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燕子开始飞离北方

文/踏雪

整个夏季我一无所获
梦想和诗情
在秋风中渐渐降温
日子挂在嘴角
说冷就冷了

第一枚落叶
从树梢缓缓飘落
谛听 燕子的翅膀
划过北方的 天空 拾起
夏遗落的剪刀
把 激情剪成碎片
在你身后粘贴成一道风景

我轻拾遗落在窗台的断句
眼神 踩着一地枯黄离去的身影
顺着山梁弯了又弯
在深秋的枝头 折断

光荣乱弹:整首诗神气通泰,诗趣盎然,俯仰皆拾,
是好诗。如:
顺着山梁弯了又弯
在深秋的枝头 折断 。      但是

日子挂在嘴角
说冷就冷了

这首诗的整体境界要提高,这个可以是提高的方向之一:应该循着这样的性情诗句,深挖,达到一种性情写作,使“我”区别于“他”
继续关注。
好活动,支持
10月份点评第一首,我们挑选山村墨人的一组佳作。

[b]靠着心脏的左边行走(组诗)[/b]

  [b]秋风乍起[/b] 
 
  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那么多人
  秋后就有一场旅行
  曲终人散
  可能不再回来和我说爱
  
  我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肥草,一眼泉水
  我耐心的等待
  夕阳啊,一匹褐色的老马
  蹭着我跑橛子
  
  我满心欢喜
  无论自己变得多么渺小
  都要渗进时间里
  除了良心背叛
    象草,我顺从命运
  
  [b]老地方[/b] 
 
  没有过多的秘密
  还没出生,就等着我
  给我血肉、毛发、手臂
  以及隆起的喉结
  它还给了我乳牙
  轻轻咬伤母亲的乳房
  
  多少年来
  它给我顺从
  给我宽阔的道路
  而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鞋码
  给我泪珠
  一株草正在缓慢低头
  除了自卑和胎记
  我无所是从
  
  不知不觉
  我把身子里的许多爱
  给了爱我的人
  生活的老地方
  我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壳
  
 [b] 银河系
[/b]  
  这么清澈的河流
  我们撒网捕鱼,引出一条
  路径家门的溪流
  种青菜、玉米。和一个村姑
  一前一后
  
  夜里我们提一盏马灯
  赶一群羔羊
  白云一样的羔羊
  赶到西山坡上
  白天舀一瓢清水饮马群
  落日一样的马群
  拴到西山脚下
  
  那若影若现的北斗
  一定是我们沐浴的时侯
  遗忘河边的一把瓢
  
  [b]天亮了
[/b]  
  天亮了
  渐渐地我认出了
  除了我之外行走的人
  他们也在风里抱紧自己
  抱紧一条右弯道的路
  靠着心脏的左边行走
  
  天亮了
  有人尖叫
  像一个陌生词
  敲开一句诗歌的大门
  迎接我

版主点评——
夜刀:这是好诗,贴近生活,而且语言精准,意像妥贴。
松山居士:怀念透溢出难以名状的伤感。表面看似很从容的笔触,其实内心喷涌了无限的怀念。这就是最佳表达效果。留有空间,让人品味。此外,诗人的语言风格也很精致,干净,不拖沓。
蝶小妖:每一首都很耐读!个人特别欣赏老地方,文字里有血有肉,清晰的敲打着我的心……

帖子地址:[url]http://dbssk.5d6d.net/viewthread.php?tid=30102&extra=&page=1[/url]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挑选第二首佳作:

工棚随笔 中秋
文/中华民工

《想家》

秋风的喉咙 被镰月割伤的夜晚
想起老屋房后的井边 磨镰石凹下处
烟灰又一次刺激 镰刀的兴奋
以及玉米林里秋虫的颤栗

不敢抬头 睫毛上凝结的青霜
冻伤乡愁里疯长的蔓草 混凝土缝隙里脆弱的根须
霓虹暗影下的烟头儿 极尽最后一口气力
模拟炊烟的抒情

《月饼》

允许我想象 母亲蒸月饼的细节
允许母亲把一根白发 揉进发酵的面里
允许炊烟扶摇直上 模糊月亮的轮廓
允许一粒芝麻 黏住这份慈爱
偷偷地笑

允许我这样想象 在想象里走神儿
对着圆圆的月亮 吞咽口水
然后摇碎搪瓷缸子里 圆月投影的月饼
一口灌下 不去也不敢 咀嚼
芝麻的香

《月夜》

今晚的月亮 多像一面镜子
镜子里的那棵树 分明就是村头的老槐树
树下静止的人影 始终抬着头
目光灼灼

此时 天涯已被包容
我甚至怀疑 这个越来越清晰的镜像里
烫伤我瞳孔的目光 和今夜的月光
一样寒冷  


版主点评——

松山居士:读这样的作品有泪水涌动的感觉。质朴、真情,诗意表达丰满。
蝶小妖:来自生活,读这样的文字,在这样的夜里,眼眶会湿润……

帖子地址:[url]http://dbssk.5d6d.net/thread-30242-1-1.html[/url]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看完2首佳作,我们再来交流一下一位初学者的习作(只对文,不对人)

万里长江大桥朱荣兴
文/老朱崇明

万里长江大桥数你最高最长
万里长江十数桥
独有你跨江而奔海
凌空飞虹,万千气概
唯有你南北双子、燧桥连理
你是长江第一桥,当之无愧
你那气魄,凌江架海
你那能力,驾驭东风
你那英姿,分明是蛟龙腾空
你似长虹,蜿蜒飘逸而又万种风情
你像彩练,联着东海瀛洲系着航母建地
你的坚韧,可抗七级地震
你的含量,是数十项高科
你笑临壮海、傲凌阔江
你穿过云彩所以你高
你挑起两岛所以你长
你要承载天南地北
你要输送绿意清风
你要通往南海北疆
你是时代先锋
你点缀东海明珠
看着你\抚爱着你
没有人不陶醉

居士点评:这些诗句有毛病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而且还有激情澎湃,我们不是常说诗歌要有情感吗?但全篇读下来,除了昂扬的激情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什么呢?
第一,祈使句使用过多。全部是诗人自己的感受。就是说,诗人把话全都说完了,对读者实行灌输式的赞美。比如:高、大、全等等,我们除了跟着作者激情一把外,根本没有发挥想象的余地。
第二,直白。诗歌作品是可以使用直白句的,有时候,必须用直白方式表达时,就要大胆运用,但是这首全篇都使用直白句式,就难免乏味了。

但是,这位诗友很谦虚,他说自己是一位数学老师,现在喜欢上了诗歌,而常在论坛上走的诗友一眼当然也能看的出来。只是多数版主不愿意说出真实感受罢了。
我们大别山诗刊论坛是诗友之家,尤其是为初学者提供进步的平台。
所以,我在帖子后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建议诗友阅读诗歌大厅现代诗指导文章《一首诗的诞生》以及楼兰评诗栏目里介绍的佳作。诗歌的魅力在于留白,即在于不要把想说的事情说得太满,用意象(具象的物,如柳叶、花草、动物等等),用比喻(明、暗、隐)、象征、夸张、替代等等手法,勾勒诗意意境。这比数学的想象力更加远阔。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今天偶然翻出十五岚的一篇旧作,贴到这里一起鉴赏一下吧(主要是欣赏十五的评析文章):

