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对于那些离开家乡,长时间不在熟悉的乡土生活的人来说,家乡,是心里边撇不开的丝丝缕缕,时时纠缠着他们的心灵,令他们在某些时候,情不自禁地想起经过的一些片段,不由自主联想到有关乡土的一些场景,甚至,会在梦里,一遍遍游历那些熟悉的画面,梦醒过后,一遍遍唏嘘似乎有些渐渐遥远渐渐陌生的人情;特别是那些心目中的家乡,已经确乎实在变成了故乡的男女。
在我们的生活记忆里,都会有一个落地生根滋养我们成长壮大的家乡,这个家乡,不需要用任何的修饰词,祖先在,父母在,根就在,哪怕是一片瘠薄的土地,长在心灵里的模样,也是这一生无法替换的;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又有一个梦寐以求的故乡,特别对于那些离开了家乡,一直行走在人生长路上的人而言,故乡的分量,就不是随随便便能够掂量得出的,这里面,寄托了人们对熟悉生活的怀念,对人情过往的追忆,对乡音乡情的恋恋不舍,原因很简单,在那片土地上,埋着祖先的骨骸,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的血脉,父母乡邦,已是难离难弃,风俗民情,已经烙印深深。
唐朝诗人贺知章的绝句《回乡偶书》,早在千年之前,细致刻画了离去经年兴然而回的游子的心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些自嘲,也有些无奈,自然也教人读得出其间的酸楚与凄惶。童稚无忌的一脸灿烂,更加加深归来者心中的悲切与凄凉,尽管这样的心情,不敢随便表达,却时时刻刻实实在在萦绕于心,如鲠在喉,坐立难安。
这次回来家过春节,就经验了这样的内心起伏。我本俗人,不敢有半分文人的矜持清高,感性深沉,自然不能与千年之前的夫子骚客能相提并论;但我相信,此刻的心情,内心的冲撞,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尽管此时的年纪,不敢言老,离开乡土,也就十年有余,内心里真的还是多些物是人非相见无言的感慨。
坐上从苏城开往家乡小城的班车,内心里确乎有些归去的急切和欢快,回家探亲,自然是很惬意的事,尤其是过大年的时候,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能聚一聚,见一见,说说多年不见的牵肠挂肚,唠唠各自的生活状况,但真的从到达小城的时候起,心中又莫名多一些不安,有几许不敢轻易流露的局促,私下里自己问自己,是不是离开的真的有些久了,已经疏远了某些人情?不然,何故有近乡情更怯的惶然与忐忑?
特别是回到老家,和久违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和左邻右舍叔伯兄弟三姑七婶唠起家常,明显感觉到彼此间的生疏;这些生疏,就是因为现在彼此生活的不熟悉,尽管见面时的热情和欢唱,会暂时掩饰住这些隔阂与疏远,时间长了,喝再多的茶,说再多的人情话,也不能填补起已经存在的罅隙,缘由很简单,熟悉的只是有着共同经历的那一段,此后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是说得再细致,再动人,也只能是一个人说,一伙人听,或者一帮人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剩下一个人默默倾听,不敢随便搭话,不敢妄加评论,生怕自己的唐突和无知,闹出笑话。
但是聚集一堂的热情,又无时不在感染着归来的人;毕竟在这片土地上,有过熟悉的生活,有着熟悉的记忆,风土人情,也是驾轻就熟,所以呢,围炉夜话,煮酒烹茶,走亲访友,促膝谈心,还是格外入心,格外叫人心情敞亮;这样的酣畅,这样的深入,自然还得益于彼此之间有知根知底的一段时光,得益于这片乡土滋养的共同认知。
当然,也有寡欲无言甚至是欲哭无泪的时候;人说大浪淘沙,光阴真的如潮汐汹涌,淘走了许许多多年长的生命。这次回老家,很多熟悉的面孔都已经见不到了,他们的生命,已经终结,留给我们的,是黄土一塚,只能凭着记忆,去回想他们的音容笑貌,只能凭借有知日子里的某些片段再去怀想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过往,怎能不叫人唏嘘,但生死契阔,又能有什么办法?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歌里唱的一点也不错,但于我而言,已经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了。一直阴雨,见不到星星,也见不到月亮,它们还是不是老样子,不敢肯定;但入眼的山,感觉是原来的样子,又似乎不是,见到的那些山岭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又似乎不像先前的样子,是与不是,在内心里纠结,冲击内心的感觉很微妙;是与不是,也正说明这些年还是多有变化,就是因为离开得久了,才会有这样的不确切,朝夕相处的人们,不会太在乎这些细微的变化。
这种似是而非的变化,不仅仅是入眼的山山水水,村庄田畴,人烟灯火,连一张张面孔,也变得似曾相识,不敢贸然确认,自然会有更多年轻的面孔,认不出已经有些老态的我了,是故,《回乡偶书》里的窘迫和自我嘲解,就很适合这时候的心情。
因为有些感触,有些熟悉的生活经力,更因为心里边舍不下的某些情节,便借文字记录此行的种种心情,或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也是创作这组系列文章的本意,尽管难尽心意,也算是心声袒露。
我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很多的情节会被无情遗忘,但我相信,依然会有很多故事,次第诞生,这片乡土,永远都是远离的人们心中的归宿,这个被称作家乡或者故乡的地方,一直是根之所在,没有人,会忘记自己的根本,如果连根本都会抛弃的人,就辜负了家乡或故乡的滋养,不配说桑梓情怀。
首读,问好!
故乡是永远的怀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