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一)
蝉是守夜人。你的马车
绝尘而过的时候,它像蝙蝠
将耳朵竖起,在扬灰般的细碎路灯中
那颗种在后轮上的大螺钉,像一颗

凋落的郁金香,在几番辗转后
铮然落地。蝉把月光碾薄
拖出一条红色警戒线,从田野丰茂的草
直到无风的天边。但你以为
那是一抹残霞。

物象的借喻和选择是这组诗中最让人感知的一种提醒。意象的叠加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作者所选择的表面物象得到了更加动人的感觉形象。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感触一些事物的存在理由,但却是因观念的不同,导致结果的差异。《忠告》里,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索、忧患让其有点心力交瘁之感,但又是无可奈何,这让我想起《哈母雷特》里的那句名言,是生存还是死亡。借助于层层的意念的推进,作者向我们表明了一道生活的底线,“你的马车\绝尘而过的时候,它像蝙蝠\将耳朵竖起,在扬灰般的细碎路灯中\那颗种在后轮上的大螺钉”这里,我是不是可以将这种对生活的认识,看成是一种理性的反思呢?“红色警戒线”与“一抹残霞”的相互应证,让那道底线清晰可见。
反思和忧患在诗中表现的很是浓郁,这在第二、第三节里贯穿其中。“说到底\你是个带显微镜的过客,还打着\不合时宜的领结。”
好了,就读诗来说,也是很难有一个标准,这里我只是就我读的说点看法,也是学习,曲解的地方还望不介,只当微风一阵。哈,胡言乱语,得罪!问好。
[quote]

谢谢朋友的详细点评,我很喜欢。如能再补充些段落,成为一篇针对全诗的评论的话,我想放在我的博客上,让朋友们欣赏。不知方便否?
[size=2][color=#999999]北京殷晓媛 发表于 2011-6-17 14:48[/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1009&ptid=4817]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朋友的信任!不过你的文字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本想多写几句的,一是怕曲解了,再是对你诗中的内涵和探索,还没能进一步去感知,匆忙之间呢。如是,我抽个时间,细(戏)说一下,还请过后朋友雅正。问好。

生命的体验 忧患的反思

[i=s] 本帖最后由 河里的石头会圆 于 2011-6-18 10:06 编辑 [/i]

生命的体验  忧患的反思
——读殷晓媛的诗《如果你不相信一只蝉的忠告》
     一首诗的内含到底应该有多大?这个问题好象没人能够回答。因此,就诗的内容来说就有了多种可能性,可大可小!然而,对于读者来说,这种大和小的理解往往会超出这个似乎有形的范筹,这在中国历代诗歌中都可以找到佐证。特别是现代诗歌发展到今天,众多流派的掘起,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视角、味觉、感触、色彩、绘画等各种艺术进入语言意象以及诗人在“创作”心灵轨迹的感知成度,使诗歌的语言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取向,这就使一首诗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读者的阅读,其内涵有了超出字面的飞翔空间。
这是我读完殷晓媛的这组小诗后的第一种印象。
     做为一种暗示,作者在诗歌的题目上已将整首诗的意念取向作了介定。她说:《如果你不相信一只蝉的忠告》,那么,会有怎样的现象呢?这里的“蝉”开综明意,已不是生活中的那只“蝉”了,而是一种夜的幻象。从“蝉”到“蝙蝠”再到“月光”被碾薄,这个很透明的夜,向我们昭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索。那种与生俱来的沉重感,在诗人内心挥之不去,这与诗人的气质息息相关,也与现实和理想的纠结同生共存。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但背后的“蝉”和“蝙蝮”却让生命增添了“夜”的重量,压抑和思索让诗很自然的拉开了这首诗探求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形式。
在第一节中,这种思索与其说是反思,不如说是提醒或是惊愕,生命之于宇宙空间,似乎已是微不足道了,“从田野丰茂的草、直到无风的天边”。这一笔看起来与前面的物象无关,但恰恰反应了作者对这个世界之大,人生之短的感慨。物象的借喻和选择是这首诗中最常用的一种感知上提醒。意象的叠加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作者所选择的表面物象得到了更加动人的感觉形象。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感触一些事物的存在理由,但却是因观念的不同,导致结果的差异。《忠告》里,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索、忧患让诗人有心力交瘁之感,想去抗争但又是无可奈何,这让我想起《哈母雷特》里的那句名言:是生存还是死亡。借助于层层的意念的推进和意象的变化、流动,诗人向我们展示了她对待生命进程中的一道生活的底线,“你的马车\绝尘而过的时候,它像蝙蝠\将耳朵竖起,在扬灰般的细碎路灯中\那颗种在后轮上的大螺钉”这里,我是不是可以将这种对生活的认识和执着看成是一种理性的反思呢?“红色警戒线”与“一抹残霞”的相互应证,让那道象征性的底线清晰可见。或许,这就是诗人在给自我命题时所体验的存在感,也是诗人留给自我的忠告。
    反思和忧患在诗中表现的很是独出心裁,这在第二、第三节里诗人对生命的视角感贯穿其中。面对这个无垠的世界,生命说到底还是非常渺小的,诗人在感叹中,那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和努力把握生命的情结纠缠在一起,一方面感到历史的强大,另一方面又感到在这强大的和不可逆的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的无奈。这里既有积极的现实主义思考,也有着悲观主义的因果。“与命运,为你的轮毂\抹上魔力的油。说到底\你是个带显微镜的过客,还打着\不合时宜的领结。”诗人是很懂得生活的。在乐观且又认为很难把握的矛盾下,进一步将这种心态推向自我的理想境界。“这个巨坑来自何方,那陨落的是一颗星\还是一只长牙的怪鸟。蝉在你背后”忧患、疑虑溢于言表。这种来现实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流动,很能表现如今社会众多人的心态。接下来诗人对这种现象的因果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一位老太太,隔着昏黄的玻璃\打量你,她在雾气氤氲的窗上\画出落叶的符号。她试图让你知道\那些抄捷径穿越夏季的人,最终走向了\同一个终点。”这种佛教式的因果警告,虽然略显消沉,但却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许,这正是诗人这首诗的立意所在。但是诗人对这种宿命的思维还是心有不甘。万理同踪,万事同道,诗人在第四、第五节里对这种被动的宿命进行了感情上的升华。“凌晨六点。据说这是一个\日光与夜色争盛的时刻”。你“冥想未来”。“你终于走入秋色——一座孤城。蝉在你背后”诗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无人知晓。”,但却给了我们一种很大胆的提示和幻想。诗人相信并且希望,夜已经过去,新的一天正在开始“你把毒辣的烈日装上车,让马拖着\一直跑到西边大海,永远沉入”这是一种鼓舞,更是一种梦想,虽然生命的微弱不足以驾驭历史,但人的精神却可以在宇宙间翱翔,埋藏黑夜“就是个鬼魂”。诗人在最后甚至于大胆的去做了幻想“你们的肉身把陨石坑\翻顶过来,变成一座\温柔的雪山”。美好的原望,存在于心。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读出这首诗的追求所在,当然,读诗也是仁者见仁的事,或许我的理解与作者的本意有所出入,但这并不妨碍对一首诗的欣赏。我想能让思考并给人以快乐的诗句,就是诗的真缔。
2011-6-18午夜



