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50
- 帖子
- 39
- 精华
- 0
- 积分
- 72
- 威望
- 72
- 金钱
- 72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6-20
- 最后登录
- 2013-7-1
|
1#
发表于 2013-4-10 17: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七律(新韵)中国历代隐士
其一、许由
本性平和尚自然,不图君位好箕山。
采鲜果腹徙幽径,掬水舒肠看远川。
取暖掘窟和雪笑,乘凉卧树共云闲。
一花一木皆情趣,何费心机天下贪。
其二、庄周
生如春梦死如归,争斗得来终纸灰。
笑看朝堂名利事,甘当湖底水泥龟。
品尝自在池鱼乐,不步周游孔子悲。
天道有常持万物,芸芸吾辈欲何为?
其三、鬼谷子
置身云梦似凭栏,手秉经纶放眼观。
烽火冲天燃赤县,群雄逐鹿乱河山。
张仪韬略促一统,孙膑奇谋抑祸端。
弟子才疏堪大任,何须出马走中原。
其四、严子陵
洗耳只因却利名,两朝皇帝枉痴情。
喜听宁静林泉里,烦看繁华闹市中。
独钓春江波浩淼,闲餐秋夜月胧明。
匆匆过客空忙碌,怎比悠闲蓑笠翁。
其五、陶弘景
志向皆倾画里边,此牛自在彼牛牵。
烦当世子诚学道,高挂朝服好炼丹。
坚拒萧衍赠利禄,痴迷勾曲恋田园。
莫言还系红尘事,终老华阳不下山。
其六、陶渊明
奸佞横行志竟空,不堪沦落世泥泞。
怡情挂印别污垢,悦性还乡效柏松。
闲采秋菊八九朵,偶闻家犬两三声。
惋惜卅载樊笼里,本应悠然度此生。
其七、吴镇
诗文绝妙画尤工,不换红尘利禄名。
五墨兼施明志趣,双松挺立傲苍穹。
湖心细浪蒸薄雾,渔父轻舟钓懒风。
投笔植梅宅处处,冬来赏雪悟真情。
其八、林和靖
志在青山绿水间,远离闹市二十年。
爱梅恬淡皎如雪,喜鹤清高雅若仙。
研墨只缘凭兴趣,挥毫都是享余闲。
唱朋和友无杂念,宦海沉浮作笑谈。
注释:
1、许由:上古时代一位高洁清节之士。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许由自幼农田躬耕,不营世利,讲道义,守规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夏天树上筑巢而寝,冬天挖地窑居住。食山果、饮河水,且无怀器,手捧而饮。
2、箕山:箕山山山系属伏牛山系,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被逐渐淤没于地下。
3、水泥龟:《 庄子•秋水》 里的故事。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4、池鱼乐:《 庄子•秋水》 里的故事。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安:一意为如何,怎么;一意为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桥上知道的。”
5、周游:指孔子周游列国。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各诸侯国游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6、有常:有规律。
7、云梦:云梦山,又名青岩山,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南十五公里。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577米,峰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泉水潺潺,百花争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史载鬼谷子曾在这里聚徒讲学,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军事家、纵横家,并著《鬼谷子》十三卷兵书传世。
8、两朝皇帝:指示新朝王莽和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8年,王莽称帝,法令苛细,徭役繁重,吏治腐败,民怨沸腾。王莽为笼络人心,曾广招天下才士。严子陵当时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为所动,最后索性隐名换姓,避居今浙江杭州桐庐富春江畔。公元25年,刘秀击败王莽,在洛阳建立起东汉王朝,当上了皇帝。他登基后,思贤若渴,到处寻找严子陵。几年后,得知严子陵披着羊皮隐居在齐国某个地方(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钓鱼,便立即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去请,一连请了三次,并亲自致书云:“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严子陵实在推诿不过去了,才终于来到了洛阳。但没过许久,严子陵还是毅然离开皇宫殿,回到富春江畔,继续过他的隐居生活。
9、春江:指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长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自梅城以下5公里至芦茨埠附近为峡谷段。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高士(隐士)。因富春江两岸岩石陡立,层峦叠嶂,山水相映,景色秀丽,被无意于官场争斗的严子陵相中,便结庐隐居于此,常在江畔垂钓,留下千古佳话。
