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莫斯科郊外的
晚上
杂草丛生。几只蝙蝠把天空掀翻在地
压垮了上世纪的木板房
其中一间斜在那里
看一群戴墨镜、穿香云纱的上海滩黑帮
从空旷的马路上
走过
不久消失于一部老片的
镜头里

很强的场景感背后隐喻的是诗人对现实以及过去的矛盾的考量。起笔精彩!
一个人爬到
顶峰
看看浮云,又看看沧海
风从裤脚底下往上吹,一直吹到毛发
把沉寂的黑暗吹掉
芦花一片白
你踱来踱去一会儿折下叶片
放在嘴里当笛吹
一会儿有折下
一条狗尾草在眼前
晃了晃


这个体验是真实的,好像没写什么,其实诗歌除了非要去写什么之外,你可以从阅读中细细品味。
欣赏,问好。
每次去金门
在坑道边
都会看到一位瘸腿的老人
他一手支在1958年8月23日的焦土上
一手向陆客兜售
用炮弹壳仿制的金利和
菜刀


战争与和平,仿佛是自然界永恒的话题,永远存在着、依附着、矛盾着~~~
酒的一点读感。
我想,如果是农民工
那条门槛
能迈得过去吗

这首结尾本以为诗人会如何巧妙应对,结果笔锋一转转得有些意外~~~~~
60年光阴,我也一直走不出
祖国母亲的怀抱

精彩的结句!
把拜了半辈子佛
吃了半辈子素的有缘人
往耶稣怀里送
同时在她的骨灰盒上
钉入一个永远的
十字架

是解放思想?还是数典忘祖?

漂亮的一组。
欣赏并学习。
先加亮,问好诗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