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i=s] 本帖最后由 刘光荣 于 2012-12-8 16:40 编辑 [/i]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读许多余《冬至》有感

  读80后先锋作家诗人许多余先生的新近诗作《冬至》,因诗语里蕴含的张力与抗力而动容,又因其蕴含人生的矛盾、豪放、悲怆与对峙而心惊,遂百度了一下,才知古人是这样解说冬至的:“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诗题《冬至》,虽不是实指冬至时节,但借这节气一点点内涵,实指百年人生过程中某一相类似的小站、某一次休憩驻足和某一次回顾反思,当是毫无疑义的。我想把诸诗人写诗比作百花飘香,百花对自己香味的奇妙能知道多少呢,我看,还是作为赏客的游人更为沉醉和深味吧。我不是想说诗人对自己的诗了解得少,而是说诗人写诗也许只是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一朵耀眼的火花,在生活的铜墙铁壁下找到一个恍然的出口喷涌而出的灵感,表达往往通过物外之象、象征之韵味达到的。而我从这首以一次爱的经过抒写人生状态的《冬至》里读出了希望和春天的气息:越失望、越绝望,以前抱有的希望就越重、以前的爱意就越浓;现在越悲怆,则来年的春天越灿烂。
  开篇即是结束——

  “它们停止伸展弯曲
  在大雪来临之前
  潜入矿物质或海绵体
  必须藏好内心的风暴
  眺望止于大海
  这些擅于结冰的日子
  仙草芳踪难觅
  玉叶弃别金枝
  激情青黄不接”

  显然,第一节运用了倒叙的叙事技巧,以复数物的不确定性“它们”引入主题,既可指人身体的自然属性,也可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重“物”性当是一定的。然后,借用热胀冷缩的物性,再回到叙述的主体,“必须收藏好内心的风暴”是一个好诗句,内敛冷静,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眺望”即是对未来的希望之心,“止于大海”,是因为这是“结冰”的日子,叙述主体的希望似乎结束了,“仙草芳踪难觅”三句意思差不多,只是反复强化,“我”的生活多么枯燥呀,多么无味呀,像结冰一样死水的平静,或者寂寞,或者孤独,或者烦燥,逼迫着人多么无望像要发疯一样。反映了叙述主体对美的追求,对充满激情人生的留恋。读到这里,我们将要问:这么宽广一片海域,“结冰”以前有着多么美丽的浪花一朵朵?一定有着多少激流涌荡。那么,我们看第二节诗,所以说全诗皆运用了倒叙。

  “乖戾
  是我未来的小女儿
  紧迫的初潮
  不在乎暴风骤雨
  受制于阴晴圆缺
  我最大的悲伤
  是梦见多年前的你
  与现在的我
  相遇”

  “乖戾”是叙述主体对“我未来小女儿”的感受。“我未来小女儿”决不是“我”的小女儿,而是“未来”的;“未来”的女儿,现在像谁呢,这个我们不难明白,她就是叙述主体的恋人或者说是女友。此“乖戾”,我要理解为对爱情的信任、痴心、完全地投入与交付,或者叙述主体要表达的是“索取”,这样的“索取”是不是可以原谅的?正是因为有对爱的信任与投入,我们不难理解“暴风骤雨”,这样的爱不但是可以用诗这一高贵的载体记录下来,也应该铭之在心,刻之在魂。但是,“我最大的悲伤”来了,“多年前的你”是不是“我未来的小女儿”,“现在的我”是不是“以前的我”?人们常说,真爱是不变的;是的,“我”也承认“我”的“爱”是不会变的,但人未变,爱未变,时间却变了,环境却变了。这一刻的“我”,决不是那一刻的“我”;那一刻的“你”,也决不是这一刻的“你”。所以,我们的相遇,总是在错误的时间里。“我”能不能改变这样的生活,能不能改变“你我”或者“她”曾经生活的经历?欲说还休,不说也未休。只好读第三节,“我”继续的“回忆”。

  “我们像一对死敌
  陷进对方
  如惊涛拍岸
  浪花将万钧雷霆草草收场
  青春的死亡太过草率”

  “死敌”言“冤家”之意也,所谓不是冤家不碰头,这一碰头就成了爱恨交织的“冤家”了。对第三节,要作多角度的解读。第一层面,“死敌”即一对恋人,爱,也是一种斗争,一种挣扎,有时,还是一种绝望的挣扎,青春在错误的爱情中草草收场——正确的爱情,让青春得以延续;错误的爱情,让青春之花枯萎。哎,正因为有错误的爱,才让情在人生中多姿多彩。第二层面,小我与超我的矛盾。第三层面,作为实体的个人面对生活之虚无的不屈、绝望的斗争与挣扎——————对抗。这一节无异也是精彩的,把生活的惊险与结局之平淡描述殆尽,有落寞失望意。用的是收笔。再看最后一节。

  “此时
  火焰望风而逃
  空余漆黑而凌厉的洞口
  等待着闪电等待着
  漆黑的夜晚被大雪填埋”

  最后一节回到结尾,用“大雪”照应开篇。生活回到原状态,言爱要经历等待。有余味。
  本诗用爱喻人生,状内心在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循环往复,无始无终。旧的希望在冬至时终结,新的希望在冬至时萌发。因为“春天”离“冬至”亦不远了。
  想起杜甫的《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和《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遂借《小至》的开头两句作这一篇读后感的题目,望少年老成的许多余君不要笑话,也得享杜老“且覆掌中杯”的乐趣。

附原诗:《冬至》

(韩庚成   于 2012-11-25 20:03:02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重读经典栏目    链接地址:[url]http://zgsglp.com/thread-95659-1-1.html[/url])
作者:许多余


它们停止伸展  弯曲
在大雪来临之前
潜入矿物质或海绵体
必须藏好内心的风暴
眺望止于大海
这些擅于结冰的日子
仙草芳踪难觅
玉叶弃别金枝
激情青黄不接

乖戾
是我未来的小女儿
紧迫的初潮
不在乎暴风骤雨
受制于阴晴圆缺
我最大的悲伤
是梦见多年前的你
与现在的我
相遇

我们像一对死敌
陷进对方
如惊涛拍岸
浪花将万钧雷霆草草收场
青春的死亡太过草率

此时
火焰望风而逃
空余漆黑而凌厉的洞口
等待着闪电  等待着
漆黑的夜晚被大雪填埋

2011.12.12



  
  
如此详细周到的点评,小妖学习了!细细拜读中……问好刘老师!
永远的蝴蝶
[quote]如此详细周到的点评,小妖学习了!细细拜读中……问好刘老师!
[size=2][color=#999999]蝶小妖 发表于 2012-12-9 11:04[/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8773&ptid=34230]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小妖版主来阅,问好
许多余是我们六安杰出的青年诗人。拜读光荣超版的佳评同时拜读许多余的佳作。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quote]许多余是我们六安杰出的青年诗人。拜读光荣超版的佳评同时拜读许多余的佳作。
[size=2][color=#999999]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2-12-10 20:51[/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9499&ptid=34230]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在诗歌流派网重读经典里读到他的作品,有感而发。祝居士快乐
呵呵,总能读到你的大作,学习,问候
[quote]呵呵,总能读到你的大作,学习,问候
[size=2][color=#999999]雪在飘 发表于 2012-12-12 21:03[/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0240&ptid=34230]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老乡来阅,问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