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祝贺获奖的朋友们 !
黛眉轻舒宜入画
[i=s] 本帖最后由 眉入画 于 2011-9-2 16:25 编辑 [/i]

[b]灵魂的朝圣  血脉的呼吸[/b]         
[b]  ——简析琪轩获奖诗歌《落叶归根》[/b]

    初识琪轩,是在中财论坛中的明月清风。拜读过她的很多诗作,每一首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细腻轻柔的诗语,空灵唯美的诗意,丰满温润的诗情,这些从生活的细节中采撷而来的美,感染着、温暖着每一颗触碰她的心。后来我十分荣幸地成为大别山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没想到在这里又遇上了琪轩,这也许就是缘份吧!在大别山诗刊组织的“乡土诗会”比赛中,琪轩的《落叶归根》榜上有名,而我,又非常荣幸地被安排与之互评。说实话,接此任务之时,心里有着些微的不安,怕解读不好这灵性的文字。认真读过《落叶归根》,这是一首用思想、用灵魂铸就的诗作。整诗意境优美,层层递进,用女子细柔独特的情感抒发着对故乡的虔诚膜拜。一首诗就是一颗深邃的心,就如琪轩对自己的简介:一个用真诚赋予文字生命的人!在这有血有肉有魂的字里行间,我再多的言辞都显得苍白!不能锦上添花,就当是为自己喜爱并崇拜的对像,送上的一朵裹满真诚的笑容吧!
    参赛的绝大多数诗人都是通过描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来抒发乡情,而琪轩却没有运用家乡风物,她只借助一片“叶子”这个具象,对“回归之路”灵动地展现了乡愁。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落叶归根》中的前两节,诗人运用了大量西藏地域文化的元素,如果把这理解成是为了意境的渲染或者是后期情感的铺垫,似乎有些不全面。因此,个人斗胆认为,整首诗中,除了叶子对根的眷恋之外,还有着另外一层情感的表达——用虔诚的膜拜向着西藏那片神秘而圣洁的高原献出自己的灵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处净地,也许,那里是这个锦心绣口女诗人的灵魂家园。这也是诗人赋予文字灵魂和生命的特性吧。《落叶归根》总体上由四节构成,但我把它分为两大部分加以简析——灵魂的朝圣和血脉的呼吸。

