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晚唐遗韵

晚唐遗韵

晚唐诗人陆龟蒙的墓,也在保圣寺西的一隅,在高高银杏树的掩映之中;据说是衣冠冢,反映出甪直故人对这位放浪江海行迹不定的诗人的热爱个追崇。
在晚唐文坛,陆龟蒙可谓一帜独树,诗文皆有上品之作,而且此人不畏权贵,关注民生,敢为民苦民怨立言,时文多有辛辣讽喻意味;且诗家夫子不为世所拘,常一蓑一舟,一壶老酒,出没于烟波太湖;但是他的诗文,如律吕悠扬,在三吴大地,起伏跌宕,有关他的民间传说,可谓是枚不胜数;典籍文章里记录的一鳞半爪,一样凸显出他的风采,他的智慧,他的画意诗情;他的山水情怀,他内心里的民生疾苦,都像他的诗文一样,恣肆,蜿蜒,在吴越胜地,经久不衰。
早就知道他的墓在保圣寺里面,可很多次,都是站在河的这边,朝那个地方张望,在我的视线里,那个快意蓑舟的诗人,一支钓竿,一袭长衫,从天那边的烟波里缓缓而来,似乎他快意的吟哦,都在平滑如镜的水面,泛起涟漪无数;这是怎样的诗人,又是怎样的风情画卷?只是历史瞬间翻去,在时间的长河里,一切回归沉寂,又一切匆匆向前。
我是在一个雨后的日子,站在这一塚黄土前,向那个朝代眺望;历史太厚,云烟太浓,岚雾太重,就算我穷尽目光,用尽气力,也不会看见什么,只有耳边掠过的风,似乎夹杂着晚唐遗韵,一路奔涌,在小桥流水间穿梭迂回,那些诗文,沾满湿漉漉的水汽,蝌蚪一般,在川流不息的波光里出没。
这一天恰巧是农历的清明节,做这样的怀想,多少有些沉重,但黄土里的那些风情绰约,一样在心坎里激起涟漪无数;本来想用几个寄情的文字,来表达我们这些后来者的敬意与缅怀,但目睹渐渐丰茂的草色,内心里竟不知如何表述,怪只怪,那些灵秀的文辞,早隐迹于江湖,我们一干人,学浅才疏。
回头仰望,银杏树高大挺拔,满枝都是新叶,生命的气息,隐忍而盎然。千年的时光,已在它的枝枝丫丫里穿梭而过,包括那些晚唐风情,诗词雅唱;同样也在它的身体里流连,栖息,积淀,在一方水土上,耸立成一种标记,一种千秋不朽的纪念。
在墓的前方,尚遗留清风亭,斗鸭池,都是与陆龟蒙有关联的遗迹;在这样的景致里穿行,似乎正穿越时空,行走于那个朝代,那个诗人愤世嫉俗又倾情山水田园的形象,就凸现在眼前,尤其淌自他心灵的文字,更是一种蕴味,滋润着这方水土,而后世子孙,就徜徉于这样的文化脉络,一路成长,再书写些绵永的歌诗,咏唱脚下的人情风土,记叙这贯穿古今的村落人家,小桥流水,在桨声灯影里,描摹风姿绰约的姿态万千。
在这样的节气,这样的氛围,与一个朝代的诗魂做心灵的交流,是不是三生有幸?纵然会有些许落寞在心头浮现,但那些文化气息,历史钩沉,入得肺腑,是不是也是一种际遇,一种沉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