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老农弯腰扶犁的背影,在逆光下
  像燃烧的木炭
  大地获得的深沉
  总是无声的
  蝴蝶高低不平的舞姿
  感动蛇蜕皮后的曲线,越加鲜亮
  跌跌撞撞的小马驹,它的蹄印
  趟进宣纸一样低低的弯月
  我知道今夜将流行什么
  
  在原野或森林
  我的目光要想弯曲下来
  看见世界背面的真相
  必须在跟随一只勇敢的蜜蜂飞翔之前
  先完成赤身裸体



诗的意象生出的意境之美使我象“儿童急走追黄蝶”,虽然黄蝶不曾飞入菜花,但黄蝶的翩翩舞姿却久久留予我的眼中,如甲骨上刻写的文字,清澈,明朗,不是在读文字,而是在读历史。而契入历史的诗歌是诗歌得以流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b][color=Red]太阳的穿透力使我们发出流水的声音[/color][/b]

很耐咀嚼的句子。光芒如水,岁月如水,一种由此及彼的感慨,一种对生命、时间、以致人生的思考。流水——不仅使我想起了“落花",其实落花并不完全是一种苦痛,即使是,它也是一种苦痛里的幸福,或幸福里的苦痛,它只不过是时间消失的碑,你可以看到,你也可以不看。
建议飘红
[i=s] 本帖最后由 张一 于 2013-4-18 01:18 编辑 [/i]

酿造死亡

  
  快来呀,让我们在春天举起酒杯
  黄色的液体,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每一片火焰,都是麦穗的光荣
  诗歌呀,不要哭泣
  我们酿造死亡,然后享受死亡
  都是为了你
  
  因为这是海子的麦田
  我们会年年播下新的种子
  三月的原野多么寂寥
  太阳的穿透力使我们发出流水的声音

  
  2013-3-26凌晨
  2013-4-16下午改毕
     [b]  死亡之美[/b]
               ——左岸诗《酿造死亡》浅析

     [b][color=Red] 快来呀,让我们在春天举起酒杯
  黄色的液体,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每一片火焰,都是麦穗的光荣[/color][/b]
      语言极富张力!在希望{春天}里劳作或庆贺{举起酒杯},“黄色的液体”:或黄酒,或黄色的土地{上的粮食酝酿的酒},或黄色的皮肤{的人的辛勤劳作},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语言的张力”,语言的张力存在于读者的思想里,它或在或不在读者的视觉里。秋风扫落叶,一扫而过,张力成为一种“无形的存在”;扫后有思,张力又在张力之上,形而有上,上有何物?思想也。当然这还需探讨诗作张力的有无,不是分行皆有张力。语言的张力不仅仅需要的是作者思想的语言技艺,同时更需要欣赏者想象的羽翅。作为读者来说,诗人的诗作有时候应该更像情人眼里的西施。你想让她有多美,她就有多美!你眼里的西施也可以比你眼前的西施更美。
       诗意的逻辑自然贴切。酒——什么做的?——粮食{麦穗}。酒——喝进肚里——燃烧——火焰——光芒——光荣。
     “[b][color=Red]诗歌呀,不要哭泣//我们酿造死亡,然后享受死亡//都是为了你[/color][/b] ”:我可以看到一种对于诗歌狂热的不懈的追逐,追逐途中的晶莹泪花。让我们举起酒杯,举起酒杯里的诗花,来感慨“诗歌如酒”吧!
    “  [b][color=Red]因为这是海子的麦田/我们会年年播下新的种子/三月的原野多么寂寥/太阳的穿透力使我们发出流水的声音[/color][/b]”:提到了海子,提到了麦田,如果没有延伸和创造,我们很难想象太阳的穿透力可以使我们发出流水般的声音。品茗,这种意境的美感使我感受到了丝丝蜜甜。
        纵读全诗, 前一节“[b][color=Red]快来呀[/color][/b]”很有力度,有昭示的预应力,后一节中这种预应力没有提上来,而归于一种心力的衰竭 {所以我只能同情苦痛的左岸,而不能原谅左岸的苦痛}。   
        握手左岸,或者在左岸握手。
而归于一种心力的衰竭 {所以我只能同情苦痛的左岸,而不能原谅左岸的苦痛}:只能说是我的一种直觉,爱憎分明,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我不喜欢的不能说明就是不好。我不懂音乐,但就此诗的节奏我是揣度了一番的,确是感受到了音韵的美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