                             [b]  (-)灵魂的朝圣[/b]   
    第一节中“外展的指尖”和那“不可预知的眼神”暗喻着一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邂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邂逅呢?是那圣洁的土地与诗人灵魂的邂逅,是诗人灵魂的归宿。接下来“佛的素手托出大片哈达/包住我的头颅,还有昨天青涩的梦”,佛是人们心中真善美的化身,哈达是藏族敬献给贵宾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贵礼物,诗中这两个具象的运用都在引渡诗人亲近那片灵魂的净土。“多想走近路标向远方示好/村口那晚归的牛羊和藏香猪/常常啃食我裸露的追逐”,这种祼露的追逐其实是思想的游走,潜伏在诗人心底的一抹隐痛,是诗人想亲近那片圣地却又不得而入的无奈。 “胡兀鹫”是圣地的使者,每年都要“走下云端”,为一颗漂泊的心祈福“诵经一次”,这就更加深了诗人对圣地的向往与虔诚,从而使诗人涅槃出“用毛发填平道路之间的缝隙/用生命去守候一个柔软的归期/用生长去诠释虔诚”的一种震撼之美,这条道路,这个归期,是诗人永恒的信念和坚持。虽然“思想的洪流中搁浅大块岩石”,但不屈的信念让“理想把僵直幻化成不朽”,可现实是不尽如人意的,“一颗心,不远千山万水/像一朵浮云掠过我的年轻 /只留一段伤心/给我”,诗人一颗坚持的心在跋涉了千山万水,在自己的青葱岁月已消逝后,还是没能抵达心中的家园,一种感伤,一丝落寞由此而生。即使这样,心灵的家园却还在“等成一棵冬天的树/把对我的思念开成雪莲/静静地/为我守护熟睡的文成公主”,在这里,诗人对情感的把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不正面表达自己对家园的眷恋,而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再加以“树”和“雪莲”的渲染,以此烘托出心中的向往与朝圣。作为读者,不得不折服于诗人在这一节中对形象的塑造、意境的经营以及情感的传达上,所表现出来的娴熟老练的笔法。
    如果说第一节是诗人挚热情感的绽放,那么第二节就是绽放过后的婉转呢喃。“季节的边缘”是一种现实的生活,诗人“踮起脚尖”,是带着期盼和希望的孺慕之情的。“看距离天堂最近的红树昂起八月的头颅”,这棵昂着头颅的树是心灵圣地的一个意象。接下来诗人用了“群鸟远徙”这样一个情景的描写,由“倦怠的羽毛”联想到“多年前丢失的泪滴”,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在适度的空间里,让读者听到丰富的回响,一种“同命相连”在诗人自然沉稳的笔下毫无呻吟矫情之态。“当夕阳饮下远处的炊烟/余辉将一片又一片牧草灼伤”,夜幕即将降临的场景总给人些许伤心,温暖自然会“恍若隔世”,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沮丧,而是带着一双遐思的翅膀飞到家园,在藏语中代表幸福的“格桑花”正“悄悄绽放在林间小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六字真言”也正“迎风扑来”,在这渡世的六字真言中,心中的那棵树透着“高原牧女”神圣的“柔美”,这种柔美与诗人的心灵无限接近。诗人“返青的诗句已忽略霜雪”,这又是一种情感的绽放,是从心灵当中流淌出来的那一声“叮咛”。这里诗人又独具匠心地运用了佛教七宝之一的“一枚火红的玛瑙”,红玛瑙自古以来一直被作为辟邪物、护身符使用,象征友善的爱心和希望,被诗人珍而重之地“镶嵌在母亲洁白的围巾上”,情至深处,爱无尽时!读到此处,可见诗人的技法巧妙,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承接与跳跃不着痕迹,浑然天成,意象素材的运用也是恰到好处,诗中“禅”的意味儿竟也透纸而出,这不单是诗人人生阅历的体现,也是诗人用敏感的“诗心”,体味和感悟生活的展示。
    通过这两节可以看出诗人对心之家园的向往和虔诚是多么地令人动容,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热爱。在下面的两节中我们将会捕捉到一种血脉的融合与传承,一如人的呼吸休戚与共,不可分割。

                                     [b](二)血脉的呼吸[/b]   
    之前,诗人已经用“树”构造出了家园的一个意象,在第三节中就拥有了共同的“一段脉络清晰的记忆”,这记忆“并结成一张”完整的“网”。“ 你只微笑花就停止妖娆”,这是一种多么浓厚的情感啊!诗人通过优美意象的抒写让读者去感受历历在目的具象,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只需制造一丁点响动,哪怕就是微微一笑,花朵也会就此失色,因有了这个原由,所以“窗前的新月”自然就牵动了诗人脉脉的思绪,发乎于心灵深处的怅然只会变成一声“浅浅的叹息”。而叹息过后,“故乡的年轮就长进骨肉”,留下更多的是融入血脉之中的思念。试图冲破这份思念的“那些脚印”被“藏在夕阳身后”,成为“一枚枚发黄的邮票/多少年来,一直幽居在我的伤口”,看得出诗人一直不轻意地去触碰那经年的伤口,但今夜的“新月”却勾起了蛰伏在诗人血脉里的“清晰的记忆”,哪怕是空空的“墙壁”也会变成“镜子”和“荧屏”,能看见自己的血脉中所注定的前世今生,“一回头,呼唤被春天再版”,诗人的这一回首,终于暴发出了灵魂中经年的希望。诗人自己就是一片在呼唤根的叶子,“漂泊的秋天注定墨守陈规”,这是一种欢快的回归,而非秋风落叶的萧瑟,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心中徒然迸发出的激情。
    第四节就是以一片叶子为主导意象,这片叶子就是本我,也即诗人本身,以“昨天纷纷坠落的无数个夕阳”又作为叶子的延伸意象,而这两种竟象竟同时折射在了“人”的身上,这个人拥有“一颗跳动在抛物线上的心”和“一行从青葱走向苍白的步履”,套用一句歌词: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世间万物都有轮回,秋天的收纳也正是为了下一个“春天的流向”。“如果蝴蝶是一名间谍/没人愿意猜想桃花要扮演什么角色/打繁华中策马,当尘埃落尽”,灵魂在这里得以复原,洗净尘世铅华,还一个素面朝天的真我,感悟到“自己才是故乡寻找多年的那片落叶”,与第一节中“等成一棵冬天的树”遥相呼应,突出主题,可见诗人的用心之处。这一节中诗人并没有简单直白的写出回归的迫切,而是将一些美丽的意象诸如“风雪”“蝴蝶”“桃花”等印照其间,可以说诗人对意象的运用是十分老道的,看似纷呈却又紧密相连,曲折回环,借助于意象让读者反复品味,并发现深层意蕴的内涵。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整首诗中,“灵魂的朝圣”是诗人对一方净土的向往和追求。“血脉的呼吸”是对“落叶归根”这个主旨的探索和感悟。琪轩写的不是一隅一地之故乡,而是人类共通的文化心态中的那个故乡。从诗人心里折射出来的乡愁是灵动的,是有血有肉的,是带着鲜活的呼吸且融进灵魂和血脉中的。老诗评家谢冕曾说:“失去了灵魂和血脉的诗,充斥着私人性的吟咏,充其量只是个人的小小悲欢的玩味。”琪轩的《落叶归根》中,灵魂和血脉共存,是一首灵感和神性兼之的创作,有着大胸襟。诗歌中的语言不应该是一种表达的工具,它是有生命力的,能与每一个读者进行对话。琪轩在这一点上掌握得极其到位,她的这种对诗歌理解的真功夫,不是从冥想意念中得来,而是在现实生活的大海中提炼筛选,通过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过滤得出来的深刻感悟。最后也希望所有的“叶子”都能投入“根”的怀抱,回归心灵的家园。
    这是入画的处女评,才疏学浅,其中难免有偏颇不到之处,还望琪轩及各位诗友包涵和指正。


