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楼兰在大别山论坛所评的诗。惹风波如斯

[i=s] 本帖最后由 楼兰女子 于 2011-8-11 02:22 编辑 [/i]

[size=3][font=楷体_GB2312]今夜,有朋友给我一个地址,说是在桃花源论坛,我又惹事端了。匆忙赶去围观。才知道是几月前,在大别山论坛误评过楚天之云老师的绝世好诗。确如几个大诗人大评论家所言,楼兰目光浅白,阅历如纸薄。妄写诗歌,妄论诗歌了。楚天之云老师,请接受我的真诚道歉,我不该班门弄斧。

此致,我并不想敬礼。
--------------------前记[/font][/size]
---------------------------------------------------------------

[size=3][font=楷体_GB2312]原作:《夜晚适合谈情说爱》

/楚天之云

319国道
已走入夜色
老家在你身后迅速远去
蛙声追上来
嘈嘈切切的
途中两次暂停
一次郑家驿,一次黄土坡
而今在桃花源
坐在教学楼的办公室里
又听到了蛙声
夜晚适合谈情说爱
青蛙们知道得多么清楚
朝旁边一望
十几把椅子
没有人坐
窗外的黑暗里
流淌着沅水
你想起母亲
在你出门时说的话
明天
要插稻秧了

2011.05.25

张宏雷评:游离了题目。问好!

楼兰女子:单说语言,我一直认为诗歌的语言是需要修炼的。从单一的为抒情而抒情体,到多角度的,隐忍,朴素,自然,生动,准确。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废话这么多,我是想肯定你的语言,有潜质。已经在脱离刻意抒情式。接着
说缺点:说东扯西,它们之间却互不相干,最后偏离了主题。絮叨无力。

“319国道
已走入夜色
老家在你身后迅速远去
蛙声追了上来
嘈嘈切切的蛙声
途中两次暂停
一次郑家驿,一次黄土坡”

按照这么,继续写下去。应该是不错的诗。也许得换题目。写坏掉,就是从这之后的。后面全是凌乱,没有章法的乱,拆东墙补西墙的乱。之后牵连出一个称呼----母亲,更是荒诞。[/font][/size]
楼兰女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8998444
[i=s] 本帖最后由 楼兰女子 于 2011-8-11 02:00 编辑 [/i]

[size=3][font=楷体_GB2312]桃源诗坛群聊: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11:26
哈哈
你笑啥?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2:05
我笑这个女子的厉害程度
重庆黄勇(842147276)  21:12:07
单说语言,我一直认为诗歌的语言是需要修炼的。从单一的为抒情而抒情体,到多角度的,隐忍,朴素,自然,生动,准确。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废话这么多,我是想肯定你的语言,有潜质。已经在脱离刻意抒情式。接着
说缺点:说东扯西,它们之间却互不相干,最后偏离了主题。絮叨无力。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12:30
呵呵
一家之言嘛
重庆黄勇(842147276)  21:12:30
这点评是楼兰的风格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2:47
楼兰回帖也挺克制隐忍的,有修养!
问月(375601933)  21:13:04
这是谁说的
重庆黄勇(842147276)  21:13:29
我老乡说的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13:44
O(∩_∩)O~  你说啥主题啊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14:06
其实一首诗你写的时候
想了主题的没有呢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4:08
楚兄的文字也挺隐忍的,让楼兰不知所踪
问月(375601933)  21:14:12
重庆兴阴剩阳衰   
重庆黄勇(842147276)  21:14:24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4:34
但她只是第一感觉,没深入
重庆黄勇(842147276)  21:14:53
恩,浅阅读嘛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5:14
张红雷说的偏离主题是快餐式阅读的结果
重庆黄勇(842147276)  21:15:25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15:31

