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大力支持!学习!
我是留意了的,但我以为是居士老师点名的,所以也就没敢冒然跟帖了。呵呵……
[i=s] 本帖最后由 秋色寒烟 于 2011-4-12 15:33 编辑 [/i]

[size=4]跋涉者的朝圣——赏析湖北十五岚诗歌一组
文/秋色寒烟

    一直都很喜欢十五岚的诗歌。在我看来,十五岚诗歌在新诗领域中定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可以说,十五岚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她心血烘焙出的佳酿。前段时间正巧听了一堂秋叶老师关于诗歌赏析与写作的讲座。“当今诗歌正处在多元化的审美走向,仍然是复杂而又有些生动的无序状态”。在诗坛“繁而不荣,昌而未盛”的情况下,对照十五岚的诗歌来看,她的诗始终有自己的风格和航向,无疑为那些初学诗歌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读十五岚的诗,会感知她以诗的形式蓄积起来的不可遏制的感情。和清丽婉约相对,十五的诗歌更多的是深沉和悲悯,一种大气豪迈萦绕在字里行间,即便是情诗也一样沉稳有力,像父辈深沉的爱护,像敦煌额头的斑驳,被笼上严肃的色彩。我想,一个感情上成熟的诗人是常常压抑自我的情感,努力以理智的诉诸方式求的与别人思想沟通的。
  而且,十五的诗歌在语言的运用上含蓄,不张扬,没有奇异的色彩和奇诡的词汇,形式上也不奇特,可是情绪上却很秾挚,在沉静中有一种不易挥发的韵味。在意象的塑造上,纷繁复杂,别具一格。十五岚努力用最新颖的意象给读者带来感官上的享受,用探索的目光去寻找最适合表情达意的意象,融入自己的感情,合成新的艺术体,从而达到“诗缘情”的效果。而一首优美的诗歌又离不开美妙的意蕴。意蕴的营造又离不开意象的塑造。所以,十五岚的诗歌很重视将不同的意象重新组合排列,像分解化学方程式一样,在平凡的意象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诗歌的审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完成对意蕴的把握。
  另外,“思乡”是十五岚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十五岚诗歌吟咏的对象是世间万物。它们可以是植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器物。但吟咏最多的是人物,是亲情爱情和友情。“思乡”的主题是自我感情的很好表现。由于思乡情感的浓郁,所以表现在诗歌中便是感情力度的增大,变浓,诗歌语言的铿锵有力,诗意轮廓中鲜明的角色对比。
  其实我们说,思乡主题的本身已经不再新鲜。中国的古典诗人早已写下大量的思乡篇章。思乡的主题好像也不能给诗歌带来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特别是在有了这么多思乡名篇之后。
  比如众人皆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益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余光中的诗更是把思乡情结推到顶峰,极致。所以说,十五岚的思乡主题很难创造出与前人不同的、崭新的而且具有生命力的意象来。然而实质上,十五岚在这首诗中却能冲破旧有的束缚,脱离前人的影响,跳出前人的窠臼,敢于运用独特的事物来表现这一主题,从而让这首诗读起来富有韵味,给人强烈的刺激,并产生共鸣。
   “白色的天空/我用六角雪花/收拢乡情,它静止在一只鹰的身上”,那时,我们能想到的是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与向往。天空因为雪花的映照更加洁白,如诗人纯净的感情。做一只展翅的雄鹰,在暴风雪来临的夜晚,“隔着山川,以滑行的翅膀牵出北风”抵达那个朝思暮想的故乡。这里的雪花无比轻盈,而雄鹰则强健有力,雪花和雄鹰这两种意象就把诗人和故乡连接了起来。故乡的温柔可爱怎不让游子感念于怀?这种浓郁的离情别绪从语言上来说很形象,很感人。
  高原,湖泊,来自体内的弱水,星宿,青稞,旌旗都不能安顿下诗人的故乡。于是诗人想“象天堂的窗口飘扬的风铃/我多么愿意躲在一片雪下,/聆听/五谷丰登/生养蕃息/”。年愈近,思乡的情怀就越浓,故乡的山山水水早已嵌在肌肤深处,成为不可剥离的一体了。
  于是,请让太阳奔跑在地平线上,和肃杀的冬对抗,让它温暖因思家而颤动的指尖。等待冰雪融化,长年在外的心也融化,用这一腔春潮绿了大地,绿了故乡,也绿了心湖两岸,“即使收获一尾夜半的月光/我将它含香吐露,凝结成花朵或蛙鸣/还给村庄,珍藏住七月和粮仓……”这样深情的诗句谁能不为之动容?不管他乡的鸟儿如何鸣翠柳,他乡的花儿如何独自开,在诗人的眼中都抵不过田野中阵阵蛙鸣和殷实的粮仓。所以我们说诗人的故乡是世俗的,弥漫着风尘,稻香和亲情。是人间的,湖畔的,秧田中央的,是听得见蛙鸣,看得见花开的故乡。故乡的美是清新而温存的,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期盼的眼神,一句深情的叮咛。
  这就是我们的女诗人十五岚的思乡情结!没有“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似的惆怅,没有“可否将我一腔热情/满目湿润的泪光捎回”似的悲哀。厚重、饱满、朴实而大气的诗句久久回荡在读者心中,引起极大共鸣,深入脊髓,深入灵魂。
  除了思乡情结,十五岚的诗歌中表达较多的主题还是关于爱情。《在深冬》是一首很含蓄的爱情诗。爱情让人仰慕钦羡,浮想联翩。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我们温馨的梦。这些情绪在诗中含蓄地表现出来。
  爱情在严冬中酝酿,像一枝寒梅,在瑟瑟冷风中为你释放所有的热情,为你倾城,倾国。“我哆嗦的皮肤,开始皴裂”,内心里的激动不安在抖动的笔端,在颤动的心田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正极力握住笔杆,把对爱情的渴望付诸文字,用最真诚的感情,最压抑的语言缓缓轻启。
  在这首诗中,诗人最强调的色彩是白色。苍白无力的爱,像雪花像月光,纵然有少许柔和,可浸透在心底的依然是冷。冷冷的色调贯穿在诗歌的始终。“上苍的声音是一种雪花,或月光/它们都是白色的。”爱情是一种暖色,没有白的苍凉,白的冷漠。它更多的应该是玫瑰红,是霞,是枫叶、红豆的颜色。如今,她像挂在枝头的月色,散发着冷冷清清的光芒,而且,在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中,更显一份落寞与惆怅。或许,爱情也如雪花,跌进水中,被冻僵了四肢而无力释放自己的热量。除此之外,“剩下的北风被一群乌鸦,挟持天空”。现实中总会有黑暗的一面,因此,这个冬天是泛着黑白底色的老照片,发黄的记忆中总找不到感情的突破口。
