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情境交融的三种方式

    
  [b]第一种:状物移情
[/b]  在诗歌的创作中,把难以直接表达的抽象愁绪,寄寓于具体的外在可感的事物之中,是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也就是“状思象之无形于有形”,尤其是诗区别于其他一切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形象化的艺术手法,是通过想象实现的。作者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某些特征,在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载运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物镜)来“移情”。其中,想象是架设在“抽象”与“形象”中的一座桥梁,从而构成诗的完整意境。
  试举三例: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雨时(贺铸:《青玉案》)
  作者们把抽象的愁绪,转化为滔滔东流的春水,转化为飞红点点的海,转化为一川烟草、满城柳絮、梅雨等具象,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从不可感知的此岸走进可以感知的彼岸。高手诗人总是避免在诗中直接议论、阐述、叙说的。而是托物言情、借景抒情,借情达理。不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我高兴啊”、“我忧愁啊”、“我愤怒啊”等等。
  不同心情的人写月亮,高兴的人会写她在笑;忧郁的人会写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会写她脸色苍白、青筋暴跳。这就是心情反作用于景物所致。
  [b]第二种:缘境生情
[/b]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触景生情”。或许我们在旅行、旅游时都有因触景而有所顿悟的思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
  试举一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诗人置身于静谧浑朴的大自然,心旷神怡,于是幻觉中的“敬亭山”好像是自己的挚友,他爱“敬亭山”的自在闲适、傲然不羁,成功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那种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芳自赏的内心世界。
  (流沙河:《一张糊墙的报纸》全诗十四节,略)
  诗人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一张糊墙的旧报,于是触“报”生情;而当他发现报纸的背面竟然刊登着自己以前的诗时,又触“诗”生情,感慨不已;当他领着孩子来到久别的书店,猛然间,又触“店”生情,一时间百感交集……
  [b]第三种:物我情融
[/b]  草木本无情,它们的感情只能是人所赋予的。自然是一本书,只有读懂这本书,才能产生才气横溢的想象力。
  试举一例:
  我是绿草
  我的装束很朴素
  也没有美丽的花蕊……
  可是,我有春天的信号
  人们看见我而高兴
  盛夏,劳动的人们
  喜欢躺在我的怀里休憩
  到秋天,我就枯萎
  我准备火种给严寒的世界
  (鲁黎:《草•二》)
  善良的诗人用“绿草”来表达自己要想绿草一样,去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用绿草的胸怀给盛夏劳作的人们以小憩的喜悦;而到了关键时刻,自己要化为火种给严寒的世界。短短几行诗,表现了诗人朴素而又美好的愿望。于是,“绿草”便有了思想和情感。
  要尽量克服和避免“有境无意”、“意俗”、“有意无境”、“境乱”等现象。这里就不赘述了。
  此外,还要谈到一点,诗歌流派自古以来就是存在的。风格应该兼容或者说相互认同,不应相互排斥。比如,有的作者自己善于或喜欢写“大我”,于是就排斥写“小我”,有时候则正好相反,很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正是看似“很小”,却能引起很多读者的情感共鸣。反之亦然,因为现实生活中毕竟还需要那些高度浓缩的、鼓舞和震撼人心的诗句。当然,个人以为“小中见大”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摘录两段名家论言,以飨诗友:
  黑格尔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自然美只是心灵美的反映……例如寂静的月夜,雄伟的海洋那一类自然美,是感发心情和契合心情的,它们的意蕴并不在于对象本身而在于所唤醒的心情。”
  费尔巴哈说:“我们用耳朵不只听到流水潺潺和树叶瑟瑟的声音,而且还听到爱情和智慧热情的音调。我们用眼睛不只看见镜面和色彩幻相,我们还能看到人的视线。”
  
  2013年3月26日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这篇文章是我读《诗的技巧》结合自己的心得整理的。算半个原创吧。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学习。谢谢居士。
学习,问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