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那一丸冷月,那一缕荷香——读凡墨诗集《半指月光》

[i=s] 本帖最后由 纪开芹 于 2012-12-1 20:41 编辑 [/i]

那一丸冷月,那一缕荷香
  
     
最近中国大别山诗丛六安诗人卷出版研讨会在舒城召开。可惜的是我没有参加,这套诗丛也没有我的诗集。但遗憾之余,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能有机会为安徽省作协会员、散文家协会会员、六安市作协会员——我的好友凡墨的诗集《半指月光》写评。承蒙凡墨看重,我内心感动之余,心想,在这套诗丛中,终还是能够留下我的只言片语了。
  读凡墨的这部诗集,需要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这是对文字的敬畏,对汉语语言的热爱。我不愿错过一句话,一个字。凡墨的诗很耐人寻味。越琢磨越觉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她的作品精致典雅,极其需要慢读细读方可领悟其中的从容舒适。欣赏《半指月光》,仿佛看到凡墨就站在面前,翘着兰花指,为我们唱一曲《阳关三叠》。那清秀的容貌,圆润的嗓音,那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所呈现出来的玲珑生气,像光影穿过眼前,微妙而温润。
  凡墨音乐系毕业。所以,她在写诗时非常注重韵律和谐,注重节奏感。作为研究过中国古典文学的凡墨,她的现代诗歌中透出典雅的气韵,我也觉得习以为常。不过一首诗歌再好,它也只是一段文字的组合。它是冰冷的,甚至可以说是寂静的。但凡墨却将诗歌喂养得精神饱满。她将诗歌写活了,从诗歌中看出了自然万物,人情冷暖,看出了中国文学的小情怀,大智慧,看出了宇宙山水的广阔。诗歌,成为凡墨心灵的密友,人生的伴侣。我也在凡墨诗集《半指月光》中流连徘徊,不忍释卷。
  通读《半指月光》,给读者最为明显的感受,便是凡墨诗歌语言的精雕细琢、典雅唯美。在精致的诗行中,着意构建“冷月”这一意象,为我们带来清凉的感受。
  明李日华题画诗道:
  “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鱼竿。化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品一杯香茶,伴着缕缕墨香,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画面,渐渐地,自己就迷失在这部诗集中,似乎听到遥远的,来自天籁的生命的妙音。于是,我甘愿跟着诗歌的脚步,去追随这一份美妙。
  凡墨诗集定名为《半指月光》,一共分为四辑。第一辑标题是“弦月如歌”,第二辑为“淡烟笼月”,第三辑为“冰壶秋月”,第四辑为“月洒云衢”。从诗集名字和各辑标题中可以看出,凡墨对月是情有独钟的。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曾写过关于月的诗句。湘云和黛玉对诗,湘云说“寒塘渡鹤影”,黛玉对曰“冷月葬花魂”。可见,“月”这个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很普遍。尤其是禅宗灯录中,更是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意境。冷月当空,无所依待,无所分别。凡墨诗歌中处处可见这个“月”字,处处可让读者体会到清幽的意境。如此说来,凡墨实在是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至深的了。我们可举例来一一探讨之。
  如第一辑第三首《月光》:“我深爱月光,如同深爱一粒种籽/我深爱月光,如同深深爱着久违的/ 蓝天。白云。羊群。和十里荷塘/按捺我所有的疼,皎洁而明媚/让我暂时忘却,清露和白霜的寂寞//轻轻放下海角和天涯/摘下一大束回忆和一小朵誓言/十二浆的呼唤随波而去。月光呵/早已凝成经年的雪花,掖在衣襟/一转身,全抖落在坡前的小溪……”
这声声低吟浅唱,只有一丸清月在聆听。薄寒幽杳之中,诗人将感情寄托在月光身上。深爱月光,深爱蓝天,羊群和十里荷塘。凉月播下的清辉,砌成一幽宁静的世界,而诗人在这个世界中,独自存在,忘却一切烦恼,一切疼痛,让幽夜之逸光照人心扉,使人通体透亮,物欲尽涤,在宁静中归于宇宙之本体。将那么多的回忆统统卸下,让这一丸冷月永远别在衣襟上。
  这就是冷月的境界。它是月,又不仅仅是月。月是虚指,也是实指。悠远的,幽深的,神秘而淡泊的。它是诗集《半指月光》中重要的意象,也因为有了这丸冷月,而使得这部诗集更显清幽和灵动。月光照耀下的大地,像铺上一层皑皑白雪似的,给人以清凉的感受,仿佛我们的心灵被月光洗涤了一番。于是,月光下的诗人和红尘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月光下,诗人获得深深的心灵的安宁。