  渴望与无奈交织在一起。“亦步亦趋,接近一株寒梅”。在这里,寒梅分明是爱的象征。在黑和白之间散发淡淡的粉红。令人向往的颜色,春天的颜色。于是,心潮为此澎湃了,感情的潮水为此泄闸了。温柔高贵的爱神何时能将丘比特之箭射在黄昏的河岸?“以一支天空的游牧族”洒下一地金路标,带着诗人寻找丢失的爱情。看到这里,突然又想起《桃花源记》来。一样是追寻理想的乌托邦,一样是刻下了标记,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复找寻。是不是美好的事物一旦失去,就再也难以找回?“那里是不是也有你的气息。比如散步、沉思”,河畔下的夕阳见证我们执手相望过,见证我们呢喃细语过,见证我们彼此望着对方的眼睛,说下“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的诗句!夕阳曾经拉长我们的身影,让你的沉思融入在河水中,浩荡流逝……这样的回忆让诗人沉浸在甜美中。于是,“我多么情愿,安于冬天的山河/能不能省去白雪、月光/以及零度的河流。只给爱/使我煨热黑色寒夜/用梦/织补身边的暗香,举重日子/抵达你,也抵达次次的黎明”。在黑的夜里,细数黎明到来前的分分秒秒,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是的。爱情本来就给以人丰富的情感体验。或站立在高山之巅,尽情享受大自然亲昵的抚摸,看蓝天白云徐徐从身边穿过,或跌落于低谷,于万劫不复中亲历锥心之痛,看破红尘之悲。但是,爱情又时刻给人以新生的力量和渴望,即便前方阻碍重重,浓霜暗路,也会拨开云雾见彩霞。
  无论怎么说,在这首爱情诗歌中,十五岚的联想是出奇的,别出心裁的。这也可以说是她诗歌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撷取生活常景,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组合,塑造一系列巧妙的意象,从而表现出诗歌曲折含蓄表情达意的审美特征。我们不能说十五岚擅长的是爱情诗,其实对于其它题材,她一样能熟练驾驭。她的诗歌中融进太多的理性思考。亲情,爱情,友情,人生,家庭,事业……凡能写进诗者,十五岚无不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的心去感知,去表达。在十五岚构筑的典雅的艺术世界中,我们觉得,诗句中的每一个音节都来自她内心,都是她内心思想的写照,经过精心的组合安排,为读者展现一个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一个诗人的浪漫情怀。
  之前我曾经说过,世间一切万物,都在十五岚的笔下熠熠生辉,都成了诗意的化身。如果说她把乡愁凝进诗句,把爱情融入诗句,那么,剩下的当是她对人生的思考,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叹息。
   “为了努力使艺术与生活之间取得统一与调和,诗人们常常把自己搁置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像顺水的船与那反逆的风所作的抵御一样,使自己的生命在不安定与颠簸中前进……”十五岚在这首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追求就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允许一朵雪花住进体内/不用黏土”。又是岁末,雪花肆虐飞舞,冷湿躯体,而我“不用渴水/只用我的骨骼、血液和呼吸/安静它失血的唇”。可以说,诗歌一开篇,我们便被诗人的笔引到白雪茫茫,凄风苦雨的境界。匆匆岁月年又至,感叹光阴催人老!
   “冬天。我不断用想象抬高目光/越过楼顶,引一群鸽子在天空穿插/俯冲而下的身姿”只是看到可爱的群鸽以俯冲而下的身姿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其实,诗人在这句中已经把空间扩大到无限。由地面到空中,到楼顶,到目光之外,到思想之外。在时空的无限性中,我们躲在其心脏内,任岁月像疾驰的列车呼啸而过。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以人的意志而定格。东坡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生命之短暂,人生之渺小”的喟叹中,我们或许会迷失了方向吧?所以,在诗歌的前半部分中,诗人的感情倾向于茫然和苦闷。不经意间春风又绿了江南岸,“二月的城池”时常又被迷雾笼罩,“偶尔起一阵风。”细想,这哪是城池,这分明是诗人的心湖!心湖中涟漪微漾,时而明媚开朗,时而愁云惨淡,如易安在词中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了。
  可春天依然款款而来。又是一年轮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痛心流逝的光阴,“接近春天的步伐/ 都会踩疼路口”,回首往事,平日里自己又何尝做过许多值得骄傲的事情,创下辉煌的业绩?如今,面对春暖花开,“搁置心尖的山坡,该向阳哪个方向”。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十五岚的思虑,便能感受到她青丝一样纤细的感情。她惯于在诗歌里感受人生,思索生命。迷茫只是暂时的,可以说,诗歌的后半部分基调是昂扬的,明朗的,是全诗的亮点,也是主旨的升华。潜藏在诗人内心的倔强和勇于追求的精神又展露在读者面前。这样诗歌在内容上就具有了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之美。由失意彷徨到坚定奋起,这中间的心路历程,情绪波动,情感煎熬远非诗句所能完整表达。
  做一只勤奋的鸟儿,“辗转布谷的情怀,打开的心扉”,让阳光走进来,用温暖融化体内的积雪,“让一只马车追赶二月早春/所布下的故事,并使蹄音穿过”。在“得得”中唱起早春的歌谣,看桃花雪的羞涩中掩藏跋涉者朝圣的模样。
  艾青说“我们的诗种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诗歌贵在以优美的形式表达真情,给人感官上的享受。十五岚在《雪》这组诗中,为艾青的诗论做了诗意的阐释,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美好,什么是热爱!至此,我们便完全明白十五岚的感情依托。她在诗歌最后这样写道:“一枝馨梅,一朵夭桃。前生都是雪的胎骨”。于是,我们何方潇洒一点,艳丽一点,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倩影一抹,馨香一缕?如此,则心安矣!
◆附十五岚原玉:

