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存一个文档,

关于大别山诗刊杂志社归属等几个问题的请示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

始创于2006年5月的《大别山诗刊》已跨过五个年头。五年来,在市委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和全国广大诗友的大力支持下,大别山诗刊秉承“绿色诗歌”理念,立足六安,辐射安徽,面向全国,通过举办高水平全国诗歌大赛等系列活动,现已连续出刊24期,成为全国诗坛民刊中的佼佼者,并成为介绍、宣传六安和安徽的一张文化名片,受到来自全国5000多名文朋诗友的拥戴。
2011年,针对诗刊面临的现状,在市委领导的关怀下,让诗刊社挂靠市文广新局,并在市文广新局内为大别山诗刊杂志社调剂解决了一间办公室,使诗刊从个人走进集体,从家内走向家外,同时适当给予办刊经费的照顾,让我们看到了继续发展的希望。也让我们有信心把大别山诗刊带入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大别山诗刊作为一份民刊,仍然存在着归属不明、办公场所过于狭小、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诗刊继续发展的瓶颈,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造成停刊将是非常可惜的,也是大家不愿看到的事情。为此,我们请求市委宣传部研究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归属问题。《大别山诗刊》持有安徽省内部资料准印证(准印号:13—009),系省内唯一持有准印的纯诗歌刊物。目前名义上为安徽省六安市委宣传部主管、挂靠六安市文广新局主办,但实质上还是民刊性质。民刊生存尤为困难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归属问题。归属不明,出现问题和困难时就找不到解决的“婆家”,我们认为“挂靠”非长久之计。此外,归属不明,让我们有提心吊胆过日子的感受。
为此,我们迫切请求市委下文对诗刊及社刊社予以身份上的确认,并将诗刊社人、财、物纳入主管单位日常管理,我们保证遵从主管单位的制度规定。
二、办公场所问题。目前诗刊社所占用的一间办公室是文广新局于2011年初调剂的,但文广新局也存在着办公室缺乏问题,由于诗刊社归属不明等问题,每当文广新局感到办公室紧张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剪我们本就狭小的办公室,这让我们有苦难言,也很无奈。随着诗刊的发展,现有过于狭小的办公室只能安放两张办公桌和一张书柜,无处存放越来越多的刊物。
为此,我们迫切请求市委在明确诗刊社归属问题的同时,在主管单位内部调剂一间或两间相对宽敞一点的办公场所。
三、经费问题。目前,诗刊社挂靠的主管单位市文广新局每年给予的2万元调剂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继续发展的需要,虽然我们可以凭借诗刊业已形成的影响力向社会自筹一部分办刊经费,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像一个饿汉,经常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状况。
为此,我们迫切请求市委给予增加经费的照顾,所增经费主要用于刊物邮寄、水电交通和两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等支出项目,如果可能,我们请求多增加一点刊物印刷费用。
以上请示,请求市委宣传部尽快给予批复,以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盼复。

大别山诗刊杂志社
二〇一三年一月八日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谢谢站长。今天两会结束,明天提申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