  《渡船,摆渡心灵》
  
  文/湖北十五岚
  
  在当代诗《大别山诗刊》论坛上,松山居士的诗歌一直以来以进步的思考、解悟的传递,将诗歌本身与人生的奥妙以及二者的关系,清晰而完美地给予结合。在我们的摸索中,中国传统诗的美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所谓诗境诗意诗旨,尤其在当今诗歌发展的今天,更是必不可少的深刻体会。自欧阳修以来,诗话诗便演练成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松山居士的这首《渡船》,诠释了很多诗歌的本质,诗歌的特点,诗歌的思想,以及诗歌抒发的一种高贵气质。并将内心深处的一份渴望,演练到现实的生活中来。我们说那是皈依中的圣火,燃烧在美好之中。
  诗歌的首句“对岸,有座执着的铜像”,先声夺人,吸引眼球。仿佛一位漫步在河岸之上的人,抬眼间,突然看见对岸的那座雕像。铜质的身影,一瞬间,多么令人激动,给人一番激动和沉湎的幻想。假如黄昏中的夕阳下,落霞映照,它的周身是否闪现了熠熠生辉的光彩。在那里,有“无数鲜花,以朝圣者的姿态/仰望。”对于敬畏,还有比鲜花和朝拜更具有虔诚的心灵,著以守望吗?“河流宽阔而深邃。”挨近身边的,依然是一种庞大的力量所在。对于“艰苦、磨难和献身”,这些携带着至高无上的荣光,像一颗明珠闪烁在高远处,洞察一切平凡世界隐藏的精神所在。“那双滴血的手指在召唤”,那双手指隐喻的是什么,是夕阳吗?时光的翻转,尘世的枷铐,在对于不断的求索心中,“我”无法放弃想要到达的对岸。为此,而即使经受考验也是在所不惜的。
  此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最后一句“我需要一条渡船”,在手法上使用了倒装,很漂亮。它不断将诗歌的气势千钧一拨,更显示了一种想获得历练的渴望,进一步点明了内心的触点。诗歌中还运用了转承,隐喻。像“那双滴血的手指……”,正是隐喻鲜明的代表。
  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几乎在同一时间就联想到了泰戈尔的散文诗《对岸》,如出一辙的优美。《对岸》抒发的是一个小男孩想赶快长大,担当重任。而松山居士抒发的也是想在渴望跋涉中获得一番英雄般必经的艰苦磨砺。都是从此岸至彼岸,渡着船,要经历风雨路上的各种洗礼。
  这样一首小诗,几乎把时间,地点,人物都楔入进去。更将崇尚的自由,追求的深高,世俗的抛弃等一一倾诉。诗歌清新自然而朴素,使人在阅读时轻易地就陷入了这一虚幻的场景,并在以小见大的情怀中,让我们感受到力量在心胸的游走。像有读者读后由衷的评论:“力道让感受到一腔热血的侠肝义胆”,抑或“渡船,摆渡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一份为信仰而献身的执著”。美好的感受,原来正是这首小诗所散发出的魅力,连同我们的内心,再次坚定于这深刻的信念与启迪。
  以上是我对松山居士的诗歌《渡船》阅读后的一点感受。浅显解读,不到位的地方还请作者和大家包涵。
  
  
  附原作《渡船》
  
  
  作者:松山居士
  
  对岸,有座执着的铜像
  无数鲜花,以朝圣者的姿态
  仰望。河流宽阔而深邃。
  艰苦、磨难和献身,砌成明珠
  照耀着平凡的世界。
  那双滴血的手指在召唤
  我需要一条渡船。
  
  我知道,渡船
  是用寂寞、热情、耐心和血肉浇铸的。
  我有一个梦想。我要渡过河去。
  我用刀子,切掉酒杯,剥去鸡毛。
  菲儿,我死之后,请把我的灵魂
  安放在铜像的身旁。
  
  附注:《渡船》发表在《皖西诗词联》(2011年卷,碧宇推荐)、《燕赵诗刊》(2011年总第20期)等诗刊。记得十五岚在写这篇评析之前,该作还未曾发表。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谢谢光荣给踏雪的点评,敬茶!
也仔细读了居士的好诗好评,受益匪浅,感谢!
回顾我在写诗一周年时的一首陋作《七夕•重逢》,以及烟儿站长当时的点评,尤其指出的毛病:


  《爱,不仅仅只是等待》
  ——浅析松山居士七夕诗会优秀奖获奖作品《七夕•重逢》
  
  文/寒烟儿
  
  俗话说:“文如其人。”读松山居士的诗,会给你这样的感觉。与居士兄相识不久,私交也不多,但他的热情诚恳、认真严谨,常常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看一眼居士兄的照片,再读一下他的诗文,你会发现,居士兄的人风与文风竟是如此之锲合!这首七夕诗会优秀奖获奖作品《七夕·重逢》也不例外。下面我想从语言、结构、情感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首诗的粗浅体会:
  
