激情把这块烙铁燃烧得红红火火,于是我们才能看到呈现后的烙印。这烙印烙在安庆寺,也烙在了读者的心里,同样无法回填。

  诗如其人,是一点也不会错的,朴拙,是铁舟的诗风,正如他的为人一般,大智若愚,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口语诗,看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写好更是难上加难,没有朴拙的诗风,没有沉稳的笔法,没有叙述的功底,没有细节的铺陈,没有诗意的提升和足够的灵气,一切都是枉然,弄不好就会陷入口水诗的泥潭,如果再加上自然天成,不露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块原石就摇身一变成了一块美玉,怎么也掩藏不住其玉质的光泽。而诗人铁舟,便是一位能工巧匠,他是用一颗纯真的诗心在执着地还原生活,呈现人生。而所谓的技巧,就是他敏锐的观察,严谨的构思,开阔的思路,独特的视角以及与生俱来的一点灵气,而这点灵气,来源于生活的积累与思考,有了生活的积累,一些生活的细节就可以信手拈来,有了对生活的深层思考,就可以左右逢源地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提升出更灵动的诗意,让读者在回味中受益并得到启迪。铁舟的这首安庆寺正是这样的一块美玉,细节的铺陈缘于他的个人经历,诗意的提升缘于他对生活,对现实,对人生的深层思考,而这些思考的结果在价值的重构中得到呈现,从而能够启发读者的思绪,让读者也完成了一次重构与认知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铁舟的这首《安庆寺》的创作过程,也是一次心灵的还原和呈现的过程,让我们更为清晰地看到了诗人的心灵回归之旅。

  “轻启,慢陈,急转,巧合”是诗人铁舟对诗歌写作的一段很精辟的论述,通过这首《安庆寺》的阅读,我们对这段论述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就是说这段论述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到了我们眼前。本诗共分五节,第一节是轻启,第二、三节是慢陈,第四节是急转,最后一节达到了巧合。下面我就顺着这个脉络试着一节一节地慢慢铺陈一下,不为还原,也不为呈现,仅仅只是个人的一点感受而已。

  “晨钟暮鼓”,是一般寺庙的特征,安庆寺也不例外,“郑家铺窑湾左手”是安庆寺的方位,左手是一个伏笔,左手为大嘛。“三进三出,飞檐翘壁”渲染出了一种气氛,庄严而肃穆,于是在郑家铺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安庆寺成了精神领袖,成了村里人以前的信仰。在这一节,诗人通过明晰的画面把我们带进预设的场景,通过由实而虚的手法,把我们从一个安庆寺的实体又领进了一个有信仰的精神世界,这个信仰与其说是一些美好的祈愿,不如说是对回归的向往和憧憬。安庆寺位于郑家铺的山嘴上,正好是一个脐带的接口,而她的飞檐翘壁不正是家乡在对游子招手吗,而村里人以前的信仰便只剩下祈福了,为家乡祈福,为我们这些游子祈福,这些心愿是多么朴实,又是多么单纯,让人顿生对安庆寺的无限向往与遐思,而这,不正是我们心灵的归依之所吗。这些简捷的物象中蕴含的玄机,是安庆寺给我的提示,质感且能深入的,是诗人的一点诗心,通过安庆寺这个实体,轻轻地启开了一道心灵之门,能否登堂入室,也要看读者的悟性了。

  前面我们说了,第二节和第三节是慢陈,其特点在于不温不火,沉稳从容,娓娓道来,又能抓住细节的要点加以慢慢铺陈,让作者在陈述中既能看到时代的变迁,又能感受到时代的脉络与气息。如果说诗歌也是一条脐带的话,那么它一头连着时代,另外的一头才连着诗人的心灵,也就是说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与所处的时代与过往都是息息相通的。破四旧的时代我们都经历过,通过诗人简捷的叙述,仿佛就在眼前,无序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所谓现代工业文明也在时刻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无所适从,也徒唤奈何。如果说破四旧的狂热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梦想,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多么无知和可笑的话,那么现代工业文明所破坏的就不仅仅只是我们的环境,所摧毁的也不仅仅是我们的信仰,还有我们理想的家园甚至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在这看似平稳的叙述中,诗人的情感却是汹涌的,让一股潜流在我们心里暗暗滋生出一个个漩涡,让我们的心潮也不禁为之澎湃,这无疑为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在这里,慢陈的功效只是表面的平静,而潜流,早已在读者的心里汹涌,如果说轻启是源头的话,那么慢陈便是一段相对平缓的江面,我们还可以听到鸟语,看到花香,尽管一只蝉的后面潜伏着一只螳螂,但还只是潜伏,我们在还原生活的过程中,也还只是把所有手术用的工具准备好了,真正的疼痛还在后面。

  一眼干涸的水井就把我们带到了长江三峡,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完成了诗歌的急转:“废弃的矿床/如女人患癌/切割后干瘪的乳房”,多么令人怵目惊心,这不正如平静的江流在长江三峡激起的滔天巨浪吗,这不正是那只潜伏在岁月深处的那只螳螂开始捕蝉的动作了吗,这不正是还原生活真实带给我们的巨大疼痛吗,这不是呐喊,却有一种心灵震撼的力度,让我们在沉睡中警醒。同时在震撼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从还原到呈现的过渡,这便是急转的功能,从平静的还原到血淋淋的呈现,诗人便揭开了一块时代的伤疤,疼痛是难免的,震惊也是难免的,在经历了疼痛和震惊之后能否有所疗效,那就要看下面的巧合了。

  “挖走石头/就挖走了神明与敬畏”,可怜的人们啊,你们从此便失去了信仰,是无知带来了无畏,你们哪里想到,那些“疯狂的石头,只略略鼓胀了可怜的钱包/却膨胀了无法回填的欲望”。石头挖走了,造成了一个个深坑,诗人在这里把这些深坑比喻成无法回填的欲望,既形象生动,又不露一点雕琢的痕迹,但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巧合的目的,还把还原与呈现的结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是关于人性的,是整个人性的弱点。而这是人性的弱点,让我们陷入迷蒙,再也找不到心灵的归依之所。而安庆寺正是我们心灵归依之所的象征,与其说是被时代破坏的,被环境破坏的,不如说是被欲望所破坏的,被人性的弱点所毁灭的。难道安庆寺真的只能存在于诗人的心里吗,难道我们对于人类的欲望,人性的弱点真的就显得无能无力了吗?掩卷,我不禁又陷入了沉思,这便是诗歌《安庆寺》通过还原与呈现的结果带给我们的切肤之痛,这也是诗人在自己身上捅的一把刀子,却痛在了读者的心里。

  写完,进入作者的博客,偶然看到铁舟写的一篇诗评,用的标题竟然是叙述、还原、呈现的魅力,与我所用的标题竟是如此相似,我在吃惊之余还感到了震撼,难道我们的心灵真有某些相通之处吗?当然这是题外话,或许你会认为这是我借用铁舟诗评标题的一个借口,其实借用一下标题也未尝不可,我只是呈现我的一个真实的想法,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吧。

附原作:《安庆寺》

文/铁舟

晨钟暮鼓
郑家铺窑湾左手
山嘴上的安庆寺
三进三出,飞檐翘壁
这个精神领袖统领着
方圆几十公里
听老人说
村里人以前是有信仰的

后来,破四旧,要统一思想
砸烂菩萨,赶走和尚,庙宇成了
乡政府、小学校、卫生室
所有人都狂热、都一根筋梦想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拖拉机、卡车、挖掘机
钢筋、炸药、雷管、铁锤
这些现代工业文明的帮凶
撕开窑湾左手臂
白花花的石头
村里人叫猪脑
他们叫重晶石、硫酸钡

干涸的水井
张着空洞的眼睛
废弃的矿床
如女人患癌
切割后干瘪的乳房

挖走石头
就挖走了神明与敬畏
疯狂的石头,只略略鼓胀了可怜的钱包
却膨胀了无法回填的欲望


铁舟的个人资料:

铁舟简介:本名覃文平,69年出生于湖北松滋,现居荆州。88年开始写诗,获得过省作协优秀诗作奖。诗歌曾在《芒种》、《青年月报》、《文艺指导》、《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等刊发。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荆州文学》杂志诗歌编辑,民刊《新汉诗》主办人之一。

诗观:写诗就是放血,就是往自己身上捅刀子!

