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本栏目因为有阡陌和烟儿的支持而精彩!远远的握握烟儿~~~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i=s] 本帖最后由 秋色寒烟 于 2011-4-12 15:33 编辑 [/i]

[size=4]跋涉者的朝圣——赏析湖北十五岚诗歌一组
文/秋色寒烟

    一直都很喜欢十五岚的诗歌。在我看来,十五岚诗歌在新诗领域中定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可以说,十五岚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她心血烘焙出的佳酿。前段时间正巧听了一堂秋叶老师关于诗歌赏析与写作的讲座。“当今诗歌正处在多元化的审美走向,仍然是复杂而又有些生动的无序状态”。在诗坛“繁而不荣,昌而未盛”的情况下,对照十五岚的诗歌来看,她的诗始终有自己的风格和航向,无疑为那些初学诗歌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读十五岚的诗,会感知她以诗的形式蓄积起来的不可遏制的感情。和清丽婉约相对,十五的诗歌更多的是深沉和悲悯,一种大气豪迈萦绕在字里行间,即便是情诗也一样沉稳有力,像父辈深沉的爱护,像敦煌额头的斑驳,被笼上严肃的色彩。我想,一个感情上成熟的诗人是常常压抑自我的情感,努力以理智的诉诸方式求的与别人思想沟通的。
  而且,十五的诗歌在语言的运用上含蓄,不张扬,没有奇异的色彩和奇诡的词汇,形式上也不奇特,可是情绪上却很秾挚,在沉静中有一种不易挥发的韵味。在意象的塑造上,纷繁复杂,别具一格。十五岚努力用最新颖的意象给读者带来感官上的享受,用探索的目光去寻找最适合表情达意的意象,融入自己的感情,合成新的艺术体,从而达到“诗缘情”的效果。而一首优美的诗歌又离不开美妙的意蕴。意蕴的营造又离不开意象的塑造。所以,十五岚的诗歌很重视将不同的意象重新组合排列,像分解化学方程式一样,在平凡的意象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诗歌的审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完成对意蕴的把握。
  另外,“思乡”是十五岚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十五岚诗歌吟咏的对象是世间万物。它们可以是植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器物。但吟咏最多的是人物,是亲情爱情和友情。“思乡”的主题是自我感情的很好表现。由于思乡情感的浓郁,所以表现在诗歌中便是感情力度的增大,变浓,诗歌语言的铿锵有力,诗意轮廓中鲜明的角色对比。
  其实我们说,思乡主题的本身已经不再新鲜。中国的古典诗人早已写下大量的思乡篇章。思乡的主题好像也不能给诗歌带来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特别是在有了这么多思乡名篇之后。
  比如众人皆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益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余光中的诗更是把思乡情结推到顶峰,极致。所以说,十五岚的思乡主题很难创造出与前人不同的、崭新的而且具有生命力的意象来。然而实质上,十五岚在这首诗中却能冲破旧有的束缚,脱离前人的影响,跳出前人的窠臼,敢于运用独特的事物来表现这一主题,从而让这首诗读起来富有韵味,给人强烈的刺激,并产生共鸣。
   “白色的天空/我用六角雪花/收拢乡情,它静止在一只鹰的身上”,那时,我们能想到的是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与向往。天空因为雪花的映照更加洁白,如诗人纯净的感情。做一只展翅的雄鹰,在暴风雪来临的夜晚,“隔着山川,以滑行的翅膀牵出北风”抵达那个朝思暮想的故乡。这里的雪花无比轻盈,而雄鹰则强健有力,雪花和雄鹰这两种意象就把诗人和故乡连接了起来。故乡的温柔可爱怎不让游子感念于怀?这种浓郁的离情别绪从语言上来说很形象,很感人。
  高原,湖泊,来自体内的弱水,星宿,青稞,旌旗都不能安顿下诗人的故乡。于是诗人想“象天堂的窗口飘扬的风铃/我多么愿意躲在一片雪下,/聆听/五谷丰登/生养蕃息/”。年愈近,思乡的情怀就越浓,故乡的山山水水早已嵌在肌肤深处,成为不可剥离的一体了。
  于是,请让太阳奔跑在地平线上,和肃杀的冬对抗,让它温暖因思家而颤动的指尖。等待冰雪融化,长年在外的心也融化,用这一腔春潮绿了大地,绿了故乡,也绿了心湖两岸,“即使收获一尾夜半的月光/我将它含香吐露,凝结成花朵或蛙鸣/还给村庄,珍藏住七月和粮仓……”这样深情的诗句谁能不为之动容?不管他乡的鸟儿如何鸣翠柳,他乡的花儿如何独自开,在诗人的眼中都抵不过田野中阵阵蛙鸣和殷实的粮仓。所以我们说诗人的故乡是世俗的,弥漫着风尘,稻香和亲情。是人间的,湖畔的,秧田中央的,是听得见蛙鸣,看得见花开的故乡。故乡的美是清新而温存的,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期盼的眼神,一句深情的叮咛。
  这就是我们的女诗人十五岚的思乡情结!没有“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似的惆怅,没有“可否将我一腔热情/满目湿润的泪光捎回”似的悲哀。厚重、饱满、朴实而大气的诗句久久回荡在读者心中,引起极大共鸣,深入脊髓,深入灵魂。
  除了思乡情结,十五岚的诗歌中表达较多的主题还是关于爱情。《在深冬》是一首很含蓄的爱情诗。爱情让人仰慕钦羡,浮想联翩。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我们温馨的梦。这些情绪在诗中含蓄地表现出来。
  爱情在严冬中酝酿,像一枝寒梅,在瑟瑟冷风中为你释放所有的热情,为你倾城,倾国。“我哆嗦的皮肤,开始皴裂”,内心里的激动不安在抖动的笔端,在颤动的心田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正极力握住笔杆,把对爱情的渴望付诸文字,用最真诚的感情,最压抑的语言缓缓轻启。
  在这首诗中,诗人最强调的色彩是白色。苍白无力的爱,像雪花像月光,纵然有少许柔和,可浸透在心底的依然是冷。冷冷的色调贯穿在诗歌的始终。“上苍的声音是一种雪花,或月光/它们都是白色的。”爱情是一种暖色,没有白的苍凉,白的冷漠。它更多的应该是玫瑰红,是霞,是枫叶、红豆的颜色。如今,她像挂在枝头的月色,散发着冷冷清清的光芒,而且,在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中,更显一份落寞与惆怅。或许,爱情也如雪花,跌进水中,被冻僵了四肢而无力释放自己的热量。除此之外,“剩下的北风被一群乌鸦,挟持天空”。现实中总会有黑暗的一面,因此,这个冬天是泛着黑白底色的老照片,发黄的记忆中总找不到感情的突破口。
