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皖西大地的骄傲,大别山人的自豪。
力求心安理得 自由自在
祝贺~~~!
推荐红尘一笑一组(帖子地址:[url]http://dbssk.5d6d.com/thread-21288-1-1.html[/url]):

《豆芽菜,白米粥》

阳光下乌鸦傻愣愣地盯着牛
青蛙跳来跳去,跳来跳去,稻田有声没气
汗水和梦遍布石头
穷乡僻壤,一只鸟眼能有多空旷呢
那么看她就知道了
粗大的捣衣棒捶着河流,身子弯如一支弓
小女孩就打旁边坐着
禾苗比她高,天气比她好
我把她想成一只鸟,翅膀还没长出毛
指头上的瓷碗古铜色
盛满流年
要不是这么一个好天气,我怎能感受温饱
豆芽菜成林,白米粥如海
船走远之后抬起头来
远方很空,不过一两只鱼在飞而已
她藏起碗,踮起脚尖
把祖母头上的汗粒捏在手心
风迟迟未到

◆往事

乡村没有什么比那只熊的皮毛更暖和的了
他倒下之前,就这样说
那之后她一直穿着,夏天也没见她脱过
大地泣血多年,河流泛滥多年
菊花零乱
泪水和泥沙掺着
誓言使劲地舂,舂成糯米粑粑

◆别离

那女子头顶烟灰缸,浑身寒气逼人
后面的男人脸色就象熄灭的烟头扔在烟灰缸里
这个时候
城市已经大半部分入睡
只有乡村公路上还有这么两个人
游行包很冷很沉
车一辆往南,一辆往北
黑暗中,往南的擦去了她面庞上的雨水
往北的塞满了酒精味
树影婆娑
那些耐不住情绪的雨啊,不停地飘过
它们来时生硬,盲目,凉薄
桃花唰唰的响

◆致那个寡女人

风筝是她扔在天空的一只螃蟹
它只有六条腿,扔出去时,桃花就已经落了
桃花落了野菊花又开
黄狗越来越瘦,乡路越来越短
剩下的脚步,有泥土堵塞
把鞋带子系紧了,群山搭在边上
河流偏一点没关系,只要云朵还在当头
乡村土语伤不了她
岸边的日子一畦一畦,她挖的条理分明
红脖子的男人,大都虚情假义
还有,夕阳是拖不住的
那条河不需要他折腾

红尘一笑,原名胡建秋,男,农民,湖南省祁东县灵官镇双玉九组,邮政编码:421652 邮箱:[email]cncqwe@sina.cn[/email]  QQ:811246859   电话:15211402682   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u/1781558334[/url] 简介:诗歌见于《作家天地》,《绿风诗刊》。。。用名红尘一笑,潇。《渔塘》曾获诗歌报网站十周年大赛金奖,《胸怀》获南阳移民情诗歌大赛二等奖,《端午雨》获第三届屈原杯优秀奖,《诗人在天堂》获首届李贺杯三等奖,另有《雁门短章》,《彝乡风光》,《乡村的符号》等获各种奖项。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b]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39331&ptid=16067]108#[/url] [i]松山居士[/i] [/b]


俺投的怎么没有编辑看呢?
[i=s] 本帖最后由 落云听雨 于 2012-4-23 19:42 编辑 [/i]

