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大别山之三十八:湖边散步的人——读红莲的《湖边》
湖边散步的人——读红莲的《湖边》
我不敢把生活比做海洋,总觉得离我太远,太虚无飘渺了,再说海洋里的潮汐,海洋里的蹈天巨浪,还有时常发生的海啸,都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承受。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那就把生活比做湖泊吧,但不是鄱阳湖,太大,太不着边际,也不是洞庭湖,因为洞庭湖太容易让人迷失,不是有句俗话叫做“洞庭湖里吹喇叭,不知是哪里哪”吗,再说洞庭湖畔耸立着一座岳阳楼,那上面的一些名句会让人觉得很压抑。其实在我看来,生活就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湖,是我身边的湖,比如洪湖,比如海子湖,再比如我小时候练过狗刨式的鸭子湖,现在,我只是从鸭子湖走到了海子湖,而这两个湖,荆州以外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就这么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而我,就是那个一直在湖边散步的人。
能够一直在湖边散步是多么悠闲,能够一直在湖边散步又是多么奢侈。原来湖泊是一面镜子,大多数人来到湖边都是为了对镜梳妆,看看镜中的倒影还是否周正,还是否符合礼仪的规范,他们虽说一直在湖边,却并不是为散步而来,他们为了生活的压力,所以一直忙忙碌碌,以至忙碌得忘了这片湖泊原来就是生活本身。当他们累了,他们或许会想到湖边的芦苇可以搭一座凉棚,当他们渴了,他们或许会想到曾经清澈过的湖水,甚至当他们受伤了,他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来到湖边,用湖里的莲叶来包扎伤口,用湖里的蚂蟥来清除淤血。其实在他们内心里一直汩汩流淌着的,就是这片默默无闻的湖水,无论清澈还是污浊,无论喧嚣还是寂寞,他们都不可能忘记,也不可能走出去。
我就是那个偶尔在湖边散步的人,是那个内心里只想流淌不想雪崩的人,于是注定了我只能是一个平凡的人。什么平平凡凡才是真,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似乎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什么“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的风花雪月也不是我等常人所能体会,所谓不想雪崩,也就是到湖边来躲避雪崩罢了。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借口,也是一个多么真实的谎言,这里面所包含的辛酸,包含的无奈,包含的沧桑正如那荡漾的湖水在你的额头形成的皱纹,又岂止是一句“不想雪崩”就能够轻易掩饰得了。但,那片湖泊是浩渺的,有容乃大嘛,只要你能够来到湖边散步,一切都可以不必计较,一切都可以一笔勾销,或许这也是你对那片湖泊始终不离不弃的真实原因吧。因为在你的心里清楚地知道,莲花飘零了,就会结出莲蓬,莲蓬掉落了就会长出莲藕,即使是在深秋的雨夜,你留下的那几片枯荷也能让你听到美妙的音乐,所以能够做一个湖边散步的人,是多么幸运,又是多么幸福。
以上的这些,很大一部分并不是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却是在我读了这首诗的第一节后所想到的,也就是说这首诗的第一节只有短短和四句话,却让我想到了这许多内容。这并不是说我的想像力有多么强大,而是这首诗独特的切入点,瞬间切开了我心里淤积的那片湖泊,把我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引向了这片生活的湖泊,把我的视线也吸引到了这片湖边,让我轻易地就看到了湖边的芦苇,看到了湖里的莲花,于是我的思绪也如那决堤的湖泊,流淌成奔涌之势那不是我的错,当然也不是作者的错。如果硬要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话,那就是作者用一颗灵动的诗心击中了我的软肋,在不经意间把我引到了现场,让我立足当下,瞬间感受到了来自生活更深层次的疼痛,即使我不想做那个常在湖边散步的人,这时也是欲罢不能了。
而我的同伴,那些也经常来到湖边散步的人,我不知道是不是读了这首诗的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都经历过大悲喜,他们是来恪守时光的枯草,用来发幸福的芽,说到底,他们就是只想流淌不想雪崩的人。我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位,于是便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也就是说只有经历过大悲喜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明白一切喧嚣终会归于寂寞,一切成功与失败都只是过眼云烟,按照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神马都是浮云”,唯有平平淡淡才是真,唯有宁静方能致远。而时光的枯草总是不离不弃地守望在湖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甚至不用等到春风,或者你的到来便是一阵春风,那些幸福的种子都会争相发芽,即使有些枯草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已经错过了发芽的季节,那也会以枯萎的姿势重新绽放一次,聊以慰藉你这个满面沧桑的回归的故人。其实幸福的种子一直都在你的心里藏着,之所以长期没有发芽,是因为你把这片湖给忘记了,或许你会有很多借口,比如工作太忙,比如生活太累,比如应酬太多,比如身不由已等等,并且这些借口个个都很冠冕堂皇,当你来到这片湖边你才知道,这些所谓冠冕堂皇的借口,实际上都上些言不由衷的苦衷。好在你及时醒悟过来了,重新来到了这片湖边,只要能够醒悟,我想一切都来不迟,那些时光的枯草,一定可以发出幸福的芽的,那就让我们共同祝福吧。
当然回忆是逃避不了的,那些影子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你的心里,在湖水的照耀下,只会愈加清晰,无论你站在湖的哪一面,它总会以舒缓的姿态飘过来,让你防不胜防。但只要你沉浸在湖水里,你就只会在意那水中摇晃的幸福,以及水波激起的圈圈涟漪,而这圈圈涟漪不正是你小时候打水漂时抛出的一片瓦片吗,现在终于尘埃落定了,那一连串环环相扣的圆圈终于重合成了一个轮回的转盘,安稳的幸福就是圆心里的一点。头顶那恼人的雷声,你再也不用看了,即使看到了,你也不会再为其所扰,因为这些涟漪一旦重合,你便可以心如止水,你便可以把诸多烦恼都凝聚到那片瓦片上,让其自然地沉到湖心。至于能不能长出莲花,结出莲蓬,那已经不是你可以为之操心的事了,但莲藕是一定可以长出来的,你看那莲藕的空心不正是正在湖边行走的你的真实写照吗?
我读了这首诗最真实的感受就是我把我自己当成了那个在湖边散步的人,这不是刻意的,是在作者诗意的不经意点染下自觉地走进去的,也就是说是作者巧妙地铺设出来的场景让我瞬间有了在场的感觉。于是我便在湖边作了一次诗意的行走,或许只是随意的散步,其实我每天都在这片湖边小心翼翼地走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看不到生活这片湖也就有了借口,也就情有可原了。原来这片湖便是生活的湖,这首诗只不过为我们找到了一块可以立足的湖岸,让我们从湖里爬了上来,并用一个一个镜头记录下了湖边的风景和在湖边散步的心情,让我们的心情也找到了归依之所。
湖水有多深,这首诗的内涵就有多深,湖面有多广,这首诗的视野就有多开阔,湖水有多清澈,这首诗的画面就有多明晰。或许这片湖就是作者的一颗纯净的诗心,旨在点化在湖水中沉浮的芸芸众生。
附原作:《湖边》
文/红莲
常走着,散步的人。
看倒影的人。
忙碌后,内心
只想流淌不想雪崩的人。
湖边的人
经历过大悲喜
想恪守时光的枯草
发幸福的芽
想一小片儿回忆
总以舒缓的姿态飘过来。
湖边的人
只在意安稳的幸福在水中摇晃
而不看头顶那恼人的雷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