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幸福而自在的生命时光

幸福而自在的生命时光



                                   —— 普冬组诗《美丽时光》赏评



                                       星儿叶子/文



    毫无疑问,普冬的组诗《美丽时光》是精彩的,也是经典的,它是诗人卓越思想和高超诗艺的完美结合。诗中所描述的幸福而自在的生命时光,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类生活的全部理解和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崇高生命境界的审美追求。

   

    这组诗歌,情景交融,情理交融,诗人很好地把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诗人始终控制着“情”这根主线,让它贯穿全诗。这个“情”就是诗人骨子里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类生活所持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和热爱的情怀。他把丰富深刻的哲理寓于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描绘之中,哲理的思辨总以生活为依托,想象的展开总以现实为基础,哲理思辨没有在不着边际的玄虚和妄想中迷失,所以他的哲理和思辨是鲜活生动的,是舒适人心的,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枯燥乏味、虚无和厌世的。

   

    这组诗歌在不经意间抵达了很高的生命境界,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抵达了生命和万物的真理之美,达到了空灵澄澈的大美之境。诗人看到了事物的永恒和瞬间,表象和本质,自由和局限。他在这组短章中容纳了自然事物和人类活动的多层次描述,在“我们”、“它们”与“她”的叙述主体不断转换中,最大限度地多视角、多层面审视和揭示了自然、时空和生命三者之间奇妙的关系,特别揭示出自然万物与人类生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印证,相互推进和相互限制的本质,真实呈现了人类生活的行进和静止、存在和消失、幸福和忧伤,把一种复杂微妙的万事万物之间的本质关系非常鲜活地呈现出来。太阳、河流、山谷,草木、谷物、村庄,羊群和雁队,父亲和母亲,诗人娓娓叙说,淡淡描述,巧妙勾画和点染,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鲜活呈现,重叠映照,构建起一个令人陶醉的艺术世界,让读者沉浸其中体悟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真谛。

   

    诗歌1—3节描述了无限时空中时光的流逝:“时光偷走生命剩余还有什么 / 夕阳熟睡在对面的山凹。山峦熟睡在回家的路上” 有一只雁匆匆经过天空,还有虚幻中淡远飞翔的牧笛声。在这辽阔而散漫、真实而梦幻的时空里,我们感受到生命行进和静止的气息。诗人思绪散开,引领我们进入更深的场景。



    4—7 节概括描述了比较贴近现实的山村里的生活场景,但这些生活场景构成一个整体性象征,它象征了人类生活最本质的层面:有限生命在无限时空中存在、成长和衰亡,同时二者又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生生不息,人类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矛盾统一体,它运动着又静止着。诗人对生活的描述都采用进行时态,让读者体会到行进和变化中的生活本质: “看女孩成为母亲看母亲收获村郛 / 青草慢慢变黄。羊儿在火光中长熟”“稻谷睡在土地怀里,有一天父亲把他抱回家 / 母亲棌来金黄的芦花铺开暖床 / 大水牛卧在槐树下看蟋蟀打架,看白云经过”“看村庄慢慢变淡消失在遥远 / 羊群慢慢变老。山冈年年绿着 ”蒙太奇式的镜头组合,达到了动态、立体、透视地呈现生活本质的奇妙效果,诗句呈现了神奇的精妙和张力,震撼直透人心。这就是最朴素又最郁悒的“幸福”,这样的生活令“我们幸福地痛不欲生”

   

    生活中的人们是自如自在的,是温暖幸福的,同时也是忧伤的,他们来过又走远,生生不息啊。诗人的热爱与悲悯之情在诗行间缓缓流淌,我们感动到流泪。



     然而“他们”也包括“我们” ,“我们需要像一个真正的劳动者” ,在这里人称自然发生转换,叙述主体由“他们”变成“我们” ,诗人在此从一个观察者变成了一个情境中人,他把自己放进去,也把所有人放进去,诗意和哲理得到扩展和升华,诗歌层次变得丰富多彩。人称转换是观照视角的转换,这种巧妙的人称转换成为一种很好的诗歌表现手法,也成为普冬诗歌一个明显的特色。



    8—19节是以羊群为主体意象进行深层刻画的。这里主要以羊群来象征劳动者及其生活,诗意地揭示了他们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他们的辛劳和沉默,他们的艰辛和坚忍,他们的自在和朴实,他们的平凡和伟大,这是诗意向深层次的拓展和开掘。诗人在描述“他们”的过程中穿插了对“我们”的描写,进行对比和映衬,以拓展诗歌的空间和意蕴,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9、10 节中“它们偷读过失窃多年的那一车经文吗,手执木鞭的却是我们” “它们发明了奶酪。它们提供了羊皮纸和猎装 / 我们坐在冬暖夏凉的屋子里写痛苦和绝望” ,这里既是对比也是反思和批判。11、12 节描写时光的悠远和流逝,我们在时光中“两手空空” ,我们在时光中学习和思索,时光雕琢着我们,我们应该看到更多,懂得更多。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教给我们很多很多,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更广阔更辽远的事物上,才能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生活。



    17-19 节再次把生活放在时空长河之中进行观照,让我们看到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永恒,以及我们人类生活在整个宇宙时空中永不停息的现实,那么,我们除了虔诚的感恩和热爱还能留下什么。“有的声音 / 像序幕光彩。有的图画停在一座山里” ,也许山里的那幅图画更让我们看到生命的真谛。



