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大别山十二峰之三:大器晚成话朱老,兼读朱竹的近作《惩罚》

大器晚成话朱老,兼读朱竹的近作《惩罚》

  朱竹先生已年逾古稀,现年74岁,2007年,年已71岁的朱老被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随后便出版了新诗集《落叶》,加上朱老先前出版过的四部诗集,朱老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五部诗集。朱老之前的四部诗集全是以太阳命名的,分别为《太阳风》、《太阳河》、《太阳雨》、《太阳鸟》,试想一下,没有阳光般明亮的心灵,怎么可能集结成太阳系列的诗集呢,没有阳光般的活力,怎么可能永葆青春呢。

  朱老1936年出生于北京房山县,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57年被划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朱老大学毕业后在山东德州的陵县一所农村中学教了18年语文,平反后才被聘到德州师专教授外国文学。直到1980年,当时年已44岁的朱老才开始与诗歌结缘,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于是有人称朱老为大器晚成,有人评价现在的朱老是一位“年轻”的老者,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他有着44年人生旅途的坎坷与沧桑,而正是这些沧桑的经历成为了朱老前行的动力,让朱老的诗思如一口储量丰富的油井,得以在晚年不间歇地迸发。

  2004年,年近古稀的朱老也学会上网了,同时进入到大别山诗刊论坛发帖,,在朱老面前,我永远都只是一位学生,还不知朱老会不会收呢。通过最近三年读朱老诗歌的印象来看,朱老的诗歌写得轻灵,疏朗,意象鲜活而新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营造出来的一个个明亮、美妙的意境便是他心灵的状绘。有人说朱老的诗是涌出来的,此话一点也不假啊。

  但朱老又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仍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就拿朱老在本期发表的两首作品为例,朱老一改过去轻灵的诗风,把诗句融入到现实生活深层次的思考,向我们展现出了一种凝重之美,下面我就以其中的一首《惩罚》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朱老的这首《惩罚》是以目前全国遭遇的百年一遇的洪水和千年一遇的洪峰为背景引发出来的深层次思考,表达方式既形象又生动,在意象的运用上既鲜活又新奇,全诗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如一幅流动的画面,既明晰又充满动感,达到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效果。轻灵和沉稳,疏朗和凝重,这些看似矛盾的表现手法在朱老的诗歌里却得到了很和谐和统一,这不仅仅是一种智慧的象征,更是一种灵气的展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老的诗歌已经达到了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最佳境界了。这里所说的轻灵,是指诗句不古板,没有一点说教的味道,这里所说的沉稳是指诗歌在思考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一些情绪化的语言,透出的是一种冷静和沉思;这里所说的疏朗是指行文风格很舒展,清幽、舒缓、开阔、清亮;而这里所说的凝重,是指思考的结果令人深思,令人警醒,同时有一些无可奈何堵在心头,让读者从神情到心灵都陷入一种深深的忧虑中,不可自拔。而作者用一双妙手将这些矛盾体进行统一后,就让我们轻而易举地走进了一个智者的心灵深处,达到了同忧虑共努力的目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女妖的意象在朱老以前的诗歌里曾经用过,但在这首诗歌里却把这个意象发挥到了极致,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造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女妖手握一根长长竹竿”,朱老在诗句的开篇就直接推出了女妖的意象,在我们的印象或者说是定式的思维中,手握一根长长竹竿的可能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小的顽童,因为天真,因为顽皮,因为无知,所以会无畏,他可以把家里的锅打破然后由家长去补,他可以拿一根长长的竹竿把天捅穿然后由女娲来补。我们都是天真无知的童年时光走过来的,我们也都手握长长的竹竿捕过蝉,所以我们一定会对拿着长竹竿的形象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而现在,我们都成年了,我们不再天真和无知,当我们看到一个成年人再手握长长的竹竿去捅天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位女妖了,因为他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理智和思维,或者说是头脑发热不计后果了,这些,便是一位成年人的无知了。可想而知,捅天的后果便是“捅下来一块块/女娲当年补上去的石头”。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方联想到了人们对环境的无休止的破坏,女娲补天的传说给我们人类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生存空间,无知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就不懂得珍惜,还要肆意地破坏,还要把我们的先辈们用毕生的精力为我们开发出来的加以破坏呢,你们就不怕捅下来的石头会砸中你们的头颅吗?这一节写得既含蓄又诙谐,既生动又深刻,既紧帖主题又令人深思,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没到。