  渴望与无奈交织在一起。“亦步亦趋,接近一株寒梅”。在这里,寒梅分明是爱的象征。在黑和白之间散发淡淡的粉红。令人向往的颜色,春天的颜色。于是,心潮为此澎湃了,感情的潮水为此泄闸了。温柔高贵的爱神何时能将丘比特之箭射在黄昏的河岸?“以一支天空的游牧族”洒下一地金路标,带着诗人寻找丢失的爱情。看到这里,突然又想起《桃花源记》来。一样是追寻理想的乌托邦,一样是刻下了标记,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复找寻。是不是美好的事物一旦失去,就再也难以找回?“那里是不是也有你的气息。比如散步、沉思”,河畔下的夕阳见证我们执手相望过,见证我们呢喃细语过,见证我们彼此望着对方的眼睛,说下“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的诗句!夕阳曾经拉长我们的身影,让你的沉思融入在河水中,浩荡流逝……这样的回忆让诗人沉浸在甜美中。于是,“我多么情愿,安于冬天的山河/能不能省去白雪、月光/以及零度的河流。只给爱/使我煨热黑色寒夜/用梦/织补身边的暗香,举重日子/抵达你,也抵达次次的黎明”。在黑的夜里,细数黎明到来前的分分秒秒,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是的。爱情本来就给以人丰富的情感体验。或站立在高山之巅,尽情享受大自然亲昵的抚摸,看蓝天白云徐徐从身边穿过,或跌落于低谷,于万劫不复中亲历锥心之痛,看破红尘之悲。但是,爱情又时刻给人以新生的力量和渴望,即便前方阻碍重重,浓霜暗路,也会拨开云雾见彩霞。
  无论怎么说,在这首爱情诗歌中,十五岚的联想是出奇的,别出心裁的。这也可以说是她诗歌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撷取生活常景,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组合,塑造一系列巧妙的意象,从而表现出诗歌曲折含蓄表情达意的审美特征。我们不能说十五岚擅长的是爱情诗,其实对于其它题材,她一样能熟练驾驭。她的诗歌中融进太多的理性思考。亲情,爱情,友情,人生,家庭,事业……凡能写进诗者,十五岚无不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的心去感知,去表达。在十五岚构筑的典雅的艺术世界中,我们觉得,诗句中的每一个音节都来自她内心,都是她内心思想的写照,经过精心的组合安排,为读者展现一个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一个诗人的浪漫情怀。
  之前我曾经说过,世间一切万物,都在十五岚的笔下熠熠生辉,都成了诗意的化身。如果说她把乡愁凝进诗句,把爱情融入诗句,那么,剩下的当是她对人生的思考,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叹息。
   “为了努力使艺术与生活之间取得统一与调和,诗人们常常把自己搁置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像顺水的船与那反逆的风所作的抵御一样,使自己的生命在不安定与颠簸中前进……”十五岚在这首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追求就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允许一朵雪花住进体内/不用黏土”。又是岁末,雪花肆虐飞舞,冷湿躯体,而我“不用渴水/只用我的骨骼、血液和呼吸/安静它失血的唇”。可以说,诗歌一开篇,我们便被诗人的笔引到白雪茫茫,凄风苦雨的境界。匆匆岁月年又至,感叹光阴催人老!
   “冬天。我不断用想象抬高目光/越过楼顶,引一群鸽子在天空穿插/俯冲而下的身姿”只是看到可爱的群鸽以俯冲而下的身姿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其实,诗人在这句中已经把空间扩大到无限。由地面到空中,到楼顶,到目光之外,到思想之外。在时空的无限性中,我们躲在其心脏内,任岁月像疾驰的列车呼啸而过。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以人的意志而定格。东坡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生命之短暂,人生之渺小”的喟叹中,我们或许会迷失了方向吧?所以,在诗歌的前半部分中,诗人的感情倾向于茫然和苦闷。不经意间春风又绿了江南岸,“二月的城池”时常又被迷雾笼罩,“偶尔起一阵风。”细想,这哪是城池,这分明是诗人的心湖!心湖中涟漪微漾,时而明媚开朗,时而愁云惨淡,如易安在词中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了。
  可春天依然款款而来。又是一年轮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痛心流逝的光阴,“接近春天的步伐/ 都会踩疼路口”,回首往事,平日里自己又何尝做过许多值得骄傲的事情,创下辉煌的业绩?如今,面对春暖花开,“搁置心尖的山坡,该向阳哪个方向”。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十五岚的思虑,便能感受到她青丝一样纤细的感情。她惯于在诗歌里感受人生,思索生命。迷茫只是暂时的,可以说,诗歌的后半部分基调是昂扬的,明朗的,是全诗的亮点,也是主旨的升华。潜藏在诗人内心的倔强和勇于追求的精神又展露在读者面前。这样诗歌在内容上就具有了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之美。由失意彷徨到坚定奋起,这中间的心路历程,情绪波动,情感煎熬远非诗句所能完整表达。
  做一只勤奋的鸟儿,“辗转布谷的情怀,打开的心扉”,让阳光走进来,用温暖融化体内的积雪,“让一只马车追赶二月早春/所布下的故事,并使蹄音穿过”。在“得得”中唱起早春的歌谣,看桃花雪的羞涩中掩藏跋涉者朝圣的模样。
  艾青说“我们的诗种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诗歌贵在以优美的形式表达真情,给人感官上的享受。十五岚在《雪》这组诗中,为艾青的诗论做了诗意的阐释,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美好,什么是热爱!至此,我们便完全明白十五岚的感情依托。她在诗歌最后这样写道:“一枝馨梅,一朵夭桃。前生都是雪的胎骨”。于是,我们何方潇洒一点,艳丽一点,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倩影一抹,馨香一缕?如此,则心安矣!
◆附十五岚原玉:

◆炊烟

    烟囱中爬出的白猿,在天空掘井
    它替人找到乡愁,并使大地获得
    遍体鳞伤的盐

    白色的天空,我用六角雪花
    收拢乡情,它静止在一只鹰的身上
    隔着山川,以滑行的翅膀牵出北风
    总比薄云最先抵达的想象
    等于一段民歌运来了故乡

    高原。饮马的湖泊
    苍凉来自体内的弱水
    星宿、青稞,插在麦芒之上的旌旗
    顺江漂泊。安顿下的村庄
    象天堂的窗口飘扬的风铃
    我多么愿意躲在一片雪下,聆听
    五谷丰登,生养蕃息

    并在雪线上迎接那只豹子的奔跑
    听它说:“我要跑过冬天,获取爱情”
    一湖邂逅的忘情水,促使
    大片的森林守侯堤岸,等待破冰

    醒来村庄,那时的绿火遍地
    我将坐在水上钓鱼,继续使用炊烟
    即使收获一尾夜半的月光
    我将它含香吐露,凝结成花朵或蛙鸣
    还给村庄,珍藏住七月和粮仓……

◆在深冬
  
    上苍的声音是一片雪花,或月光
    它们都是白色的。挂在枝头,跌进水中
    剩下的北风被一群乌鸦,挟持天空
  
    冬天。又白又黑的大地
    影子。亦步亦趋,接近一株寒梅
    我哆嗦的皮肤,开始皴裂
    按不住的内伤,哪枝为你
    一直倾城,在剥开的花蕊中
    呼唤太阳。以一支天空的游牧族
    持守丘比特之箭,在黄昏的河岸
    安插一地金路标
  