  一、语言的纯净通透。从语言上来说,居士兄这首诗保持了古典诗歌传统中遗传下来的优良元素,那就是语言上的内在简洁和绝对纯净。全诗玲珑剔透,没有一个晦涩的句子,也没有一个花俏的词语,但这并不妨碍诗意的圆润饱满。如开篇第一节,作者从织女的角度切入,写了织女欲见情郎的急切心情——“牛郎!”一个破折号,几许期盼、几许怨尤,尽在一声呼唤、一声感叹中;一“掰”一“掐”两个动作,又道出了聚少离多,欲见难见的急切而无奈的心情。语言纯净通透,诗意饱满。
  
  二、结构的完整严谨。从结构上看,此诗的内在诗意结构非常完整严谨,说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思路十分清晰,精心布局,严谨行文。作者先写织女如何掰着指头掐算与牛郎重逢的日子,接着拓开一笔,不但自己在苦苦思恋,想象一下,大概牛郎也在想念自己吧?要不怎么会“你的日记里,每一天都在下雨”?因为相思成灾,雨水太多,河水暴涨,桥被淹,“我”只能在对岸翘盼桥升起的唯一时刻了。不能相见的353天,思念如织,思念成柱。爱,不仅仅只是等待!无论河水再大,阻力再大,也不能阻挡“我们”的重逢。全诗从盼聚开始,至矢志不移的重逢结束,诗意环环相扣,节节照应,完整而严谨。
  
  三、情感的真挚浓烈。“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居士兄此诗情感真挚浓烈,毫不含糊委婉,就像他为人的热情诚恳。如第一节写织女欲见难见的急切心情。第二节写不能相见的253个日子,唯有“枕着你的汗味/入眠”,思念是如此的刻骨铭心!第三节相思成灾,望眼欲穿,“紧盯”一词用得极妙,我们可以想象,她连眼都不愿意多眨一下,只恐错过了那“升起的时刻”。第四节用几个特定的数字,极写了织女的思念之深,用情之专。最后一节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只要真心相爱,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阻力,都无法阻挡他们重逢的决心,真切地诠释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深刻含义。
  
  纵观全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居士兄此诗在语言、结构、情感上的匠心独运,若无深刻的生活思索和情感体验,是很难写出如此打动人心的诗作的。如果此诗语言更简洁、更智慧一些的话,也许诗的余味会更足一些。当然,这已是鸡蛋里挑骨头的话了。
  
  在写完学习作业后,才匆匆草就以上数语,与居士兄共勉。我明天结束理论学习,开始外出考察,又一个星期不能上网了,今晚无论如何得完成高山兄布置的作业。因时间过于匆忙,误读在所难免,望居士兄和各位诗友多多包涵,多多指点,烟儿先谢了!
  
  草于8月23日凌晨1点40分

  
  附居士兄原诗:
  
  《七夕•重逢》(文/松山居士)
  
  牛郎!我掰着指头掐算
  与你重逢的日子
  鹊桥浮出水面
  唯一的日子
  
  亲爱!353个夜晚
  我枕着你的汗味
  入眠
  我的日记每一天都在下雨
  
  河水真大呀,那座唯一的桥
  被淹没353天。我在对岸
  紧盯
  升起的时刻
  
  这一天,这一刻
  成为支撑每一个353天的柱子
  每一根上面,都挂着数千条
  思念编织的痕迹
  
  河水可以漫过鹊桥,
  却淹没不了银河唯一的假期
  七夕之夜
  没有谁能够阻挡我们
  ——重逢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quote]回顾我在写诗一周年时的一首陋作《七夕•重逢》,以及烟儿站长当时的点评,尤其指出的毛病:


  《爱,不仅仅只是等待》
  ——浅析松山居士七夕诗会优秀奖获奖作品《七夕•重逢》
  
  文 ...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2-10-3 23:00[/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85994&ptid=886]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好,又学习了,节日快乐!
既然这个栏目改为诗歌评论,就把这个纯属点评的帖子转移过来吧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这个版块很好!学习后获益多多...推上大家赏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