通联:434100湖北省荆州市东环路60号中国农业银行荆州市分行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1

豆皮是城郊柔软的皮肤,兼评黄旭升的《一张豆皮的诞生》

  原来只知道黄旭升是一位记者,一位编辑,现在才知道他还是位诗人,是一位有着近三十年诗龄的资深诗人。黄旭升自1984年发表诗歌以来,先后在《湖北日报》《长江文艺》《飞天》《诗歌报》《诗人》《当代诗歌》《星星诗刊》《美华文学》(美国)《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500余首,著有个人诗集《星座》《曾经,才会永远》《感动荆门》《问候四季》《方言——荆楚地域文化访谈录》,可谓成绩斐然,令人敬仰。他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荆门市文联委员。供职于《荆门晚报》,记者、编辑。或许是因为记者和编辑的工作较忙,所以他最近写诗不多,但即使是他的旧作,依旧闪着眩目的光彩。

  从黄旭升的这首《一张豆皮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一颗成熟的诗心依旧在强烈地搏动,在搏动的节奏里我们似乎可以把握一点时代的脉搏,尽管不是时代的最强音,但他的气息是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此,作者正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观察和体验一群普通人的生活,然后加以提炼,并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作者便成了这一群普通人的代言人,这时作者写出的诗歌也就成了一群普通人共同的心声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异常敏锐的目光,而这种目光是带有极强的穿透力的,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仅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还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丰富的内涵,在这种目光的关注之下,仿佛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晶莹透亮的,任何隐藏的秘密都会毫无遁形地暴露在朗朗乾坤之下。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这双敏锐的目光自然是来自一颗敏锐的诗心了,而诗心是一种感觉,有着一双看不见的触手,有人说这双触手有如一阵微风,当一些事物瞬间就会随风而去的时候,一些过眼云烟所形成的蛛丝马迹马上就会被这双触手抓到并牢牢把握住。这,或许就是一位诗人与一位普通人的区别吧,普通人也能感觉到微风的吹拂,也会看到云烟从眼前飘过,但在他们的心里顶多形成了点微澜,而对于一位诗人来说,把握住这一点微澜就可以通过诗歌的工厂加工成为波涛,将一朵朵浪花涌动在读者的心坎。

  作为与黄旭升同时代的人,我们小时候都见证过一张豆皮诞生的过程。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咱们乡下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打一个豆腐,杀一头年猪,然后再炸几个麻花之类的年贷。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大人打豆腐的时候都在旁边围着,只为豆腐煮好后喝一点豆腐脑,于是在我们的记忆中,对豆腐脑记得更为清晰。而一张豆皮正是从豆腐脑中诞生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从童年长大成人的,如果把童年比作一碗豆腐脑的话,那么长大后我们就成了一张豆皮,或者说是岁月把一碗豆腐脑风干成了一张豆皮。而这个风干的过程或许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吧,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左右晃荡,并随时形成我们心灵和情感上的纠结。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可以视而不见,或者任其纠结成满头白发,但黄旭升作为一位诗人他必须从诗歌中找到突破,必须用诗句来反映这种生存状态,于是这首《一张豆皮的诞生》也就顺其自然的应运而生了。我之所以啰啰嗦嗦说上这么半天,我想表达的是这首诗歌的写作渊源以及构思的过程,也就是说诗歌必定是有感而发的,必须是从自己心底自然流露出来的声音才能够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没有生活的基础就是空中楼阁,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能打动人,黄旭升的这首诗歌做到了,所以就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诗歌的构思方面,记得北岛先生曾经说过:“在诗里一定要有有价值的东西,在想象的天空里捉一把空气,把这把空气放到瓶里保存起来,如果对这把空气感情日深,再把这把空气用你用心情酿出来的词语表达出来,就可以是一首诗”。何况黄旭升先生捕捉到的不仅仅只是一把空气,而是存储了几十年的一些记忆的碎片,那感情可是与生俱来的,经过一颗纯净诗心的精心酿造,所以就产生了《一张豆皮的诞生》这样一首好诗。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黄旭升的一颗透明的诗心、敏锐的观察力和清晰的思路,而从这首诗中,我们还看到了黄旭升丰富的想象力。大家都知道,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的诗歌,才能营造出更大的空间,才能容纳更多的内涵。大凡爱好诗歌者都知道,想象力乃是诗歌之根本,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无法写出一首好诗来的,或者说是无法写出一首感人的作品的,无论哪种文体都是一样,想象力是创作之源,但诗歌对想象力的要求更甚。诗歌不仅要求想象力丰富,还要求想象力奇特,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会让人觉得你的博大,有了奇特的想象力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想象力丰富和奇特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眼界也就宽广了,写出来的诗句就会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当然,从黄旭升的《一张豆皮的诞生》这首诗中,我们还看到了作者率真的诗风。率真不伪饰其实很重要,却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纵观当今诗坛,为赋新词强说愁者不仅有之,而且是大有人在,挖空心思造新诗者也不在少数,但从黄旭升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诗人在场,读者也很自然地融入了现场,我们一直在这个豆腐坊里跟着作者打转,一直监督着作者的每一句话的创作过程,一直见证着作者率真的诗风。记得诗人于坚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诗的风格就像树木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艰辛成长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改造的环境里,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走向社会,都是按照某种主流意识在塑造自己,却总是忽略了按照本真行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风格就是回到你自己,回到你本来的声音,回到你这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黄旭升的这首诗正是用自己本来的声音传达了跟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这么一群人共同的心声,所以我们说他摆正了他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让一切都显得自然贴切,纯净和率真。

  诗歌的第一节是铺垫,从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早晨切入,自然而然地引出炊烟之下的那间豆腐坊,以及邻居的印刷工厂,并把两者相提并论。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将这两都相提并论,这应该就是作者设下的一个悬念吧。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悬念只在小说中存在,其实在诗歌中不仅大量存在悬念,只是容易被人忽视罢了,而且诗歌中的悬念还是一种高级的悬念: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悖离、字面意思与意义内蕴的背反、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的张力……这一切源出于作者的精心设置,也自然激发着读者的紧张与期待。而且我们可以这样说:小说中的悬念满足的是读者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奇心,而诗歌中的悬念满足的则是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好奇心,而获得一种紧张过后彻底放松的审美体验,则是其共同的追求。

  诗歌的第二节,作者用两个明晰的场景,几个生动的意象,寥寥数数就勾勒出了人生这样一个大的场景。一个场景是:“被抽去了豆筋的身体/匍訇于发霉的豆渣之上”,看起来多么可怜,又是多么无可奈何,而他们的手里还要捧着一沓沓带着布纹的名片,一直在那儿匍匐着。他们的筋是被谁抽走的,是被时光,还是被时代,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得认命,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宿命,也是他们生存的状态。另一个场景是:“毛驴蒙着双眼,围着磨眼打转,它/蹩足的脚步,奔向/永远也达不到的目的地”,看起来多么悲哀,又是多么辛酸,如果明明知道那目的地是永远也达不到的,那么他为什么还会一直奔跑呢,只因为有人故意蒙住了他的双眼。这时我们不禁要问了,这个蒙着他双眼的人又会是谁呢,是虚无飘渺的烟云,还是红尘中的种种诱惑,或者更有其他一些因素,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呢。而通过这两个场景的不断回放,我们不禁感觉后背凉飕飕的,仿佛那个被抽去了豆筋的身体就是我们自己,好像那个拉磨的毛驴就是我们的影子,抽去豆筋是我们的宿命,蒙着双眼围着磨眼打转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现状,我们一直都在轮回的跟上奔跑着,却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甚至还会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重要的是过程,目标并不重要”。

  诗歌的第三节落脚到了城郊上,通过对豆皮特征的对比描述,得出了豆皮中庸的性情,然后又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示出了城郊这种被边缘化的现状。你看,一百颗干脆的黄豆经不住脱胎换骨的诱惑,梦想着让自己的身份得到转换,而在这转换的过程中却诞生了一张软弱的豆皮,被搁置到了一个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处在这样尴尬境地的一群人就像一页页无字的书,是整个城郊忙碌的合订本。如果要给这个合订本贴一张封面的话,那就只有城郊两个字,如果要加一个注解的话,那就可以用中庸之道了。而当这群人被加上注解后,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直面豆皮这个尴尬的形象了,也就可以拿着这张布纹的名片堂而皇之地慰藉一下自己艰辛的蜕变过程了。另外在这一节,那一页页无字的书就直接回应了第一节中设下的悬念,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要把豆腐坊与印刷工厂相提并论的结果吧。

  本诗最后一节是对第一节的呼应,是作者情感的集中抒发。因为在前面两节作者只是完成了平静叙述的过程,尽管已经饱含了很深刻的内涵,但作者没有融进自己的情感进来,似乎还缺点什么,于是在这一节,作者又通过一个明晰的场景,将自己的一些情感巧妙地融了进来,让人感觉更加亲切和温馨。而作者为什么要“赶在太阳还未抵达之前。赶在城市/干燥的柏油路面还未皲裂之前”去“抚摸这湿润的页码?仿佛抚摸城郊柔软的皮肤”呢,这应该就是作者留给我们回味的空间和余韵吧。而这深长的意味,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是天机不可泄露的,正应了那句佛语:“不可说,一说就错”。