    那里是不是也有你的气息。比如散步、沉思
    我多么情愿,安于冬天的山河
    能不能省去白雪、月光
    以及零度的河流。只给爱
    使我煨热黑色寒夜,用梦
    织补身边的暗香,举重日子
    抵达你,也抵达次次的黎明



◆雪
  
    允许一朵雪花住进体内
    不用黏土,不用渴水
    只用我的骨骼、血液和呼吸
    安静它失血的唇

    冬天。我不断用想象抬高目光
    越过楼顶,引一群鸽子在天空穿插
    俯冲而下的身姿,美不过一场跌落
    沉浸在十二月中的城池
    时常布满雾,偶尔起一阵风
  
    接近春天的步伐,都会踩疼路口 
    搁置心尖的山坡,该向阳哪个方向
    找到一滴悬挂的水声,引我
    辗转布谷的情怀,打开的心扉
    让一只马车追赶二月早春
    所布下的故事,并使蹄音穿过
    一场场未央的雪,领悟
    一枝馨梅,一朵夭桃。前生都是雪的胎骨[/size]
秋色寒烟评述思维开阔,善于抓住诗歌的细节特点,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最后引用艾青的诗论,为全文及原作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不失为一篇评论佳作,精彩的剖析为十五岚的诗作增色不少。欣赏!远远的握一下~~~感谢支持!问好啦~~~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quote]本栏目因为有阡陌和烟儿的支持而精彩!远远的握握烟儿~~~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1-4-11 21:13[/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159&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兄弟过奖了,小弟远握
不错的诗评,细腻深入。阡陌远握
[i=s] 本帖最后由 李克 于 2011-4-14 03:31 编辑 [/i]

也来凑凑热闹。呵呵!

                      [b]大解《燕山赋》浅析[/b]            
                                           文/李克
    大解本名解文阁,是燕赵大地滋育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诗人,代表作有长诗《悲歌》等,有意思的是诗评家们更为关注的是大解一些短诗或组诗,如《神秘的事物》(该组诗获“人民文学奖”)等。
    大解的诗歌中与山水有关的元素很多,但又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山水诗。这首《燕山赋》就是这样的一首代表诗作。对这首诗究竟应该如何来把握呢?大解在随笔《语言和现实》中曾说过:“在现实和语言的双重的虚构背景下,人的存在变得模糊不清了,真实和虚幻混淆在一起。我的诗歌不是要去澄清它,而是去加深它的浓度,努力展现物理的和精神世界中的全景。”(《诗潮》2005年第1期) 这是大解的诗观,也是我们解读这首诗歌的一把钥匙。从诗中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诗人的内心律动与生存现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读大解的这首《燕山赋》,多少感觉有些另类,与一般寓情于景的写景诗情味不同。诗中,作者的心胸开阔、悲悯,像站在无垠的天地间,发出无奈的悲吟。把读者的目光和心境引向一个独特的空间和群体。
    诗中第一节用拟人化手法,写田野放低身子,从而燕山高接云天之态自然而出。而诗人居住在山下,虽有攀登之志,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山下打发时间,“在流水和月亮之间/寻找捷径。”简练的语言中表达着深刻,充溢着浓重的乡土气息。 第二节由自己过渡到所生存的村庄,很自然,而这样则为下文直面人的现实生存处境创造了条件。这里,个人史和村庄史糅合在一起,在燕山的滋育和笼罩下,人们平凡而坚实地生活着,繁衍生息着, “那些走在老路上的/拂袖而去者  多数回到了天堂 /剩下的人打扫庭院  继续劳作和生育。”他们也许从远古就这样存在着,并且还要继续下去,燕山就像一座城,既庇护着他们,让他们有一处安全的栖息之地,但也在一定意义上把他们困在其中,而困于其中的人似乎并不以此为困,他们有自己虽渺小然而真实的生活,他们的呼唤也许只能换来山谷的几句回声,但他们仍以自己辛勤的劳作坚持着,这是一种命定的抗争么?
    诗的第三、四节表达了诗人的纠结的心灵。诗人似在表达一种情绪,又似乎在无奈的怜悯、赞美,直截,却也现实、深刻,以小见大、广而远的镜头透视着发生在身边的熟视无睹的事件。像是某个时代,某个群体的代言人似的,暗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气度与彻底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五节用和外乡人对话的口吻,在燕山的高大、雄伟和生活其中的人们的乡土情结形成对比,使二者看似矛盾的东西,却又自然处于一种平衡、稳定的形态。当然,这也是诗人情感自然喷发,略显得直白了,缺少一种含蕴,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呼唤仍是感人的。
    最后一节,诗人说自己在尘世中只是一个过客(这种“过客”心态我们并不陌生),但诗人长期居于燕赵大地,对燕山和脚下的土地有一种依恋和深深的情意。大解一次采访中曾言及:“土地、山水、阳光、空气、动植物,乃至浩瀚的星空,都是一个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不能把自己与自然割裂开来,人无法站在自然之外。因此,我就像关注自身一样关注自然。”因此,也可以说,诗人在关注燕山的同时,就是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的关注,是对个体乃至群体人生命运的反思。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语调冲淡,但内蕴却很丰厚,有一种隐忍内敛、含而不露的味道,但这种表述方式更具一种直击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在寄情山水的同时,能从时间和历史流逝中,发掘平常的事物中并不平凡的人生意义。大解诗歌中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思考就这样巧妙地搭接在一起,从而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趣味。大解说:“我在诗歌形式上几乎没有任何追求。我只想把诗写明白些,流畅些,让诗中蕴含的东西自己呈现出光辉。”他的这首《燕山赋》直面人的灵魂、追问人生的意义,植根中国现实,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手法抒发内在真实情感,还隐含着对个体与群体、历史与现实的哲理性思考。

