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的夜色》——我所认识的小芹,兼评《飘》(组诗)
飘扬的夜色
——我所认识的小芹,兼评《飘》(组诗)
虽然我不是诗评大家,但早已承诺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兑现,实在愧对我的六安老乡——大别山诗刊论坛诗歌大厅版主小芹。
因最近一直较忙而沉不下来,是其中一个比较说得过去的理由,另外一个原因,当你读完这篇随感或可知道一些端倪。当我昨夜点开小芹的一组短诗《飘》(组诗)的时候,我想此时挤出一点时间提笔也许恰到好处。
就从前几天我在六安参加一个的活动说起吧。
在回顾大别山诗刊创办以来点滴片段的时候,碧宇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美还回荡在我的耳边:“……你看小芹,刚来大别山诗刊的时候是什么水平,再看看她现在是什么水平。”
作为大别山诗刊的创办人,碧宇对小芹的称赞,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她一直关注着大别山论坛诗友们的动态;二是对那些取得明显进步和成绩的诗友们熟记在心。虽然她为了大别山诗刊的生存和发展而四处奔忙着、呼号着,但从她的赞美中,我们不难看出她为什么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同行者无不点头称是,尤其是我,感慨良多:我何尝不像小芹一样,也是在来到学术氛围浓郁的大别山诗刊论坛之后,才真正走进了诗歌,并在与诗友们的交流中增长了经验,收获了快乐。
而小芹以及一大批诗友诗艺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其实也是大别山诗刊五周年发展和前进的一个见证和缩影,我们或可从小芹身上窥一斑而知全豹。因此,值大别山诗刊创办五周年之际,与诗友们共享小芹取得的成果,便显得尤为有意义了。
小芹,原名韩芹,籍贯安徽六安,现居上海某区,职业公安干警。在与小芹简短的几次交谈中知道,公安系统中有些警种是非常忙碌的,例如刑警。同时也知道尤其在大城市,当遇到诸如世博会等大型活动时,警力便会显得尤为的不足,常常一个人要当几个人使。我也有好几位至亲好友曾在公安部门工作过,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其实我想,在哪个部门工作都一样,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比如爱好文学的人,即使再忙,他(她)也会挤出时间浇灌自己的文苑。我的家乡的公安系统中,也有一些热爱诗歌的诗人,如:杨定祥、乔茜、海之蓝等等。
小芹也是忙碌的,自我认识小芹之后,我便知道她是一位善于挤时间的人,尤其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也是我用“飘扬的夜色”来做本文主题的主要原因。
记得小芹刚来大别山诗刊论坛时,她的作品大多直抒胸臆,鲜有上佳之作。但她却一直在我关注的视线之中,这倒不仅仅她是一位从六安走出去的诗人,而是每隔几天(有时候更长一些),她就会在论坛上发一首或几首诗歌作品。
在我的记忆里,她在大别山诗刊论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散文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语言成熟,作品具有厚实的生活经历作背景,其中部分作品写的很感人,但多数像抒情散文的断句,缺乏诗意,而且这一阶段还持续了一段时间;诗意化阶段,这个阶段大体出现在霍山黄芽杯之前或稍早一些时候,自那时起,小芹的作品诗意化水平不断提高,到《情感轮回》(组诗),再到《飘》(组诗)展现在我们面前。实际上,只要将目光稍微向前移挪一下,我们还可以发现,小芹参加天堂寨杯的作品已经开始“转型”,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遗珠之憾在所难免吧,这里就不多探讨了。
写诗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以自己掌握的方式方法写自己关注的景或物、人或事,自觉的人会在作品出炉后,从某个点,甚至全面地否定自己,然后停下来学习,然后再写,如此循环一段时期;当觉得自己基本上能够驾驭诗歌语言时,便开始考虑尝试使用一些诗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作品当中去,如此再循环一段时期;最后,才是选择什么样风格时期。关于此,我们可以从余光中老先生写诗的经历去验证,当然,大多数人知道的,可能是余老先生的风格转型。我想,小芹也不例外。不过,对于善于学习、思考和总结的她来说,提高的速度和步幅更快、更大一些罢了。