《追寻一个动词的光芒》

文/落云听雨



当风吹响大地,暮色四合的时候

总有人睡着,而有的人一直醒着

在一个季节里把所有的心事怀藏

比如亲人的健康叮咛,一个简单的举动

构筑多少游离的时光

把一些话语不断的唠叨

这竟也成为人间幸福的事



当暖瓶里的水,失去最后的温度

一双嘘寒问暖的手不会遗忘

持续保持它的温度

我渐渐学会了理解

血塞通,尼莫地平片,只要你还安然无恙,

那些邋里邋遢,高嗓门大叫的坏毛病

我统统学会遗忘



当然,我可以选择坚持

我需要一个可以憩息的地方

安放一些赤诚和关怀

在我的余生里,不寂寞,不荒凉

仅仅一个眼神的暗示

可以抚慰,让一颗心不再继续受伤



我小屋前的那棵树今年基本没开花

别的树花朵灿若云霞,这棵树却沉默着

我的姐姐说它生气了

有一个男人几次贴着它的身子,来回的蹭

当春天来临时,树拒绝了缤纷的美丽

而它生命中曾经有过的哭泣

又有谁静下来聆听过,把落叶飘逝的容颜

静静地的带到墓穴深处



这些年来,我一直和树一样的呼吸

逐渐在重叠的风景中,骨质钙化

关节进行性屈膝,失去膜拜的偶像

匆匆而去的过往,让思维高度又低了几分



没有人,可以逃离宿命的安排

最终以一掊土灰回归天堂

谁在扯我们的心,重拾前人的道路

让牵念风声水起,砸疼爱的光芒



《用鱼的记忆忽略生活》



现在起,我不再是你身体的一部份

云端之下垂落梵语

从十亩方塘,聆听水的哨声

到塑料瓷盆,收集自己的呼吸

包括从未有过的尘埃漂浮

一些记忆,已经离我太远



直至年华老去的那一天

一些模糊的细节,无法收集思绪的碎片

渴念菏泽之水,润泽肌肤

优雅与枯槁,也就是一瞬间



而时光之手永远也抹不平,脸上的皱褶

摄取一缕光线注入,苍老和年轻面对面

那些阴郁和寒冷,包围身躯下最孱弱的心脏

将月色柔软的部分,肆意蔓延



撷取浪花的微笑,倾听心事被市声弹破

躲在历史深处,人与物已相隔百年



《以水的耳朵聆听》

水,一直奔流在生活的低处
从春到秋,翻滚咆哮,以无形之型
不断击打我们憔悴的神经

一些鱼儿的命运被揣摩被预知
一只龟守望千年,游戈江河
那些水上的鸟儿试图飞过转动的漩涡
而河流的飓风,正从上古的河岸涌来
利剑一样刺穿我们的喉咙

坐在波涛之上聆听
一些神明的话语被钓起
象舍弃的道路被重新穿越
而我在汹涌的回音里

如绽放在水里的浮萍
看见满天星头和亲人的影子

不知不觉中,成了河流的一部份
向着家的方向,漂流在水上





【作者简介】:落云听雨, 原名:李营, 汉族,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江苏新沂人,自由撰稿人。
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苏北文学》,《潮白河文学》,《中国现代诗人》杂志诗刊,文字及美术编辑。
2010年习诗, 有诗在《诗选刊》,《诗潮》,《中华文学》,《黄河诗报》,《中国诗歌在线》,《大别山诗刊》,《江苏工人报》,《情诗季刊》,等几十家刊物发表,并入选各种版本,个人诗集《在天空打开自己》出版。


【北京诗人】,【核桃源】,【诗选刊】等若干家论坛美编及书画版主。

诗观:诗是字的音乐、心的舞蹈、灵魂的歌唱。

联系方式QQ:1048671707
邮箱:[email]zhanping49@126.com[/email]
落云听雨新浪博客: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49bc8e0100yzqv.html[/url]
邮寄地址: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李延平转李营收  
邮编:221400
茅农自荐


《城市茶馆》
     茅 农

一杯江南春天的馨香
一对情侣卿卿我我
小提琴柔和的音符
浸染变调的东方爱情


八仙桌连同大碗茶消逝了
如同茶馆里的三轮车夫
那些海阔天空 天南海北的话题
已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

一杯咖啡打开了茶馆的门
我们品味西方文化的果实
心灵深处的那杯茶没有被击倒
盘子边多了一块加盐的面包


在陌生的城市
还是去茶馆
还是一杯家乡的茶
还是一个人
把茶喝淡
把心喝暖

《开在城市的花》

一朵花开在城市的路边
许多人看着他
一瓣瓣展开又落下
一个故事在冷漠的视线里滑过
没有回音震荡

花朵结了一枚果
吸收城市的冷暖
和一个个脚印
在噪音冲击下变形 扭曲
一个刚到城市的农民
叹了一口气
仿佛看到自己的结局

没有等来温暖的手采撷
无人知道他的酸甜
果子坠落在水泥地上
怀中有一粒受伤的种子

  《城市是一张网 》

一张网笼罩着城市
有人拼命钻进网里
去捞取一个位置
却成了别人的鱼
自愿结成一张网
成了网民
看不到那只无形的手
从网里榨取

生活在各种网里
从电网买来微弱的光线
从互联网里听到虚伪的声音
把劳动储存在金融网里
换取一串数字密码
怎么也不踏实

谁撒下的网
网住一座城
收起又撒开
从一张网挣脱
另一张网正张开
等你游进去

茅农原名唐胜。生于68年3月。江苏句容市人。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大学时代发表诗作,一度中断。2011年7月重新在网络论坛发稿。近200首诗歌散见于《中国现代诗人》《大别山诗刊》《北京诗人》《诗心灵》《诗友》《圣地诗刊》《新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入选2011《当代诗卷》《当代情诗100家》等多种选本。农艺师。   另有大量新闻作品在本地报刊发表。农业科技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博客 [url]http://bolg.sina.com.cn/u/2724015312[/url]     qq  1974404554
来分享分享
祝贺
投到邮箱的也行吧?
237127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小学 陆秀红
http://blog.sina.com.cn/luxiuhong786
[b]小诗三首[/b]


[b]妖[/b]

