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51
- 帖子
- 215
- 精华
- 7
- 积分
- 389
- 威望
- 389
- 金钱
- 389
- 在线时间
- 7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3-6-13
|
13#
发表于 2012-11-30 15:56
| 只看该作者
转《北京诗人》论坛诗友默然的诗评
浅析胡有琪禅境诗作品《一粒莲语》
文/默然
一首禅境别致的小诗。观画如此,可谓画遇子期。福缘可贺。首先标题既是禅, 《一粒莲语》 包含了莲的轮回,而标题的禅境倒是就像和你打了一个哑谜,谁来说的呢?说的是谁呢?用什么方式说的呢?这一连串的哑谜便是你要在这首诗当中留给你的禅。
首句“闭合的寺门终于打开”禅意开始了。寺门,“闭合的寺门”,为什么还要“终于打开”呢?诗人在这句话里要交代什么呢?笔者的解读是:寺,乃佛缘结所,修行修炼之地。“闭合”一词是双关语,既有字面的关闭之意,其实真正的暗指是闭关修炼的结束。那么谁在闭关修炼呢?下一句就明晰了。“盘坐的莲走出来”,告诉你是莲走出来了,这就合应了标题哑谜里:谁来说的呢?的答案。其实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诗人的思考中却是一个重要的逻辑角色铺垫。因为,开口便知身份。那么莲是用什么方式开口的呢?“讲经”。这便是标题哑谜的又一个问号的答案:用什么方式说的呢?用“讲经”的方式说的。在佛家,讲经必是得道。再联系首句的“闭关”一切就那么的合理了。
再看第三句“一粒莲语”这就是标题哑谜的最重要的一个问号的答案:说的是谁呢?的给出了,而“一粒莲语”是整首诗禅境构建的核心,充满了哲学的存在命题。一个生命在结束的时候已然给出了开始的全部,莲子,是枯荷的遗物,是生命只为了死去的意义,其整个过程不过是佛所说的过眼云烟。因为,你完成了意义。再向回说,你所经历的风雨霜雪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你获得了一粒种子,那便是你坚强,坚韧的品格的全部,包括你所有经历的故事都已写进了莲子里。但是,它的开始是它的意义,而不再是你的。这便是“一粒莲语”的内涵,也是莲之闭关所悟。至于“拈花一笑,打破一池惆怅”是在向你反问:人生的态度不该如此吗?
诗的第二小节主要是写蜻蜓听懂了莲的讲经,悟道了。蜻蜓结合了自己的生命方式:飞翔的特点而听懂了经义,“此岸即是彼岸,它立地成佛”了。“道”真的很难吗?看来不是,蜻蜓成佛了。人生不也是“此岸即是彼吗?”生你是岸,葬你是岸,人如蜻蜓,完成依然在水中。在动态中,你的岸就是你每一脚踩到的坚实,所以,连蜻蜓“不再需要枯荷的经幡指路”了。
诗的结束段落很好,简洁,写意,空灵。诗合画境(所有的空白顿时清凉),禅意归朴(皈依 一朵缘)。使读诗的人释然受益,暗合了第一节结尾句的人生态度的期待修正。
诗本万象,尤其禅境之诗,相信每位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一番读到的参悟,这便是禅诗的魅力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