附原作:《一张豆皮的诞生》

文/黄旭升

在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清晨
我总是善于将城郊
雾霭和炊烟之下的豆腐坊
与我邻居的印刷工厂相提并论

这是一沓沓带布纹的名片
或者纸垛。被抽去了豆筋的身体
匍訇于发霉的豆渣之上
而在流水线的一端,简陋的磨坊里
毛驴蒙着双眼,围着磨眼打转,它
蹩足的脚步,奔向
永远也达不到的目的地

一张软弱的豆皮就这样诞生
它脱胎于一百粒干脆的黄豆
如今,它的脾气比豆干温和,比豆浆硬朗
中庸的豆皮,一页页无字的书
是整个城郊忙碌的合订本

同样是这样的清晨
赶在太阳还未抵达之前。赶在城市
干燥的柏油路面还未皲裂之前
在印刷厂门前的早点摊
我将一碗豆浆和一根油条囫囵吞下
然后走进菜市,抚摸这湿润的页码
仿佛抚摸城郊柔软的皮肤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2

行走的过客,兼评万有文的近作《在焉支山上》

  在我的印象中,万有文是一位很有潜力的80后诗人,在甘肃张掖,应该算是后起之秀了。他的本名就叫万有文,1981年生于甘肃省高台县一个农村家庭,十几年的农村生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考入省某中专学校,毕业后在县水务局一下属单位工作,后自学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曾用网名万禹,笔名阿文,曹文禹等,曾在《飞天》《敦煌诗刊》《北方作家》《甘肃日报》《新诗北》《诗文》《酒泉日报》《张掖日报》《中原诗刊》等报刊杂志有作品发表,获《甘肃日报》“爱我陇原,爱我家乡”征文优秀奖,张掖市“供电杯”征文三等奖,中国水利部、水利文协联合主办的全国水文化论坛论文征稿大赛优秀奖,现为张掖市作家协会会员。虽然成就不是很多,名气也还不是很吸引人,但通过他的诗歌作品可以看出,他应该属于80后的潜力股,他的灵气,他的勤奋都将让这位诗人很快成长起来,假以时日,在甘肃张掖这块土地上将会有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万有文的这首《在焉支山上》写得空灵,也有灵气,这也是本诗的主要特征之一。所谓空灵,在我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感觉,灵活而无法捉摸,他显示出清新、清净和灵活的特质,给人一种飘然出世,身在世外的超然的态度,于是便有人认为空灵也是一种意境。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空灵,是指意境包含的那个“灵的空间”。空灵作为“灵的空间”来理解,它是立体的、无边的,也就是庄子所描写的那种“无极之境”。这个空间也有它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所以能在意境中以壮阔幽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高超莹洁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作品,方为空灵,方为至美。我这里所说的万禹的这首诗达到了空灵之境,是指作者用一种超越自然实体的诗化的语言,让诗歌表达的情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展示的是博大的胸襟,莹洁的灵魂,无尽的遐想,留给欣赏者的是一个清新空灵的世界。空灵的另外一种含义在于透明澄澈。古代文论家认为意境应该是全透明的,它的玲珑剔透宛如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我们所说的“空灵”,不是空旷无物,而是其中有无穷的景、无穷的意闪烁其间,层层辉映,形成一种“透明的含蓄”。是一种既不黏着事实,而又含蓄无尽的剔透玲珑的美,是使意境独具魅力而分外赏心悦目的美。空灵的这些属性在万禹的这首诗中或多或少都有所展现,所以说万禹的这首诗达到了空灵之境。

  这首诗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疏朗。作者巧妙地将历史融入到形象的画面之中,并没有让厚重的历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反而用一种云淡风清的清幽舒缓的旋律,展示了一种明朗清健的格调。其实历史早如过眼云烟,我们无论走到任何地方都只能感觉到它淡淡的痕迹,沉重是历史的本质,但能将一些沉重的话题用疏朗的手法表现出来,并且在开阔清亮的意境中又不失大气与豪放,这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能做得到的。要做到这点,除了有开阔的思路以外,还必须有举重若轻,化繁就简的深厚功力,以及灵动的诗思和斐然的文采。而这些,在作者的这首诗中都一一展现无遗,这不仅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还让我们在轻松翻阅历史的同时,更好地把握和探寻历史留给我们的淡淡云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游离,最终陷入一种回味与感慨。如此,便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巧妙地引导读者深入到诗歌营造出来的阔大空间,进一步的沉浸和感怀。

  这首诗的第三个显著特征是大气空旷。读这样的诗句,仿佛跟着作者的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但作者又没有刻意的去叙写某一个历史事件,只是巧妙地借用了一些发生在焉支山的一些历史碎片,精心拚制出了一幅幅明晰生动的画卷,每一幅画都是写意画,都把这些历史的碎片当成了意象,通过作者诗意的提炼的灵智的衔接,显得异常自然和纯净,没有一点人工造作的痕迹。自然是一种美,纯净也是一种美,自然和纯净的组合就形成了美的叠加,显示出了一种大气和空旷的大美,这样的大美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读这样的诗句自然就有了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蜻蜓点水的画面我们在小时候会经常见到,蜻蜓点出的那些涟漪至今还在我们的心底荡漾,而万禹的这首诗正是运用蜻蜓点水这种技巧,点中的是一个个历史的传奇,由这些传奇荡漾开来的涟漪却在读者的心中漫延,漫延出一个更大的时空,达到一种禅的境界。

  全诗共分四节,都写得很凝炼,因此整首诗都显得很干净。第一节也没有显得多余的话,直接就用一个打马的意象把我们带进了历史的时空,这一节的亮点在最后两句:“拣食的草,已由旧时的时光/挪至今日”,一个挪字,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时代的变迁,而且神奇地展示了沧桑巨变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冲击。从这一节我们可以看出,焉支山原本是广袤草原的一部分,或许是自然的变迁,或许是人为的开发,现在早已经面目全非了,失去了草原特性的草原,只有几棵拣食的草,已由旧时的时光,挪至今日,似乎在向我们述说一段往事,也似乎在向我们展示一段辉煌,而此时,打马走过的只是一段过往的历史,并不是作者,也不是读者,打马走过的,只是一些旧时的时光,只是一去不复返的大草原。时光是万能的,能够让一个广袤的草原轻而易举地打马走过,但时光也不是万能的,他只能将一些旧时的时光挪至今日,并不能将过去的草原挪过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同时,这也是一种警示,人们啊,为何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呢。

  既然时光已经背转身去,那么马背上再无骑马的人,这是第二节的开头,也是第一节情感的延续。放归自然的身心,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而捕风捉影的努力只是为了重温一下曾经的辉煌,只是从一些影影绰绰的遗迹中圆一下关于草原的美梦,这是多么的虚无飘渺,又是多么美好的愿望。时光如过隙的白驹,有时甚至让人找不到一点踪迹,不仅连那个骑马的人不见了踪影,就连缰绳、马鞍和马镫这些与之相关的痕迹也找不到了,而这时捕风捉影的结果只会让我们更加无助,更加迷茫和无奈,如果我们不想在迷茫中追随时光而去的话,那么我们必定要在迷茫中反思和自省,想方设法让我们在捕风捉影中捕捉到的一些影像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更加真切地重新恢复过来,即使我们只能捕捉到一根马尾或者仅仅只是一根马鬃,我们也要牢牢抓住,把一些美好的事物拉扯出来,还原出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由第三节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焉支山的历史,月氏和匈奴或许都曾在这里游牧过,但时过境迁,这些都随风而去了。这一节的亮点是意象鲜活生动,用历史的弯刀和草原的主人这两个意象的描述,就把一段历史清晰地展示到了我们眼前,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通过月氏人的弯刀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而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也在这一节中展露无遗。尽管我们在这一节中读到了如此的豪情和境界,但作者的表达方式却相当从容,不显山不露水,一切都水到渠成,让人在平稳的叙述中自己捕捉神韵,体会到一种奔涌的激情,而这种汹涌澎湃是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以下的,是为暗流,最能流进读者的心海深处,让读者的心潮与作者一同起伏,一同奔涌,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

  本诗最后一节,看似不经意的两句话,却是作者才情和智性的完美展示。一束月光把我们的思古的情思全照亮了,一个女子把历史的灵性全部彰显了出来。这两个生动意象的运用,让诗歌的质感更加丰盈,让诗歌的质地更加纯洁,让作者的诗思和灵性都集中在这两个点上,有月光的柔美,有女子的灵秀,还有山河的壮丽,所有的这些都明亮地显现了出来。作者深知月光的意象更能激发我们怀古的幽思,而擦满口红和胭脂的女子,把焉支山的万种风情和盘托出,让读者在这可餐的秀色面前,又怎么不流连忘返,让读者在这绰约的风姿里,又怎么不如痴如醉。这是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炉的杰作,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相信在这束月光的照耀下,焉支山这个灵秀的女子将会出落得更加婀娜多姿,呈现出一种人间的大美。