  果然,在第二节中,我们就看到了老天爷对我们无知行为的报应。我们自己用长长的竹竿把天给捅破了,“漏下来的暴雨如瀑布/又好像站立起来的江流”,这两句既是对我们目前所遭遇的恶劣天气的真实写照,又形象地表达了我们破坏环境后所遭遇的后果,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画面,我们都见过黄果树瀑布的壮观场面,我们也都见识过江河奔涌的势不可挡,当这漏下来的雨与这两者联系起来后,其场景是何等的悲壮,又是何等的令人震撼。一个漏字,一个站字,看似信手拈来,却堪称神来之笔,这两个动词的灵活运用不仅画面活了起来,更是增添了无比的气势。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房屋漏雨尚让我们不得安生,整个天都漏了,又让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立锥之地呢,汹涌的江流尚让我们叹为观止,而一条站立起来的江流,又怎么能够不让我们感到惊心动魄呢。而这“一声声炸雷,一道道闪电”,难道不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吗?

  诗句的第三节和第四节是用写实的手法,把我们遭遇的洪灾的部分场景诗意地展示到我们面前。“顷刻之间,草挂树梢/人在浪头,鸡在屋顶/飘摇而来是树叶冲锋舟”,这是第三节的描述,很真实也很形象,很简捷也很到位,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那片飘摇而来的树叶就是我们救命的稻草,我们要把它当作冲锋舟一样抓住,否则我们将陷入灭顶之灾。“泥石流宛如饿虎扑食/村庄 淘金者 挖掘机/霎时都成了它囊中物”,这是第四节作者描述的一些受灾的情形,很有力度的控诉,让读者感觉不安和无奈。这两节的描述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底,着墨不多,却显得异常的干净纯粹,描述出来的画面那是相当的明晰,让读者有一种在场感,仿佛亲历一般。其实这些画面我们都在电视上看到过,但朱老能用诗句将这些画面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到我们眼前,更增强了我们震惊的程度。人是万物的主宰,但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类也不是万能的,人类的力量有时会显得何其渺小。我们可以把人定胜天看成是一种精神的动力,但千万不要拿鸡蛋去碰石头,否则我们将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就如这个夏天的洪灾一样,我们的代价是惨重的。

  最后一节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一种现状的诗意表达。面对此情此景,女妖知道闯祸了,并且这祸闯大了,于是女妖开始怒目而视了,尽管她现在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一块块石头,从她的脚边溜走,我想女妖既然愤怒了,我们就有希望了,既然知道自己闯祸了,女妖就一定会痛改前非。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妖最终会修炼成女娲,重新拣起从自己身边溜走的石头,拣起被自己的无知捅下来的那一块块石头,想千方设百计来把天被上。尽管为了修补这些过失,我们会历经更大的辛劳,我们会吃更大的苦,受更大的累,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我们每人都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我们这些曾经的女妖,定会摇身一变,成为补天的女娲,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的惩罚也并不是老天爷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作自受,只要我们及时醒悟,这样的惩罚就不会再让我们的下一代去承受。

  综观全诗,作者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然后用了足够的铺垫来描述惩罚的现实,最后用愤怒来暗示警醒,让我们重新看到希望。诗歌的思路相当清晰,虚实结合得也很到位,让我们在诙谐幽默的表达中陷入深深的思索,听到长鸣的警钟,而这样的警钟是一位诗人,一位智者用含蓄深刻的诗句为我们敲响的,既有现实意义,又透着一份社会责任感,读完这样的诗句,让我们由衷生出一种敬意。

  当然朱老的诗歌太深刻了,以上只是从个人角度的一点理解,不妥之处,还请朱老见谅。

附原作:《惩罚》

文/朱竹

女妖手握一根长长竹竿
捅天 捅下来一块块
女娲当年补上去的石头

一声声炸雷 一道道闪电
漏下来的暴雨如瀑布
又好像站立起来的江流

顷刻之间 草挂树梢
人在浪头 鸡在屋顶
飘摇而来是树叶冲锋舟

泥石流宛如饿虎扑食
村庄 淘金者 挖掘机
霎时都成了它囊中物

那女妖呢 怒目而视
从她脚边溜走的
依旧是一块块石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