附[b]:《燕山赋》[/b]
田野放低了自己  以便突出燕山
使岩石离天更近
山顶以上那虚空的地方
我曾试图前往  但更多的时候
我居住在山坡下面  在流水和月亮之间
寻找捷径

就这样几十年  我积累了个人史
就这样一个山村匍匐在地上  放走了白云
据我所知  那些走在老路上的
拂袖而去者  多数回到了天堂
剩下的人打扫庭院  继续劳作和生育

燕山有几万个山头撑住天空
凡是塌陷的地方  必定有灯火
和疲惫的归人
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光泽
而内心的秘密由于过小  被上苍所忽略

我是这样看待先人的  他们
知其所终  以命为本
在自己的里面蜗居一生
最终隐身在小小的土堆里
模仿燕山而隆起

外乡人啊  你不能瞧不起那些小土堆
你不知燕山有多大  有多少人
以泥土为归宿  又一再重临

燕山知晓这一切  不遗忘这一切
因此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尘世不厌匆忙的过路人
我只是其中之一  但我之所爱
已被燕山所记载  也被土地所承认
                     2009.6.25.
[i=s] 本帖最后由 湖北十五岚 于 2011-4-15 11:00 编辑 [/i]

[quote]跋涉者的朝圣——赏析湖北十五岚诗歌一组
文/秋色寒烟

    一直都很喜欢十五岚的诗歌。在我看来,十五岚诗歌在新诗领域中定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可以说,十五岚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她心血烘焙出的佳酿。前段时间正巧 ...
[size=2][color=#999999]秋色寒烟 发表于 2011-4-12 15:2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461&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赶来严重学习!问好寒烟妹妹。很感动你对拙作的点评。此诗评胜过了诗歌本身。意义上更开阔了视野和思想。一直以为诗歌的写作像一个孤独的行走者。所有的诗作者必须以非凡的心理路程而领略风景。想象的,贯穿的。能把自己的感性与理性的东西挖掘并完善致臻。给予一首诗歌的同时,心到情到意到。而真正的胜利莫过于那些解读诗歌的人。是他们的和声,你才知道诗歌的道路、方向或者迷津。再次感谢!问好!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iwulan
第五期按照大厅版主排序请湖北五十岚选择一首进行点评(时间是3月28日——4月3日)。

补上一篇!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iwulan
[i=s] 本帖最后由 湖北十五岚 于 2011-4-15 11:01 编辑 [/i]

[align=left][b]     以冷抒情方式,解惑人生
     文/湖北十五岚[/b]  

