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锅巴粥

[i=s] 本帖最后由 程庆昌 于 2012-6-28 20:42 编辑 [/i]

锅巴粥



时时会记起乡居的日子,土坯房,大院子,土灶台,甜井水,一经想起,就叫人恋恋不舍;尤其是住在城里的筒子楼里,这样的场景,确乎叫人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乡居有乡居的生活情趣,简单到一日三餐,不是时下的青年男女能够完全揣摩得透的,比如米汤,锅巴粥,柴火饭,恐怕是现在的小年轻闻所未闻的稀罕事。

柴火饭呢,顾名思义就是在土灶台上烧柴草做出来的米饭,风味独特,不可比拟;锅巴粥算得上柴火饭的副产品,用时下的话来讲,叫附加值,就是做柴火饭时贴锅烧出来的焦黄的锅巴,加米汤小火熬煮而成。

这米汤又从何得来?又得从柴火饭的做法说起。习惯土灶台做饭的主妇,都会“捞饭”;也就是米下锅了,烧开一会,清水变成乳白色的汤汁,为了保证做出来的米饭不稠不烂,要把米汤舀出来一些,舀出来多少,全是经验。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饭熟了,松软适中,有劲道,盛在瓦盆里的米汤,浓而香,不亚于上佳的饮品;最有创意的,便是饭盛尽以后,留下一层香脆的锅巴,干吃自然是颊齿留香,如果加米汤一煮,那个香气逼人,简直就是——不叫人馋才怪!

很长时间没有享受到这些令人大快朵颐的味道。离开了农村,自然也就远离了这些乡村里独有的生活滋味;但这些滋味,如同长在心里边一般,虽然一年一年的光阴被掀去,但这些根深蒂固的味道,总是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窜出来,在心头慢慢撩拨,曾经的乡村生活,连同乡村里的人情,世故,都会一点一点浓郁,渐渐让人又如同回到那些时光,又在那些时光里行走,和行走于那些时光里的人物,不紧不慢做心灵的交流。

老家有一句调侃孩子的俗语,“隔壁锅巴香些”,从这句俗语中,就能体验出乡村的生活情趣村子里居住的都是熟悉不过的人家,哪象城里人这般互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往往端一碗饭,能串上三五家,尤其小孩子,几乎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谁家有好吃的,都不会错过,端着个碗,两晃三晃,三姑四婶家煮的锅巴粥,也能美滋滋的吃出另一番风味来。当然,这就是一方风土人情的稔熟,得益于一方土地的哺育;而这样的人请,又让老老少少的内心里,增添了无尽的韵味,即便走得再远,离开得再久,这柴火饭,锅巴粥,还有人情曼妙的滋味,如何能忘?

我也是那些走家串户渐渐长大的孩子们中的一个;只是,现在离老家,离农村有些久了,某些生活的细节,正在逐渐淡出记忆;可这锅巴粥的味道,怎么也没有忘怀。

父亲走得早,离开老家的头几年,母亲尚在;每年都会如鸿雁迁徙一般,往复一次;这时候,熟悉的那些生活味道,又令人出奇的消受。抛开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不说,单单这米汤,锅巴粥,又勾起食欲;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可不是想吃就能够吃到的;只有在乡下,在农村的这个家里,才有机会品尝得到。于是不顾母亲的嗔怪,吃了一碗,再添一碗;母亲说,光吃锅巴粥,能饱肚子?我们一个劲说好吃,见我们吃得开心,母亲也是一脸的笑,不再勉强;那满是皱纹的笑容里,尽是天底下一个平常母亲的慈爱关怀和舔犊之情。

母亲去了,回家的时候也少了,难得再有这般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好在胞兄和胞姐都在老家,哪一日,有回到老家,一定要再尝一遍记忆里的味道,自然包括米汤,锅巴粥,柴火饭,那都是记忆里的乡村滋味,都是记忆里经久不散的人情风物。
米汤,锅巴粥,柴火饭,那都是记忆里的乡村滋味,都是记忆里经久不散的人情风物。
小时候,姥姥为我做过,真是可口极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