附原作:《在焉支山上》

文/万有文

打马走过,山上早已失掉
草原的特性。在河湾的地埂上
拣食的草,已由旧时的时光
挪至今日

马背上再无骑马的人,也无
缰绳。马鞍。马镫
放归自然的身心,早已同
草原一起,捕风捉影

没有一个月氏人,还
拿着历史的弯刀
没有一个匈奴,再说是这片
草原的主人

只有一束月光,映照着古时的天空
只有一个女子,擦满的口红和胭脂,还留在这
山河的一角

个人简介:
万有文,81年生,笔名万禹,作品散见《飞天》《甘肃日报》《敦煌诗刊》《北方作家》《风流一代》《文萃》《蓼城诗刊》《诗文》《新诗北》《新诗大观》《涡河文学》《中原诗刊》等杂志报刊。
通联地址: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水务局家属院2号楼中单元202室
邮编:734300
EMAIL:wanyouwen.good@163.com
TL:15193411700
QQ:782462882
个人网页:http://blog.sina.com.cn/wanyouwen123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2

从山村墨人的《冬天》谈诗歌主题的升华

  山村墨人真名叫曹国魂,曹国魂是甘肃张掖人,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不仅诗歌写得好,散文也写得不赖,属于诗歌散文两栖作家,同时一手书法也相当漂亮,更显示出了他的多才多艺。我之所以选择曹国魂的《冬天》这首诗来评析,主要是因为这首诗的结尾很巧妙,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堪称画龙点睛之笔。一首诗或一个文学作品,好的开头固然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嘛,但如果没有画龙点睛的结尾,也会让作品沦为虎头蛇尾,因此,结尾的升华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曹国魂的这首诗歌,结尾的升华是其最大的亮点,不仅起到了提升诗意的作用,而且还扩张了诗歌的内蓄力,增强了空间感,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

  自古以来的一些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方面都追求一种“言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余韵悠长,用在音乐方面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于耳”,因为诗词和韵律是相通的,所以也可以借用这一句话来形容诗歌余韵的作用。有了这余韵,就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思,就能让读者在回味之中享受诗歌的无穷魅力,就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诗意人生带来的快感。这余韵是经过读者思考后产生的,也是读者再创作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余韵让读者参与了进来,是读者与作者思想的碰撞产生出来的火花,让读者的心灵变得更加敞亮。

  大凡现代诗歌写作的结尾方法有以下三类,一类为自然式结尾,一类为照应式结尾,还有一类为扩展式结尾。只有扩展式结尾才能将诗歌的内容进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扩展,才能将个人情感提升到大众的情感,才能从普通平常的物象中提炼出带有哲思的感受和启迪,完成由小我到大我的质的过渡。当然有提升必然会有起伏,这也顺应了诗歌写作急转、巧合的自然法则。

  当然曹国魂的这首小诗还有很多特点,我在这里之所以称其为小诗,并不是指这首诗写得不够大气,只是我们通常把十行以内的诗歌习惯性地称为小诗。同时还因为这首诗具备的小诗的一些特点,比如干净纯粹,比如言简意赅,比如在意象的刻画和意境的营造方面都显得形象生动,比如心灵外化,细腻有味,诗意隽永等等方面在这首小诗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彰显,因为在这个评析中,我主要是想借这首小诗来浅谈一下诗歌的结尾对诗歌主题的升华作用,因此其他方面就不一一赘述了。

  诗歌第一节作者就直奔主题,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冬天的场景铺设出来,同时把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合进去,这一节用的是陈述,是铺设场景,也是陈述一种现实,更是展示一种心情。从这些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没有雪的冬日,因此显得极为平常,也极为普通,就象平常从我们手中溜走的每一个日子一样,因为没有雪,所以就没有覆盖,一切都是老样子,村庄因为没有得到覆盖,所以显得特点突出,“就如手背上的扁平疣”。大家都知道,扁平疣是一种极易传染的皮肤病,而一种麻木的情绪也是一种病,也是极易传染的,作者用这个生动的意象一下就把我们的生存状态展示无遗,这就是诗歌的感染力。因为这种情绪是隐藏在心里的,表面看不出来,不需要雪来覆盖,也就无所谓暴露了。既然一切都无所谓了,那么这种状态将会一直延续,作者在这里所说的无疼痛,或许是疼痛积累得太多太深的缘故,在这个平常的冬日里,一切都一如继往,一切都按部就班,连感觉也是一样。

  第二节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却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按照诗歌术语来说就是具有转承的功效。从远处飞来的一只鸽子,给这个波澜不惊的冬日增添了一点生机和活力,打破了暂时的宁静,同时也将这种麻木的情绪得到了引爆,你看那羽毛一片片掉下来,像这个冬天里的雪片一样,带来的是阵阵的寒意。雪花能够让这个冬天更像冬天,起码能够让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得到稍许点缀,既然没有雪花,那么就借用远处飞来的这一只鸽子来引发我们的思索吧。

  最后一节是这首诗的落脚点,也是这首诗的精髓,作者用急转和巧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诗意的空间,让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升华。“歌唱这些生灵吧/不像我们/身背其他生灵的皮毛取暖”,短短三句,既展示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又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更如一口警钟在我们的耳边敲响,让这个冬天越来越寒冷,冷到了我们的心里,冰冻成一根冰凌的纠结。在这份纠结中我们看到,现实是多么残酷,人类自身是多么冷酷,而这弱肉强食的社会又是多么的不公,我们的力量又是何其渺小,我们所能做的,充其量只能歌唱一下这些生灵,只能发出我们最弱的呼声,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歌唱,因为,这是一个诗人的使命,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是良知赋予我们的。

  当然,这样的结尾只是一个引子,引发我们的思考,在这种余韵的启迪下,我们还会想到更多更远,至于能想多远,那就是读者自己的事了,与作者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诗歌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离场,读者就进入了诗中的角色,所以我的感受也仅仅只是我自己的,因为见智见仁,大家的感受都会不尽相同。如有不能认同之处,还请作者和读者谅解。

附原作:《冬天》

文/曹国魂

没有雪
就没有覆盖
村庄就如手背上的扁平疣
无疼痛
也无所谓暴露

从远处飞来的鸽子
羽毛一片片掉下来

歌唱这些生灵吧
不像我们
身背其他生灵的皮毛取暖

山村墨人个人资料:

曹国魂,笔名:梦魂;网名:山村墨人。70年代初出生,80年代末开始习作并发表,至今已有200余首诗歌和30万字的小说、散文见省内外国家级报刊或杂志。现系甘肃省作协会员,张掖市作协会员,甘州区文联委员兼作协副主席,文学刊物《黑河水》诗歌编辑。
通联: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西六学校734023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3

从良木的近作《玻璃》谈诗歌的比兴手法
  良木也是大别山诗刊的新会员,一来到这里发出的诗歌即出手不凡,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尽管我以前读过不少良木的诗歌,但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到他了,于是我相信良木在这段日子里,是去修炼内功去了,要想作好诗,功夫在诗外嘛。良木是吉林的,在这个冬天,我们南方都冷得无法,我想吉林应该是冰天雪地的,我不知道东北三省的人们都是用什么取暖的,但我相信良木一定是选择了用诗歌取暖的方法,从良木最近发的一些诗歌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心里有一团火,直接点燃了他的诗情。

  《玻璃》这首诗是良木最近发在大别山诗刊的两首诗中的一首,其主要特点是比兴的手法用得相当到位。这首诗语言朴实,基本上是用口语来陈述一个事实,即擦玻璃,不小心打碎玻璃,然后通过这个事实引发思考,提醒人们对生活中的爱情要精心维护,否则就会像玻璃一样,不小心被我们失手打碎。语言简捷干净,表达明朗,如果不是比兴手法运用得巧妙得当的话,这首小诗是不可能被读者看好的,也就是说正是比兴手法的灵活运用救活了这首诗,让这首诗的主题得到了诗意的提升。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表达手法,比兴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手法,顾名思义,比就是比喻,是用彼物来比此物,让其更加形象,特征更加鲜明;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从而引出所要歌咏的内容。后来人们发现,兴既有事物发端的作用,又兼有比喻的功能,于是将比兴联用,专指诗歌有寄托之意。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良木的这首小诗就是比兴连用的典型代表,主要是通过擦玻璃这个事件,寄寓对爱情的思考和提示。其实无论什么文学体裁,写景都是为了抒情,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触景生情,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果纯粹为了写景而写景的话,那么你的文字再优美也不会打动读者,也不会有太长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只有将你的经验和感受寄托在景物中,那么这些景物就成了一些具像,就具有了质感,你写出的文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这种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而比兴手法恰恰是这些方法中更为便捷,更为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诗经》是中国诗歌的起源,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诗经》之所以能够成为诗歌的源头,我想与赋比兴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是不无关系的。因为自古以来,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相比更长于抒情,而不是叙事,我们没有出现像《荷马史诗》和《神曲》这样宏篇巨制的叙事诗,但一些短小精悍的抒情诗一样能成为东方诗歌皇冠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究其主要原因也是通过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因为比兴手法运用成功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自然界存在的一些景物来实现的,那些景物是实物,而情感相对于那些景物来说绝对是虚无飘渺的,将虚拟的情感寄寓到实实在在的景物中,就让情感也变得很实在了,在很大程度上对情感起到了渲染的作用。有了这样的渲染和烘托,读者要想理解作者的本意,就必须借助于外物加以体验,而这种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的过程,这样无形中就让读者走进了你的诗歌创作过程,让读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诗意的再创造。我们常常所说,只能对于诗歌的解读才是一种再创造,而通过比兴手法的灵活运用就能把读者更为有效地吸引到你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来,让你表达的诗意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再现,从而达到再创造的目的,这样,诗歌的感染力就产生了,共鸣的效果也出来了。