你像一株罂粟
梦一样开在我必经的路口

今生
逃不出你妖媚的蛊惑

我的灵魂
渗透了你慢性的毒

[b]
蝴蝶与蓝[/b]

轻盈的羽翅
飞入虚无的梦

心 幻化成
涌动的蓝

谁 听到了
浪花与羽翅的呢喃

[b]我们相识已到暮年[/b]

我们相识已到暮年
像两棵亲密无间的树
喜怒哀乐相互倾诉

可还有一句话没对你说
说出来怕把你伤害

就让这不是秘密的秘密
在我心中永存 与我生命同在
好让我游走的灵魂不会孤单



通联:浙江省嘉兴市鸳湖路南湖国际俱乐部(陈中明)收
邮编:314000
邮箱:[email]evdo1234@163.com[/email]
积极支持
请问,我写了一篇关于缘结大别山诗刊的散文,《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是不是可以发在,跟贴在这里
哦,我知道了,发在结缘大别山栏目里,——
哦,我知道了,发在结缘大别山栏目里,——
[i=s] 本帖最后由 纪开芹 于 2012-5-8 14:40 编辑 [/i]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结缘大别山诗刊
作者:刘光荣

          一、开芹晏晏

      与大别山诗刊结缘,起于与纪开芹君初相识。
      那是在觥筹交错、把盏言欢的诗歌筵席上。我本不宜小酌,更谈不上豪饮。然而,禁不住淮北矿区作协秘书长郭传火同志三言两语相激,又有甘肃诗人李满强高歌助兴,更那堪《诗歌月刊》黄玲君女士在侧温笑软语。我遂一杯下肚,二杯脸红,三杯汗出,四杯出了状态,五杯时我想:济济一席骚客诗人,来自堂堂大重庆者,唯我一人,且不要堕了吾山城人的名头。思罢,便欣然起座,举杯向当头华灯,张开沙哑喉咙,所唱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间或向安徽厚重诗人江峰、晚到筵席的苦吟诗人孙子兵等敬酒。歌罢,酒罢,顿觉皓月(华灯)当空,挂在头顶;满屋群星(眼角的金星和满屋的诗人),交相辉映。停杯,落座,瞥见斜对面一惊艳女子便成了我歌中的“千里婵娟”,却近在咫尺,只隔一桌具的距离。她偶尔谈笑晏晏,偶尔落寞款款。我的醉意陡地醒了大半。吾心叹之:才女原来是醒酒的良药,这席间有如此“绝妙佳诗”,看来还不冤我二天二夜的火车硬卧了。那一晚,便是第四届“桃园杯”诗赛颁奖会的前夕。
      次日颁奖会结束,已到中午。盈盈轻拥,转身便成永别。那时,恰四月的清风拂面,艳阳在天。心头满是飘逝桃花的芳菲。离人有泪,点点倾城。
      江淹有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真是离别的真谛了。
      自此,便记住了,在大别山的深处,有一位写诗的女子,叫澜水微静(纪开芹)。她是大别山诗刊的一员。

       二、        居士风采

      居士风采历来为我所喜爱和崇拜。“天生我材必有用”“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清莲居士,“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东坡居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居士,六一居士,柳泉居士,香山居士等等,这些居士伴我走过了前半生懵懂的岁月。今春以来,又新添了一位居士,那便是以“松山”为名的“松山居士”。
      初入大别山诗刊论坛,很多方面不懂,需要学习,除了开芹之外,便多得居士之助,铭之在心,化为动力,有时还是网前深宵不倦的动力,化为我写诗的灵感与火花。他在论坛上发帖多,亦勤奋,有时疲倦欲要偷懒时,看居士还在闪烁,便会心一笑,再沉入到诗海遨游。读了《“霍山黄芽”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终评随感》,知他获奖甚多,著作甚丰,评诗“客观、公正、公平”,主张诗人应多读别人的诗,找到别人的优点,比较自己的缺点,这些,对于原先固步自封、只顾埋怨的我,是多么重要呀,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呀;还知他“从普通会员到散文版版主,到超级版主,再到论坛副站长”,凑巧我现在也是散文版版主,并不是说我一定要重复他的老路,即使我要走,也不一定行得通的,但是,他这一种坚持的精神,这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这一种甘作嫁衣的奉献,值得我学习,值得每一位文朋诗友学习。
      他在《诗歌茶馆》栏目里,发了许多为文的理论,有些是转当代名家的,我是每一篇都详细的读过的,并且要读过多次再留下一点去过的痕迹,从中获益匪浅。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实际的人,不光是口上光鲜,而且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会员们的诗歌水平。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一个参赛活动中,因为网络问题多次弄丢我的参赛帖子,开始我的激情一直在那个事儿上,不停的联系他们(私下揣度有纪开芹版主、松山居士副台长和陶玲副主编等等),给他们找了不少的麻烦,后来,看到很多的高水平的帖子发出来,渐渐地就灰了心,只觉得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把水平提高,就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再后来,我也把这事忘记了。一个偶然的时间,我发现居士正到处找我,给我传递信息,碧宇主编、他和纪开芹版主到QQ多次找我,恰恰我又不习惯上QQ,也不习惯在QQ上聊天,他们的心急如焚我是知道了。在我把这事忘记的时候,毫不抱希望的时候突然知道他们正在为这事想办法。我静静的回复了他们,纪开芹版主我是蒙过一面的,而其他人我只知网名,不曾瞻仰其灼灼之华,但他们正在为我的事着急。回复完后,深夜了,我关了电脑,静静的坐在屋子里,四周一片宁静。在黑夜里,我看到了大别山诗刊,我看到了中国诗歌的希望。静静中,我有泪花闪烁。我对获奖已经不抱希望了,使我感动的是这种处事的态度。她只起步五年,但成绩斐然,但是还有待于努力和提高。我纵身一跳,也将成为其中一员。这种大别山诗刊的精神,将一直留在我心底。
      这是居士风采,坚韧挺拔,待人和善诚恳,有满山松林之绝代风华。
      这,也是大别山诗刊的风采。

