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9
- 帖子
- 8972
- 精华
- 25
- 积分
- 10123
- 威望
- 10123
- 金钱
- 10087
- 在线时间
- 249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1
- 最后登录
- 2015-7-1

|
讨论:隐喻大师特朗斯特罗姆的两首短诗
短诗《夜——晨》和《复调》,摘自《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译者为特朗先生的华人朋友、诗人李笠),系特朗先生1954年发表的17首诗中的两首。
特朗斯特罗姆曾说:“我的诗是聚点,它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割的现实各领域之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
李笠在译序里说: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始终贯穿着诗的力量在于凝练,即用最少的词语制造最丰富的内容。
夜——晨
月亮的桅杆腐烂,帆皱成一团。
海鸥醉醺醺飞过水面。渡口
沉重的四边形黑成木炭。灌木
在黑暗中弯腰。
走向门梯。黎明在敲打,敲打
大海花岗岩大门,太阳噼啪地
喷冒火星。半窒息的夏日诸神
在烟雾里摸索。
复调
在鹫旋转的宁静点下,大海
在光中轰响着滚动,盲目咀嚼
海草的马勒,把泡沫的鼻息
喷向海岸。
大地被蝙蝠测量的的黑暗笼罩。
鹫停下,化作一个星星。大海
轰响着滚动,把泡沫的鼻息
喷向海岸。
相信读过特朗斯特罗姆的诗的人,会觉得:画质感很强,意象新奇,隐含的内容丰富,却难以读懂。他的诗,真正给人以一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觉。我们不一定也不可能做隐喻派大师,但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世界公认的大师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留给人类的财富。我们也有必要了解各种诗歌风格,诗人传递的思想。那么:
你是如何解读《夜——晨》和《复调》的呢?(提示:特朗先生在回忆录《记忆看见我》曾指出:黑暗多于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