10、此牛自在彼牛牵:陶弘景,南朝梁时隐士。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不予勉强。陶弘景虽不为官,但梁武帝与其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
11、萧衍:即梁武帝。
12、高挂朝服: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
13、世子:周代时,天子、诸侯的嫡子称“世子”。后世则称继承王爷、诸侯爵位者的正式封号为世子,多由嫡、长充任。再后来,对于贵族、高官的儿子们习惯上也称世子,以示尊重。陶弘景系名门之后,其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
14、勾曲:即勾曲山,又称茅山,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交界处,主峰位于句容市境内,少数余脉位于常州市金坛市薛埠镇境内,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陶弘景辞官后隐居于此。
15、华阳:指华阳洞,在勾曲山中。葛洪的《神仙传》说该洞环回一百五十余里,陶弘景隐居茅山后在此修行、炼丹、著书,故称华阳居士。
16、挂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劝说道:“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挂印去职,从此结束仕宦生涯,专心隐居生活。
17、悦性还乡效柏松:是说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宦海生涯,不堪官场相互倾轧、尔虞我诈之苦,下定了宁与黑暗的东晋王朝彻底决裂,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这种决心就像松柏一样的坚定,不可动摇。
18、闲采秋菊:陶渊明曾作《饮酒》诗,此演绎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
19、偶闻家犬:陶渊明曾作《归田园居》五首,此演绎其一之“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0、惋惜卅载樊笼里:陶渊明曾作《归田园居》五首,此演绎其一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二句。
21、吴镇:吴镇,生活于元代,汉族,浙江嘉兴魏塘人。为人抗简孤洁,一生清贫,高自标青,隐居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工诗文书法,绘画题材多为渔父、古木、竹石之类,善画山水、梅花。每作画往往题诗文于其上,或行或草,墨沈淋漓,诗、书、画相映成趣,时人号为“三绝”。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他与王蒙、黄公望、倪瓒齐名,并称为元四家。
22五墨:中国画技法之一。墨在中国画中有特殊的地位,画道之中以墨为上。关于墨色变化,有“五墨六彩”之说。所谓五墨是焦、浓、重、淡、清。这是墨阶,如同音乐中的音阶。运用“墨阶”构成搭配,使画面形成节奏和旋律。。”“五墨齐备”是吴镇用墨的高超之处,为更好地发挥墨效,吴镇在选择作画材料上很有讲究,画梅竹喜用纸,画山水则喜用绢。画山水何以选绢,因为绢有厚度,纤维富韧性,多次渲染而不皱折。吴镇非常熟悉笔、墨、绢的特点,作画中的五墨并施而不腻,反复皴擦而不胀,产生了浓而润、湿而厚、涩而不干、枯而不燥的艺术效果。吴镇清淡似水,出现了浓而透的效果。今天看吴镇作品,仍能透过作品清楚的辨别它们的组织关系。清王原祁曰:“梅道人泼墨,学者甚多,皆粗服乱头,挥洒以自鸣得意,于节节肯綮处,全无梦见。无怪乎有墨猪之诮也。”王原祁的这一评论反映了吴镇的用墨技术是非常人所能学到的。吴氏的墨法,倾倒了元以后的历代大家,沈周、文徵明、恽南田、四王、吴历、八大山人等均对吴镇墨法大加推崇。
23、双松:指吴镇所画《双松图》,画中双树擎天而立,树后有一条蜿蜒的溪流渐渐地向后推延,几户房舍坐落在岸边,空间深邃。虽然这件画轴的画题是「双松图」,可是从画上两棵树的枝干看来,吴镇画的应该是桧树才对。画中桧树的枝纠结,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长披麻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矾头,也是董巨山水画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笔力雄劲,墨气沈厚,有一种平淡天真的韵致。
24、“湖心”句:指吴镇所画《渔父图》。由于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统治全中国的朝代,蒙古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和民族歧视政策,使大量文人都采取了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渔父清高、避世、逍遥的人生为许多隐退文人所仿效,渔父形象成了文人、画家寄托情感的载体。诗、词、曲中渔父形象普遍流行,绘画领域,渔父更成为创作的风气。吴镇对渔父最为情有独钟。在吴镇传世山水画中,渔父题材的作品占有相当数量。吴镇的渔父形象给人一种烟雨茫茫之感,画面之山峦显得遥远,中间水面显得开阔,似乎带领观者进入一种凄静、孤寂、超尘脱俗的世界。吴镇巧妙的把渔父安排于水面一个较突出的位置,形象是模糊的,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让人感到独与天地往来的轻松和看破红尘“身外求身,梦中索梦”的超然。