◆炊烟

    烟囱中爬出的白猿,在天空掘井
    它替人找到乡愁,并使大地获得
    遍体鳞伤的盐

    白色的天空,我用六角雪花
    收拢乡情,它静止在一只鹰的身上
    隔着山川,以滑行的翅膀牵出北风
    总比薄云最先抵达的想象
    等于一段民歌运来了故乡

    高原。饮马的湖泊
    苍凉来自体内的弱水
    星宿、青稞,插在麦芒之上的旌旗
    顺江漂泊。安顿下的村庄
    象天堂的窗口飘扬的风铃
    我多么愿意躲在一片雪下,聆听
    五谷丰登,生养蕃息

    并在雪线上迎接那只豹子的奔跑
    听它说:“我要跑过冬天,获取爱情”
    一湖邂逅的忘情水,促使
    大片的森林守侯堤岸,等待破冰

    醒来村庄,那时的绿火遍地
    我将坐在水上钓鱼,继续使用炊烟
    即使收获一尾夜半的月光
    我将它含香吐露,凝结成花朵或蛙鸣
    还给村庄,珍藏住七月和粮仓……

◆在深冬
  
    上苍的声音是一片雪花,或月光
    它们都是白色的。挂在枝头,跌进水中
    剩下的北风被一群乌鸦,挟持天空
  
    冬天。又白又黑的大地
    影子。亦步亦趋,接近一株寒梅
    我哆嗦的皮肤,开始皴裂
    按不住的内伤,哪枝为你
    一直倾城,在剥开的花蕊中
    呼唤太阳。以一支天空的游牧族
    持守丘比特之箭,在黄昏的河岸
    安插一地金路标
  
    那里是不是也有你的气息。比如散步、沉思
    我多么情愿,安于冬天的山河
    能不能省去白雪、月光
    以及零度的河流。只给爱
    使我煨热黑色寒夜,用梦
    织补身边的暗香,举重日子
    抵达你,也抵达次次的黎明



◆雪
  
    允许一朵雪花住进体内
    不用黏土,不用渴水
    只用我的骨骼、血液和呼吸
    安静它失血的唇

    冬天。我不断用想象抬高目光
    越过楼顶,引一群鸽子在天空穿插
    俯冲而下的身姿,美不过一场跌落
    沉浸在十二月中的城池
    时常布满雾,偶尔起一阵风
  
