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00
- 帖子
- 22
- 精华
- 0
- 积分
- 29
- 威望
- 29
- 金钱
- 29
- 在线时间
- 2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8
- 最后登录
- 2012-5-7
|
1#
发表于 2011-12-15 18:03
| 只看该作者
散文:《回娘家 》作者:范承格
回娘家
范承格
讲到回娘家,就让人联想到《回娘家》这首歌,这首歌喜庆、风趣、快乐,唱出了女儿回家看妈妈的高兴劲儿,而我讲的回娘家却与其相差径庭。
在7月8号早晨,我一家三口坐上回娘家的车,我回娘家不是去看望父母,而是去祭奠父母,是遵照母亲的遗愿:以后外甥女考上大学了,你们一定要回来,在我的坟地上放一挂大鞭炮告诉我。想想妈妈的遗言,我就心酸,从坐上车的那一刻起,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往外流,过去的时光都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父亲在解放前,因为家庭贫穷而没有上过一天学,解放后通过自学,也认识了不少字,经常为社员读读报纸和毛主席语录。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亲的笔记本,父亲的笔记本是在六安横排头修大闸工程结束时别人赠送的,我记得上面写着:赠给廖指导员分别留念几个字。我父亲在没有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在上面写字,特别是我哥哥参军以后,只要接到我哥哥的来信,父亲就在上面一笔一划地给我哥哥写回信,但是所有地回信都是没有寄出的,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够好看。每次回信都是他讲,我的小学老师黄老师代笔。父亲的笔记本记下了他对文化知识得渴求,也记下了他对儿子的思念。
我的母亲不识字,勤劳、善良,在她小的时候每个星期天都到双门铺教堂做礼拜,《圣经》书里很多道理她都懂得。我母亲疼爱我们,却从来不溺爱我们,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厉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里不论来谁,还是在路上遇见谁,都要求我们必须打招呼,还有不准拿别人的东西,不准接受别人给的吃的东西等等。在那个困难的年月里,好多地方的农民都穷到没有饭吃,都出来逃荒,也就是要饭。那时候我们家的日子也都过得紧紧巴巴的。但那些逃荒的男女老少,只要讨到我家门前,我母亲必须给一把米,如果家里实在没有米,就给点别的吃的。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 “施比受更为有福”的道理。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的父亲和母亲对我所付出的爱。在我四、五岁时,不知怎么得了气管炎,经常犯病,只要犯病,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父亲都是背着我跑十几里的路,到集镇医院看病。妈妈说我的命是父亲的汗水和泪水换来的。在那个物质极度缺乏,贫穷困难的年月里,我的父亲和母亲省吃俭用,也要让我吃好、穿好,为我买当时最好的东西,如方巾、灯芯绒褂子、棉绸裤子、涤确良褂子等衣物,我的每一双鞋,妈妈都要用丝线绣上花,在同龄人中我穿的最好。我11岁就上中学了,中学和高中都是在离我家20里外的安丰中学上的,每个星期天回家一次,妈妈怕我住校受屈,家里每天中午的锅巴都给我留着,让我带到学校早晚泡稀饭吃,还有他们在家吃什么也都要给我留着。忘不了妈妈为我留下的红烧肉,妈妈怕我弟弟看到了要吃,就放在抽屉柜中间的空挡里,等我回来的时候,妈妈端出来都上霉了。。。忘不了父亲顶着烈日步行来回40多里路为我送钱包,那次是因为我星期天回家,走的时候钱包忘记带了,里面有饭票、菜票和零花钱,父亲一是担心我钱包丢了着急,二是担心我在学校没有饭吃,就这样匆匆忙忙为我送钱包。。。往事历历在目,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爱、无私的爱,父母的爱也寄托了很多殷切的期盼。在那个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年代,加之我年幼无知,我的学业荒废了很多,在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二年,我没有考上大学。我的父亲和母亲没有责怪我一声,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心理是多么的失望,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让孩子上大学是父辈一生的愿望。今天,你们的孙辈实现了你们的愿望,你们的外甥女以傲人的成绩考进了全国重点大学,放响的鞭炮、烟花可以为证。
我们站在父亲、母亲的坟前,泪水合着汗水在我的脸上流淌,我心里默念着:父亲、母亲你们安息吧!你们的愿望,你们的后代子孙们会努力实现的,明天的阳光将会更加灿烂!
(作者:范承格,女,诗歌、文学爱好者,《思念父亲》获六安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二等奖。地址:安徽省、寿县南门外交通路中段、白铁门市部 邮编:232200 电话:0564-4222027 手机:15855275636 电子邮箱:[email]fancge@126.com[/emai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