  再如诗人在第二辑第七首《白月光》一诗中这样写道:”……天空卷成一个硕大的万花筒/九月雪洗亮繁星的眼睛。白月光/与花草私话,与鱼虫秘语/从树梢一点一滴,泄漏着思念//试图把红枫、狗尾草、稻谷/一一雕刻成雪花的乖巧模/坐在起伏的秋水里,剪霜花,裁月亮/凿开思念,堆砌孤独,躲在/狭细的断影里,一遍遍地怀想圆满//夜空,是无法焊接的黑/被剪碎的白月光,如繁花簌簌/散落在鎏金岁月的底版上/而我只是夜的一个小小的节点/轻慢,悠扬,芬芳。暮野四合时/我缓缓地打开思想……”
  诗人对月一往情深。而月也给诗人带来宁静和思考。但诗人在写月的同时,常常将“雪”的意象加入进去。这样,月和雪融合,重叠。月亦是雪,雪亦是月。我们每读一句,都会看到凌寒的霜花,每读一句,都会觉察清冷的冰凌。这么一种空灵澄澈的琉璃世界,一片静寂。诗人深心独往,孤意自飞,颇有点柳宗元《江雪》之意境了。一个人,一丸月,一片雪,一棵草,一朵花……看起来是寂寥的,悄怆幽邃的,其实也是洁白无瑕,不染世俗污浊的。这是凡墨诗歌最为显著的特点。从题目到每一辑小标题,无不能看出诗人的良苦用心。可以这么说,这部诗集就是用“月”串联起来的,颗颗珍珠般的文字经过月色的淘洗,愈发显得秀气、端庄。一如凡墨自己,给人以清淡疏离和退去铅华之后的高寒之感。
  永恒的宁静也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所以,看凡墨的诗歌,是需要一颗静心的。烟林寒树,古木老松,雪夜归舟。空翠风烟,幽泉鸟鸣……这些都是《半指月光》中常见的意象。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紧张的情节,没有如雷的喧嚣。可我们诵读欣赏,感情跟随诗歌意境的不同而波澜起伏,大起大落。我们感伤或者愉悦,悲哀或者明朗,莫不是诗人用一颗诗心牵扯着的。
  但诗人只是静静地,像一丸凉月那般,临照着尘世的悲喜,看她的读者时而蹙眉时而展颜。而我一直以为冷月是孤独的。凡墨诗歌中构建冷月这个意象,充分表现出她内心的孤独感。就像残荷,它是残缺的,腐朽的,清瘦的。但残荷的魅力正来自于萧疏和凄清。凄清中有清韵,萧疏中有奔放,衰朽中有难以磨灭的情致,孤独中有冥思和狂想。这,也是冷月的魅力,凡墨的魅力,《半指月光》的魅力。
  这些是凡墨诗集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在内容上,我愿意单单用“荷香”来形容。
  凡墨诗歌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的诗作。青苔、玫瑰、槐花、樱桃、丁香、石榴、红莲、虞美人等等各种植物,它们都在凡墨笔下苍翠红艳,挺拔热烈。与其说这些花花草草是自然的宠儿,毋宁说它们更多时候是诗人的宠儿。凡墨还擅长用现代诗歌演绎古典诗词的魅力,她用宋词词牌写了很多首现代诗歌。这些诗歌典雅蕴藉,有古诗词的神韵,也有现代诗歌的气质。
  如《雨铃霖》一首:“相看的泪眼,漫过长亭/秋风藏起寒蝉的翅膀,它们也藏起一坛桂花酒,藏好半枚月亮/你醉卧阳关,倒插两百棵杨柳/唱一万遍楚歌。兰舟抵达河之南/故乡,早已被你喊成一沓疼痛的雨水/从此决定混迹市井,隐姓埋名……”
读这些隽永的诗作,我们仿佛徜徉在自然怀抱中,我们嗅到的是来自花儿的馥郁,草儿的清新,来自诗集内容的一缕缕荷香。前人有诗云:“不愁明月尽,为有暗香来。”欣赏《半指月光》我们要注意它暗香浮动的妙韵。香,具有超越世界形体的特点。尤其是淡淡的幽香,似有若无,氤氲流荡,恰似那些花儿草儿、春夏秋冬;恰似那么多的乡愁;恰似她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索。像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信手拈来。
“我提着菊花灯/开始在废墟上寻找城堡/花期如梦,指尖拨开梦呓/花蕊里藏有你的体温/蓄满香,熏染绝世红尘”(《菊黄》)
  “请允许我热烈吧/在无数残痕颓迹中,热情奔放/我没能抓住疾驰的青春/点燃一叶枫,点燃一簇火/我的爱情恣意,燃烧一树枫红”(《枫红》)
  “冬天竟是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颈椎。肩胛。脊椎。腰椎/每种旧疾,都能戳穿冰冷的语言和思想/疼痛,顺着分叉的经络四处蔓延”(《被针灸的冬天》)
  后来,它们好像又都化为有形的轻纱,缭绕在我们周围了,可感可知,可触可碰。它们有了血肉,有了骨架,有清莲一般的素净,不染淤泥的纯洁。园林家说,香是园之魂。我觉得香也是《半指月光》之魂。一部诗集的艺术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的充实,和谐尤其不可忽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让一部诗集拥有恒久的生命力,才能使得一部诗集从内而外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