      [size=3]前几日无意中读到晓波的这首关于人生、爱情、时光的诗歌《樱桃枝:你这妖冶的散曲》。整篇诗歌所透露出的睿智与光华,无一不显露诗人对自我收获的现象给予看法,批判或解剖。深深挖掘生命历程所经受的东西。诗歌内核极度丰富,借喻一枝樱桃作线索,贯穿叙说的场景。以反衬的手法将事物对立与统一。诗篇中诗人并没使用多少辞藻尽兴游说,而是以内敛的冷抒情方式,徐徐阐述散曲的宗旨,解惑人生风景。使人沉浸在一份清朗的对话里,感悟本真的思想。通常,我们所认识的事物是要经得起考验的,尤其时间、感情、事物居临。只有一份淡泊,将之沉淀,才能分辨出优胜劣汰,那样的人生道路不至于没有方向、没有抱负。所以,思想性的体现在这首诗歌里很突出,导致诗歌跳动的生命力超乎坦荡与明锐。生活对于诗歌而言就是它的沃土,写作的意义就是提炼精确。真的,人是不能不触摸自己的情怀的,假如没有爱情、人生、社会这些经历,又怎么能甄别拥有和舍弃?而此诗歌道白尽然的就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它应该属于心灵至上的追求!任何东西不会左右与打扰。
  晓波,自80年代初受新诗潮影响开始发表诗歌作品,90年代淡出十几年,今又重新归来。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近多首诗歌和报告文学入选《新时期诗萃精评》、《诗选刊》等选集、诗刊中。而《初约》一诗入选《新时期诗萃》,很成就。他的诗歌比较平静明朗,充满智慧的光彩。在阅读上能使大家提高写作与欣赏的能力!
  以下为此诗歌的浅析,显露疏浅还望大家包涵。
  在第一小节里,以一支笔的凝思,道出诗歌里的“我在整理思绪”,将要“写我的樱桃枝/以及枯萎了的爱情诗”,简短的四句,架构出此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将走向。进入主题,“她”是谁的定格?诗人以“其实”一词的肯定,开始审度。时光荏苒,曾醉心于跋涉“只为寻求一句真诗”,而“一路泥泞/一路跌宕”,其真意是“我固执地把心交给远方”。虽然“几粒青涩的酸果”那也是收获的。此诗节明显地运用了倒装手法,以青果抒发出了对时光流失的无奈,“大汗淋漓”写照了我的付出,我的心境填塞了多少风光?谁能知?那“朦胧的诗思”,“妖冶的文字”将还原本真,追寻着过往里的真意义。在这诗节里,诗人以豁达的心境,借助一个插花的花瓶展开思想上的探索。并没有多的赘语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包括时光的流失,包括落寞的情怀。这让我想到了冷抒情,来自内省的力量往往比呐喊式的抒情更具审美。
  而放逐的心是轻盈明快的。青春岁月里,爱情来过?来过!那“一幅斑斓的油彩一次无由的绽放”或许是行走的路途所展现的插曲,让我醉心了。“就算是梦吧/只要温馨”,说的多好!人生何处不相逢呢?而理智告诉那是一场梦靥,总有醒来后的感叹,“很多的时候咀嚼失落/如同咀嚼一枚果子”。这自然的句子最终又坐落到豁达的心境上去了,而“自备一副坚硬的牙齿”珠玑落盘,顿现结句的美。诗人在这里着意刻画一段情感,将自我的情愫以缓和的语气娓娓道出,并未见大悲大痛的言说,内敛得苦痛只有回归到那副咀嚼的牙齿上,一切告白的无声胜有声的诉说,多么深刻的形容!
  一语道破“虚幻的梦境从来都是蜃影/盲目的追逐只能/蚕结痛苦之网”,人啊,只有在经历后才明白,爱情也罢,仕途也罢,属于虚幻的东西“就像无根的樱桃枝难结红果”。假如滞留不前,一味迷恋那些虚无,怎么知道远山之外还有风景?而“我依然固执地相信”那一份真实的存在。肯定的语气,让我坚定追求的真实是来自自己的脚步,追求的美丽是来自自己的歌声。诗人在此处观察住世间万象,更进一步地把自己的情操并真糅合。深刻地解剖,我的方向和动态在人生的某个环节该如何把握。诗歌的扩张很自然地把自己拉出来,站在时光的画面中,凸现出清晰与睿智的一个形象。
  风过平湖应该留痕的。着意生活,诗人在此处停下,打探心灵的歇息。“她”依然是我的蛊,一切的经历都与之息息相联,喜欢的、漠视的、热爱的、疏离的。这些人生里程上的羁绊,让我触生感怀,而“只要心有默契/只灵魂合拍”,还有什么是可以在乎的?都不是!眼泪的真情只让我更加感受:祈求并不是一个结果所给予的理由。诗人用一份内燃的情感在体会后静静叙说,让我们接受了她的到来,没有华丽的造势,也没有妖娆的粉墨,一切的一切都在时光之外,心绪之外流露。
  终于可意地等到她的出现。这是一个我所谓的认可吗?不是!女孩道具,社会镜像里的缩影。时下流行的年轻美貌总要与香车别墅相提并论,一个现象而已。“她认为很幸福/我觉得她太黯淡”,我有理由给予否定,因为,纷乱的程序,错位的彰现,于我都是观看的剧中剪影。我有自己想法与看法,在既定的认可上经得起考验。经验如是,信念必然。所以告白“你有什么样的思想”,从思想的土壤上寻求真理。“葱郁的”对于我是走向远方的唯一目标,快些过来!我急迫的的心灵,只想离开这泥潭(边缘的)。诗人在这里似乎想说明自己的处境,并以冷静的目光审视尘世,与自己的探寻有冲突后,只想寻找一个去处,回归向往。
  由许,直接与之对话,“不信你就去做一次实验”进一步将尖锐的问题面向社会。那些笙夜的歌是华丽的情人浇灌的花朵,开在靡靡的城市,潮流如此滥蔓。“中国的民俗”在我潜意识里是可怕的,并讨厌那种“夜莺的歌唱”玷污着我心中所认识的爱情,它是圣洁与美好的!尽管我独守一隅,在格子上为它抒写眷情,即使是斑驳的,何妨那些“已失去许多意义”?甘愿如此。诗人以情明志,用批判的方式烘托出我的何去何从,以情感的把握将高尚的情操进一步阐明,坐怀理念。一句“成诗的地方仍无从下笔”的感叹,写出了岁月穿梭,我的那些(或许爱情,梦想)固守的情怀,都交付给了时光,无从打捞。看到“缠绵的柳絮挥霍着五月的深情”,我呢?怎么找寻自己,在时光的隧道里分辨一抹回忆。愈热的季节只能使我愈加触感苍凉,枯萎的樱桃枝啊,在我的内心“最后一丝温润的风已从耳边悄悄滑过”。仿佛看见对面驻停的诗人形象,他是落寞的,他也是叹息的,有自己说不出的自我怜惜。诗歌继续以反衬的手法写照心境,刻画了感触画面,笔调淡定。
  而“以为修剪了自己的缺点就是美德”,诗人反省的态度肯定自己的内心归宿,这重新的发现,是可喜的。“我不能再次错过机会”。试想,诗人一直走在那一条充满艰辛和往复的心路,多累!该放一放枷栲,该轻松一下盘问。我们常常说人性的自然,归结根本的依然是希望带来的坦荡与释怀。“把她忘了/上路吧/迷途的前方原来有很多风景”,豁然的顿现充满哲思,回味不尽其然。
  “汽水瓶里又长出一束鲜艳的丁香”。爱情啊!古老而新鲜。丁香花开又该是另一情感的燃烧吧。这个季节,“我们”将被一条叫作夏天的河流卷走,然而,我多么担心它的结局“我担心她长不成一棵树”,疑惑更不能托举出一片浓荫给予滋养,当脑海跳出另一类的想法,悲剧就不会上演。诗人是理智的,才不会将痛苦留下呻吟,让自己难过!诗节以“然而”一词转折了两个层面,一得一失,将假设再次剥开。
    该结束了。“凋谢的丁香又被一束小白花取代”。人生路上或许有许许多多弄不清的事情,包括爱情。醒悟的根源来自那个打碎了的汽水瓶,那是蛊,只要存念心底,时刻都会滋生虚无飘渺的东西。诗人在“园中找不到就自己种一颗”时,思想趋于成熟。不劳而获的,海市蜃楼的只能浪费光阴,我还不如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即使艰辛,何妨那醒目的笑容是真实的自己呢?如此解惑,找到真正的自己。
  以上是我对《樱桃枝:你这妖冶的散曲》长诗的解析,有不妥之处还望晓波作者指点和帮助。
  下附全诗:
  樱桃枝:你这妖冶的散曲(10段体爱情诗组)
  因为爱情,我曾仓惶逃离;亦因爱情,我绚丽无比!
  ——并非题记
  