    接近春天的步伐,都会踩疼路口 
    搁置心尖的山坡,该向阳哪个方向
    找到一滴悬挂的水声,引我
    辗转布谷的情怀,打开的心扉
    让一只马车追赶二月早春
    所布下的故事,并使蹄音穿过
    一场场未央的雪,领悟
    一枝馨梅,一朵夭桃。前生都是雪的胎骨[/size]
[quote]秋色寒烟评述思维开阔,善于抓住诗歌的细节特点,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最后引用艾青的诗论,为全文及原作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不失为一篇评论佳作,精彩的剖析为十五岚的诗作增色不少。欣赏!远远的握一下~~~感谢 ...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1-4-12 19:1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576&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居士老师的肯定。呵呵……有你的肯定,比什么都好!
[quote]不错的诗评,细腻深入。阡陌远握
[size=2][color=#999999]阡陌 发表于 2011-4-12 23:18[/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636&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阡陌兄弟的关注。对大别山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只能稍微尽心。有你们的支持,秋色非常开心!!
[quote]也来凑凑热闹。呵呵!

                      大解《燕山赋》浅析            
                                           文/李克
    大解本名解文阁,是燕赵大地滋育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诗人,代表作有长诗 ...
[size=2][color=#999999]李克 发表于 2011-4-14 03:29[/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964&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坐下慢慢欣赏克版主的诗评和诗论。呵呵……受益匪浅!!
[quote]

赶来严重学习!问好寒烟妹妹。很感动你对拙作的点评。此诗评胜过了诗歌本身。意义上更开阔了视野和思想。一直以为诗歌的写作像一个孤独的行走者。所有的诗作者必须以非凡的心理路程而领略风景。想象的,贯穿的。能 ...
[size=2][color=#999999]湖北十五岚 发表于 2011-4-15 10:46[/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3229&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再次问候姐姐!祝你早日实现理想!

赏析十五岚诗歌《安,我想我依然爱你》

[i=s] 本帖最后由 湖北十五岚 于 2011-6-4 19:25 编辑 [/i]

岚真是现代社会中少有的至情至性的诗人!
  岚的这首诗歌以女子特有的视角,细腻的笔调写出依恋、哀怨、幸福、痛苦、无奈和温柔挚爱执着等等情致,层层婉转,层层递深,真实而感人地传达出诗人对爱人复杂变换的情感思绪。看过岚的很多诗歌,诗人复杂而忧郁的感情同她一贯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信仰结合起来,便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意蕴。这首诗不是以高度的凝聚力显示其魅力,而是以细腻的笔调,通过对一种复杂情思的铺叙,对一种自由流动的心理活动的铺展达到预期的效果。诗歌中有许多细节的描绘,这在艺术表现上或许稍显纷繁琐碎,然而这正吻合了抒情主人公复杂深沉的情思。在意象上,这首诗通篇借用大自然的一切景物作为情感渲泄的对象,赋予一切物象最温柔的色彩。
  
  诗歌一开始就切入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安,我想我依然爱你”,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极力让自己变得优雅,变得不在乎。其实,究其内心深处,这份爱并没有远逝。通过自己的种种表现,得出这样的结论“安,我想我依然爱你。”否则,“我”不会在漆黑的夜等待黎明,坚固的心房不会像嫩草一样柔软,“只须羁绊,便豁开一个路口”让思念的情愫汩汩流淌,从心尖一直喊你的名字。
  
  这首《安,我想我依然爱你》它的特色不仅表现在其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上,还在于其新颖的艺术构思上。“握不住鸟鸣,飞进天空”,想拥鸟儿入怀,但是,鸟儿丢下的只是“一枚青果带来梅雨”,于是思念就这样蔓延开来。就如贺铸在《青玉案》中写的那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以大片的烟草,满城的柳絮和梅雨季节的烟雨来形容闲愁之苦,闲愁之多。其实,在这里,岚已经在无意间化用贺铸的诗句来表现思念之浓,之酸楚,之青涩。“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类似曲折委婉的表达在岚诗歌中也比比皆是。例如诗人在表现泪水决堤时,诗人没有直接说出因为哭泣,因为眼泪肆意流淌而让眼睛红肿,而是说“把雨魂捣碎,将酸楚敷帖受伤的眼眸”,其联想是何等美妙,何等别致!读这句诗,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一个悲悲戚戚的女子,相反,抒情主人公招人怜爱的楚楚可怜之态倒显露无疑了,其貌之娇,其情之深令我们唏嘘不已,黛玉似的蹙眉演示了一种古典的美。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思念已经伴随诗人走过四季,走过人生的每一天。又是一年春始至,不知道十二月的河岸,桃花开了没有?是否依然灿烂?人面桃花依旧,但是,潋滟的清池却残留了枯枝败叶。正如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一样,心湖的平静已经被打破,婷婷玉立的芙蓉经受了风霜雪雨的摧残。不知道还有没有毅力重新站起?“在旧伤的愈合处,将断枝、枯叶重塑,另一个七月流韵”?诗人把自己比成清水芙蓉,不仅有人格的高洁,更是将“婀娜我自痴”小儿女情态展现得晶莹欲滴,温婉动人。
  
