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我留心春天里的弯曲(组诗)

[b]    我留心春天里的弯曲
[/b]  
  老农弯腰扶犁的背影,在逆光下
  像燃烧的木炭
  大地获得的深沉
  总是无声的
  蝴蝶高低不平的舞姿
  感动蛇蜕皮后的曲线,越加鲜亮
  跌跌撞撞的小马驹,它的蹄印
  趟进宣纸一样低低的弯月
  我知道今夜将流行什么
  
  在原野或森林
  我的目光要想弯曲下来
  看见世界背面的真相
  必须在跟随一只勇敢的蜜蜂飞翔之前
  先完成赤身裸体


  2013-4-15下午4点

  
  
  
  [b]雨中的重庆
[/b]
  
  春天的细雨像一群鸟
  在我身上不断跳来跳去,不说一句话
  我第一次看到,这里的小鸟会流泪
  
  走出机场,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
  紧紧握住我。那么多黄角树、香樟树、红豆杉、鹅掌楸
  给我以微凉的苍茫。我的视线马一样奔跑起来
  
  嘉陵江一再低头的时候,鲜花落地
  日出峨眉山,不要留意它的磅礴,细小的草尖才是它的灵魂
  乐山大佛只在深夜偶尔转一下身
  泄漏我们不关心的暗伤
  
  原谅朝天门沙嘴过于斑驳,那些孤傲的鱼
  与船永远是对手。现代建筑群,将山城推向蔚蓝的天空
  忘记阅读某件事是我们通病
  我在这里
  像遇见久别的爱人
  
  我们不是缺少黑夜,而是无法保证睡眠
  
  与生俱来的欲望
  焚烧一代代枭雄,三千年的烟尘
  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心脏
  数不清的赤脚之士、布衣天子奔赴这里
  留下“三都”之痒
  作为近代陪都重庆
  因与莫斯科、华盛顿、伦敦齐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名城
  而赢得伟大的汉字  
  
  走了不留姓名,留下的一抔黄土埋忠骨
  历朝历代
  来来去去,不迎不送
  
  你的沉默过于残酷,你的辽阔我只能用心灵吸收
  你的火辣具有深入骨髓的红色
  你是炼炉,让硕鼠望而生畏
  
  这里的春雨是深刻的,犹如岩石的裂缝
  回响无穷
  
  我一个人来到这里,不是第一个
  也不是最后一个。人们都清楚:老鼠要想嘲笑猫的时候
  身旁必须先打一个逃跑的洞穴
  
  2013-4-5于重庆江北机场
  2013-4-16大连上午11点30改毕

  
  
  
  [b]酿造死亡
[/b]
  
  快来呀,让我们在春天举起酒杯
  黄色的液体,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每一片火焰,都是麦穗的光荣
  诗歌呀,不要哭泣
  我们酿造死亡,然后享受死亡
  都是为了你
  
  因为这是海子的麦田
  我们会年年播下新的种子
  三月的原野多么寂寥
  太阳的穿透力使我们发出流水的声音

  
  2013-3-26凌晨
  2013-4-16下午改毕
首读朋友新作,握手问候。
拜读佳作。好久不见左岸老师,有时间到成都来旅游。远握
欢迎光临指冷新浪小窝http://blog.sina.com.cn/kingshy1205
[quote]首读朋友新作,握手问候。
[size=2][color=#999999]龙海办公室 发表于 2013-4-16 16:42[/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1358&ptid=39739]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远握
[quote]拜读佳作。好久不见左岸老师,有时间到成都来旅游。远握
[size=2][color=#999999]指冷笙箫寒 发表于 2013-4-16 16:45[/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1365&ptid=39739]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兄弟好,可惜没见面。我4月7日至10日在成都,住缤纷商务大酒店。在宽子巷北京大茶楼饮酒,在座的有廋西鸿、红线女、绿袖子、雪峰、马嘶等诗人,还有《星星》诗刊龚学敏、熊焱等。
老农弯腰扶犁的背影,在逆光下
  像燃烧的木炭
  大地获得的深沉
  总是无声的
  蝴蝶高低不平的舞姿
  感动蛇蜕皮后的曲线,越加鲜亮
  跌跌撞撞的小马驹,它的蹄印
  趟进宣纸一样低低的弯月
  我知道今夜将流行什么
  
  在原野或森林
  我的目光要想弯曲下来
  看见世界背面的真相
  必须在跟随一只勇敢的蜜蜂飞翔之前
  先完成赤身裸体



诗的意象生出的意境之美使我象“儿童急走追黄蝶”,虽然黄蝶不曾飞入菜花,但黄蝶的翩翩舞姿却久久留予我的眼中,如甲骨上刻写的文字,清澈,明朗,不是在读文字,而是在读历史。而契入历史的诗歌是诗歌得以流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b][color=Red]太阳的穿透力使我们发出流水的声音[/color][/b]