  诗歌第一节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个镜头,作者把自己置身于画面之外,以一个看客的身份在观察生活,生活的场景在在对面的阳台上,人物是一个女人,探出半个身子说明女人便是这个世界的一半,同时也暗示探出半个身子后无论多么细心谨慎,多么神情专注,里面都隐藏着某种危机。这个镜头中的对象是在擦试每一块玻璃,玻璃是透明的,是一个社会的窗口,我们自然就可以透过玻璃看清生活的一些内容,当然,玻璃也是心灵的窗口,我们也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一些事物的本质。而这些,作者用的都只是陈述的语气,是写实,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至于其中的某些暗示都只是在铺垫,这也是口语诗中惯常用到的轻起和慢承的手法。看似波澜不惊,平静如水,却为后面的展开埋下了伏笔,这一节用墨不多,故显得非常干净,叙述沉稳从容,却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

  第二节通过生活中的一个意外,达到了急转的目的。擦玻璃的人无论你如何小心谨慎,意外总是会常常发生,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意外不也是时常伴随着我们的左右吗。“其中的一块/突然成了自由落体”,这个突然就是一个意外,就达到了急转的效果,而自由落体却是偶然中的一种必然,由自由落体这个物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万有引力定理,因为牛顿正是看到一枚苹果落地后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理。尽管我们的联想能力远远赶不上牛顿,但一些事物本质上的联系我们还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于是由万有引力定理,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正因为有了万有引力,才会产生自由落体,其中的一块才会“啪的一声/不再完整,四分五裂”。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会马上联想到那其中的一块是生活中意志薄弱者,因为禁不住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所以才会掉下悬崖,不说粉身碎骨,四分五裂的结局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在转的过程中也在加强暗示,为结尾的蕴含作了更进一步的铺垫。这一节也很简捷,短短的四句,既叙述了一种现象,又完成了急转,而这些暗示并没有露出半点痕迹,似乎作者根本就没有把我们的思路往这上面引,而正是这种大智若愚的叙述风格,更让我们体验到诗歌的魅力。

  最后一节是全诗的亮点,也是这首诗最后的落脚点,也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在这一节中,作者巧妙地利用比兴的手法,达到了自然巧合的效果,只有巧合才显得自然,才不会露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其实利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达到巧合并不是太难,难就难在在合的过程中要提升主题,既不能纯粹取巧,又不能拔得过高,诗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还要看到生活的影子,这样的感悟才会让人感觉是真实的,可信的,才能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和更强烈的共鸣。其实前面的起、承、转都是为合服务的,合的意思就是对前面事件的议论和感悟,诗人的功力往往在合的这个环节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前面的有效铺垫,我们可以看到,爱情是我们生活中最禁不住诱惑的事物,那么作者把爱情作为比兴的对象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谁都知道爱情是需要精心呵护的,有了爱情之后,谁都会懂得苦心经营,但世间事往往不会尽如人意,我们苦心经营的事物往往又被我们失手,就像那块禁不住诱惑的玻璃一下,掉下悬崖,摔得粉碎。当然这只是无心之过,谁也不是故意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也是无奈的,所以这些无心之过也会时常发生,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时刻提高警惕,让警钟在我们耳边常鸣。作者通过这样虚实结合的处理,就把自己的感悟、经验和情感自然地融入到了自然的场景中,达到了情景交融和对主题的诗意提升,让读者在口味和思索后受益并警醒。

附原作:《玻璃》

文:良木

对面六楼的阳台上
一个女人探出半个身子
正细心谨慎,神情专注地
擦拭着每一块玻璃

其中的一块
突然成了自由落体
啪的一声
不再完整,四分五裂

这多像生活中的爱情
曾经那么苦心经营,呵护
又被我们失手
打碎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3

轮回与传承,兼评烛下夜话的近作《找回童年》

  烛下夜话对我来说又是一位神秘客,本想到他的博客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却仍然是一无所获,唯一的信息就是山东聊城几个字,看来我与山东,与聊城是注定结了缘了。我还是心有不甘,于是打开她的相册,依旧是空空如也,然后又走进她的微博,才知道她是一位美女诗人。这时,我总算为自己写这个诗评找到了一点慰藉的理由,那就是以诗歌的名义来赴一次与美女诗人心灵的约会,我想世界上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此了吧。

  烛下夜话的很多诗歌我都认真读过,并且时不时的也会提一点个人的不太成熟的看法和意见,而她总是很虚心地接受,正是这种谦虚的态度让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也让她的诗歌创作水平一步一个台阶地上了上来。作为一个见证者,我在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也被她勤奋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并生出敬意。

  烛下夜话的这首《找回童年》是最近发在大别山诗刊论坛的《窗外(外一首)》中的一首,我之所以选择这一首来评析,并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多么优美,表达多么娴熟,而是因为这首诗是从作者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所以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其实关于诗歌感染力的问题也是一个见智见仁的问题,有的人认为一首诗歌要想具有感染力,必须深入表现诗人的灵魂在复杂、浮躁的现实境遇中的挣扎、痛苦与祈求,必须有深刻的思想性,必须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在他们看来,诗歌是神圣的,必须承载起一个时代的使命。当然,他们所说的这种诗歌一定是有感染力的,并且是传世之作,但这样的诗歌只能是凤毛麟角,并且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个人觉得这些观点都是偏激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不可能肩负起一个时代的使命,如果硬要强加给它的话,那也只是一些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文学作为一种工具或者武器罢了,当文学沦为一种政治工具的时候,我想其纯度也就值得怀疑了。尤其是在当今的太平盛世,歌功颂德显得很庸俗,投枪匕首显然也不合时宜,因此在一些传统的观念中,诗歌已经被边缘化了,诗歌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其实在当下,很多纯文学都走到了边缘,都很难找到突破口,这并不是诗人的过错,也不是文学家的无能,这只是一个特殊环境下滋生出来的怪胎而已。再说了,纯文学永远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心灵寄托和精神乐园,否则就成大众通俗读物了,目前正因为大众通俗读物的泛滥,使得纯文学的领域越来越小,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委曲求全,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而这突破口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真情实感里。也就是说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意,然后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诗歌一定是有感染力的诗歌,一定能够打动读者,俗话说将心比心,用作者的真情一定会引得读者的共鸣吧。

  烛下夜话的这首诗歌在构思上也相当精巧,巧就巧在引入了儿子这一形象,将我的童年置换进去,让童年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更加直观,也更加清晰。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构思是开放的,在视角上也是独特的,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独特的视角作者的思路就放不开,就不可能找准立象的那个点,而这个点的选取往往就决定了一首诗的成功与否。在这里,儿子这个概念我们既可以看作一个实体,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意象,也就是说这首诗歌的意是立在儿子这个象上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子这个概念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中介的作用,作者通过这个中介作为载体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情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实结合,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把眼前的现实生活与回忆和想象结合起来,作者正是从眼前的现实生活切入,让人读起来感觉踏实,实在,可触可感,然后把回忆和想象融入其中,寄托在上面,其意味就出来了,也就让诗歌不会显得过于直白和干瘪了。

