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屠岸:散文诗再次展示她的美丽

  散文诗再次展示她的美丽
  
  —读《散文诗的星空》系列十二本
  
  屠岸
  
  
  
  摆在面前的是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推出的十二本书:王幅明主编的《散文诗的星空》,由十二位散文诗作家的个人专集组成。
  
  想起2007年11月11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外散文诗学会和河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颁奖会暨研讨会”,实际上主要操办者是王幅明同志。这次颁发了五个奖项:中国散文诗终生艺术成就奖,中国散文诗重大贡献奖,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奖,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奖,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理论奖。这次评奖活幼对加固中国散文诗阵地和推动散文诗创作起到了及时的、巨大的作用。
  
  我同时想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推出的、王幅明主编的上下两巨册《中国散文诗90年(1918—2007)》。这部书收录了272位散文诗作家(包括中国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的散文诗精品力作1300多篇和29篇学术论文,以及散文诗大事记和有关资料。这是中国散文诗90年的总结,是一次从宏观到微观的鸟瞰式巡视,为中国散文诗镌刻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现在又出版了《散文诗的星空》系列十二本专集,这是中国散文诗二十一世纪初叶新的业绩的宏伟展示,是继《中国散文诗90年(1918—2007)》之后散文诗坛的又一盛举,也是王幅明同志和他作为社长的河南文艺出版社对中国散文诗的又一贡献。
  
  《散文诗的星空》系列收入十二位散文诗作家,其中耿林莽和李耕出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许淇出生在三十年代,蔡旭,谢明洲、田景丰出生在四十年代,韩嘉川、虞锦贵、王猛仁、李松璋出生在五十年代,赵宏兴、天涯出生在六十年代。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现在已属中年,但在本世纪初,他们还是青年。因此,《星空》系列也可以说是集中了老、中、青三代重要的散文诗作家,是本世纪初叶散文诗创作的一次全方位检阅。
  
  世界文学史上,散文诗大师辈出。波特莱尔,屠格涅夫,泰戈尔,纪伯伦等群星辉耀。中国散文诗并不后人,鲁迅乃开山宗师北斗星,其后辉耀看一个又一个星座。新中国成立以来,郭风,柯蓝,彭燕郊成为新的领军之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散文诗欣然复苏,顿呈繁荣,出现了群星灿烂的新气象,直到本世纪初,耿林莽,李耕,许淇成为星空中特别亮丽的发光体。王幅明为耿、李、许三人写了专门评论,附在三人的集子内,体玩现主编对三位领军人物的关注和树立为范式的期待。《星空》系列即以这三人为开路先锋,随后展示出一曲又一曲星子之歌。十二位散文诗作家,各有个性,各有风格,各有其不同于他人的光谱。
  
  我们看到耿林荠的开拓创新,深邃缜密;李耕的率意天成,气韵生动;许淇的沉郁厚实,古今融汇;蔡旭的抒情蕴藉,音律内涵;谢明洲的神韵摇曳,自然萌动;田景丰的含蓄窈窕,真挚动人;韩嘉川的沉吟怅惘,深叩良知;虞锦贵的婉转清丽,缠绵隽永;王猛仁的恬静安宁,温馨幽抑;李松璋的新颖跌宕,心弦直叩;赵宏兴的娓娓道来,挥洒自如;天涯的高远纯真,温柔细密。十二本,彩色粉呈。我们看到天涯的“蓝的情人”,李松璋的“蓝”,韩嘉川的“蓝色回响”,田景丰的“绯红的记忆”,赵宏兴的“黑夜中的美人”……十二本,花团锦簇,我们看到虞锦贵的“丁香树下”,王猛仁的“沉默花开”,耿林莽的“窗口鲜花”,李耕的“野草境界”,许淇的“草原城市”……
  
  十二本,各有异彩,又有共同的底色。那就是悲悯情怀,大爱胸襟。耿林莽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当代的奔放。李耕渗入对苦难的体验和对现实的拷问。许淇最先把城市引入散文诗,反映城市居民的悲欢离合、苦乐浮沉。韩嘉川叩问下层社社会的生活现实,深探劳动人民的的苦涩存在。李松璋坚持对现实的关注,触及灵魂的底蕴……
  
  十二本,各自的思想特色,都通过与成熟、精湛的艺术相结合而呈现。
  
  读耿林莽的作品,我想找一篇作例子来说明我的感动,都感到困难,因为这里每一篇都是深刻、凝炼和精彩!随手找出一篇:《黄昏,一个女人在呼唤》,再读一遍,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作者为纪念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中国受难同胞而默哀,描述四十年前一个女孩被日本兵的铁蹄踩踏而牺牲,她的母亲,呼天抢地呼唤,呼唤……一个画面又一个画面,最俭省的语言,最妻厉的音律,痛彻肝腑,刻骨铭心!这里是整个民族不泯的记忆,是烙刻在全民神经上永恒的思考!
  
