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由敬畏汉江到抛洒阳光——湖北十五岚获奖诗歌《穿越汉水(组诗)》赏析

[i=s] 本帖最后由 眉入画 于 2011-8-31 12:26 编辑 [/i]

由敬畏汉江到抛洒阳光
            ——湖北十五岚获奖诗歌《穿越汉水(组诗)》赏析
  
  田禾曾谈到,写乡土诗,“对乡土要有敬畏感……用心灵用生命用灵魂去感知去领悟乡土,用最真挚的情感去唤醒乡土,并在乡土中找到自己内心里最想要的东西”。读湖北十五岚的诗歌《穿越汉水(组诗)》,我就读出了她对故土的敬畏之心、赤子之情和反哺之爱,以及花童一样抛洒阳光的心情。
  
  (一)
  
  汉江很美,像是系在少女长裙上的一条白腰带。一个人的内心与汉水交互流经,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穿越汉水》似一瓢水,舀尽汤汤汉江,而我对它的解读,只能掠其一二。《穿越汉水》全诗由相对独立而紧密联系的五个部分组成。
  在第一组《抚掌而歌》里,起句如一幅画轴轻轻打开,诗人随即在拟物手法下化为一条鱼而居于诗歌现场的中央:“从河水向西,我进入了泱泱的水泽地带”,然后巧妙用典,“我快步追上了千年以前的精卫”。在诗人看来,精卫是高于一切的真善美的化身,而汉水里的鱼就是我和我的亲人们。“并遇见了/波涛里游动的鱼群和浪花”,“传来神农氏山峰的西风拍打着汉水”,这里嵌入了神农氏,作为农耕象征和图腾,这一用典给汉水带来了神性的光芒。“这时/波光粼粼的河面/也鼓荡着船帆和太公的蓑衣”。再次用典,以姜太公代表的洒脱,蓑衣代表的雨水,来增加历史的厚重和情感的浩大。“……鱼梭佼佼/其中一个必是我的前身或真身/她曾红袖翩翩,从一滴水起身,在风雨中穿行”。我是鱼群中的一条红鱼,穿越古今,血脉于此。“我是旭日的后代,我的体内燃烧着渔火”。“体内的渔火”这一意象非常生动,它是双喻,既代指故乡,又代指火一样的爱。“我的肺叶随彩云摆动,那是一阵微风/把行走的人群吹成了星宿”,用我微薄的爱,点亮每一个人,使汉江的一切梦想成真。被点亮的“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在继续注视/夜晚,一群白鱼和青虾围着我跳舞”,我的快乐也得到了他们的注视和歆羡。“与我相对的村庄和大地被月光覆盖着/繁衍的喘息在河流和山川中穿插”。这时的故乡,月光柔美,生机涣涣。这一组是交代和铺垫,融入了许多历史与情感元素。
  在第二组《等待,消亡或者再次重生》里,集中体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敬畏之心:“脱去衣袍,脱去了尘愿和枷锁/裸现出纯洁的鳞甲/……他们卸下了全部的重负”。诗人接着向我们描述了江水的喧哗,浪涛像开在夜空的花,芦花像响动的旗子,“插遍曲折的河岸”,然后感叹道,“我的队伍/是流亡的征途里唯一不被埋没的精灵之旅”,反映了作者的游子之情。她继续刨根问祖,并“以一滴水的感恩润泽自己的耐心和毅力”,让时间来证明自己,“直到消亡或者再次重生”。第二组的尾节体现的是对故乡的反哺之爱:“在阡陌上寻找五谷,我尽量捂住心底的心愿/用每次的眺望连接每座粮仓/那来自大地上的田野和桑榆,以安详的姿态迎接风雨”,她在寄望故乡风调雨顺,福祉无边。
  在第三组《合唱之声》里,诗人着重歌颂了汉江所象征的精神及其传承,如,“这合唱一直延续着喂养人类的传统”,岁月更迭,艰苦跋涉,烟火扶摇,靠的就是这种信念。“在太阳一把锁,月亮一支簪”的昼夜里,“打开人们的门扉,那嘎吱嘎吱律响的声波”的劳作中,“将日子调成活命的水与盐味”的生活里,必须坚守汉江的传统精神,“而没落的救赎/像江水中突兀的石矶”。要秉承祖先的睿智,用以创造生活,让故乡在我的感叹和祷告声中,“五谷要丰登,牲畜要旺盛”。作者不是门客,但这样发自肺腑的谏言,加深了对故乡的反哺之爱。
  在第四组《和风的脚步》里,作者看到了丰收的田野,“从这群精灵的歌唱中嫁接出枝头悬挂的青果/使目睹的眼光阔于天空与大地”,故乡打开了一个远大世界,她为这样的景象倍受鼓舞。然后笔锋一转,如果回到贫穷,“谁将举起火把”,道出了对故乡的深刻忧思。在她看来,必须“寻找丢失的秘籍”,靠水吃水,找到生存与发展的钥匙。汉江是生命的源泉,可以用它来激发能量,“在耕田他们是牛群,用蹄子播种庄稼,翻新季节/在炊烟他们是云雨,穿风引霭养育儿郎,侍弄村落”。这里的他们,是汉江,是乡亲,是鱼的智慧,是牛的勤劳。
  在第五组《乘雪而回》里,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相见我的原野,面见一群精灵的欢呼/那坐落的森林,坐落的田野,坐落的天空/他们骤响任何的抒情,都来自我曾熟悉的顿挫”。她为故乡而自豪,而欢呼,而相拥,而泪不能禁。曾经的颓废,失望和疏离,都化于血浓于水的亲情里。诗人并不想掩住对故乡的挂念和为故乡奉献的赤诚,“隐蔽在歌声中,暴露在行踪里/情愿抵达故里让我皈依一片雪/做一滴遗漏的水湄,复原我与一群精灵/在尘世里最洁净的模样”。期以花童一样的使命抛洒阳光,唤醒故乡,并成为汉江中最纯净的一滴水。
  