问月(375601933)  21:15:34
今天的热闹我老半截半截得看,真可惜了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6:18
所以静心是做任何事的好方式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7:06
真是半截半截的才精彩,譬如雾里观花水中望月,全然真切了缺憾就暴露无遗了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9:18
我也姓东方,名不虞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19:21
呵呵
继续评我的诗啊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19:57
不评了,想听我们说好话吗,拿小费来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22:15
哈哈
说人能坏话还想小费?
重庆黄勇(842147276)  21:22:54
大别山论坛存在很多问题,会影响刊物的生存和发展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3:04
怪怪,难不成要我倒贴吧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23:13
呵呵
小费冒得
小酒一杯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3:55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4:10
知道我不喝酒的,装大度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4:46
浪花姐,上哪里走私去了,出来一下下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25:55
不喝酒啊
那送书法一张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6:17
要得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6:26
极其感谢!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26:29
成交



《桃花雨》楚云(516068737)  21:26:47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6:56

问月(375601933)  21:27:07
还有我的呢?
离别宫主—明珠(1559456900)  21:27:27
嘿嘿,要债的来了
问月(375601933)  21:27:39
见者都该有份的吧   


余燕双评:

我不这么看,全诗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诗中的主要意象的是“蛙鸣”,春天到了,万物生机,是最适合谈情说爱的季节。第二个意象是“椅子”,十几把椅子,空空的,没有人做上去亲亲我我,多么的遗憾。人类也许为了工作,或其他东西,忘记了这样良辰美景。
最后才想起母亲的叮咛,要快插秧了,春天即将消失。同时暗示,这样的蛙声,这样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画外音)赶快播种吧!否则会对不起魂牵梦萦的一片蛙声。


离别宫主评:

浅阅读病症之陌路相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遭遇陌路人,那一瞬间的打量,或许就成了最终印象。我不说初步,是因为这种错觉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判断。这是每个人的经历与阅识,经过大脑处理、“错误引导”后给出的结果,这也是心理定势,老辣的人一般不会仅凭初感做具体的判断。表象是无法印证内质的——如一颗荔枝,在第一人发现它之时,谁知道这长着蛤蟆皮、紫红的小果里面竟然肌肉雪白,甘甜如饴。浅阅读就是这种轻泛的病症。
      楚云的诗作《夜晚适合谈情说爱》,初感就像诗者在野外走了一遭,什么味都没有。恋爱中的激情与浪漫都上哪里去了?难怪一个说“游离主题”,一个说“荒诞不经”。这第一遍的印象就像相亲,自己才华出众,遇着一位长相平平的小伙,当然无甚好感。阅人要长久相处,做事要静心,所以我更愿意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于从“你想起母亲/在你出门时说的话/明天,要插秧了/”开始倒放。从这句母亲看似题外的话,暗底察觉这是一位心细如发的长者对处于热恋中孩子的一种关怀。这是委婉的托辞,真实的意思是:孩子,不要谈得太晚,注意身体啊。这就从侧面反映了人物的可爱和情感的温馨。
      诗中的另一女主角一直呈暗线埋伏着。楚云的“隐”归于他步入中年人的淡定,以常人无法轻易察觉的“冷处理”来行进一个个恋爱场景。他似乎在舒适地看自己曾经的爱情慢步,剧情慢播。在我倒走的镜头之中,我更愿意观赏郑家驿和黄土坡的两次停留,为何要停留?只是因为旁边恋爱对象的存在!一路携手,情语绵绵......情不自禁后的拥吻。中间的一句“夜晚适合谈情说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唯一明示诗歌主旋律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场景,我不作赘述,大约读者也能将其浪漫地展开画页。
      楚云一直坚持用原生态的手法来展示作品,不娇柔不做作,文火伺候。我也想不到他写情感诗作会如此的淡定。但谈情说爱的内容谁说一定要甜言蜜语,显山显水。在这一点上,我对楚云的作品表示认同。这也就提示我们对待人或事物尽量要削弱初感,从侧面或反面详尽地去领略一篇诗作的艺术内涵和体会一个诗者真正的内心。
      因为楚云的刀架在了脖子上,于是不得不仓促成文,不到之处,还请诸位见谅,并提出以便修正。