25、植梅:吴镇非常爱梅,家室四周遍植梅树,取斋名“梅花庵”。
26、林和绥:即林逋,生活于宋代,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
林逋的一首以女子口吻所写的小词才是他的心声――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己平。
语林漫步:句
你知道古代有一个“越王勾践”吗?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这位越王的名字怎么写呢?现在字典词典和各种书籍,都是“勾践”。可是,查查古书,许多地方都是“句践”。清凉山上有幅画,画上题的字也是“句践”。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句”、“勾”在古代是同一个字,正写是“句”(撇、横折钩,中间是个口),俗写为“勾”(中间是撇折、点,三角)。
(甲骨文前八•四•八、鬲从盨、小篆字形)
甲骨文“句”的字形是:两条弯勾线从两个方面勾住了中间的物品(先是宝贝的贝,简化成了口)。后来,中间的物品(口)移到两条弯钩线的外边。到了小篆,两条弯钩线更加弯曲,互相纠结在一起。
《说文》:“句,曲也。”句,本义就是弯曲的意思,读gōu。
后来,增加了一个义项:句读(jùdòu)。古书没有标点符号,阅读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读断句子。于是,读书人往往在旁边打上一些符号:语气稍微停顿的地方,轻轻地顿上一顿,叫做“读”(音dòu),相当于今天的顿号;一句话说完、一个意思结束的地方,就打个“√”,或者画个小圈,叫做“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古音总如鉤。后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屦,又改‘句曲’字为‘勾’。”
他的意思是:最早,只有一个字形:句,读音是gōu。后来这个字的读音、意义和形体发生了分化:“句曲”的“句”,读“鉤(gōu)”,而且字形改为“勾”;“章句”的“句”,字形不变,读“屦(jù)”。
段玉裁的说法是正确的,符合汉字发展的实际,符合“句”“勾”分化的实际。这个分化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句(勾)曲——(gōu)保留读音,改了字形。
句(gōu)—-╣
╚═章句—————(jù)保留字形,改了读音。
“句”、“勾”形、音、义的分化,至今已经基本完成。不过,在长期的分化过程中,存在许多复杂的情况,彼此渗透、混淆使用的痕迹,无法全部消除。这样,就使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的问题。
比如,一些以“句”作为部件构成的字,读音还是“gou”,但是字形不能变成“勾”。例如:佝偻、枸杞、猫狗、苟且、能够等。
再比如,一些古代的民族、国家的专名,现在不能改。例如:高句丽(也写作高句骊),不能写成“高勾丽”,也不能读成“Gaojuli”。
又比如,姓氏、人名用字,既要规范化,也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例如:上古的句氏、孔子弟子句井疆、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句扶、开头讲到的“越王勾践”,规范字定为“勾”,但古籍中是“句”、“勾”并存的;重印古籍时,如果排印,可以印成“勾”,而如果影印,就改不了了。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勾践”、“句践”并存的原因。不过,作为姓氏、人名,不论是“句”还是“勾”,都读gōu。
地名比较复杂。勾芒、勾绎、勾注山、勾曲山,“句”都改成了“勾”,口换成了三角。“勾曲山”以前写作“句曲山”,现在称为“茅山”。在江苏省南部,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革命纪念地。东汉时三位姓茅的高人茅盈、茅固、茅衷三茅君先后来到句曲山华阳洞修练,羽化之后,人们把“句曲山”改名为“茅山”。南朝梁武帝时,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茅山数十年。在现代,新四军进驻茅山,以茅山为中心,建立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句曲山”因山的形势好像“己”字回环曲折而得名。因此,读音是“gōuqǔshān”。现在写作“勾曲山”。此山所在的县,叫“句容县”,处在山水包容之中,也是因山而名。但是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读音定为“jùróngxiàn”。这与句容地区特殊的方言语音有关。这就造成了,同一地区的、互相联系的两个地名,现在分别采取了两个字形、两个读音。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