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罗城,那些不老的传说(组诗)

[b]罗城,那些不老的传说(组诗)[/b]
               文/梁颖

[b]【序】[/b]

青铜,长不出锈迹
它鉴出的那卷“王”字图腾史册
不沾半点风花
也与雪月无关

[b]◎ 南粤古国,百粤文明的摇篮[/b]

桃花醒了,野百合也睁开了眼睛
那个手执石器的人,种下谷粒和字符
那些盘根错节的血脉
沐浴着楚风汉雨,文明之树
开始枝繁叶茂

二州刺史陈法念来了
他“以孝义训溪峒”,用“忠孝”的中原道德规范和
“诗书礼”的儒家文化
喂养贫瘠的黎民和子嗣

龙龛岩的石室里
还摆着唐代宰相张柬之的牌位
他“泷水涸沙舟啮齿,风迴柁转月迎眸”的诗句
让岩洞的石壁,熠熠生辉

桓彦范,这个官至司刑少卿的唐代文学家
因韦后干政,被贬为泷州司马
还未来得及上任
就命殒途中。泷州的文化史册
洇开了一页血红的诗章

大诗人宋之问也来了,他的《过蛮洞》
和《入泷州江》
浓浓的墨香从《全唐诗》里析出
还原成百粤上空一朵朵
淡薄的云烟

这座古朴的城池,千百年来
“兴文引禄”,用那块钝拙的石器
开启百粤的古代文明,让楚文化的余香
开满百粤的历史枝头

[b]◎ 月光,落在斑驳的城墙[/b]

月光,落在古老的城墙
这些斑驳的光影,青烟一样荡开
在静默中诉说着尘世的
倦慵与沧桑

那时的土著和瑶民,他们举起的旗子,直抵州邑
一座城墙闻风而起
大明青砖垒起的威严,让那些不安份的喧嚣
统统归于沉寂

这座筑于明朝的城池,被浩浩泷江
见证了兴衰。那些穿越时空的月光
正静静地落在城墙上
我不敢惊动风声,怕它一不小心
就会吹落檐角脆薄的铃声

青砖上的名字层层剥落
纸上的江山,远古的神话,正穿透时间的羽翼
不必触及历史。我们只说往事
说这些被风化了的光影与记忆

[b]◎ 罗定学宫,复活的孔圣或者传奇[/b]

如果仅仅只是三百多年的时间长度
作为学宫,算不上什么
如果旧址上只残存棂星门、泮池和大成门
这里也成不了风景
如果中轴线上还有御道、月台、大成殿、崇圣祠
两侧再配以两庑、乡贤祠、尊经阁、奎星阁
就是目前西南两江流域仅存的
形制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学宫建筑群了

而这些,还不能称之为传奇

当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香樟树
在河底沉睡了十几个世纪,于孔子诞辰2557年之际
才穿着神灵的胎衣,以孔子圣像的方式
显灵人间,端立于大成殿内
与中轴线上十公里外那座高耸的文峰塔遥相对望
灵气频传时,你一定会觉得
这,才叫传奇

站在孔子圣像面前,我仿佛听见
琅琅的读书声,在风中传送,它穿越远古到未来
从巍巍学宫,一直响彻遥远的太空

[b]◎ 文塔,一朵圣洁的莲花[/b]

我来时,正月上树梢,有清风拂面
如水的月光给文塔披上一件柔软的蓑衣
闪烁的霓虹,在塔檐上次第开放
雾气。铃声。塔影
有人轻语:一串浮动的莲花

塔在水中映,翠荷水上浮
七层绿色琉璃瓦装饰的塔檐,八角微微翘起
如莲的花瓣昼夜兼程地茂盛
将四百多年的风雨如磐,低语轻传

文塔,在未叫文塔之前
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三元宝塔
那些希望连中三元的读书人,雁塔题名
从此,文塔的名字
便被粼粼江水,洗成一笺绝美的词章

它的红粉石砌须弥座台基
托起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梦想与夙愿
八角飞檐下的56个小铜钟
又向世人传播着多少捷报与佳讯