桃源文学论坛探讨02



问月(375601933)  16:04:43
宫主给楚兄的诗拨乱反正了哈,你的确该送他个书法的。



此诗,乍一看,的确有些不知所云的游离感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14:07
其实我不赞成宫主对结句的理解
“明天
要插稻秧了”
这句很明显是暗示:时节不等人
这首诗歌是用蛙声串起来的
这首诗歌题是《夜晚适合谈情说爱》
作者的意图是借青蛙之口谈的确是对老家的情对母亲的爱
不是爱情
表达隐忍内敛,需用心读才能读出这味道
其实前面一大段作者已经有所交代



“319国道
已走入夜色
老家在你身后迅速远去
蛙声追上来
嘈嘈切切的
途中两次暂停
一次郑家驿,一次黄土坡”

喧闹的蛙声与十几把椅子

渔雁双飞(余燕双)(915593424)
16:25:49
后面部分想起母亲的话,很重要。看似松散,其实是诗意的升华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26:35
这句让我想起比尔那句名言“孝敬父母不容等待”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27:27
结句用了暗示的手法
渔雁双飞(余燕双)(915593424)
16:27:4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母亲希望早点抱孙子啊,哈哈哈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31:04
“所以我更愿意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于从“你想起母亲/在你出门时说的话/明天,要插秧了/”开始倒放。从这句母亲看似题外的话,暗底察觉这是一位心细如发的长者对处于热恋中孩子的一种关怀。这是委婉的托辞,真实的意思是:孩子,不要谈得太晚,注意身体啊。这就从侧面反映了人物的可爱和情感的温馨。”
如果照宫主这样解读,那前面一大截关于老家的铺就没多少意义了。
问月(375601933)
16:31:43
等下,忙完了工作我细读
渔雁双飞(余燕双)(915593424)
16:32:02
这是一首散发着浓郁亲情的好诗。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32:12
谈情说爱,并不一定只限于爱情,这也是这首诗歌的高明之处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32:19
是的
问月(375601933)  16:32:48
看是否有第四种读法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34:02
或许每人读的感觉都不一样,但作者的原意图是这样的
同时结句还有一语双关的意思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37:45
“明天
要插稻秧了”
插秧与秋收是农村一年中最忙,劳动强度最大的时节
重庆黄勇(842147276)
16:38:24
而此时作者却要异地上班
这种心态是矛盾纠结的,加重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这诗并不晦涩,只是一些暗示的手法有点障眼O(∩_∩)O~

诗歌用暗示的手法,就会增加阅读难度。


诗人井泉:敢于晒自己,人才能潇洒。我觉得你的诗,经过批评了,似乎我就更欣赏了。这首诗写得自然圆转,两次转,转的巧而且自然。从作者貌似平静的心理叙说中,我看到了漫卷的楚天之云。



问月评:
我也说几句。首先反对楼兰女子的评,她的确是出于一种浅阅读中的随口而论。其次赞同宫主的“中间的一句“夜晚适合谈情说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唯一明示诗歌主旋律的地方。”整首诗歌唯此句为明写,并且这句也是全诗最亮眼的地方,不仅是结构和诗意上的承启,它更像一汪甘冽通透的泉水,唯有上下连贯起来细品,才能知其味,感其冽而受其醇。若有时间,我希望能将此诗做一个精细解读来加以论证。第三,此诗也并非单纯的、通俗意义上的情和爱,它似是涵盖了一个人的经历、感悟和内心的情感奔突,并使这些情与爱都最终落叶归根。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首隐得相对有些深,又明得特别奇巧、得当而霸道的好诗。 [/font][/size]
[url]http://taohuayuan.5d6d.com/redirect.php?tid=2055&goto=lastpost#lastpost[/url]
[url]http://www.zhchsh.net/bbs/dispbbs.asp?boardid=17&id=1506&page=0&move=next[/url]
(这里这里都是。)
楼兰女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8998444
[i=s] 本帖最后由 楼兰女子 于 2011-8-11 01:33 编辑 [/i]

