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3553
- 帖子
- 3894
- 精华
- 13
- 积分
- 4295
- 威望
- 4295
- 金钱
- 4287
- 在线时间
- 83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4-10
- 最后登录
- 2024-10-7
|
[i=s] 本帖最后由 刘光荣 于 2013-5-17 08:48 编辑 [/i]
我的观点是,要把繁复的诗,解读得简单,这样便于理解;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弄得更复杂。
试着简析第一首,只不过是把繁复的所见之景揉和在一起,间或隐喻作者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感受:
很显然第一段是摹夜之景物,和重重瞬间的重重瞬间感受。第二段以夸张手法写晨。
第一段第一句,写月亮弯弯如船,这船没有桅杆,所以说桅杆腐烂;也许,这船是倒影水中,那粼粼水波便如帆,风皱起,帆便皱成一团。第二句,海鸥的“醉”当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渡口”一句,当是一种瞬间印象,这感受是社会生活对作者的影响。“灌木”一句,当是众生对黑暗的态度,在强大的黑暗之下,有风吹过,灌木不得不弯腰。
第二段第一句,当写总有醒来的时候。第二句,写黎明来了,明打鼓响地来了,很勇敢地来了,“黎明在敲打”为题眼。“大海”是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而太阳当象征光明。最后一句,“夏日诸神”当隐喻走在最前面的人、探索的人。
这首诗写夜黑暗强大而持久,但强调的是晨、黎明最终会到来,会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