  第四小节,诗人的联想比较奇特。合欢树象征着花好月圆,象征着珠联璧合。但是,梧桐秋雨,梧桐滴漏,梧桐芭蕉有时候却又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萧瑟而寂寥的意象。这两种相反的意象并列在一起,就让这一节诗句充满无限张力。所谓的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辩证关系。就这一小节来说,“合欢树”与“梧桐”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期盼着和你平平凡凡过一生,但是现实却让人怅惘,落寞。所以,诗人用“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让这一小节诗歌呈现充足的“张力”。这里,抒情主人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儿,跌落进森林,在纷纷攘攘的枝叶间默念你的名字。四周婆娑的枝叶都幻化成你的影子,所以,想来“安,我想我依然爱你”就一点也不为过了。这样的执着又岂止是“我想我依然爱你”这句淡然的话语所能囊括的。
  
  四季轮回,各有其花开凋零之态,但是,诗人赋予内心的情感以第五季。第五季的色彩全是暖暖的绯色,那里有踏歌而和的人,有美丽永不凋谢的朱槿,有你张望的双眼穿透我的心扉,和月儿遥相生辉,“魅惑一地明媚”。可见第五季在诗人的心中万分美好,许多温柔的感情也在这个季节里跌落成一地缤纷。
  
  前五个小节诗人用各种意象分析内心情感,只为证明“安,我想我依然爱你”。但是在第六小节中,诗人却表达对汲水女人的羡慕。汲水的女人过着平凡的日子,每天将陶罐的泉水叮当成一曲优美的田园诗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相爱的人儿并肩剪裁着生活的画卷。这是一副很恬静很温馨的生活场景,在诗人的眼中成为她最热切的向往。“ 多想唇上的语言,从你的指尖弹落,在星子的深夜,与梦袅袅一种生死”。诗人并不奢望很多,只想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你的陪伴,听到你唇齿间流动的话语,在星子之夜,伴着袅袅炊烟,伴着袅袅梦境老去。这让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词“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爱情的极致或许就是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婚姻。婚姻的缔结让爱情更加巩固。
  
  可是,我们终究没能够在一起,不能一起坐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褪不去思念的皮肤,深蓝,是高度的攀登,墨黑,是孤独的洗礼”。诗人用皮肤、深蓝、墨黑和空气来比喻思念,比喻一反常态刺激着读者的想象力。深蓝和墨黑的特质让我们从最深处挖掘、感受诗人浓郁的思念。广袤的天空铺满蓝色的旋律,博大的胸襟却因为思念而变得悲悲戚戚,因为思念,所以孤独,思念是肌体的皮肤,每一寸肌体都有思念的虫子在撕咬,在漫爬。惶惶然若有所失,茫茫然若有所忆。或呓语,或失眠,这些都让读者从心底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伊人戴红妆,可是亲爱,你在哪里?“树叶,如若心瓣,”于是,“我”在绿叶上抒写“我”的思念、悲伤和忧郁。这一节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意象,一个为心瓣似的叶片,一种是鹤唳。心瓣似的纷叶片片凋零,在风雨中摇曳,一如诗人浮来荡去的内心,不得安宁。或许月圆月缺的时候你都不会归来,可是,诗人的情感却缀满了秋的枝头,成为片片心瓣。“梦断晓钟,听云间之鹤唳。”清脆的鸟鸣划破长空的静寂,带着振奋飞向远方,丢下的是诗人凄凄惶惶的情感。“我的伤悲与忧悒”化成一声长啸,在清空里漾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在诗人听来,那一声声长啸也就有了惊扰忧郁的内涵。
  
  找寻不得,只好躲避。躲避不得,只好独自忍受。明知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可是偏要作茧自缚,把思念的情感牢牢束缚在灵魂的茧中。不再言语,不再寻觅,把孤独的思念放在心房最温柔的地方,“ 只等轮回,花开彼岸”,在各自的天空中安静地绽放,遥遥相对。在这一节中,诗人看似对这份感情漠然了,淡然了,只求安静地各自守望了,但是,内心里汹涌的感情通过字里行间依然清晰可得。表面的宁静掩埋的是“我的耳边,潮汐跌宕”。潮起潮落的是情感的波澜,洪泻而下的也是情感闸门的决堤。爱情,或许就是这么让人无奈而又难以割舍!
  