  (二)
  
  整首诗歌庄重唯美,大气沉凝,毫无局促矫饰之态;想象瑰丽,语句别致新颖,自然流畅,活泼灵动,抒情有致;主题思想的多重过滤,使诗句显得醇厚精到,如深潭回响,音乐美与视觉美兼具。作者巧妙地将心情和历史长河中的故事结合起来,让人读来感觉精彩连连,静心享受历史岁月中一片片精彩的篇章,将人类的繁衍长卷中的艰难、喜悦、丰收、希望都蕴含其中,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像一座开采不完的精神富矿。诗歌既有智者沉思的大气之感,又有小女儿般活泼可爱的灵气。作者自己也曾经说过:“摸着我心跳的人,他就是血液。其实汉水就是养育我们的尘世,包括村庄,故土。精卫无非就是代表的一个歌者。我的身后是万般无法舍弃的五谷牲畜,与人周密联系的喂养。因为饱受恩泽,所以必须以爱回报爱。在感恩人的心里,对温暖的东西常常是留恋的。所以,我必须抱着温暖偿还苦难,因为我是精卫鸟,诗歌里我已不是我了。为什么人们越来越留恋故土、乡村,因为那是一份无法消掉的净土。在对比的时空里,心的游走是疲乏的。只当回忆起那些脑海里的图影,抑或残瓦碎片,也都是曾经据守的、一截与骨头一起生长的岁月。没有抵达的岸,怎么知道流水的故事?”作者的这一段话,正好可以诠释她的诗歌的主题思想。
  这里,我特意援引了其他诗友的点评作为辅助参考:“有关历史,有关自身,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融入厚重的人文意义,诗歌自身显然已经超越它自身所能承载的力量。”“关于想象,关于思接千载的触角,延伸向我们未知和已知的领域,这首诗歌,时空跨度如此之大,已经是我所见到的相当绮丽和奇异的诗歌。”“一个人原来可以具有如此灵异的‘前身和真身’,生活陡地就有了意味,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信心。”“在物界其它种属生动而本真活着的时候,高贵的人、自以为是的我该如何‘以一滴水的感恩润泽自己的耐心和毅力/等待时间上的裁决,直到消失或者再次重生’?跟随意象空远的《穿越汉水》,我一直在琢磨,它到底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但还没有完全想出个所以然,突然又笑了:人的世界,注定事与情同时存在,并高度融合。一曲《穿越汉水》,让我们穿越自己,穿越物界,在厚重而不失灵动的氛围中,不由地驻扎于诗脚,眺望一个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的本源。”“一份旷古,辽阔,幽远的意境,在朴实的诗句间构成了穿透人心的震撼。”“作者以空灵的气势,运用自我陈述,咏唱着千百年来的赞歌,表达了一种跨越自然物界之间的不懈的追求,似在叙述着古老的故事,也似在歌唱着人类的精灵。而在今天,就是要做的,还我本原,给世界一个洁净、和谐。”他们以不同的角度和视点,说出了我想说而没说出的赞语。
  
  (三)
  
