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大别山十二峰之十一:一只鹰的飞翔,兼评古月灵秋的近作《在路上》

一只鹰的飞翔,兼评古月灵秋的近作《在路上》

  很早就想为古月灵秋写点文字了,一是因为他的好诗太多了,总觉得可以往后放一放,二是他的确太神秘,时至今日,除了他在论坛上发的诗歌外,我还没有找到有关他的任何信息。我不知道他是哪里人,甚至不知道他是男是女,但他的诗歌,我是每首都必读的,并当成是一种文化的享受。我想,在论坛提到古月灵秋,没有一个人不对他倍加赞赏的,这不仅因为他的诗歌写得好,更因为他为人的中庸和谦虚,从他与会员交流的回复中就可以看出,他总是善于发现别人作品中的亮点来加以鼓励。或许他这种评帖的方式会被一些人所不齿,会认为是一种老好人的做派,但只要你仔细读了原作和他的评帖后,你就会发现,他的评帖并没有违心地有意拔高作品,他对别人作品中亮点的把握都很到位,只是有意避开了不足而已。而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品格,其前提条件是首先得放低自己的视线,从一种仰望和欣赏的角度来看待作品,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有很多诗人都自视很高甚至心高气傲,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古月灵秋这种放低自己姿态的品格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对任何一首诗歌作品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之事,评论者所指出的不足也只是评者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正确,再说诗歌的创作和提高是一个自悟的过程,不是靠别人的指点能够达到的,对于一个成熟的诗人在肯定亮点的前提下略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是有利的,而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适当的鼓励有时比直接的批评所起到的效果或许会更好,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逆反心理人人皆有,只分程度不同而已,有时批评过当会让新手失去信心。因此我认为古月灵秋采用鼓励为主的评帖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目前作为论坛评手的他,也为论坛的繁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在路上》,一如他的为人一样,中庸、平和、不张扬,不夸饰,纵观全诗,并没有很多让人眼目一亮的好句子,也不会给人太多的震撼和惊奇,但全诗一气呵成,气韵贯通,表达沉稳而又从容,属于篇比句好的那种,达到了诗歌整体审美的效果。而比较优秀的诗歌往往更注重诗歌的整体美感,并不是一味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所谓佳句,于是有人把这种情况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篇无句,另一种是有句无篇。“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句无篇者,非无可传之句,而通体不称,难入作家之选”。因此,高手宁可有篇无句,新秀常常有句无篇。或者说:高手往往篇比句好。我在这里并不是说古月灵秋就是很高的高手了,很高的高手写出的诗歌是“有句有篇”,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达到了完整与精粹的完整统一,这样的高手是少之又少,写出来的作品定会是传世之作了。咱们本就只是一些诗歌爱好者,只是一些一直在路上行走的行者,能够在这条路上感觉快乐,感觉充实,或许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要做到诗歌作品的篇比句好,那么在谋篇布局上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功底,思路要相当开阔,比要比得形象,兴要兴得高远。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多行,却把一个路上的行者描述得唯妙唯肖,把一种生存状态表达得有声有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其思维的缜密、语言的张力和意象的鲜活。缜密的思维让诗歌更加沉稳,表达更加显得从容舒展,语言的张力便可以营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沉浸和感怀,而鲜活的意象不仅可以让诗歌更加形象,更为质感,还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和快感,正因为这样,所以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便有了很强的感染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古月灵秋的这首小诗,更像是在读我们自己,是反观,也是自省,它如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的一切都无所遁形。而这些过程,作者仅仅只是通过一些具像的铺排,一些画面的叠加就完成了,只是掇取了生活中的一点点浪花,只是捡拾了我们在路上随手丢弃的一些零碎,经过作者智性的头脑加以诗意的提炼,但把那些杂质过滤出去了,剩下的便是一些纯粹的生活,和一些纯净的思想和感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块拂去尘埃的金子,独自在我们眼前闪闪发光。

  这首小诗以风切入,很自然,也很贴切。试想一下,在路上行走的人,即使无风的时候,因为行走的速度也会有人来风产生的,而这首诗里的风并不是人来风,而是兜着寒凉的风,由此给我们一个信号,这时令或许是深秋,也或许是冬天了,而我们还在路上,看来这路是没有尽头的,我们也是走不到尽头的。接下来一个“泼”字用得极其灵巧,不经意地就把风给人性化了,原来风也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也会落井下石,他也会做雪上加霜的勾当。他不仅泼乱了我们的头发,还要“在我们的身体上,寻找它栖息的穴巢”,看来,泼乱我们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是想鸠占鹊巢,让我们成为他的附庸和奴仆。

