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代数公式,或生死命题

  代数公式,或生死命题
  
  小时候,我不太喜欢数学。
  因为我总是记不住繁杂的代数公式。
  但又必须花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
  却不解其中味。
  
  就像3月25日发生在长沙的悲剧事件:
  年方21岁的女大学生花季少女杨丽君
  被窨井吞噬(5月25日发现其遗体)。
  以及北京、深圳等城市的道路
  突然塌陷,
  吞噬毫无防备的行人和车辆。
  
  理论上公式中的字母是可以替换的。
  就是说,杨丽君和毫无防备的行人,
  也有可能是乘坐小汽车下基层
  视察工程质量途径的市长或省长;
  当年建造窨井或涵管的人;
  当年修筑道路的人(或他们的子孙)。
  
  代数公式,
  原本只是解开自然奥秘的一把钥匙。
  如今却要用它来探究“走路死”,
  这样既简单又复杂的生死命题。
  是二、三十年前的岁月太轻浮了,
  还是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太沉重了?
  
  我猜想——答案,
  很有可能藏在银行的保险箱里。
  那么,保险箱的钥匙又在谁手里呢?
  
  2013年5月26日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我猜想——答案,
  很有可能藏在银行的保险箱里。
  那么,保险箱的钥匙又在谁手里呢?
晴儿赏读松山老师新作。令人深思的问题。读起来也是一种沉重。
  理论上,公式中的字母是可以替换的。
  就是说,杨丽君和毫无防备的行人,
  也有可能是乘坐小汽车下基层
  视察工程质量,途径的市长或省长;
  或者当年建造窨井或涵管的人;
  或者当年修筑道路的人(或他们的子孙)。
  
现实的反思,问好
很耐思的结,问好
很巧妙的构思,学习欣赏!
很沉重的话题,值得探讨!
代数公式,
  原本只是解开自然奥秘的一把钥匙。
  如今却要用它来探究:“走路死”,
  这样既简单又复杂的生死命题。
  究竟是二、三十年前的岁月太轻浮了,
  还是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太沉重了?

意味深厚
我猜想——答案,
很有可能藏在银行的保险箱里。
那么,保险箱的钥匙又在谁手里呢?


——带来思考的诗句。问好老师!
永远的蝴蝶
这首诗歌想象丰富,诗思开阔,立意别致,语言十分有特色……
永远的蝴蝶
[b]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3646&ptid=41246]11#[/url] [i]蝶小妖[/i] [/b]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诗歌不适合表达
赏读!学习!
[quote]这首诗歌想象丰富,诗思开阔,立意别致,语言十分有特色……
[size=2][color=#999999]蝶小妖 发表于 2013-5-26 19:29[/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3646&ptid=41246]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同感。值得学习~~
总体不错,结尾的叩问很有力度,文笔朴实细腻,提升得也很到位。精华了。提点建议:如果再精致一点就更完美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