四百年了,四百年了啊!它像一朵涅槃的莲花
在泷江河边静静绽放
在月光轻泻的静寂里,望断狼烟和烽火
只蘸二两清风,三钱荷香
来撰写厚重的历史和菲薄的春秋


[b]◎ 博物馆,一卷翻不完的历史画册[/b]

石头开口说话。日渐风化的箭矢
与骨头,用斑驳的语言,说出一万两千多年前
那些日渐风化的秘密

路上的先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他们凿地播谷,围猎伐木。用篝火
布置爱的道场

地裂兮,天崩。一只只猩猩在噩梦中惊魂
大风中的鱼群纷纷涌上山岗
“下山洞”的溪水,濯洗不净扬子鳄黝黑的躯体
一根智人桡骨,生长着新旧石器时代的
蛛丝和马迹

铜绿爬上了鼎鉴。编钟失散了弟兄
干戈与玉帛,悄悄隐于石头
那些更替的皇朝,连同锈蚀的人首柱形器
统统穿上轮回的棺椁
供后世瞻仰与祭祀

石兽远去,英雄归来
十九路军的枪声,让日寇胆颤心惊
蔡廷锴将军用自己的睿智和英勇
在抗日战争的史册,在淞泸这片热土上
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过隙之白驹,蹄痕轻瘦
如果,时间真的是一条河,你可以溯河而上
触摸先祖的口音。如果时间是一支笔
你还可以蘸上浓重的墨彩
为美丽泷州,泼写多彩的画卷

[b]【结】[/b]

七百年不是历史,一万二千年才是风霜
古老的城池收集星光与夜露
一半分给沧海,一半遗给桑田
剩下的半截月光
在一段传奇中续写春秋

因陈不是她的名号,守旧亦不是
我清楚的看见
古城门头上嵌着闪闪发亮的招牌——
“历史文化名城”

拙朴的石头传递着罗城的辉煌
明朝以前的故事已经久远
几行小诗道不尽她的前尘与旧事
就裁一段彩色丝线吧
用智慧和汗水
再织就“纺织之城”的锦绣前程


====================================================
作者简介:

本名梁颖,常用笔名寒烟、寒烟儿,广东罗定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云浮市作协常务理事,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诗林》、《诗选刊》、《诗潮》、《广州文艺》、《青年作家》、《锐度诗歌》、《作家导刊》、《北京诗人》、《当代诗人》、《中国当代诗人》、《大别山诗刊》、《诗深圳》、《映山红》、《诗中国》、《流觞》、《三峡风》、《西蜀》、《潮白河诗刊》、《校园诗人报》、《文萃》(香港)、《西安商报》、《朔方》、《核桃源》、《云浮日报》、《北京对联》等几十家报刊杂志;有多个作品入选各种文学选本;多次在各大文学论坛举办的主题诗文大赛中获奖;首届“大别山十佳诗人”。著有诗集《诗语若烟》(北方文艺出版社)。

联系方式:
通    联:广东省罗定市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 梁颖
邮    编:527200
博客地址:[url]http://blog.sina.com.cn/u/1751250800[/url]
电子信箱:[email]357411926@qq.com[/email]
寒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1250800
历史文化的积淀,波澜壮阔,诗意厚重的一组!
精华学习!
语言生动形象。问好!
明香回荡透四海,
百花怒放毒草稀!
提读精华。
学习精华
诗意盎然,感受小城历史。
清新、雅致,富有张力!赞!
用最简洁、最朴实的句子,表达出最美的意境!
厚重之中有跳脱的思绪
朴的石头传递着罗城的辉煌
明朝以前的故事已经久远
几行小诗道不尽她的前尘与旧事
就裁一段彩色丝线吧
用智慧和汗水
再织就“纺织之城”的锦绣前程
欣赏精华。语言饱满,厚重内蕴。晴儿学习。问候寒烟儿老师。
学习精华诗作!问好老师!
桃花醒了,野百合也睁开了眼睛
那个手执石器的人,种下谷粒和字符
那些盘根错节的血脉
沐浴着楚风汉雨,文明之树
开始枝繁叶茂
很深的底蕴,问好站长
有很多的精华句子,诗意自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