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痛彻骨髓仍是痛——浅析楼兰女子《莫说青山》

[align=center][b][font=宋体][size=3][size=10.5pt]痛彻骨髓仍是痛[/size][/size][/font][/b][b][font=Arial][size=10.5pt][/size][/font][/b][/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3][size=10.5pt]——浅析楼兰女子《莫说青山》[/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center]
[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center][size=3][font=宋体][size=10.5pt]文[/size][/font][font=Arial][size=10.5pt]/ [/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寒烟儿[/size][/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font=宋体][/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font=宋体][/font][font=Arial][size=10.5pt][/size][/font][/size][/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size=10.5pt]    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灵动的语言是楼兰诗歌的显著特征。这一首还是沿袭了一贯的疼痛写作,只不过现在的疼痛比起以前,更压抑、更忍隐了。[/size][/size][/font][size=3]
[/size][/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size=10.5pt]    是的,每一个诗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语言习惯,楼兰也不例外。言为心声,熟知楼兰情况的人都知道,她的每一个字都仿佛从她身上割下来的肉,不但痛切肌肤,更是痛切骨髓。就拿她的这首《莫说青山》来说吧:[/size][/size][/font]
[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size=3][font=宋体][size=10.5pt]    著名歌曲《难忘今宵》里有这样一句歌词:“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size][/font][font=Arial][size=10.5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青山常在,青春常在,一切美好的的东西都常在[/size][/font][font=Arial][size=10.5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这是多美好的祝愿啊!楼兰却用《莫说青山》来做诗题,很显然,她的心中定然有许许多多的不得已。[/size][/font][/size]
[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size=10.5pt]    “莫念头七”——首句即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读者的心也不禁跟着一沉。连死了,也不眷念一下头七。这是何等的绝望啊![/size][/size][/font]
[size=3][size=10.5pt][/size][/size][/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size=10.5pt]    “头七”,是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size][/size][/font]
[size=3][size=10.5pt][/size][/size][/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size=3][font=宋体][size=10.5pt]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她如此绝望?是“仇人”!那“仇人”是谁?谁是她的“仇人”?她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夺走她青山、剥夺她青春以及美好东西的人,都是她的“仇人”了。对待仇人,我们不免会难抑愤恨,但这女子却说:“[/size][/font][font=宋体]万不可对仇人施剜眼挖心之术[/font][font=宋体][size=10.5pt]”。也许是心地善良,不想冤冤相报;也许是痛至极处,欲报懒报了;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size][/font][/size]
[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size=3][font=宋体][size=10.5pt]    接下来,我们再听听这女子是怎么说的:“[/size][/font][font=宋体]棋盘上的都是棋子,小宇宙里到处是冤[/font][font=宋体][size=10.5pt]”,在人生这一大棋盘里,谁不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谈何容易?更何况,[/size][/font][font=宋体]小宇宙里到处是冤。尽管有千般无奈,也只能安于天命吧!所以,与其整天叫苦连天,不如做个宝贝儿,做个乖巧的傻子,[/font][font=宋体]“丧失痛觉,整天乐呵呵的[/font] /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野海椒哟,串串红哎,漫山遍野花花泪哟![/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们抱紧,一起唱歌。”你看,她多快乐啊?只可惜,这些快乐都是表面的、暂时的。更深的痛苦,被根植在内心深处,只要秋风轻轻一吹,便漫上十指了:“[/font][font=宋体]尖指甲插进秋风[/font][font=宋体]”。十指痛归心啊![/font][/size][size=3]
[/size][/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    于乐景中写哀,其哀更哀,其疼痛和绝望就更加可感可知了。[/size][/font][size=3]
[/size][/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size=10.5pt]    因为疼痛,所以绝望;因为绝望,所以痛至麻木。纵观全诗,诗者诉说的是一种痛失青春和美好的无奈和绝望,想象丰富,意象奇崛,语言鲜活,颇具感染力。稍感不足的是,起得有点高,中间铺叙不足,所幸结尾句收束有力,将前面的内容托住了。[/size][/size][/font]
[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size=10.5pt]    姐姐才浅,胡言乱语,误读之处,还请妹妹多多包涵。[/size][/size][/font]
[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Arial][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size][align=lef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10.5pt]附楼兰原诗如下:[/size][/size][/font]
[size=3][/size][/align][align=lef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10.5pt][/size][/size][/font][/align][size=3][/size]
[size=3][font=Arial][size=10.5pt]●[/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莫说青山[/size][/font][/size]
[size=3][/size]
[size=3]文/楼兰女子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莫念头七,万不可对仇人施剜眼挖心之术[/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棋盘上的都是棋子,小宇宙里到处是冤[/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宝贝儿,你要做一个乖巧的傻子[/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丧失痛觉,整天乐呵呵的[/size][/font]
[font=Arial][size=10.5pt]“[/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野海椒哟,串串红哎,漫山遍野花花泪哟![/size][/font][font=Arial][size=10.5pt]”[/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我们抱紧,一起唱歌。尖指甲插进秋风[/size][/font]