  所以,诗句结尾接着写到“安,我想我依然爱你”。通过种种细腻的枝节的剖析,挖掘灵魂深处后终于明白,对于这份感情诗人一直没有放下过。因为“依然爱你”,所以在斑斓的秋色,在皑皑的冬季,在一切有生命存在的自然物象中都能够看出你的影子。有你,就有“我的庄园”。有你的地方,就是家的地方。“ 那都是故里,与你同在”深情蕴藉的诗句让人久久不忍释卷。
  
  爱情真是最具个人化的感情,是人的一生中最耐咀嚼品味的情感之一。描写爱情,既可以直抒胸臆,抒发炽烈的感情,也可以表现得含蓄蕴藉,艺术手法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唯其表现得真诚深切,方能打动他人之心;唯其找到一个独特的艺术视镜和表现角度,方能显示出诗的新意和诗人的创造。岚在这首诗歌中,不仅仅有大胆的表白,更多的时候语言含蓄温婉。多角度地铺陈描写应该是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收到感人效果的最好表达方式。
[b] [/b]

[b]附上十五岚原玉: [/b]
      
      安,我想我依然爱你
  你的城池,我用黎明穿梭
  在露珠搁浅的地方,那草径
  只须羁绊,便豁开一个路口
  从心尖喊到嘴唇
  
   2
  
  握不住鸟鸣,飞进天空
  我竭力踩过绿浪,落上最高的杨树
  放牧眺望,一枚青果带来梅雨
  就此想念你,借用翅膀
  把雨魂捣碎,将酸楚
  敷帖受伤的眼眸
  
   3
  
  想必十二月的河岸
  桃花已开,杨柳碧青
  寻不到那一汪潋潋池水
  只为你,以荷引伸
  在旧伤的愈合处
  将断枝、枯叶重塑
  另一个七月流韵
  
   4
  
  合欢树与梧桐旁开两道
  我的奔突携带一肩疾风
  念想时,便使垂云打捞
  你的名字,我无形中安插了
  自己,像一只飞鸟跌进森林
  用春色关闭一团幸福
  
   5
  
  将第五季,燃成一怀绯色
  你的门外,想象一棵朱槿
  摇落黄昏,踏歌的人
  有多少知道一朵花开的所在
  独独这黑夜,那月
  成为你的眼,魅惑一地明媚
  
   6
  
  汲水的女人弯腰井栏
  羡慕她的陶罐,只任春秋
  泉水叮当,当晚霞与炊烟起舞
  多想荷锄日出日落
  多想唇上的语言,从你的指尖
  弹落,在星子的深夜
  与梦袅袅一种生死
  
   7
  
  褪不去思念的皮肤
  深蓝,是高度的攀登
  墨黑,是孤独的洗礼
  想你是一种空气,氤氲
  我的呼吸,是惺惺相惜
  我的呓语,是一梦南柯
  我的失眠,是若明洞开
  
   8
  
  取一片翠绿给你写信
  几滴雨落下,树叶
  如若心瓣,你至少知道
  我的伤悲与忧悒,来自
  空空的云涧,一声鹤唳
  割断季节,丢下你我
  
   9
  
  躲避成殇,何处归情
  从灵魂吐丝作茧
  我的躯壳将我压瘦,成蛹
  缄默,与你咫尺天涯
  只等轮回,花开彼岸
  一节竹篙撑过心海
  我的耳边,潮汐跌宕
  
   10
  
  安,我想我依然爱你
  在树木发达的森林
  我用秋色等待,青果与饰叶
  终会落怀
  在秋色斑斓的怅望
  我用皑雪等待,徙鸟和远途
  终会回来,我的庄园
  那都是故里,与你同在