  当然在题材的选取上,这首诗歌也是很有独到之处的。因为这首诗歌所面向的读者都不再是儿童,而童年这个主题,一下就能够勾起人们的怀旧情结,一下就把大家引到了各自的童年回忆之中去了。虽说诗歌是一个很自我的文本,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感,作者不可能要求读者能够走进诗歌营造的氛围和情景中去,读者也不可能完全融入和透彻理解一首诗歌的全部内涵,但一个高明的作者往往可以通过一些场景和线条的引导,让读者走进自己的情感领地,然后通过自己的感触来体会作者的意图,来慢慢融入作者设定的情感空间。烛下夜话的这首诗就属于这种类型,她是通过这个大众化的题材把读者引到了自己的童年,读者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童年的一些场景来与作者设定的场景对照,然后找出共同关注的焦点,达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也就达到了和谐共振的效果。当然这里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只是诗歌写作上的一点要求,也就是诗歌在情绪和力度的把握上要适度,要舒张适宜,要给人以呼吸感,不能故弄玄虚,用力过猛或用力不足都会让读者产生偏离,从而达不到你预设的效果了。烛下夜话的这首诗歌,不仅做到了朴实自然,也做到了气韵贯通,从而达到了和谐的效果。

  诗歌的开篇用一个虚拟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怀旧情感下的纠结和向往,切入得相当自然,场景的提炼也很纯净,并且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很有代表性。你看“菜叶上的小青虫再也吓不着我”,仅仅一句话就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童年时光,那时候菜叶是绿的,小青虫也是绿的,我们青涩的童年虽说很容易受到惊吓,但在现在看来却是那么温馨,那么亲切。而陪我长大的那棵槐树,再也发不出淡淡的花香,不正意味着我们已经老了,我们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吗。此情此景,想要回到童年,也只能是想想罢了,而一但想起来,不免会有些伤感,不免会珠泪浑浊。这样的表达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因此作者在不露丝毫痕迹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整首诗的铺垫,让一种伤感的情绪轻轻溢出,巧妙地烘托出了一种气氛。

  第二节很自然地把焦点转到儿子身上,让自己的童年凝聚到儿子的睫毛上,让读者既有一种在场感,又能直观地体验到一种诗意的质感。这里的意象除了儿子这个载体外,还有儿子的睫毛,儿子的笑意,以及像只蝴蝶的形象比喻,而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贴切,那么自如,又是那么生动,那么灵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活动的画面,仿佛我们就是场边的一名观众,看到我们的童年也在儿子这个载体上舞蹈起来了。

  最后一节是第二节的延续,也是诗意的延续,同时也是主题的延伸,而其中蕴含的意味又让主题得到了足够的提升。原来我们的童年“正在儿子的鼻翼翕动/正在儿子的发梢旅行/正在儿子的眼睛里游泳”,这种复沓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更主要的是强化了诗歌的气氛,让一种轮回与传承的意蕴也得到了凸显。儿子是我们的影子,儿子的童年便是我们的童年,因此在这里儿子又回到了实体的特征,而在这个实体里,又注入了我们的寄托和希望,因此显得更加饱满,诗意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彰显。而这些,或许就是作者精巧构思带给我们的奇效吧。

附原作:《找回童年》

文/烛下夜话

我想回到童年
可,连泪珠都已浑浊
菜叶上的小青虫再也吓不着我
那陪我长大的槐树
正在屋子角落独自腐朽
再也发不出淡淡的花香

此刻,儿子正趴在我怀里装睡
颤动的睫毛里藏着狡黠的笑意
我看到,我的童年像只蝴蝶
在儿子的睫毛上舞蹈

哦,我终于找到了
我的童年,我甘蔗般又脆又甜的童年
正在儿子的鼻翼翕动
正在儿子的发梢旅行
正在儿子的眼睛里游泳



作者简介:冯彩霞,女,生于1976年12月,山东临清人,现居聊城。曾用笔名信鸽、烛下夜话。有小说、散文、诗歌发表于《水城文艺》、《鲁西诗人》、《东昌月刊》、《烛光》等。

通联:山东省聊城市开发区设计院公寓5111室

邮编:252000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4

瓦片撑出的天空,兼评阎润文的近作《接近》

  阎润文是甘肃陇南的一位80后诗人,先后在《飞天》、《诗歌报》、《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兰州晨报》、《甘肃农民报》、《未来导报》、《陇南日报》、《陇南文学》等报刊发表二百余篇(首),可谓成绩斐然。阎润文是个非常勤奋的诗人,有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尽管他目前的诗歌作品还不是很成熟,相信假以时日,陇南的天空定会升起一颗诗歌的新星。

  第一次让我关注阎润文,并不是因为他经常光顾我的博客,而是读在十月中旬发的一个作品《杜甫(外一首)》,那两首诗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能力,明晰的思路以及作为一位诗人的潜质,而最近的这首《接近》则显示了他作为诗人的一种灵性。作为一位诗人,表达娴熟与否并不是最关键的,写得多了自然就娴熟了,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足够的灵性,即使表达再娴熟也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实诗人和匠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诗人的原料是一些抽象的文字,匠人的原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你就不可能打造出出类拔萃的作品,没有足够的灵性,你也不可能有更独特的造型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师傅带徒弟只能教给他一般的方法和技巧,而灵性则是与生俱来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诗人还是匠人,都有一个修行和悟道的过程。悟道讲究的是缘份和悟性,能够喜欢诗歌,能够爱好写诗,说明我们的缘份有了,而悟性,在经过勤修苦炼后,必然会有蓦然回首的顿悟。

  我上面啰啰嗦嗦说的这一大堆貌似题外话,实际上是与本诗的主题相关的,接近或者抵达不正是我们修行和悟道的终级目标吗。因此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多元的主题,用极具张力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非常开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造势。昨天在与一位本土诗人聊天时我们都提到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者与读者实际上是在进行另一种形式的交流,这种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碰撞与接受的过程,如果一首诗歌造势造得好,就能在气势上压倒人,在碰撞中取得优势地位,就会让读者心悦诚服的接受,当然造势也不可太过,不能让人敬而远之,否则就走向了物极必反的极端了。造势的目的达到后,与之相配套的就是开阔的思路和灵性的表达了,开阔的思路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过程,如天马行空,斤斗云是一个接着一个,所以这个过程也是跳跃式的,在跳跃中发散得更开,在跳跃中也让前面营造的气氛得到更好的延续。当然,孙悟空终究没能跳出如来佛的手心,而这里的如来佛的手心便是我们的灵性,也只有灵性的诗歌才能收得陇,才能让想象聚焦于主题,才能将主题提升,达到作者与读者的无限接近。而这些,正是本诗表现出来的手法,文虽不长,却蕴含丰富。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诗用的是空灵的手法,但让人读起来却并不觉得空洞,因此我们常常把这种手法概括为一种形而上的表达,形而上者谓之道,尽管有些抽象,但内涵是相当深厚的。或许我们有很多人认为形而下的东西更接近于生活,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能让更多的读者所接受,这也不无道理。但形而上的东西只要加以灵性的辅助,却更能接近或抵达读者的心灵深处,让读者得到更大的震撼或者顿悟。这也是我读了本诗后最大的感触,我觉得能让读者有所感触的诗歌一定是不错的诗歌。

  当然,这首诗歌也写得很纯净,也就是说既干净又纯粹。这本是一首小诗,如果还有多余的话或多余的句子,就会显得很零乱了。作者开篇就直奔主题,为全诗作了很好的铺垫,接近春雷,接近第一束花瓣带来的喜悦,用的都是最好的表情,或许只有用最好的表情才能更为接近吧。这看似不经意的两句,在选材上却是煞费苦心的,选材选得典型,才能带来更加独特的视角,而自然的切入才会不露痕迹。接近春雷我们才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接近花瓣我们才会更有生机,春雷不仅让作者茅塞顿开,而且让读者神情也为之一震,在接近第一束花瓣带来的喜悦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这首诗歌,走进了诗歌营造的氛围。

  第二节作者一个斤斗云就翻到了云端,这就显示了诗歌的跳跃性。读了这两句我们不禁要问,经营了一生的诗歌为什么还要接近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诗歌就是我们的影子,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我们和影子是融为一体的,而光线便是尘世的喧嚣和外物的干扰,我们都生活在凡尘,这些喧嚣和干扰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用纯净的心灵来涤荡这些干扰和诱惑,这样我们和影子就会更加接近。而石头上生长的脚印正是我们心灵净化的旅程,对于诗歌来说,就是我们创作的过程,也是我们心灵行走的旅途,而诗歌,只是一种见证和表达的方式。

  两个排比句后,作者又巧妙地把我们的视线拉到了天空,用一句起风了,就完成了自然的转承,所以我们可以认定这句起风了,就是诗意跳跃的跳板,就是自然转承的基础。完成自然转承后,接下来的一些意象就更加鲜活和生动了,一句“天空堆满了季节的诺言”,不禁让人眼目一亮,又让人陷入沉思,原来诺言只是堆在天空的云朵,随时都会随风飘散。于是后面两句也就水到渠成了,既然诺言是靠不住的,那么在无奈之下,我只好“和天空一起飞翔,用心灵去接近距离”,从而达到自我救赎的目的。

