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7
- 帖子
- 4734
- 精华
- 22
- 积分
- 5253
- 威望
- 5253
- 金钱
- 5176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85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5-3-27
|
1#
发表于 2012-5-16 20:5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诗歌的草原上放牧——记霍山黄芽杯颁奖仪式
[i=s] 本帖最后由 纪开芹 于 2012-5-19 10:51 编辑 [/i]
“霍山黄芽”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是“中国•霍山黄芽茶文化节”的一个活动项目,“霍山黄芽”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国•霍山黄芽茶文化节”开幕仪式上举行,大赛组委会特邀请三等奖以上的获奖作者和部分优秀奖参加,我作为本土优秀奖获得者,几经犹豫,最终还是主动要求到合肥参加这次颁奖活动。
我是4月20号下午五点到达合肥的。路上便和凡墨联系好了晚上见。一路上怀揣着各种想象,不知不觉间到了合肥。好在我离合肥也就二百多里,没有旅途的劳顿。下了车,先到父母那儿小叙了片刻,就打算直接到政务新区的天鹅湖大酒店。
合肥阵雨。哥说火车站附近堵车,不能送我去天鹅湖酒店。如今的合肥是无限繁华了。
天色将晚,阴沉得很,可丝毫不妨碍我的兴奋。一切都很顺利。
空阔的白天鹅大酒店人影散乱,这儿除了承办“中国•霍山黄芽茶文化节开幕式暨‘霍山黄芽’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颁奖仪式”之外,还有一些商家的业务洽谈也在此进行。我东瞅瞅西转转,没见到熟悉的人。发信息给小芹师姐,很快她们就下楼来了。
外地朋友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最先看到的是蔡启发老师。早就在博客和论坛中熟悉了他的名字和照片,可他真的站在我面前时,反而不认识了。蔡启发老师看起来比博客照片上要随和,温文尔雅的样子。与他同来的还有台州诗人李建军。记得初见时,我向蔡老师做自我介绍说,我是澜水微静,也叫纪开芹。我自暗笑,感觉自己很像藤野严九郎的样子。他哦了一声,很茫然似的。这时候碧宇在一旁介绍说,这是秋色寒烟,后来改名澜水微静,姓名纪开芹。这时候蔡老师满脸堆笑地说,秋色寒烟啊!我知道的……
后来看到陶玲和陶俊,她们都伸出手来和我相握,我一个一个地问,你是夜鱼吗?早先听碧宇说湖北诗人夜鱼要来,所以每见到一位女性,我都要问,这是夜鱼吗?后来终于在南七附近的“庐州太太”快餐店见着了夜鱼。那时已经在夜十一点左右了。合肥的夜是喧闹而充满生机的。到“庐州太太”吃夜宵的人很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聚集来,喝点小酒,和三五知己欢聚一桌,别有一番滋味。
夜鱼完全不是我想像的样子。很清秀,很甜美。和我这个粗枝大叶比起来,她有南方人的灵气和娟然。她的普通话比较标准,听起来很入耳的感觉。我们说起论坛,说起笔名,似乎有许多文化意蕴在其中。碧宇的名字大气而新颖,能够彰显出大别山的性格,表现出大别山诗刊的大家闺秀之风采。凡墨的名字,平凡而有深意。仔细推敲,那其中的缕缕墨香便仿佛氤氲开了,弥漫在我们这个小小房间里了。小芹的名字简单大方,让人觉得亲切亲近。我问夜鱼的名字有何深意,她说她是夜间游动的鱼。夜间游动的鱼该是怎样的鱼呢?一定是深谙夜的静寂和深邃了。每天和文字结伴的我们,不正是夜间游动的鱼儿么?
于是,又说到秋色寒烟,说到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么美的名字,为何要三番五次地更改呢?我傻笑,不能说出一二理由来。
21号上午八点“中国•霍山黄芽茶文化节”开幕仪式在天鹅湖酒店内徐徐拉开了序幕,规模盛大是我没有料到的,霍山县政府素来重视文化和企业的结合,这次当然也不例外,真可谓企业蓬勃发展,文化弦歌不辍。省一级演员的精彩演出,让我们在感受浓郁徽文化的同时,也强烈感受到美的震撼。坐在偌大的会堂中,看全国各地诗人、学者、领导带着不同的虔诚坐在嘉宾席上,于暗淡的光线中欣赏艺术的魅力,于是便想纵情朗吟《喊疼你的名字》了。好在节目果然安排了诗歌朗诵。朗诵的正是本次大赛特别奖获得者——凡墨女士的组诗《喊疼你的名字》:
安坐在如水的月色里
我抒发着对村庄,和对你的热爱
翠绿的诺言,落在我的鬓角和发梢
身后的老时光,开始一寸一寸明亮起来
……
朗诵者是省电视台的播音员。他们用洪亮清晰而满含情感的磁性语言,将凡墨诗歌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诗歌朗诵的背景音乐中缓缓走进诗人的内心,把对黄芽的深情倾注在故乡怀抱中,倾注在对母亲无限眷恋的情感中,把霍山的山山水水装在我们的梦中,把黄芽茶的馨香含在口中,让它在心底沉醉,再沉醉……
颁奖结束,我和从北京来的冰岛老师,凡墨,小芹师姐,六安诗人程东斌以及陶家姐妹,还有河南诗人王国干等一起就餐。席间冰岛老师给我们讲诗歌理论。他说,诗歌不在于长短,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精致,甚至一句话足矣。后来,他还声情并茂为我们朗诵一些古诗词片段,博得大家阵阵掌声。“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容苍凉酒半醒。自别吴郎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说的正是这种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纵情朗吟,而满座皆喜的诗情豪兴吧?这其实也正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只是今日的诗歌很少有这种朗朗上口而韵味无穷的句子了,也很少有人大声吟诵,倒可惜了的。我们看着冰岛老师的即兴表演,更深体会到文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我们都是诗歌的孩子。
这次相聚,见到很多师友。与会者还有《皖西日报》兼《安徽日报》特约编辑朱学语(雪之羽)老师,《大别山诗刊》编委邬云女士,宿松的高嗣照老师,《大别山诗刊》理事胡绪珍女士,获得古体特别荣誉奖的诗人王玮,宁波诗人蒋文生,太湖诗人郭全华,霍山诗人汪光华(阿洋)、青年诗人抱岩等。只是我天性木讷,愚钝,很多诗友第一次谋面,总也记不住他们的身份。后来慢慢回忆,才总算对号入座。好在,我们都在诗歌的草原上放牧,因了“诗歌”这个缘,总还有相聚的一天。如此想来,也便释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