丫头真行!感谢你的宝墨!无法言说的好与感动。泪花朵朵开了……
再把旧作贴上,以活跃气氛啦。
支持居士,这个栏目越来越红火了。
[quote]嗯。这里越来越热闹了,真好!赏过居士兄和秋色的评论文字,问候两位:))
我也有篇给阡陌写的旧字,改天也翻出来献个丑凑个热闹。
[size=2][color=#999999]寒烟儿 发表于 2011-5-2 21:2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998&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抓紧时间来凑热闹,我们也好早点欣赏到寒烟的妙笔哦。
[quote]十五岚诗写得好,寒烟评得好,相得益彰。再一次鼓掌。最近因没有全面看帖子,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评,只是偶尔胡乱写几首小诗,好在还有寒烟支持本栏。感谢大家支持!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1-4-26 23:28[/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5565&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叫我秋色好了。以免混淆。
[quote]下周哪位版主、会员有雅兴写一篇诗评啊?居士热切等待中……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1-5-6 23:35[/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998&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我倒是有,但不是大别山诗友的呢。所以就不在这儿跟帖了。
[quote]
呵呵,让你朋友来注个册,发到这里不就完了嘛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1-5-12 00:3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9204&ptid=88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我一并发来得了。
隔岸琴音——评析原野诗歌《今夜,谁与共鸣》
       原野算得上是现代比较纯粹的抒情诗人。
  《今夜,与谁共鸣》也是比较纯粹的抒情诗。看过原野很多诗篇,每每会为他诗歌的内容所感动,为他诗歌的形式所折服。
  什么是比较纯粹的抒情诗?
  瓦雷里认为这类诗的追求是“探索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效果,或者说得确切一点,探索词与词之间的共鸣关系所产生的效果。总之,这是对语言所支配的整个感觉领域的探索。”(《纯诗》)就是说,它不是现实世界的描摹,而是感觉领域的探索。不是粘连,而是超越,不是理念与说教,而是追求词与词关系间产生的情感共鸣和美感。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比较纯粹的抒情诗,它最终的评判是离开地面而飞腾起来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原野的《今夜,谁与共鸣》首先便被定位成一首比较纯粹的抒情诗。
  诗歌第一小节中“我悄悄关上门/一扇朝北开启的窗”,这里的“门”和“窗”分别指什么?意象的隐喻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个独处的灵魂希冀,找寻一颗明星照亮心底的孤寂与苍凉。当然,这颗明星指什么?我们可以从后面的诗句中窥见一端。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在失去和得到之间没有固定的平衡模式。失去了某一种原动力,或许在生命中又会注入一股新生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将会源源不绝引领诗人走向心中的圣地,寻得花儿的芬芳。或许我们还可以理解成友情,爱情。这本是人世间两个恒久的词眼,永不会老去。高山流水的琴音潺潺而过,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而苍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于是,诗人在虚幻的希望中坐听鸟鸣,并由此得到慰藉,原来自己从不曾孤单!“我任意每个低鸣/是月上树梢,停落的安睡”,像月落柳梢头一样的安然温柔,诗人心头泛上些许平静和轻轻的感叹,从而让诗歌的格调变得轻盈,静谧,诗句则如跳跃的烛光,温暖的底色是晚霞,是橙黄,是少女脸颊的腮红。
   “跋涉山水,一条通途”,执着坚定。无论是否怅惘抑或迷茫,对于爱或者说理想的追求却从没有消退。塞壬,这个充满鬼魅的女神,用她优美的情歌诱惑多少水手跌落在生命之渊。夜莺一样的歌声一如伊甸园中那颗青涩的果子,人们明知是陷阱,却依然奔赴而去,在万劫不复中反而得到偷禁的愉快。其实,这种意象关系中的终极所指,有含蓄的爱缠绕在其中。也正是渴求而不可得,这种执着反而具有某种神秘的,距离的美感,愈发显得“无穷回味”了。
   “木棉花开”,诗人暗示应该把握眼前的光阴,珍惜拥有的幸福,珍惜身边的一切。在木棉花的浅笑里,诗人的追求明晰起来。“我多么爱你!”在辗转反侧中寻寻觅觅。至此,诗人的感情已趋于明朗,情感的闸门也豁出了缺口,汩汩而下。你,如一位旷世独立的佳人在水一方,牵引着诗人跌跌撞撞一路求索,一路欢歌。在“风雨之巅高亢”,在“枫火总能说出的秋心”四季轮回中守望,像圣·埃克絮佩里笔下的小王子守望那一方纯真,任“匍匐光阴”荏苒老去,“蜿蜒隧道”坎坷不平。所有的努力只为心中的念想,也为应和缪斯女神的感召,尽情抒写那些关于爱的诗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诗其实也是一首关于文字追求的理想之歌。理想的写意重于现实的描述。诗人对爱的追求,对伊甸园的审美摹仿毋宁说是对自己的理想,自己思想感情的审美观照。他造出了一个独立的纯美的艺术境界,并以此作为坚定的信仰慰藉与激励自己的人生追求。情爱与纯真,纯真与文字,文字与诗人三者构成了循回的环绕,在这首诗歌中以交替更迭的方式跳跃的,含蓄地表达出来,达到“肠一日而九回”的艺术效果。
  文字是丰富的,它可以营造出一个温馨的世界,同时文字也是孤独的,寂寞的。“一个人,一座城”的午后,阳光慵懒地照着诗人的心扉。一杯茶,一本书,一段字,一棵草,一点星星之物就足以勾勒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浪漫唯美的世界。诗人愿意呆在这种境界中,“躲进你浓郁温热里”,“躲在大雨之后的空寂”。于是,一切烦恼抛洒开去,一切庸俗的,尘世的,功利的琐碎便不复存在,只剩下诗人和缪斯女神共建的明朗的、清澈的、世外桃源般的所在。那里散发着草籽的清香,平铺着供身心流浪后惬意躺下的草坪。
  不管外表如何散漫,平静,其实内心的波涛从没有停止过拨动。如果“澜水开始消退/在思念的河堤”,如果对缪斯的忠诚开始削减,那些晓风残月的时光,那些黄昏掩映下的枯柳将以怎样的姿态驻足凝望,那些对你的思念该以怎样的方式抵达有你的彼岸?奔突于两肩的风鼓起飞翔的羽,振奋者把一个季节来穿越。没有了爱的润泽,一如秋天的萧瑟零落于冬日的清寒,于是,诗人只能任由思念的潮水漫过四季,在肃杀的秋风中,听“橐橐”而来的冬之凄切,把阵雁的低鸣尘封在记忆的苍穹中。在落寞的静寂中看“雪落的颜色”让大地一片洁白素净,诗人的人生因此单纯而天真。
  这正所谓以诗歌特有的语言,将空间竖起,把时间化为有形的隧道。尽管时间总是以黑白的形式重复升降在我们生命中,但事实上,诗人的这种感觉却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具体到某一细致动作中,让读者可感、可知、可见、可以触摸。
  诗人在第五小节中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失落。“习惯了,笑看落霞淡去/挥去混浊不清的尘土/将你密不透风的城防轻轻打开/习惯了,仰望云卷云舒/以秋叶为笺/迎接天光云影,盘亘我的指尖”。其实,世间本没有净土。有生活就会有烦恼,如阳光下的微尘,森林深处蠕动的虫蝇,细细碎碎,唧唧私语,嘈嘈杂杂。于是,我们会把自己掩藏起来,带上厚厚的盔甲,用作袖旁观的姿态审视别人的际遇。所谓的习惯,其实不过是自我的安慰而已。最想用温暖的怀给你一丝温暖,最想用动人的诗句给你一点浪漫,但,你何曾注意过我的凝视?又何曾鼓起勇气敞开心扉?于是无奈中透出伤感,伤感中透出渴望,即便真的习惯了,但心底仍然渴望替你挥去困扰心绪的尘土,希望伸出关爱的双手,打开你的戒备之心,一起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正是因为感情太浓郁,化解不开,所以,那些饱含着情愫的秋叶呵!就成了心声的寄托,一片叶子足以代表一颗思念的心,一朵白云足以承载来自胸腔最隐秘处的热情。那么,整个秋天呢?整片蓝天呢?铺张的将是漫天飞絮一样的动人诗句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末一节化用王维《相思》一诗直抒胸怀,深情吟哦。“试问谁与共鸣?”这是伯牙摔琴似的悲哀。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执着,坚守,找寻,求索,到头来不过是南柯一梦,梦醒时分,发现美好的一切莫不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也。这句问话表现诗人强烈的情感。到底能够和谁一起坐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爱人?朋友?或许这些都不是,唯一能陪伴自己的只有文字。“今夜,扯星空作画帘/不悲不喜/情愿老死在央措的诗行”看似淡然一切,心胸豁达,让大地为床,星空为被,用浪漫的词句雕刻今生的点滴,现实中爱不可得,只有学央措和尚,做一个遁世情僧,把深藏的爱恋泼洒在一行行清丽的诗句中。细想,这其间又蕴含多少伤感,多少惆怅!
  撇开对诗句表象的理解,细究诗人的创作意旨,还是显而易见的。爱是生命之花,美丽神奇,像月似水,一如清风美酒,柔美无比,娇艳无比,芳香醉人。诗人一直渴望拥有。但是想往和可能之间每每会有些许紧张,些许失落。诗人为了表达这种情绪,采用情节和纯粹的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情节和纯粹的抒情通常都是矛盾的。一般来说,情节像走路一样,有起点,过程和终点,而情感的抒发却像是跳舞,目的只是表现情感本身的价值和美、它的姿态、色调、质感和律动。原野的这首诗在这方面就处理得很好。比如关门、开窗、跋涉山水的寻寻觅觅、午后阳光下的溜达、笑看云霞落去,云卷云舒等等仅仅点到为止,情节的描绘含蓄内敛,像人体的骨骼,完全被情感的血肉所充盈,恰当地为诗歌中所要表现的主旨服务。
  《今夜,谁与共鸣》具有脱尽尘埃的灵气,清澈秀逸,犹如一曲优美的江南小调,虽望不见隔岸的琴弦,但悠悠回荡的琴音却使人不忍离去,不能忘记。
  