就《飘》这组作品而言,小芹已经完全脱离了散文化倾向,也从以写实为主,到虚实结合,视野更加宽阔,手法更加丰富,技巧运用不露痕迹,整体上显得空灵而优美。
我在读《飘》的时候,问过自己:为什么诗人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读完我才明白诗人心中既有生活上感悟,比如自己觉得工作获家庭已相对稳定时,她有:“吐出一口气的时候”《启程》;当觉得有点累的时候,她会:“在一个城市上空停一会”《寻觅》;她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她说:“透明成一个大写的真诚”《不去雕琢》;她有不怕艰难险阻的个性,她敢:“而后,置于死地而后生”《明天》。这就是小芹的性格,这就是小芹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可谓不卑不亢,张弛有度,尽在掌握。
虽然主题为“飘”,其实,我们读到的是小芹对生活的思考和积极的态度。对于“飘”,我们或可从另外的层面去理解。比如远离曾经哺育自己的山水、大地,以及伴随自己成长的亲人;再比如自我否定自己的文字,觉得提高得还不够等。我们可以窥测诗人的一丝不安:“休眠的时候还在眨巴眼睛”《夜的静思》;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坚毅刚强:“心里的那根线从未断过,于是不怕”《风筝》;我们还可以读到诗人的大彻大悟:“结局真的很重要吗?”《不要结局》。实际上,小芹还是一位不肆张扬的人,她喜欢:“在心底亲近后回味”《亲近与疏离》。
虽然《飘》(组诗)理性色彩浓厚,但是这些理性的来源,却是自然的、客观的,而且也是丰富多彩的。像:“没有成形的器皿/或圆、或方、或尖利、或丰满”《不去雕琢》、“线越长,飞得越高”《风筝》、“房舍高耸着,差点撞了脊骨”《在路上》等等。
所以说,《飘》这组作品情景结合、虚实结合,或可给予天衣无缝的评价。“实”就是她的经历和背景,“虚”就是增加了诗品意境,给人以提气爽心、悦目耐品的享受。当然,小芹的诗作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其中不足如在以小见大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些都有待于热爱诗歌的她继续打磨,我也期待小芹更上一层楼。
行文至此,我想读者大概不难看出本文开始交代的“另外一个原因”了吧。
2012年6月5日
附《飘》(组诗)
文/小芹
1、启程
吐出一口气的时候
那个身影已悬在半空了
不知哪来的勇气
义无反顾,把来路丢进忘川河
就这样飘啊飘,一直向前
2、在路上
看到了七彩图腾,通透的空气
看到了山山水水,以及一望无际
房舍高耸着,差点撞了脊骨
哦,你已是自由自在的云,或一粒
无声无息的尘埃,喜欢一个筋斗
去拥抱热情
3、寻觅
在一个城市上空停一会
教堂的钟声直达耳膜
声声空灵,一声敲在心灵上
一声敲在岁月里
把过往滤成一个目标——苍穹
放飞、舒展,自由
4、偶然的心动
那阵风吹来时
心微微颤动一下,一瞬间
你是坚强的,又是孤独的
你是博大的,又是自私的
用余下的生命去呐喊,谁能理解
这沉默属于无底洞
5、夜的心思
无边无际的深邃
休眠的时候还在眨巴眼睛
想明天的心思,那个动词一经闪现
她知道今夜注定无眠
没人知道秘密,她隐匿在夜色中
不停地未雨绸缪
6、不去雕琢
没有成形的器皿
或圆、或方、或尖利、或丰满
阴晴圆缺,清理残留的血渍
不要俯冲的姿势,只要如水的清澈
透明成一个大写的真诚
7、亲近与疏离
拥抱你是热忱的
看着期盼的眼,毅然离开
一个不属于尘世的灵魂
穿过时空而来,再穿过时空而去
只想远远的,远远的
在心底亲近后回味
8、风筝
线越长,飞得越高
风越猛,飞得更远
她本能地挣脱一切束缚
乡情、友情、亲情、爱情
在回首中一览无余
心里的那根线从未断过,于是不怕
虽然飞翔时摇摇晃晃
9、明天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挥霍的日子屈指可数
多数时候在追梦,在挑战极限
在寻找刺激的活法,和日新月异的日子
喜欢独语、惆怅和绝望
而后,置于死地而后生
10、不要结局
今晚的夜色很好
空气异常清新,想想骄傲的过往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
跨过的山有多少,飘过河有多少
结局真的很重要吗?
从那一刻起,她不停叩问
并异常坚定地回答
201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