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五绝三首

[i=s] 本帖最后由 严家国 于 2012-11-23 06:41 编辑 [/i]

[align=center][size=4]五绝三首(新韵)[/size][/align][size=3]题记:共和壬辰年九月末,经陕甘、宁夏、蒙西,一路见闻,有感塞外风景,逐作。[/size]


[size=4][align=center]一
塞外寒风起,黄沙漫九天。
忽闻嘶战马,古将戍边关。


草木离离落,寒风立古垣。
目极千里远,不见有村烟。


大漠胡杨兀,寒风冷月刀。
依窗桑梓意,寂寞有寒箫。[/align][/size]
天涯地角
草木离离落。

化用了“离离原上草”,很活的。
《诗词艺苑》2013年第一期面向全国征稿!
http://www.shiciyy.com/
[b]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05690&ptid=32589]2#[/url] [i]桃园郎[/i] [/b]


问好老师。
天涯地角
化用无痕,清新自然,欣赏问好!
永远的蝴蝶
[b]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05743&ptid=32589]4#[/url] [i]蝶小妖[/i] [/b]


问好版主。远握。
天涯地角
[quote]五绝三首(新韵)题记:共和壬辰年九月末,经陕甘、宁夏、蒙西,一路见闻,有感塞外风景,逐作。



塞外寒风起,黄沙漫九天。
忽闻嘶战马,古将戍边关。


草木离离落,寒风立古垣。
目极千里远,不见 ...
[size=2][color=#999999]严家国 发表于 2012-11-16 12:32[/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05484&ptid=32589]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先生的诗比以前大有长进,几乎炉火纯青了。这几首境界大气磅礴,章法转折有度,有唐人边塞诗味,余不及也!如个别字在进行反复锤炼,必成上品。值得恭贺!
个人浅见,诗词尽量用现代语言,这样才通俗易懂,活色生香,有生活味,无迂腐味。如“我”一词,为了平仄缘故,多有作“吾”代之,殊不知今人“吾”白话文用之甚少,岂有“咱”口语灵活,人人能懂?诗词界现流行“金鱼体”,虽在尝试之中,成功与否,难做定论,然也大有可取之处。网络语言也上了诗词,常常给人清新扑面的感觉。诗词创作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贵在创新,与时俱进,合乎时代。对于这些,我觉得先生年轻,比我们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何不妨一试?
以上看法或有不妥,恳请见恕。
[b]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07679&ptid=32589]6#[/url] [i]疏桐鸿影[/i] [/b]


会长多有夸奖,偶有小作,不能与张会长比,会长诗词品味高雅,用字严谨自然,都是我辈学习的榜样。定当努力上进,历练用字用词。
天涯地角
[quote]个人浅见,诗词尽量用现代语言,这样才通俗易懂,活色生香,有生活味,无迂腐味。如“我”一词,为了平仄缘故,多有作“吾”代之,殊不知今人“吾”白话文用之甚少,岂有“咱”口语灵活,人人能懂?诗词界现流行“金 ...
[size=2][color=#999999]疏桐鸿影 发表于 2012-11-20 15:26[/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07688&ptid=32589]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会长所言极是,时有用流行言语之想法,可有时一用白话来写,显得缺少古人之韵味。所以有时字里行间多有拗口之字,多显不流畅自然。可能还是功底不够,所以所作多显拙劣。像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听起来也是一句通俗易懂之语,但能千古流芳。
后定当谨记先生所教,努力改进。
天涯地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