  (一)
  
  故作凝思的笔端蘸着失意灯火
  我在整理思绪
  写我的樱桃枝
  以及枯萎了的爱情诗
  其实她早已无心停留更无意欣赏
  繁花的文字不是她醉心的理由
  案头的花瓶里只结下几粒青涩的酸果
  那已是不错的收获
  谁说朦胧的诗思不过是妖冶的文字
  我固执地把心交给远方
  走得一路泥泞一路跌宕
  只为寻求一句真诗
  我的跋涉早已大汗淋漓
  
  (二)
  
  没想到这是一种愉快的开始
  我的心突然放逐
  青春的岁月里一次注定的流浪和迁徙
  一幅斑斓的油彩一次无由的绽放
  那么,为这开始
  我该乞望一个结局
  我该写下一首散曲
  理智告诉我说这是一场梦魇
  就算是梦吧只要温馨
  只要梦里将人生走好
  醒来后再重复那轨迹
  脚步移动很实在
  省略了世人的叹喂
  很多的时候咀嚼失落
  如同咀嚼一枚果子
  必须自备一副坚硬的牙齿
  
  (三)
  
  要求能满足****是填不平的沟壑
  就像无根的樱桃枝难结红果
  虚幻的梦境从来都是蜃影
  盲目的追逐只能
  蚕结痛苦之网
  那么还不如继续走路
  去翻远方充满诱惑的大山
  尽管谁说过这是红色的渺茫
  我依然固执地相信
  最真实的是自己的脚
  最美丽的是自己的歌声
  
  (四)
  
  生活不能平淡有丽日也有风雨
  一如她的表情
  有喜欢就会有漠视
  有热爱也会有疏离
  我知道未在她的容颜上刻过印痕
  然而只要心有默契
  只要灵魂合拍
  闲言碎语只好叹息
  谁没有过流泪的经历
  泪水浇不开任何植物和花朵
  绚丽与深刻的词海里
  你也许永远找不到祈求这两个字
  
  (五)
  
  穿金戴银的女孩终究了无颜色
  她是在我诗意葱茏的时候离去的
  她认为很幸福我觉得她太黯
  人生本来有太多的荆棘需要开垦
  难道香车和别墅就是惟一的寄宿
  人啊人站成一棵树多么难
  金钱和阔绰有时仅仅是一种点缀
  谁没有过迷离的时刻
  但重要的是你有什么样的思想
  那我将走向远方
  边缘是泥潭希望无动于衷地站立
  我只能呼唤
  远方的向往你快过来!
  