[size=10.5pt][/size][/size]
寒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1250800
继续搬家。
寒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1250800
过来拜读学习了,寒竹是个巴蜀之地孕育的奇女子,她的诗歌语言具有高度凝集和提纯的口语化倾向,把类似民歌的手法柔和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亲和力。我原来是不知道她真实的年龄的,后来知道了她的一些状况很惊异,也很敬佩她。这个楼兰就是个活体的珠贝,是个把能苦难能酿成珍珠,奉献给世界的人。
莲花和蜻蜓都是美丽的
[quote]过来拜读学习了,寒竹是个巴蜀之地孕育的奇女子,她的诗歌语言具有高度凝集和提纯的口语化倾向,把类似民歌的手法柔和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亲和力。我原来是不知道她真实的年龄的,后来知道了她的一些状况很惊 ...
[size=2][color=#999999]庐州风荷 发表于 2011-1-20 16:1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480&ptid=373]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石头好!诚如你所言,小白在诗歌方面的确是个奇女子,有灵性也有个性。她是我妹子,我们有几年的交情,我了解她,所以更懂她的痛。
握握石头,还是习惯叫你石头哈
寒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1250800
[quote]过来拜读学习了,寒竹是个巴蜀之地孕育的奇女子,她的诗歌语言具有高度凝集和提纯的口语化倾向,把类似民歌的手法柔和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亲和力。我原来是不知道她真实的年龄的,后来知道了她的一些状况很惊 ...
[size=2][color=#999999]庐州风荷 发表于 2011-1-20 16:1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480&ptid=373]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赞同。阡陌远握
拜读学习了
评得很是中肯,问好
提到欣赏
沿袭了一贯的疼痛写作是楼兰女子的特色-------------问候!
贴一篇寒烟儿写的赏析文字

  
  [b]痛彻骨髓仍是痛
[/b]  ——浅析楼兰女子《莫说青山》

  文/寒烟儿
  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灵动的语言是楼兰诗歌的显著特征。这一首还是沿袭了一贯的疼痛写作,只不过现在的疼痛比起以前,更压抑、更忍隐了。
  是的,每一个诗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语言习惯,楼兰也不例外。言为心声,熟知楼兰情况的人都知道,她的每一个字都仿佛从她身上割下来的肉,不但痛切肌肤,更是痛切骨髓。就拿她的这首《莫说青山》来说吧:
  著名歌曲《难忘今宵》里有这样一句歌词:“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青山常在,青春常在,一切美好的的东西都常在……这是多美好的祝愿啊!楼兰却用《莫说青山》来做诗题,很显然,她的心中定然有许许多多的不得已。
  “莫念头七”——首句即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读者的心也不禁跟着一沉。连死了,也不眷念一下头七。这是何等的绝望啊!
  “头七”,是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她如此绝望?是“仇人”!那“仇人”是谁?谁是她的“仇人”?她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夺走她青山、剥夺她青春以及美好东西的人,都是她的“仇人”了。对待仇人,我们不免会难抑愤恨,但这女子却说:“万不可对仇人施剜眼挖心之术”。也许是心地善良,不想冤冤相报;也许是痛至极处,欲报懒报了;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
  接下来,我们再听听这女子是怎么说的:“棋盘上的都是棋子,小宇宙里到处是冤”,在人生这一大棋盘里,谁不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谈何容易?更何况,小宇宙里到处是冤。尽管有千般无奈,也只能安于天命吧!所以,与其整天叫苦连天,不如做个宝贝儿,做个乖巧的傻子,“丧失痛觉,整天乐呵呵的/‘野海椒哟,串串红哎,漫山遍野花花泪哟!’/我们抱紧,一起唱歌。”你看,她多快乐啊?只可惜,这些快乐都是表面的、暂时的。更深的痛苦,被根植在内心深处,只要秋风轻轻一吹,便漫上十指了:“尖指甲插进秋风”。十指痛归心啊!
  于乐景中写哀,其哀更哀,其疼痛和绝望就更加可感可知了。
  因为疼痛,所以绝望;因为绝望,所以痛至麻木。纵观全诗,诗者诉说的是一种痛失青春和美好的无奈和绝望,想象丰富,意象奇崛,语言鲜活,颇具感染力。稍感不足的是,起得有点高,中间铺叙不足,所幸结尾句收束有力,将前面的内容托住了。
  姐姐才浅,胡言乱语,误读之处,还请妹妹多多包涵。

  附楼兰原诗如下:
  ●莫说青山
  文/楼兰女子
  
  莫念头七,万不可对仇人施剜眼挖心之术
  棋盘上的都是棋子,小宇宙里到处是冤
  宝贝儿,你要做一个乖巧的傻子
  丧失痛觉,整天乐呵呵的
  “野海椒哟,串串红哎,漫山遍野花花泪哟!”
  我们抱紧,一起唱歌。尖指甲插进秋风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精短的诗,深切的痛,精确的解读!学习!
向晚的风
谢谢姐姐这么用心的为的字作评。来晚了
楼兰女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8998444
读过她的诗歌,也给她留过言,她需要阳光的温暖
[quote]读过她的诗歌,也给她留过言,她需要阳光的温暖
[size=2][color=#999999]过河兵 发表于 2012-9-17 20:59[/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78894&ptid=373]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疼痛对于诗人来说是财富,但不幸的是还是有不少人浪费了它,楼兰无疑是幸运的!问好文富,春节回来请你娃喝酒哈。
爱读楼兰如嗜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