  风,还是这阵风,一直在对着你吹,假如你是一只鹰的话,你就足够勇敢和坚强,那么在你的面前,这阵风就不再显得那么寒凉了,可见这阵风也是一阵世俗之风,欺软怕硬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在你的坚强面前,他们服气了,他们成了你可以利用的工具,你可以用他把你的天空撑得更加高远,这个撑字也用得很有神韵,既可以是跳高的撑杆,也可以是渡船的撑篙,撑杆的反弹力可以让我们跳得更高,让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见识更为广博,然后不断地超越自我,而撑篙却可以让我们顺利地渡到彼岸,找到自己的理想归宿。由此,也就可以把一条河的历史,吹送得更为飘渺,这条河便是由我们这些无数个走在路上的人汇集而成,因为人上一百,行行色色,所以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有鹰的坚强和勇敢,于是这条河的历史便显得飘渺不定了。

  是叶,终会落的,无论你有多么高贵,都逃不脱这样的命运,或许这便是我们的宿命吧。那么你就认命吧,即使你还带着金子的色彩,带着金子的辉煌,带着金子的骄傲和不可一世,这些都无济于事了,你现在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盘点自己的往事,然后把时间的外衣悄然褪去。这一节巧就巧在用一个路人的眼光来看一片落叶的命运,借以暗示在路上行走这个人的宿命,以此来提示我们这些在路上行走的人,赶路也不要太急,在我们褪去时间的外衣前,我们不妨略作停留,把我们自己的往事也盘点一下,让我们接下来的路程更加从容,更加坦然。

  通过盘点,我们发现,我们还在路上,还没有迷路,或者还没有把自己弄丢。通过盘点,“我们知道/高过大地的是庄稼/比庄稼更高的是天空/比天空还高的是一只鹰的飞翔”。这是全诗的亮点,也是人生的精华,虽说仅仅只是一个路人的感悟,却是如此深刻。妙就妙在如此深刻的感悟不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出来的,只是借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像加心清晰的呈现,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轮廓,或者只是一些框架,其内涵是需要通过我们的想象来加以填充的,而在这填充的过程中,余韵就出来了。所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那就让我们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翅翱翔吧,也祝福一直在诗歌这条路上的行者古月灵秋能够借助这一只鹰的飞翔飞到更为广阔的时空。

除原作:《在路上》

文/古月灵秋

是风 兜着寒凉
往我们脸上泼 泼乱我们的头发
在我们身体上 寻找它栖息的穴巢

风把一只鹰的天空
撑得比以前高远
把一条河的历史 吹送得飘渺

我看见一枚带着金子的落叶
在风中盘点过自己的往事
就褪去了时间的外衣

我们还在路上
我们知道 高过大地的是庄稼
比庄稼更高的是天空
比天空还高的是一只鹰的飞翔
[quote]这首小诗以风切入,很自然,也很贴切。试想一下,在路上行走的人,即使无风的时候,因为行走的速度也会有人来风产生的,而这首诗里的风并不是人来风,而是兜着寒凉的风,由此给我们一个信号,这时令或许是深秋,也或 ...
[size=2][color=#999999]王世清 发表于 2011-3-6 13:25[/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203&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世清斑斑的推荐哦。
[quote]确实,很精辟。山松兄的诗评一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欣赏学习了~~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1-3-6 17:4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247&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过奖了,真诚的感谢哦。
[quote]来学习高兄的高评。
[size=2][color=#999999]叶落之吻 发表于 2011-3-6 18:15[/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255&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兄弟。
[quote]点评到位,优劣得当!欣赏诗与评!问好高站!
[size=2][color=#999999]白希群 发表于 2011-3-6 20:24[/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281&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斑斑的鼓励。
[quote]拜读学习了!问候诗人!
[size=2][color=#999999]山林退士 发表于 2011-3-7 09:0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343&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问候。
[quote]高站长和王版主的评语有点石成金之力!
[size=2][color=#999999]酒泉安文海 发表于 2011-3-7 09:1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345&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哪里哪里,过奖了。
[quote]精到细致的评论.感谢高山松站长厚爱!问好站长!
[size=2][color=#999999]古月灵秋 发表于 2011-3-7 19:4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522&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不用客气哦。
[quote]其实对任何一首诗歌作品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之事,评论者所指出的不足也只是评者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正确,再说诗歌的创作和提高是一个自悟的过程,不是靠别人的指点能够达到的,对于一个成熟的诗人在肯定亮点的 ...
[size=2][color=#999999]寒烟儿 发表于 2011-3-7 21:15[/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559&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能得到烟儿的共鸣,高山之幸也。
[quote]欣赏好诗好评。喜欢读这样的文字,平和而亲切,受益匪浅。
[size=2][color=#999999]寒烟儿 发表于 2011-3-7 21:17[/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561&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再次感谢哦。
[quote]山松兄的诗评一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欣赏学习
[size=2][color=#999999]陕西姜华 发表于 2011-3-8 11:49[/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662&ptid=1596]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姜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