  (六)
  
  虚情到处泛滥悲欢皆由自己导演
  不信你就去做一次小试验
  最小的试验或许便是悲剧的开始
  情人是一个个城市滥觞的花朵
  一度纯净的乡土也曾爬满她的蔓枝
  既然已放弃为什么要逃离
  中国的民俗已灌满我的意识
  我不能超越
  只是我早已厌倦了她夜莺的歌声
  圣洁感染灵魂愤激在
  尽管躲在角落里孤独地爬格子
  已失去许多意义
  我仍要写出自己的声音
  写出自己斑驳的爱情
  
  (七)
  
  如许年,才明白
  因迷失她斑斓的驻足
  我的墨迹终于枯干
  我只好努力地回忆许多
  成诗的地方仍无从下笔
  缠绵的柳絮挥霍着五月的深情
  心却与季节相反
  于苍凉中期待被什么感动
  案头的樱桃枝几近枯萎
  最后一丝温润的风已从耳边悄悄滑过
  
  (八)
  
  许多滑稽的事其实很正常
  以为修剪了自己的缺点就是美德
  又恰恰失去本色
  除非是情非得已
  最好不去游牧那些苍白的草场
  窗外远天又在心底呼唤
  我不能再次错过机会
  打开窗子看绿茵放飞希望的鸽群
  我开始相信许多人和许多事
  把她忘了
  上路吧
  迷途的前方原来有很多风景
  
  (九)
  
  汽水瓶里又长出似乎也走完一个过程
  热情重被点燃烧红了半个人生
  她说我奔放属于这个季节
  那么何必哭泣
  我们一起拥抱这个夏天吧
  一条亘古不息的河流卷走了我们俩个
  然而我的手却不敢造次爱情
  我担心她长不成一棵树
  而我亦托举不出一片浓荫
  那么悲剧会再度践踏
  谁愿听到自己的呻吟!
  
  (十)
  
  凋谢的丁香又被一束小白花取代
  这小白花叫什么我不知道
  我只是喜爱她的朴素和芬芳
  更热爱她的淡泊和宁净
  许多个日子匆匆忙忙的过去
  她还是那么兴致勃勃地渴望
  看来只有打碎汽水瓶
  才不会滋生这么多无根的花枝
  而这时我却意外地收获了一生的醒悟
  要想素描爱情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要想吃樱桃就必须去果园
  园中找不到就自己种一颗
  没有丰润的人生哪会葱茏爱情
  没有艰辛
  哪里有醒目的笑容! [/size][/align]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iwulan
[quote]秋色寒烟评述思维开阔,善于抓住诗歌的细节特点,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最后引用艾青的诗论,为全文及原作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不失为一篇评论佳作,精彩的剖析为十五岚的诗作增色不少。欣赏!远远的握一下~~~感谢 ...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1-4-12 19:1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576&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居士老师的肯定。呵呵……有你的肯定,比什么都好!
[quote]不错的诗评,细腻深入。阡陌远握
[size=2][color=#999999]阡陌 发表于 2011-4-12 23:18[/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636&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阡陌兄弟的关注。对大别山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只能稍微尽心。有你们的支持,秋色非常开心!!
[quote]也来凑凑热闹。呵呵!

                      大解《燕山赋》浅析            
                                           文/李克
    大解本名解文阁,是燕赵大地滋育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诗人,代表作有长诗 ...
[size=2][color=#999999]李克 发表于 2011-4-14 03:29[/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964&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坐下慢慢欣赏克版主的诗评和诗论。呵呵……受益匪浅!!
[quote]

赶来严重学习!问好寒烟妹妹。很感动你对拙作的点评。此诗评胜过了诗歌本身。意义上更开阔了视野和思想。一直以为诗歌的写作像一个孤独的行走者。所有的诗作者必须以非凡的心理路程而领略风景。想象的,贯穿的。能 ...
[size=2][color=#999999]湖北十五岚 发表于 2011-4-15 10:46[/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3229&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再次问候姐姐!祝你早日实现理想!
呵呵,随着秋色寒烟和五十岚的加入,栏目终于热闹起来了。一一问好啦~~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不能忘了李克,呵呵,居士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感谢李克版主的支持,一并问好!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