  其实凡墨这部诗集中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很多。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那么多的花草,构成这部诗集最亲切自然的原初元素。她的小园风情,儿女情怀,淡泊世事的处世哲学,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的追寻……都折射在细微事物上。但因为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展开,希望我们读者在欣赏《半指月光》这部诗集时,能时时注意走进诗人内心,痛她之所痛,爱她之所爱,让《半指月光》淘洗心灵深处最隐秘的情感,使它更真,更善,更美。
半指月光,一篇妙论
激烈欣赏这篇厚重的评析。文章本身就很完整、优美。难怪凡墨当着我的面点名要你写一篇放到她的诗集里。哼哼,她都不给我机会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quote]半指月光,一篇妙论
[size=2][color=#999999]刘光荣 发表于 2012-12-1 19:10[/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5132&ptid=33734]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光荣的点评,字字珠玑。
[quote]激烈欣赏这篇厚重的评析。文章本身就很完整、优美。难怪凡墨当着我的面点名要你写一篇放到她的诗集里。哼哼,她都不给我机会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2-12-1 19:18[/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5134&ptid=33734]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她若不给我机会,我岂不是连露头的可能性都没了嘛!
来读姐姐优美的诗评啊,小妖学习了!问好姐姐!
永远的蝴蝶
再赏!你露头了还是说明你能担当此任!
向晚的风
评说丝丝入扣
学习姐姐的深邃与独特
其实凡墨这部诗集中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很多。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那么多的花草,构成这部诗集最亲切自然的原初元素。她的小园风情,儿女情怀,淡泊世事的处世哲学,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的追寻……都折射在细微事物上

看着你的评说,我都想看看这书了
芹姐姐有空帮我写一篇吧,好不好?
[quote]芹姐姐有空帮我写一篇吧,好不好?
[size=2][color=#999999]雨倾城 发表于 2012-12-5 10:25[/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7003&ptid=33734]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呵呵……好呀!只怕妹妹嫌弃呢!
[b]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5528&ptid=33734]6#[/url] [i]蝶小妖[/i] [/b]


问候小妖。姐姐抱一个哈!
[quote]再赏!你露头了还是说明你能担当此任!
[size=2][color=#999999]小芹 发表于 2012-12-2 20:04[/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5839&ptid=33734]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番茄熟了。
[quote]其实凡墨这部诗集中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很多。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那么多的花草,构成这部诗集最亲切自然的原初元素。她的小园风情,儿女情怀,淡泊世事的处世哲学,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的追寻……都折射在 ...
[size=2][color=#999999]雨倾城 发表于 2012-12-5 10:20[/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6998&ptid=33734]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凡墨的诗歌确实很美!读后受益匪浅。呵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