写诗的,诗歌写完,发出来之后,它就不完全属于你了。路人有权利说好和不好。
几个月前的旧帖子,你们居然弄得这么高调,那么我来陪你们高调一回。如果只是在大别山论坛,主题帖下这么讨论,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们这么整,实在让我小看了。
楚天之云典型的经不起砖头,听着吹嘘飘飘然,昏昏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简直好笑。
楼兰女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8998444
《夜晚适合谈情说爱》


319国道
已走入夜色
老家在你身后迅速远去
蛙声追上来
嘈嘈切切的
途中两次暂停
一次郑家驿,一次黄土坡
而今在桃花源
坐在教学楼的办公室里
又听到了蛙声
夜晚适合谈情说爱
青蛙们知道得多么清楚
朝旁边一望
十几把椅子
没有人坐
窗外的黑暗里
流淌着沅水
你想起母亲
在你出门时说的话
明天
要插稻秧了

前面滴铺垫很虚且絮叨,玩口语(或你所言滴“原生态”)不是这样整滴。在偶看来,口语缺乏日常生活细节,是很贫乏滴。你前面些句子皆是卖弄修辞,哪有有原生态。比拟过多,反而虚空滴很。还有结尾,整滴升华了,还是在卖弄技巧,以这个结尾来暗合主题。一首诗歌滴结尾宛若盒子关闭后滴咔嚓声,而你这个,偶仿佛听到了洪钟大吕。有时候自嘲比高蹈更接近生活,更真实。故,缺乏现场感和叙述滴细节支撑,前面虚空是过多滴比拟所造成;结尾滴升华,高蹈了。还有修辞气氛若胭脂,让人无法领略原生态滴清新自然之风景。
罗兰·巴特说过,文本出来,作者就死了。读者看到滴风景才是风景,作者拉几个吹鼓手唱赞美诗,不谈诗歌,就人格而言,不值得嘉许。
来欣赏各位方家的评论。
问好楼兰!! 诗歌评论畅所欲言  欢迎探讨
品品各家高论!
也来读各家之言
黛眉轻舒宜入画
[i=s] 本帖最后由 山林退士 于 2011-8-11 11:40 编辑 [/i]

对于一件事,一首诗,每个人必然有不同看法,不同评价。这是正常的,如果完全一致倒是非正常现象。我不赞同用自己的观点去贬低别人的观点
847530063@qq.com
居士觉得,能引起争议本身,也是一种成就。就像“梨花体”、“羊羔体”,既有反对的观点,也有赞美的声音一样。我想,这或许就是诗歌最大的魅力,因为,读者喜好的程度,理解的角度,欣赏的视野是不一样的。我更喜欢有人对相对成熟的诗人的作品进行评析,或者说赏析。对于反对的声音,从我的经历和感觉来说,实际上已经从心底里接受了,即使表面上或许很难看。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有了不同的声音,才有丰富的诗歌。
有争论才好。否则死气沉沉的,没什么意思。
对读完某首诗歌写点诗歌评论,千人自有千种感慨。无可厚非,有捧场的、有骂娘的、有发肺腑之言抒点一、二、三的,等等。我管它叫“小感慨”。自然能把诗歌发进论坛,为什么就不能让读者自由评论呢?我真的搞不懂啊!诗歌,被诗人顶礼膜拜。诗人,被诗歌甩下悬崖。我们的“小感慨”啊,被诗人们放到了哪里?
如评论的自由被写诗歌的人左右摆放,这个诗坛将是个黑黑的团体。想想先前声响的“文痞子”、“文流氓”,真要又是出现,我们的诗歌论坛是否要组建支像城建执法这样的队伍呢?
读了两三遍,确实如楼兰所评,明显有点文不对题。说是亲情差不多,跟爱情有关系吗?支持楼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