  《穿越汉江》的艺术特色是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即表现手法。诗歌调动了诸多的对比、象征、衬托、暗喻、明喻;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动静结合等等表现手法,其中最亮眼的表现手法有:
  复沓手法。围绕一条主线“鱼游汉江”渐次展开。第一组“从河水向西,我(鱼)进入了泱泱的水泽地带”,第二组“我(鱼)领着我的队伍在西行”,第三组“一群精灵(鱼和鱼群)继续合唱,沿着河岸”,第四组“我(鱼)依然在这条血脉畅通的河流上探索”,第五组“我(鱼)将按着河流指出的方向”,无一不是按照“鱼游汉江”的线索呈现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较为隐蔽的“复沓”手法,起到了一咏三叹的强调作用,也为诗歌的脉络及走向指明了方向。
  情由、情状、不定情。诗歌是讲究“味”的。情由、情态和不定情是营造“味”的一种联想方式和表现方法。情由,是指有关人物和场景;情态,是人物感情的外在表现;不定情,是指随时变化的用来辅助或强化常情的感情,如忧郁、激动、焦灼等。十五岚的诗歌里,有多处进行了这样的运用。如“从河水向西,我进入了泱泱的水泽地带”。这是情由。“我快步追上了千年以前的精卫并遇见了/波涛里游动的鱼群和浪花,这时/传来神农氏山峰的西风拍打着汉水……”这是情状。“……鱼梭佼佼/其中一个必是我的前身或真身/她曾红袖翩翩,从一滴水起身,在风雨中穿行/……夜晚,一群白鱼和青虾围着我跳舞……”这是不定情。这些意象之间的联想与转递,是诗人对于“鱼”的普遍化处理,从而营造了历史的“古味”和梦幻般的“甜味”相交织的复合味,激活了每个读者普遍存在的感情潜印象。
  巧妙用典。将精卫、神农氏、姜太公等典故引入诗歌之中,增强了诗歌的精神向度和历史厚重感。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抽象与还原。抽象的部分,诗歌里呈现较多,最典型的是通过拟物手法,将我抽象为“鱼”。还原的部分,集中体现在全诗的最后一节:“隐蔽在歌声中,暴露在行踪里/情愿抵达故里让我皈依一片雪/做一滴遗漏的水湄,复原我与一群精灵/在尘世里最洁净的模样”。通过还原后的直抒胸臆,更显情感的力度和张度。
  
  (四)
  
  唐朝大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一直脍炙人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写的是汉江,十五岚写的也是汉江。我无意将十五岚与王维相提并论,但是对同一地域、同一题材的优秀诗歌进行比较还是有意义的:王维写的是汉江流域之貌,十五岚写的是局部之殇之美,即汉江之于自己生命的那一段;王维用的是白描,十五岚用的是素描,更细腻;王维的诗侧重于外部,十五岚的诗侧重于内部;王维的视觉感受居多,十五岚的心灵感受居多,且诗中有很多对故乡的悲悯、忧思、憧憬与歌唱。我爱王维的诗歌,也爱十五岚的诗歌,两首诗歌,两份美丽,我的爱旗鼓相当。读十五岚的诗歌,是幸运的;解读十五岚的诗歌,更是幸运的!限于水平,评论失当之处,还请作者见谅。  
1

评分次数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题目的副标题在列表里不显示。哪个版主帮忙加上,谢啦!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品读,学习!
[size=2][color=#999999]逝水微澜 发表于 2011-8-31 04:4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392&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逝水版主。问好!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
副标题在列表里显示了。

那木的评析很精彩,让我们对品尝十五岚的佳作更深一步了。诗美,评美,欣赏了!
[size=2][color=#999999]眉入画 发表于 2011-8-31 12:28[/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565&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眉版主帮忙重新编辑,以及对拙作的鼓励!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兰馨进来学习,评析精彩,诗作也精彩!
[size=2][color=#999999]兰馨幽幽 发表于 2011-8-31 15:3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652&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兰馨。你的评也写得实在、透彻,向你学习!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欣赏那木兄的诗评,很厚重,也很地道!
[size=2][color=#999999]秋色寒烟 发表于 2011-8-31 20:17[/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881&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诗歌评论属于散文类,是你的拿手好戏。请你对我的拙作多提批评意见,向你学习!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好长的诗评!深刻精彩!拜读学习好诗好评!
[size=2][color=#999999]小芹 发表于 2011-8-31 21:27[/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921&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小芹是快手,看到你的评论后,我才跟着动手。你的评论很精致,很到位!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同样诗评写得很辛苦。亮起来大家欣赏学习!问好那木。
[size=2][color=#999999]湖北十五岚 发表于 2011-9-1 10:43[/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9131&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岚岚的诗歌,为你写评我很荣幸。你给了我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诗歌是给有缘人看的。”……读了岚岚姐姐(那木哥哥)的诗评,就明白了什么叫做惺惺相惜,并行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才会了解奔跑的速度……欣赏!严重欣赏!问好岚岚姐姐和林子哥哥!
[size=2][color=#999999]疏影 发表于 2011-9-1 15:45[/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9357&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疏影的褒扬,那木自当努力!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谢谢落云听雨的加分鼓励,问好!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解读很透彻,学习欣赏,问候诗友!
[size=2][color=#999999]凡墨 发表于 2011-9-2 16:4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0006&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超版鼓励,问好!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quote]再来赏读,提起……问候那木兄。
[size=2][color=#999999]秋色寒烟 发表于 2011-9-2 17:07[/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0027&ptid=8318]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秋色。你的评论贴没放到这里?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linzi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