  而这心灵接近距离的过程也是相当漫长的,于是作者在最后一节便退而求其次,更为现实,也更有感触。这是全诗的精华部分,也是作者灵性最完美的展示,将深刻的感悟融入到一些轻描淡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去,让心灵得到了很好的回归,让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得到了更好的聚焦,也因此让主题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所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战略战术,更是一种境界。既然春雷无法接近,第一束花瓣带来的喜悦我们也会一再错过,甚至于我经营了一生的诗歌也会在尘世中湮灭,石头上生长的脚印终会被红尘掩盖,诺言都堆到天空去了,这些高楼不是更高了吗,那么“我只好用一生去接近一片瓦/瓦片上的苔藓以及/瓦片为我撑出的天空”,多么质感,多么经典的诗句,读后让人拍案叫绝。接近一片瓦吧,瓦片上的苔藓是我们的记忆,是我们跌跌撞撞,滑滑溜溜走过的痕迹,这样的瓦片为我们撑出的天空者属于我的,才是属于我们的诗歌的。这一些零碎的瓦片才是我们零乱的生活琐碎,才是我们生活的本真,去更近地接近吧,然后抵达或者融入,那么我们就和我们的影子融为一体了,我们就和我们的诗歌融为一体了,我们也就悟道有成了,达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

附原作:《接近》

文/阎润文

我用最好的表情接近春雷
接近第一束花瓣带来的喜悦

我接近经营了一生的诗歌
和石头上生长的脚印

起风了,天空堆满了季节的诺言
我和天空一起飞翔
用心灵去接近距离

高楼很高
我无法接近
我只好用一生去接近一片瓦
瓦片上的苔藓以及
瓦片为我撑出的天空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4

人性的空间,兼评析谷晓的近作《寂梦空间》

  谷晓何许人也,我不得而知,因为他也是大别山诗刊的新会员,这是他发的第二个帖子,第一个帖子也很有感觉,只不过略显晦涩,但足够引起读者的关注,而读了谷晓的这个帖子后,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是一个论坛新手用文字带给我的冲击,不仅让我对他的诗歌刮目相看,更让我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一个读者,我们需要这样纯文学带给我们的冲击力,而作为一个论坛,又何尝不需要用这样的一股股活水,让论坛更加活色生香呢。

  如果说意象纷呈,很多成熟的诗人都能做到的话,那么用这些纷呈的意象营造出的意境让人感觉既自然又贴切,能够做到不露声色地加以表达和呈现,却一定要有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功力方能达到。谷晓的这首《寂梦空间》做到了,因此也就带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角冲击力,这样的冲击力如一股潜流,只是通过一种阅读思索后的心灵感应传达给读者,在读者的心底涌起的波澜,不一定壮阔宏大,却是一种真真切切的震撼。有人说柔情似水,我说这种感应的效果也似水,它是无孔不入的啊,它可以让这个寂梦的空间迅速漫延到我们的全身,让我们沉浸在这个空间里不能自拔。水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非人工雕琢能够望其项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诗歌尽管也是意象纷呈,而人工雕琢的痕迹比较明显,不仅不能带给人冲击的力度,却反而有东施效颦之嫌,于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从诗歌美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洪迪的诗歌“四维美”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谓四维美,一是意蕴美,二是形象美,三是形式美,四是情感美。而形象美和形式美都与诗歌的意象有关,这也是诗歌艺术与直白说教的本质区别,没有意象便没有了质感,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便不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幻化出美丽可感的时空幻象——图画儿,也就不能与其所要表达的情思共同构成所谓的意境。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诗歌是通过意象来实现对常规语言的超越的,也是通过意象来实现形象美的,而在超越之后要想实现一种形式美,那么在意象的把握,在常规语法的适度突破,以及“意象逻辑”的展开等等方面都必须做到天衣无缝,方能实现左右逢源,才能实现语言结构完整系统地表达,实现篇章结构上的整合完整。有了这样的形式美的诗歌,就如音乐般的优美的旋律中诱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共振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谷晓的这首诗歌不仅具备形象美,而且还有形式美,而意蕴美是通过语言的张力和空间的营造来实现的,有了前面这两种美,读者便有了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空间,那么在这寂梦的空间里,我们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就可以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地翱翔,然后再把我们的情感注入到这个空间,就达到了四维美的完美统一了。

  诗歌的开篇就用一个鲜活的意象把秋天摇落了,让我们感觉到了肃杀的秋风便是那铁面无私的判官,只是轻轻一吹,就把秋天判了死刑,从树上摇落下来的一片片叶子便是秋天的尸体。接下来通过一片叶子的细致描述,将一种执着的精神自然地融入其中,既表达了一种坚韧,又寄寓了一种愿望,而更多的却是展示了一种忧患意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那片倔强的叶子联想成一根救命的稻草,这是一种愿望;我们也可以把这版倔强的叶子联想成一位麦田的守望者,这是一种坚韧;我们还可以把这片倔强的叶子联想成一位最牛钉子户,这是一种抗争和不屈。而秋天的最后一道底线,便是我们道德的底线,是我们做人最起码的尊严,面对强势,我们有时不得不妥协,但我们一刻也不会停止抗争,一刻也不会放弃坚守,因为我们要维护我们最基本的尊严。由此可见,作者通过这些多元的,不确定的意象表达,便巧妙而自然地实现了空间的营造,让诗歌的意蕴在读者的联想中得以体现。

  诗歌的第二节更具人性化,用明喻的手法体现出人性的温情。“尚有体温的白云”让我们联想到一个个温馨的记忆,这是对秋的留恋,也是对春的感恩,没有春种便没有秋实,没有秋实的记忆便不会有体温,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人世间轮回的秘密,因此,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感恩的季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感恩的情结,所以我们的记忆才会更加温馨,我们才会更加恋恋不舍,于是,我们便将这些记忆“裁剪成一幅幅壁纸/贴在窗子的玻璃上”,这里的窗子用得也很有灵气,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元素,窗子是透明的,表明我们的记忆也是透亮的,因此这种感恩的情结也是清澈纯净的。另外,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把这种留恋和感恩的情结投射到我们心灵的深处,这时我们的心灵也是纯净透亮的了,由此也就展现出了更深的意蕴,让我们在回味中情感也得到了净化。

  第三节是这种情感的延续,通过大象的鼻尖,通过秋天的果实,通过一把火炬的意象再次把这种温馨的感觉传达给读者,让这种留恋与感恩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渲染,然后又通过小巷与大象之间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显得更加拥挤,更加熙熙攘攘,也会更加渴望得到这种温情。而鲜红的果实只是一把火炬,我们谁也别想坐享其成,我们在接到这颗鲜红的果实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传递,这样我们生命的火种才会生生不息。因此在人生的路上,我们都是行人,我们既可以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的温暖,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温暖传递给后来人,我们既是行者,我也更是火炬的传递者。如此看来,作者在毫不经意间就巧妙地把一种情绪提升到了人生的高度,仔细思索和体会之后,立刻便有一股暖意从我们的心头升起,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最后一节是全诗的亮点,很好地实现了虎头龙尾的圆满。一句“鸟儿,被围困在秋和冬的夹层”,想象多么神奇,一句“鲜花是一把钥匙”,意象多么鲜活和赋有新意,而结尾的“问一问鸟儿/是落在雪地里/还是跨越季节/入住春天”,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把全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把作者的情感也带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是寂梦空间的主题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围困在秋冬夹层里的鸟儿,我们也需要高高的梯子架上云端,也需要一把鲜花的钥匙,而当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以后,我们却陷入了一个两难的选择,是脚踏实地地落在雪地里,还是跨越季节去入住春天呢。按照常理,我们已经步入了人生之秋,也就是说到了不惑之年了,而一旦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还是会迷惑,这不是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而是人世间的诱惑的确是太多了,于是便诞生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美梦,而春天,仅仅只是一个传说,是一个寂梦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经历雪地的磨难,那么春天对我们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如此人生之大境界,作者却不露声色地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场景是如此宏大,空间是如此开阔,让人在读过之后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在回味中品味人生的况味,那绵绵的余韵,让人如醍醐灌顶。而这些,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吧。

附原作:《寂梦空间》

文/谷晓

树,摇落秋天
而那一片倔强的叶子
依然保持着金黄的姿势
试图守住秋的最后一道底线

尚有体温的白云
裁剪成一幅幅壁纸
贴在窗子的玻璃上

小巷里,有大象走过
将一颗鲜红的果实
顶在翘起的鼻尖上
一把火炬
给了行人温暖

鸟儿,被围困在秋和冬的夹层
急需高高的梯子架上云端
鲜花是一把钥匙
夹层上的锁,无声开启
问一问鸟儿
是落在雪地里
还是跨越季节
入住春天

谷晓的基本资料:
姓名:张玉娟,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中学一级教师
通信地址:河北省栾城县豆于镇第二中学邮编:051430

