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现代诗歌的三个境界和伪诗

诗是语言的精华,就好像美的石头是玉一样,这是毋庸质疑的。以这个为前提,诗必是美的,这个美是多层次的,多种表现样式。它不一定有华丽的外表,但内部的结构品质必是缜密温润的。因境界和观念追求的不同,可呈现大略三种不同的文本样式。我把它们称为大众的诗、小众的诗和探索诗。这三种样式的诗目前应该是平行的,无所谓谁优谁劣,或者说各有所长,长时间内会并行不悖。这只是我对现代诗(主要是汉语现代诗)的一个宽泛的认知,不是一个严格的界定。     
    [b]一.大众的诗 [/b] 言下之意即为大众所能接受的诗歌,基本与传统主流诗歌相吻合,特征是以抒情叙述为主,诗意明确,合乎语法和意识逻辑,注重外在形式和技巧的规律性,多采用常见修辞和表现手法,如排比、反复、明喻、韵脚等,通俗易懂。为一般文化程度以上的人所理解与接受。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体诗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止,除掉个别探索性的诗歌,都属于这个范畴。代表作品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臧克家的《有的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等等。它们都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传诵一时或成为经典。不可否认的是这类诗有严重的同质化,相像感,具有复制性。固定的模式,局限的审美,基本可以认定是古典诗歌的有限翻版。这类诗流行了半个多世纪,没有明显的改进和进步,甚至某些历史阶段还出现了倒退。即以高峰时的舒婷的《致橡树》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例,中间隔着半个世纪,在外在形式和手法上却如出一辙,仅仅是抒情的对象不同而已。因为这类诗有规律可循,所以比较容易上手,初学诗歌者一般会从这里起步。它比较适合表现具有主题立意,抒发大众思想的题材。
   [b] 二.小众的诗[/b]  只是与大众的诗相对而言。也就是说被一少部分读者所认可,或被特定人群所肯定,更多强调自我意识,呈现诗人独特个性,而不迎合当下读者口味的诗作。如上个时代二十年代末期的李金髪,受欧洲象征主义影响,诗歌风格具有抽象的象征性,与同时期的诗风迥异,读者群相对狭小,但更接近现代诗的原质和具有技术领先性,仍会在小范围产生影响。可惜西方的现代诗伴随新文化运动传入中国,只作为改造旧体诗的一个工具,只是在外在形式和一些细微末节上有了改变,实质仍继承了传统诗歌的价值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体系。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如对意境追求的延承,语言的凝练优美。但总体没有突破传统诗歌写景和抒情的束缚,而使大多诗歌文本僵化、浅陋、程式化。小众的诗是现代诗的回归,是与西方诗歌的试图接轨。上个时代八十年代末以来趋势渐显,涌现了“非非”、“莽汉”、“知识分子写作”等众多现代诗歌流派,承接西方后现代的思潮,以反传统,反价值为核心,得到了大部分民间诗人的响应。这些文本以繁复的意象不确定的表达,扩展了诗歌的空间。同时又出现多元对立、含混牵强、隐涩的现象,缺乏有说服力的文本,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这类诗的主体是以意象为主的诗歌,所以目前又可以把小众的诗称为意象诗。意象诗上个世纪初由美国诗人庞德所创立,影响深远,其后大多的流派都是这种意象意识的延续。中国意象诗落后了100年,很显然我们要在这块下功夫,什么时候意象诗变成了大众的诗,我们就成功了。(也需要读者的欣赏水平的提高。)
    [b]三.探索诗[/b]  又可称为先锋诗。它的标志应该是前所未有的理念、主张、形式、技法,具有革命性的对原有诗歌样式的颠覆。这是诗歌进步的原动力,它可能不被时下的读者和掌握话语权的诗歌界人士所接受和认可。或者仅仅是试验品而夭折。但它无疑宽展了诗歌的领域,引领诗歌向更深邃、更广博的空间发展。每一个新的形态的诗出现时都是探索诗,又会转化为小众的诗和大众的诗,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站在诗歌的前沿,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观念和自己的技术手段,才是探索诗人,才能创造出探索诗。探索诗往往呈现无意象或意象的不完整,感官的超现实,潜意识和即时性表达。诗意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内涵,思维不符合逻辑性和理性的不可解,表现手法抽象、隐喻、含混、跳跃、断裂,需要借助读者的共鸣填补完成阅读,挖掘方向更倾向于极微小、极宏大、极无序、极缜密的对立领域,文本不具有复制操作性。这只是我对探索诗的一点理解和主张,当然探索诗不止于此,它新鲜的语言魅力以及所涵盖内容新的趣味必将带给人新的愉悦性!     
    [b]伪诗 [/b] 打着诗的旗号,而实际非诗。主要有这样几种:一.体例的错误。别的文体(主要是散文),采用分行以后,变成所谓的诗。这是当下诗歌的一个通病,散文化,无韵律。甄别的方法主要看它有无内韵,节奏和意味。二.语言的垃圾。以崇低媚俗为特征,意识混乱污秽无意义。以下半身写作和垃圾派为代表的大部分作品,以及其它如“梨花体”、“羊羔体”等不着调诗体。即使它们形式上像诗,但没有内在的质,也只能是伪诗。三.探索诗的副产品  一些探索诗在它的试验阶段会产生一些残次产品,这些不符合传统特征,又没有产生新的美学价值的试验品,严格的来说也不能算作诗。但打着探索诗的旗号制造伪诗的大有人在,比如打着口语诗的旗号写口水诗,打着超现实实际是梦呓等等。伪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去捧,让那些伪诗人高高在上,这就危险了!
很久没看到希群兄了
所有的明天都是新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