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水是睡醒的冰:其人,其诗

读冰的诗是一种享受。

“水是睡醒的冰”是冰的网名。大凡认识她的人都无一例外的被要求直接称呼她为“冰”。冰是一个属于那种对人、对事都有一种近乎于执著的认真的人,而在这种认真中,又有一种童贞般的坦率。也许就是这种与她年龄、阅历不相称的性格,构成她诗歌的独特的风格。

冰的诗总体都不长,寥寥几笔,犹如画家的小品,都是别一番味道。先来读读她的诗歌吧,“解开那个黄昏的行囊吧,看\那些焦急的站台,如何\将一列列呼啸的风,喊回\成车窗外孤独的张望”这是一个场景,一个生活的片段,也同样是一种心境。整首诗在几个拟人的词汇的带领下,就构成了一幅火车离后的那种孤独的情感。还有这首“我常常在梦里,琢磨\一湾海水,琢磨\它打不湿的我的影子,为何\总被头上的月光\淋湿”看似很直白,其实已经很巧妙把她所表达的情感装了进去。冰的诗不象其它女诗人那样,把所有搜罗到的意象,不管是要紧或是不要紧的都塞满了整个提包。读她的诗很轻松。她的诗,常常就象一个玩皮的邻家女孩,在你不经意中突然地向你亮出一段惊喜。

口语入诗,不加雕琢是她的诗的另一个特点。她曾经告诉我,她从不刻意去写诗,诗就象是她的生活一样,没有感觉的诗与她无缘。在她的诗中,我们随处都能读到她对生活的憧憬。可以想象得出,当她独自地一个人用手托着腮凝视窗外的时候,窗外的一切景色都会触动她心中的涟漪,而由这些情景生发出来的就是她笔下那一首首灵动的小诗。她喜欢月亮,好笔下的月又是怎么样的呢?请读这首《又见月圆时》组诗中的一首。“又不是第一次相见,亦­\不是最后一次别离。现在­\窗外,没有雨打芭蕉­\床前,亦没有地上霜­\去年你\走得那么早,今年­\来,却来得这样迟­”写月不见月是一种境界。读完这首小诗,掩卷而思给你的第一印象,俨然就象是一个小女孩在责备女伴的爽约。整首诗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做作,没有刻意地去塑造什么,就是一种感觉,淡淡的。利用通感,将所要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了,完全就是一种很自我的情绪。十分放松地渲泄着自己的感觉。在同组诗歌的另一首里她是这样说的“你的出现,总­\让我拒绝城市的灯光\­我扒开灯影,一枚一枚­\搜寻你的脚印。蹲守\­一个停电的夜晚,或­\潜于某一处郊外,任你的恬静­\将我淋透,无论­\你,缺或是\­满­”这种忠实于自己内心的写法,远胜于那种玩弄词藻,故作高深、前卫的诗草。其实,诗就是一段生活;其实,诗就是一段感受;其实,诗就是一段沉静后的思索。诗人之所以成其为诗人,就在于他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眼光,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思索,能够把别人不曾留心的或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以诗人敏锐的感觉拾零于自己的作品中。

冰的诗一般都喜欢采用一些轻盈的短句,这个写的目的,一方面很容易将人引入诗的意境中;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地体现诗歌独特的的语言魅力。她的很多句子就象一个心无城府的邻家小妹妹随口的几句话语,但是很入神。象这首《与梅书》“有关你的传说,是\我不经意回眸的瞬间\不小心,被你滴入的那瓣\笑靥,种在眼底。然后\发芽,然后开花,许下\你,一生一世。”就象是一个人独自坐在梅树下很茫然的喃喃私语。生活中,每每遇上不开心的事,发发小脾气,也会反映在她的诗作里。所有这些事实上都是她的性格在诗歌中的凸现。诗讲究“真”情,真情实感是打动读者的不二法宝。冰的每首诗,基本上都是她的真情流露。她的很多短诗,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每个字、词都是经过了她的精心挑选,擦拭而嵌入。

在诗歌的创作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创作的瓶颈期。从哲学上讲是镙旋体上升,从艺术创作理论上说是王国维先生所讲的三种境界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的“停滞”现象,要战胜这种“停滞”,以期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不但需要学习,更需要一种探索,一种对诗不懈的热爱、追求和悟性。对于这个问题,她是这样看的“如果你注定要掉进\一首瘦弱的诗里,并且\你丰盈。健硕。那么\请咬紧牙关承受吧\那种断骨的疼痛,一如\把天空埋进一口枯井”而且在创作中 ,她也把诗歌当作她最美的情人。她说“如果,我\一定要有情人,那\一定是你,我的诗。你\流着我的泪。你伤着我的悲\你若说山无陵,你\若说天地合,我\依旧,不说与君绝”一个对诗歌有着如此执著热爱的人,还会没有好作品吗?



诗人的敏锐,在于他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高于常人。感悟-接受-转换,是一个诗人对生活认知的反刍。在别人眼中很平凡的事物,经过诗人的反刍,就会变得很美,很有诗意。这不单是象平面艺术那样仅截取一个片断,重要的是它融入了诗人的全部情绪。在一次论坛活动,同行者数十人,回来后冰就在论坛发了一组她对这次活动的感受,使观者犹如亲临,同行者更感亲切。任何一个景色在她的眼中都是很完美的,都是那么富于诗意。每一次冲动之后,她都会将它们沉淀为诗,用一个女人的目光,用一个女人的情怀。她能够用她敏锐的触角,深入到事物的内核,然后,以平常的意象,将其还原。所有的“新”不是集中在几个单词上,而是蕴涵于整首诗中。最后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冰的这组小诗。



触摸阳光之后的温暖(组诗,长生生态园掠影)



文/水是睡醒的冰  



《北欧之约》



打开一扇窗,你的

影子在那面白色的墙上

轻轻摇曳,摇落一屋粉色的冬季

你说,你只是楼前一枝静默的花

开在窗外,给

每个路过的人

亭亭玉立



《走进生态菜园》



从哪儿飞来的蝴蝶?

开成满园的花朵,且

让我染一肩绿色,打湿

你的双眸。看

我笑靥欲滴,看你

绿满西楼





《夕照田园》



赶在夕阳落下之前,请将

你的影子,从那片

湖里打捞上岸,惜别

水里那轮温暖,看

前路还有

小桥 , 人家, 炊烟





《圣诞篝火》



我的手在你手里,握紧

冬夜的一粒温情,你的

眼在我眼里,点燃

火焰,点燃歌声,点燃每一个名字

曾经封冻的宿愿,或

佳期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04844665
欣赏。冰都睡醒了,春天一定来过了吧?
[quote]欣赏。冰都睡醒了,春天一定来过了吧?
[size=2][color=#999999]刘光荣 发表于 2012-4-30 11:46[/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2710&ptid=22282]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欣赏。问好!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04844665
[b]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2463&ptid=22282]1#[/url] [i]凭空远眺[/i] [/b]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诗人的写作特点、方向、手法、策略,细致到位。可贵的是还融入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见解。欣赏学习。问好!
诗歌点燃生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