附诗人原作:
【乡土诗会】落叶归根
作者:琪轩

1、
指尖外展总会遇见不可预知的眼神
佛的素手托出大片哈达
包住我的头颅,还有昨天青涩的梦
多想走近路标向远方示好
村口那晚归的牛羊和藏香猪
常常啃食我裸露的追逐

胡兀鹫走下云端,每年为我诵经一次
如果可以用毛发填平道路之间的缝隙
我愿用生命去守候一个柔软的归期
用生长去诠释虔诚

思想的洪流中搁浅大块岩石
理想把僵直幻化成不朽
一颗心,不远千山万水
像一朵浮云掠过我的年轻
只留一段伤心
给我

你无法寻觅高原下作古的仙踪
只能站在这里等我
等成一棵冬天的树
把对我的思念开成雪莲

你是一棵冬天的树
静静地
为我守护熟睡的文成公主

2、
踮起脚尖站在季节的边缘
看距离天堂最近的红树昂起八月的头颅
风起处,群鸟远徙
那些倦怠的羽毛像多年前丢失的泪滴

当夕阳饮下远处的炊烟
余辉将一片又一片牧草灼伤
温暖晃若隔世
格桑花悄悄绽放的林间小路上
六字真言迎风扑来
只有红树,像高原牧女那样柔美

我返青的诗句已忽略霜雪
你能听见,从晚霞里传来一声叮咛
一枚火红的玛瑙
镶嵌在母亲洁白的围巾上

3、
你和我一样
手掌都有一段脉络清晰的记忆
并结成一张网。窗前的新月
点亮浅浅的叹息,你只微笑花就停止妖娆
风把草籽吹进酒杯
故乡的年轮就长进骨肉

藏在夕阳身后的那些脚印
是一枚枚发黄的邮票
多少年来,你一直幽居在我的伤口里
乡思乏氧
只在今夜回光返照

墙壁是镜子,也是荧屏
一回头,呼唤被春天再版
你能看见一片叶子模仿鸟鸣
鱼儿扛起一条河
漂泊的秋天注定墨守陈规

4、
一片叶掂出乡愁的分量
昨天纷纷坠落的无数个夕阳
河水呻吟,都不足以阐明秋天的态度
一颗跳动在抛物线上的心
一行从青葱走向苍白的步履

它要告诉我的是关于春天的流向
风雪握不住半句流言
轻易地击碎冬天坚硬的外壳
美丽破茧而出
像我的文字一样沾满了血

如果蝴蝶是一名间谍
没人愿意猜想桃花要扮演什么角色  
打繁华中策马,当尘埃落尽
自己才是故乡寻找多年的那片落叶
黛眉轻舒宜入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