  
  附原诗:【今夜,谁与共鸣】
   1
  记得有个清冷的冬日
  我悄悄关上门
  一扇朝北开启的窗
  多余的言语
  是放牧眼波深处的岚烟
  今夕何夕,流水潺潺之音
  我任意每个低鸣
  是月上树梢,停落的安睡
   2
  跋涉山水,一条通途
  蠖蛇鳞甲的腰身
  缀满塞壬谜语的诱惑
  如果王子与公主
  总是相遇,剩下的衷情
  青苹果乐园,亚当和夏娃
  禁树下流放原罪的话题
  让一枚果子无穷回味
   3
  木棉花开,你可看见
  这羞涩的浅笑
  是皓亮的发梢传达的秘密
   “我多么爱你”
  辗转在风雨之巅高亢——
  枫火总能说出的秋心
  匍匐光阴,蜿蜒隧道
  穿透蓝玫瑰的耳垂
  写意伊甸园四季的沧澜
   4
  总喜欢,一个人一座城
  午后阳光下溜达
  躲进你浓郁温热里
  躺在大雨之后的空寂
  挽住草籽清香
  如果澜水开始消退
  在思念的河堤
  我如何加速风声
  以雁南的身姿,飞渡
  雪落的颜色
   5
  习惯了,笑看落霞淡去
  挥去混浊不清的尘土
  将你密不透风的城防轻轻打开
  习惯了,仰望云卷云舒
  以秋叶为笺
  迎接天光云影,盘桓我的指尖
   6
  今夜,撷一颗南国的红豆
  深情吟咏
  试问谁与共鸣?
  今夜,扯星空作画帘
  不悲不喜
  情愿老死在央措的诗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