很耐咀嚼的句子。光芒如水,岁月如水,一种由此及彼的感慨,一种对生命、时间、以致人生的思考。流水——不仅使我想起了“落花",其实落花并不完全是一种苦痛,即使是,它也是一种苦痛里的幸福,或幸福里的苦痛,它只不过是时间消失的碑,你可以看到,你也可以不看。
建议飘红
快来呀,让我们在春天举起酒杯
  黄色的液体,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每一片火焰,都是麦穗的光荣
  诗歌呀,不要哭泣
  我们酿造死亡,然后享受死亡
  都是为了你

提读好诗。
[quote]老农弯腰扶犁的背影,在逆光下
  像燃烧的木炭
  大地获得的深沉
  总是无声的
  蝴蝶高低不平的舞姿
  感动蛇蜕皮后的曲线,越加鲜亮
  跌跌撞撞的小马驹,它的蹄印
  趟进宣纸一样低低的弯月 ...
[size=2][color=#999999]张一 发表于 2013-4-16 23:21[/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1506&ptid=39739]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张一诗意的解读,你的二度创作使我很受用,点评已转我博客
[i=s] 本帖最后由 张一 于 2013-4-18 01:18 编辑 [/i]

酿造死亡

  
  快来呀,让我们在春天举起酒杯
  黄色的液体,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每一片火焰,都是麦穗的光荣
  诗歌呀,不要哭泣
  我们酿造死亡,然后享受死亡
  都是为了你
  
  因为这是海子的麦田
  我们会年年播下新的种子
  三月的原野多么寂寥
  太阳的穿透力使我们发出流水的声音

  
  2013-3-26凌晨
  2013-4-16下午改毕
     [b]  死亡之美[/b]
               ——左岸诗《酿造死亡》浅析

     [b][color=Red] 快来呀,让我们在春天举起酒杯
  黄色的液体,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每一片火焰,都是麦穗的光荣[/color][/b]
      语言极富张力!在希望{春天}里劳作或庆贺{举起酒杯},“黄色的液体”:或黄酒,或黄色的土地{上的粮食酝酿的酒},或黄色的皮肤{的人的辛勤劳作},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语言的张力”,语言的张力存在于读者的思想里,它或在或不在读者的视觉里。秋风扫落叶,一扫而过,张力成为一种“无形的存在”;扫后有思,张力又在张力之上,形而有上,上有何物?思想也。当然这还需探讨诗作张力的有无,不是分行皆有张力。语言的张力不仅仅需要的是作者思想的语言技艺,同时更需要欣赏者想象的羽翅。作为读者来说,诗人的诗作有时候应该更像情人眼里的西施。你想让她有多美,她就有多美!你眼里的西施也可以比你眼前的西施更美。
       诗意的逻辑自然贴切。酒——什么做的?——粮食{麦穗}。酒——喝进肚里——燃烧——火焰——光芒——光荣。
     “[b][color=Red]诗歌呀,不要哭泣//我们酿造死亡,然后享受死亡//都是为了你[/color][/b] ”:我可以看到一种对于诗歌狂热的不懈的追逐,追逐途中的晶莹泪花。让我们举起酒杯,举起酒杯里的诗花,来感慨“诗歌如酒”吧!
    “  [b][color=Red]因为这是海子的麦田/我们会年年播下新的种子/三月的原野多么寂寥/太阳的穿透力使我们发出流水的声音[/color][/b]”:提到了海子,提到了麦田,如果没有延伸和创造,我们很难想象太阳的穿透力可以使我们发出流水般的声音。品茗,这种意境的美感使我感受到了丝丝蜜甜。
        纵读全诗, 前一节“[b][color=Red]快来呀[/color][/b]”很有力度,有昭示的预应力,后一节中这种预应力没有提上来,而归于一种心力的衰竭 {所以我只能同情苦痛的左岸,而不能原谅左岸的苦痛}。   
        握手左岸,或者在左岸握手。
来读左岸老师佳作!小妖问好!
永远的蝴蝶
一组凝练的诗作!红上大家共赏!
永远的蝴蝶
[quote]酿造死亡

  
  快来呀,让我们在春天举起酒杯
  黄色的液体,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每一片火焰,都是麦穗的光荣
  诗歌呀,不要哭泣
  我们酿造死亡,然后享受死亡
  都是为了你
  
   ...
[size=2][color=#999999]张一 发表于 2013-4-18 00:50[/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1699&ptid=39739]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张一用心解读,阅读与写诗一样激情所致,往往出彩,生动熠熠,不像正规诗评家的四平八稳,令人打瞌睡;现代诗一个基本特征除了张力大,情绪及色调很重要,我注意此诗的乐感,抒情是它的外在,节奏能让作者释放,心情舒畅,如果你是通俗歌曲的爱好者,或者一部交响乐,你会知道结尾部分都是处在低音部且很弱。扬抑结合适用一切文艺作品。你的激情有些像草根诗评家西翔,他是我最初为他指的路,他成功了。
此文我已转至我博客,留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