         三、        碧宇东风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是清代词学家、开创常州词派的一代宗主张惠言写的一句词。李商隐说“飒飒东风细雨来”,东风伴随着春雨。这里的东风,就是春风,使万物萌发、万物惊喜的风;在她到来的时候,不但草木、植物、动物惊醒了,人的内心也惊醒了。我们每个人不能只有物的世界,还要有心的世界。而到论坛不久,我便感觉到碧宇女士便是这股东风。她吹拂的是我们内心的世界。(参考叶嘉莹《小词中的儒家修养》)
      在《绿色大别山——〈大别山诗刊〉主编碧宇访谈纪要》中知道了有关诗人的碧宇种种、认识了这个在大别山深处在天堂寨里,以诗歌为生、为命、为家的女诗人的惊才绝艳。
      碧宇,七十年代初生于安徽六安大别山南麓,淠河出山入淮的第一镇的苏埠镇,原名,陶群。2006年10月创办“大别山诗刊论坛”,2007年5月创办《大别山》诗刊。70后代表诗人、当代民间诗刊代表编辑,《大别山诗刊》创始人,著作甚丰,“绿色诗歌”写作的倡导者,她主编的刊物以其“民间性、开放性、包容性”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平台,同时也为诗歌评论界提供了诗歌文本。弘扬真、善、美,关注社会种种,关怀生命多样,关心生活多层次,不低俗、不压抑、不灰色、不无病呻吟,倡导真实、鲜活、亮丽、昂扬向上的、透彻生命的态度和诗歌态度,为推进、发扬、传播、振兴中国诗歌文化做积极的贡献。提倡“绿色诗歌”写作,因为绿色除了永恒,还有就是自然、生命,还有爱……甚至一切美好的事物,太阳眷顾万世生灵,在她的眼里,太阳也是绿色的。她把诗歌当作血液,当作营养,举办诗歌活动,以激发广大创作者的激情。人生的意义在于自由思索和思考。在诗歌的道路上不断跋涉,有苦、有泪、有血、有情、有诗友的团结、也有散开的筵席、向离开的桑叶儿忏悔和致歉,寻找中国诗歌出路,寻找刊物的出路。
      她努力组织一个诗歌基金会,看到她给企业家宣传,有的支持,有的不了解,不理解,更不热衷,甚至冷眼,她却没有却步,她说需要的是开创精神,她看到的只是未来和希望。再联系到前面,在一次活动中,她嗓子沙哑,眼睛浮肿,耳鸣,头晕,早晨起床时嗓子竟然发不出声音来有半个多小时。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使力地咬着牙帮,眼泪却默默的流了出来。我想,我能理解碧宇,一定支持她,支持大别山诗刊,支持中国的新诗发展……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这股东风没有一个理由,有的只是热爱诗歌的一颗拳拳之心;没有解释过多的一句话,有的只是把生命和青春献给诗歌的誓言;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有的只是带着春的讯息的东风,吹过,无言的吹过,就使得我们的宇宙春天开满了万重鲜花,让我们的诗歌有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这就是我和大别山诗刊的一点故事,我和大别山诗刊的一些了解和交流。我理解了一种绿色的精神,碧宇的精神,大别山诗刊的精神。
      中国诗歌需要这种精神!


刘光荣    邮编:402679     QQ:1367060235    邮箱:[email]1367060235@qq.com[/email]
地址:重庆市潼南县太安中学(潼南县太安镇磴子街17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