高山松 发表于 2013-6-13 19:15

内心柔软的核桃,兼评萧萧清风的近作《白马》

  萧萧清风是才到大别山诗刊论坛的,在其他地方发帖仅用了萧萧两个字作为其笔名,而他发在的每一首诗歌确如清风拂面一般,给人带来一份清新,一份惬意。萧萧清风的原名叫王泳冰,江苏南通市人,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走进他的博客,一些获奖和发表作品的照片琳琅满目,每一幅作品都映射出作者智慧的光芒。萧萧清风博客上面的题头有这样几个字“萧萧—内心柔软的核桃”,由此可见,在坚强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一颗柔美的心灵。正如他的个性小语中所提到的那们:“扔在这里的文字大多是我生活和情感的印记,是我沉思生命的微光;虽拙陋,但还是不能丢弃。要是真能把这些劳什子都抛开的话,也许我的人生就更完美了!”,萧萧清风无论在为人和作文方面都一直在追求尽善尽美的一种境界,有了追求才有了动力,有了动力才有了其创作颇丰的成就。据萧萧在博客上的不完全统计,本年度他发表和获奖的作品已超过50篇(首)了,所谓“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在此我们祝愿萧萧清风创作之源永不枯竭,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白马》是萧萧清风最近发表的诗歌《春天是个空洞(外二首)》其中的一首,我之所以选择这一首加以评析,是因为这一首更加清纯,更具有代表性。这也是本诗最大的特点,全诗一气呵成,如一缕清风般清纯可人,正如我们平时见到一位清纯如水的佳人,我们会有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我们读到这样清纯的诗句,便如见到一位佳人般的可口可心。顾名思义,清纯者,清澈纯洁之意也,清澈如水是一种感觉,纯洁如雪也是一种感觉,由此可见,清纯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正如我读了此诗之后,清纯二字便会自然而然地跃入到我的眼前一样,让我透过文字的外表,看到了如水涌流的泉思,看到了如雪铺展的诗魂,这是一种入骨入髓的感觉。这种清纯不是少年的清纯,少年的清纯带有一种青涩,只缘未曾入世,这种清纯也不是老年的清纯,老年的清纯怎么也脱不了一层圆滑的外衣,皆因超凡脱俗,这种清纯不仅仅只是养眼,还养心,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这种清纯是游离在社会和生活之间的一座桃花源,带给我们的是天的蔚蓝,地的博大,是一座在秋天都可以怒放的桃源胜景。

  质感明晰是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所谓质感是指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所谓明晰当然是指清楚明确,可以是构思方面的,也可以是物像方面的,本诗正是用独特的构思表现出了一幅明晰的画面,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有一种在场感。尽管我们不必刻意地去把这种感觉上升到一种主义的高度,但我们在写作时都会有意无意地用到,因为这种在场感让人觉得更为真实,更能把握,更能让作者和读者达到和谐共振,更能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作为一位成熟的诗人,在意象的运用上无不有其独到之处。萧萧的这首诗正是通过具像的自然呈现,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其中,自然地牵引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进作者预设的场景,让读者的情感在诗思闪耀间跳跃,并随读者一起奔涌,这是一种诗歌的感染力,也是一种共鸣的效果。

  本诗的第三个特点是闪光点和亮点很明确,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点睛之笔。在整首诗歌自然清纯的前提下,再加上这样有声有色的好句子的点缀,应该说是锦上添花了,这样就形成了既有篇又有句的格局,自然就提升了诗歌的档次,当属诗中上品了吧。我们平时经常会提到诗可如画,画龙点睛是一首好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句子,会让人眼前一亮,会让人觉得神情一振,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甚至会拍案叫绝被视为神来之笔。之后还会感叹这样的神来之笔作者是怎么想到的,我怎么就想不到写不出呢。同时我们在感叹之余,不仅为诗人的才气所折服,也会为诗歌的魅力所感染,这就是点睛之笔带给我们的超值享受,也是诗人灵智的大力彰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篇目固然重要,句子也不可忽视哦。

  诗歌第一节直接入题,用一匹白马的意象自然切入,用飞驰带给人动感,用草原和落日来渲染气氛,让这幅用诗句营造出来了画面充满了动漫的气息,在这幅画面中,远方和山河都只是陪衬,可想而知其场景的辽阔和气势的宏大。而这些场景都在作者的心中,由此我们可以感应到作者心胸的开阔,只有开阔的心胸才能有开阔的思路,有开阔的思路才能让我们的思绪展翅飞翔到更远的远方。而草原和落日都在更远的远方静静地呆着,草原是自然的,是清纯的,落日是我们必然的归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匹飞驰的白马,即使飞驰得再远,也会有飞累的时候,正如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流浪,一直在漂泊,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心的归宿,是归于草原还是归于落日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吧。这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情结,是人性所固有的,也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渴望,于是更能产生一种通感效应,让读者理自然地融入进来。

  诗歌的第二节就有我们前面提到的精彩句子:“它的鬃毛是不能停息的闪电”,乍看起来,用闪电的意象来表现鬃毛的动态,似乎有点匪夷所思,我们都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即逝的现象,尽管有瞬间震撼的效果,却不能作为一种长久的动态,但作者在这里打破了这种常规,把鬃毛的动态比作不能停息的闪电,既是对漂泊和流浪的一种夸大,也是对生活的一种鞭策,更是对气氛的一种渲染。没有独特的视角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的,没有灵巧的诗思也不可能有这样大胆的举措,这何止是一道闪电,这明明就是作者的灵光在闪现嘛。再看后面的句子,我们才知道这灵光还没有结束,这闪电在奔跑中还会“竖起美轮美奂的漩涡”。如果把闪电看成是一种个体行为的话,那么这漩涡便形成了一种潮流,一种生存状态,也就是说在路上不停奔跑的又何止作者一个人呢,作者通过漩涡的意象,把读者也卷进来了,让读者的情绪随着读者的思绪一起奔跑,不停地制造闪电,不停地制造漩涡,如此形成的不仅仅是一种磅礴的气势,还有一种延续不断的阔大的场景,置身其中,又有谁会不受到感染呢。

  诗歌第三节又是以一个点睛之笔来完成的,它长嘶,便为我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白色的身体挡住了黑暗的来临”,让我们在黑白的对照和转换中如有所悟,白马自然是白色的,因为长嘶便有了活力,这种活力是强悍的,可以挡住黑暗的来临。读这样的句子,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表现的手法和表现的境界却各不相同,相对来说“白色的身体挡住了黑暗的来临”更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感,在优美的意境下带给我们的余韵和想象的空间却是同样的开阔宏大,我们既可以想到一种现实,也可以想到一种人生,或许我们想得更多的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这样更为贴切,更容易让我们进入一种迷茫中的重生,更能让人看到希望之光,并为之振奋。当然这是视每个人的境遇而定的,但如此灵动的句子是不可多得的,如此能带给人多重想象的氛围更是营造得精巧而细密,让读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便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的具体体现吧。

  诗歌的最后一节是作者的感悟:“我恍然,天光还没有亮/朝露正在它清澈的眼里”,似乎把什么都说了,又似乎什么也没说,正如佛家的“南无阿弥陀佛”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等这样的佛语一样,一切的感悟皆在于读者的见智见仁。是啊,朝露自在它清澈的眼里,而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又何尝不是在我们心里呢,我们读了这样的诗句,又何尝不是百感交集,心中五味杂陈呢。既有回归的情结,又有漂泊的无奈,更有一种“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的感叹,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长嘶,虽然能用白色的身体暂时挡住黑暗的来临,但终究会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或多或少的阴影,让我们在迷茫中显得更为彷徨,那么我们何不让一切更为简单,让一切更加明了,或许这正是“朝露正在它清澈的眼里”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吧。佛说,不可说,一说就错。那么,请允许我就此打住,一切的一切,还是留给大家去思索,去回味吧。

附原作:《白马》

文/萧萧清风

我心中有一匹白马在飞驰
它不看远方,不顾山河
只想着草原和落日

它的鬃毛是不能停息的闪电
在奔跑中
竖起美轮美奂的漩涡

它长嘶,不悲切
白色的身体挡住黑暗的来临

我恍然,天光还没有亮
朝露正在它清澈的眼里


萧萧清风的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
萧萧,本名王泳冰,1971年生,江苏南通市人,南通市作协会员。已在《诗刊》《星星》《绿风》《诗选刊》《诗潮》《青年文学》《北京文学》《散文百家》《飞天》《延河》《草原》《中国国门时报》《云南日报》等全国各种公开报刊发表诗文等作品四百余首(篇),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通联:226006   江苏南通市跃龙南路朝晖花园16幢203室 王泳冰
E-mail:xiaoxiao_nt@126.com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高山松诗歌评论专辑(70篇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