草草成篇,恐有误解,文中悟出乃个人观点,放在这里供君及其他朋友雅正,商榷。问好。握手。
衷心感谢河里的石头会圆诗友为我的拙诗做的评论,很荣幸交到你这样的诗友,为你的劳动和对诗歌的热忱致敬!为方便放在我博客上我对版式和极个别的字做了细微的调整,请你看看是否可以。
然后署名处,是写“河里的石头会圆”或者朋友有比较短的笔名呢?远握,再次深表感谢!!如没有问题,今天我就把文章登上去。另外,我最近会向你赠诗一首,请关注论坛。谢谢。                                                  

殷晓媛诗友,你好.同是诗友就不要壳气了.我这人就是这样,读到自我感觉还不错的作品总是会在心里品评一翻的。有时也发出去,也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只是觉得,读诗、写诗和做人、干事业是一个道理,那就是要认真,那怕错了,没关系,自己在总结呀。其实,在评论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提升,如何提高,最有效的办法我以为就是找自我和他人的不足和优点,只要能找出都是好事,是双赢呢。这样说,我还得谢你呢。
只要还看的过去,你要是发进你的博客,就随你,名字要是长就把后面的给删了。哈,河里的石头很少不是圆的。我会关注你的作品的。
这篇短文也是昨夜一气呵成,本想发给你先看看的,也没好好的去改动,文中有几处是有点暇疵和错字,是要改的,还有一处:“《忠告》里,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索、忧患让诗人有心力交瘁之感”里的应是憔悴,你可动一下。问好,握手。
“衷心感谢河里的石头会圆诗友为我的拙诗做的评论,很荣幸交到你这样的诗友,为你的劳动和对诗歌的热忱致敬!为方便放在我博客上我对版式和极个别的字做了细微的调整,请你看看是否可以。
然后署名处,是写“河里的石头会圆”或者朋友有比较短的笔名呢?远握,再次深表感谢!!如没有问题,今天我就把文章登上去。另外,我最近会向你赠诗一首,请关注论坛。谢谢。 ”                                                

殷晓媛诗友,你好.同是诗友就不要壳气了.我这人就是这样,读到自我感觉还不错的作品总是会在心里品评一翻的。有时也发出去,也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只是觉得,读诗、写诗和做人、干事业是一个道理,那就是要认真,那怕错了,没关系,自己在总结呀。其实,在评论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提升,如何提高,最有效的办法我以为就是找自我和他人的不足和优点,只要能找出都是好事,是双赢呢。这样说,我还得谢你呢。
只要还看的过去,你要是发进你的博客,就随你,名字要是长就把后面的给删了。哈,河里的石头很少不是圆的。我会关注你的作品的。
这篇短文也是昨夜一气呵成,本想发给你先看看的,也没好好的去改动,文中有几处是有点暇疵和错字,是要改的,还有一处:“《忠告》里,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索、忧患让诗人有心力交瘁之感”里的应是憔悴,你可动一下。问好,握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