    在这组诗歌中,羊群成为构建全诗的主体意象,羊群的象征意义成为全诗思想底蕴所在。羊群首先象征了最广大的勤劳善良、朴实坚忍的劳动者。他们一生虔诚地劳作,荣辱不惊,默默无闻, “它们发明了奶酪。它们提供羊皮纸和猎装” 。他们忍受 “冬的铁蹄在天边掀起尘埃” ,他们“义无反顾服下毒草”。他们简单而自在地生死,没有复杂的心思,永远一言不发 “它们不怀念春天。亦不嫉恨水源。/ 它们旁若无人地做爱。/ 任风吹草动树叶窃窃 / 它们懒得说:这属于我们的生命部分” 但“它们是神”,他们是劳动者和创造者,是人类生活的支撑者,他们才是生活的脊梁,生命的根本所在。他们卑微而高贵,他们平凡而伟大,诗人怀着一颗赤诚平等之心深情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崇敬和热爱,诗行间流淌着爱的暖流。描写劳动者的诗歌而以这样一种形式呈现实在是不多见的。



    然而,羊群的象征意义不止于劳动者,诗人还把它们与大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大地是生命的根基,大自然养育着人类,而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与大地最为接近,与大自然最为接近,它们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人类生活最厚实的永恒的基础。诗人不是简单层面上对劳动者的赞美,而是更多地看到了人类生活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正是最大多数的像羊群一样朴实坚韧、勤苦耐劳的人们支撑起了生活的大厦,那些华美的时光和诗句,思想的辉煌只是长在空中的部分。诗人的思想是深刻的,诗人的情感是深沉的。



    无论时空多么悠远,真实而自在的生命时光就是最美丽的时光,美丽的时光就是人类永恒的幸福,在诗意的铺展和飞扬中,我们体味到了诗人深远的情思。因为热爱才有了理解,因为理解才更加热爱,诗人铺设了一个悠远而开阔的大时空来展现他辽阔的情思,整首诗诗情饱满,诗意飞扬,自然和谐,华美流畅,堪为佳作。

附:

美丽时光

1。

时光偷走生命剩余还有什么

夕阳熟睡在对面的山凹。山峦熟睡在回家的路上


要是她看我像面前的亮月

空谷是我水边的竹寮。多美啊



2。

有一只雁匆匆经过

天空默默看着让开云路。它不是为爱飞着

不是为恨飞着。它只是飞着



3。

如果有支牧笛像它的气质

多么令人欢欣鼓舞。随日出飞翾

淡淡地,随日落作蛹。



4。

看女孩成为母亲看母亲收获村郛。

青草慢慢变黄。羊儿在火光中长熟

5。

幸福多么朴素。

稻谷睡在土地怀里,有一天父亲把它抱回家

母亲棌来金黄的芦花铺开暖床。


大水牛卧在槐树下看蟋蟀打架,看白云经过

蜜蜂营营咬着耳朵



6。

幸福多么郁悒。

看村庄慢慢变淡消失在遥远

羊群慢慢变老。山冈年年绿着。


我们在哪。她曾经亲昵过我们彼此的心跳

我们光着的脚丫吗



7。

我们需要像一个真正的劳动者。坐在河滩上

赢得喘息。

我们幸福地痛不欲生。我们快乐地不知所措。我们阅过许多书卷吗

8。

对面坡上的牛羊成群。埋头吃草抬头看天

偶尔自言自语。

9。

它们成熟地劳作。

荣辱不惊地生产。

它们偷读过失窃多年的那一车经文吗。手执牧鞭的却是我们


它们只是听着。雁群只是赶路



10。

它们发明了奶酪。它们提供羊皮纸和猎装。

我们坐在冬暖夏凉的屋子里写痛苦与绝望。


炊具在炉火上吱吱歌唱。窗外的柳树摆着腰姿,不知名的鸟唧唧嘁嘁

11。

她是一条河。

穿越平原。凿开山岗。默默经过。悄悄走远


有云朵停在山端。鹰坐看大地

幸福正在身边。

随太阳弥漫随星辰睡去。我们两手空空

12。

我正读你的诗。我正读你的诗句

谁让我们识别人之初。上中下。牛马羊

说一声忘记多么容易。


她不是地动山摇。她不是琥珀

13。

牧羊人在找丢了的那只。有只猫在草地打滚

它不照顾春天将止。

冬的铁蹄在天边掀起尘埃

14。

它们睁大眼睛虔诚地听开饭的音乐

狼吞虎咽然后把最后的颗粒反复咀嚼。太阳升起又落下


它们义无反顾服下毒草。

更多的活动在各处白云悠悠的天底下

不写来日无多



15。

是的。它们不怀念春天。亦不嫉恨水源

它们旁若无人地做爱。任风吹草动树叶窃窃

它们懒得说:这属于我们的生命部分

16。

它们是神。它们打算供我们奴役

它们只是奴役腹下的萋草。流远的夕阳

夕阳的炊烟



17。

用心地掬起一泓指尖的日月星辰吧

我们没有能力让它停下来

我们可以读出它如何晶亮如珍珠玛瑙,慢慢变淡

18。

竖起耳朵迎接一支歌。经过心房

一旦它走远了。就看着对面的羊群细致地感恩每寸风吹


它不再说经年。白云悠悠

19。

那末。有的声音

像序幕光彩。有的图画停在一座山里


4.28.2006
诗人怀着一颗赤诚平等之心深情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崇敬和热爱,诗行间流淌着爱的暖流
《诗词艺苑》2013年第一期面向全国征稿!
http://www.shiciyy.com/
问好桃园郎!感谢赏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