  李耕的《生命的印痕》由十一篇组成,每一篇都是天然浑成,妙手偶得。且看《一花一世界》:“花的状态,天道之状态。”“世上最累状态,不让话语有各自形态的状态。”“鸟,一万种目光一万种飞的状态的状态……”对这首散文诗,可以领悟,难以分析。这是庄周的梦,释迦的经,是天簌,也是神谕!
  
  许淇文笔骋驰的领域十分广阔,草原牧歌是他永恒的主题,词牌散文诗是他对古典和现代的契合,这次他把吟咏对象定格在城市。写罗马,少不了恺撒;写波恩,忘不了贝多芬;说巴黎,不能怠慢雨果;唱佛罗伦萨,必定有但丁;提及马德里,洛尔加自然现身……诗和音乐的交响,织成许淇城市散文诗的光网。
  
  读谢明洲的《读[野草]》,我听到他的低声倾诉:“那么,就让我走进你的绿丛里吧!”“让我的青春跨过每一道季节之门,该萌芽的时候就无拘无束地萌发,该枯萎就坦坦荡荡地枯萎。”他扑向鲁迅的野草丛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只有走进你的绿丛,我的青春,我的生命,甚至我的孤独和忧郁,才会感到充实。”我真切地听到了谢明洲献给散文诗坛的无限虔诚和至死不渝。
  
  韩嘉川为“铭记‘七.七’事变”而写的《我的太阳》,创造了令人惊悚的意象:“我的太阳脏了。(你瞧,那块乌黑的云,哦不,是贴这膏药的飞机将我的太阳沾脏了。)”太阳原是一切生命的本源,而我们知道,膏药旗本名太阳旗。后者把真正的太阳沾脏了。思路从这里开始,写到父亲背起大刀打鬼子,写到母亲的脸被鬼子刺刀的寒光沾脏,写到孩子要肥皂和毛巾洗亮他的太阳……一连串创新的意象使读者在惊悚中沉默。
  
  李松璋乘飞机过天山,“来不及惊叹的瞬间,天山便已猛烈扑面而来!水墨一样的雄浑与苍老的浮云铺天盖地,成为舷窗外的一切!”二十五年前我和牛汉站在天山顶上,环顾宇内,当时的情景犹历历在目。也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李松璋的散文诗《一切》,仿佛亲近了天山的精魂:“它连一棵可做佩饰的树都不需要,因为它已是一切;”
  
  “它连一只可供消遣的鸟都不需要,因为它已是一切!”
  
  天涯是这十二位散文诗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的女性。女性散文诗作家很多,但天涯写作的勤奋最出色。她这位自称努力写作二十年却最后成为“五无人员”(没健康,没青春,没婚姻,没工作,没金钱)的作家,却始终不渝地把大爱奉献给渎者:“不要拒绝飞瀑对高山的深情。即使粉身碎骨,她也愿意为爱在苦难中轮回。”“不要嘲笑海浪对礁石的眷恋,没有火花的生命,那是大海沉默的耻辱。”读这样的警句,人们会感到心荡神驰!
  
  我对散文诗有这样的认识,:她不是散文,不是诗;她是散文,又是诗,她是二者的结合,她不是散文或诗的附庸,她是与散文和诗平起平坐的独立文体,她的本质是诗。王幅明作文散文诗作家和散文诗理论家,赠给散文诗一个雅号:“美丽的混血儿”。我认为恰如其分,这个“混血儿”是幸运的,因为有多少文学大师给她以青睐。她又是寂寞的,因为她的混血儿身份常常被世人以另眼相看。鲁迅文学奖的奖项中,至今还没有散文诗的地位。王幅明顽强地、执着地关注着他所挚爱的“美丽的混血儿”。他一次又一次地把散文诗推向社会,推向历史。本文前面提到他的三个大动作(其中还应补充一个:2010年4月,王幅明主编的《河,是时间的故乡—河南散文诗选》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每一个动作都是为散文诗鼓与呼,为散文诗树碑立传,以图改变她寂寞的处境。为了散文诗事业,王幅明可以称得上鞠躬尽瘁了。
  
  我坚信,这位“美丽的混血儿”将受到更多作家的青睐,更多读者的喜爱,她将在中国文学圣坛上举起一支更加亮丽的、永不熄灭的烈焰腾飞的火炬!
  
  2011.4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世界散文诗大师,应该还有鲁迅
鲁迅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