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7
- 帖子
- 4734
- 精华
- 22
- 积分
- 5253
- 威望
- 5253
- 金钱
- 5176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85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5-3-27
|
24#
发表于 2012-2-10 19:43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澜水微静 于 2012-2-13 13:06 编辑 [/i]
[size=4] 皖西一梦—— 献给《大别山诗刊》五周年纪念专号“珍藏版”
文/纪开芹
小桥流水人家是画卷里的景象,古道西风瘦马是诗词中的意境,苍翠的诗歌,葳蕤的诗情却是大别山特有的风光。
大别山诗刊在不动声色中传达绿色理念。她更是将古老的诗歌体裁传承下来,像极了大别山自身,用无言的屹立诠释着她的厚重和广博。她沉稳的胸怀,温暖着一群热爱诗词的人们。悠长无尽的诗句像淠河水缓缓从六安这个小城脚下流过,涤荡着皖西人的心。他们用诗歌演绎人世浮华,表达几多感慨,几多欢喜,几多忧愁。那么多的灵感都斜斜地,细细地融入淠河水中,都隐藏在大别山腹部。于是,她的胸腔中除了流淌着几分春天的绿意之外,也流动着几分水墨的清雅。这样的情境是容易让人入迷倾心的,每每见之,每每徜徉其中,心底便会生出窃窃的欢喜。
那种喜欢是没有理由的。一个爱寻梦的女子,一直徘徊在各类文学论坛上,找寻今生的梦想。梦中的大别山便伸长了臂弯向我遥遥招手。我是带着迫切和欣喜成为她的会员。第一次来到大别山,正好碰上大别山诗刊评选首届十佳诗人征文活动的尾声。于是这次活动便成了我做的一个清爽爽的梦,我也因此拥有了一份清爽爽的心情。虽然那时的我是诗歌的门外汉,(至今仍是。呵呵……)可仍然像邯郸学步一样,跟在后面观摩,紧赶慢赶,拿出不成样子的诗作参加了大赛。我一直把梦放在心底的,拢住了,不让它外泄。可诗刊终究还是掀开我隐藏多年的梦境。从此,我便和所有大别山诗友一起,在诗歌的王国中,欢笑着,忧郁着,悲伤着。一起去怀古,去探险,去访幽,去览胜。
来到大别山,我将那么多繁华的梦安放在现实中。梦境于我也是现实。我一点一点揭开大别山神秘的面纱,一缕缕情丝蔓延开来,在我身边氤氲缭绕,用万般柔情紧紧缠住我的思维。从此,我便踏上诗歌之途,再也回不来。倒索性放任它了,让它在乌鹊桥边停着,在明月松间站着,在江南水乡呆着。四季中的大别山在我眼中都具有了诗情画意。近看,远看,都透着平和,素雅的气质。我把自己也梦成一首诗,一支歌,梦成大别山的一棵树,皖西的一朵云,就那么兀自陶醉着。
大别山的诗,内敛含蓄,婉转灵动而又大气深沉,像极了皖南斑驳的村落,又似一首古老的歌谣,入心入眼满是安静和安宁。那些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诗句,有着大别山青山绿水一般的清澈和纯净,那是褪尽繁华之后的淳朴和敦厚。当安心在诗刊论坛上时,仿若独坐冬日中。那些光与影的叠合,词与词之间意象的转换,句子和句子衔接的巧妙,都令人赞叹不已。欣赏各位诗友的作品,如同欣赏一幅幅关于大别山的水墨画,或者是欣赏皖南山区的星空明月一般,泛着青瓷一样光芒的句子直抵灵魂深处。虽然,很多诗歌写的是生活琐碎,可恰恰是这些琐碎勾勒出大别山别样的,浓郁的诗画风景。这山,这水,这整个诗刊!我的诗歌于是就醉了。
而我自己也醉了。醉在这皖西一梦中。在虚幻之间,已不知不觉过了一年。其实,不知是我把梦交给了大别山诗刊,还是大别山诗刊一直就存在于我的梦境中。对她的好感仿佛与生俱来。发现她,突然就有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我想,倘若能够一生守候,不离不弃,那么,寻常人生也便与众不同了。回想一年来,论坛中的行走一直是兢兢业业,谦卑勤奋的。我只在默默中品尝诗意的干果,欢喜着诗友们的快乐,悲戚着他们的忧伤。那些落在我怀中的诗句,舞动在我眼前的靓丽意象,仿若一颗颗薄荷糖,清凉中自有冷静,酸涩中含着甘甜。
说到大别山,自然会想到陈泽副站长(松山居士)和碧宇主编。
许多年来,我一直沿着文学的海滩徐徐走,慢慢行。偶尔珍藏一两片不属于我的贝壳,我将它们看成是心灵的鸡汤。却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的文字也能成为别人的贝壳。陈泽老师鼓励的话语让那些萌动着的诗歌种子在2011年的初春生根发芽了。从此,我看到稚嫩的诗句像初夏的荷,一点一点拔节生长。清冷的冬的末梢也氤氲着袅袅热气了。
诗刊需要生存,生存需要空间和食粮。碧宇主编奔走操劳,把诗歌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碧宇的一生是为诗歌而生。许礼荣诗友曾写诗说碧宇是为诗歌打工的人。是的!为了填补六安地区现代诗歌的空白,她用全副精力,所有热情去乞讨。碧宇的乞讨是灵魂的乞讨,因而她是高贵的。为整个六安地区的诗歌事业,她放下所谓文人的面子,一箪食一瓢饮一点一点聚拢。她也乞讨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别山诗刊的支持。一个芊芊女子,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一份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的民刊确实不容易!碧宇爱诗歌,爱绿色。她一直将自己的生命注入无限绿意。因为喜爱,所以坚持。又因为坚持,所以成了习惯。而且,她把自己的习惯带给大家,我们由此也习惯了在绿色中穿行,让诗意填充日益干瘪的生活,并且牵引我们一路边走边看,边看边思索。
摩挲《大别山诗刊》,清新绿色的春天就迎面扑来。简单朴素的封面,淡绿的底色,其上书有几个大字:“祝大别山诗刊像大别山一样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巍然屹立,永葆青春!”陈树良老师的题词看上去很有味道。这是2011年春之卷本,还有另外几本刊发了六安建城周年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和桃源清荷铃子诗歌研讨的部分诗作。张德明老师又在《诗歌前沿·新红颜写作》中,对女性诗人做出肯定,他夸赞《新红颜小专辑》的积极意义,肯定以民刊的形式来集中推出活跃在网络诗歌界的女性诗人的深远影响。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别山会以她的巍峨“挺起诗歌的高度,让清新的诗风扬起生命最美的帆”!果真如此,梦之花便真的在大别山上绽放了。[/size] |
-
1
评分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