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莫言 莫言》对您说几句悄悄话

[i=s] 本帖最后由 林海雪狐 于 2012-11-2 20:58 编辑 [/i]

没想到啊,绝对没想到。可能连我的主人也没有想到。我,《莫言 莫言》这个应运而生,有些赶场凑热闹嫌疑的小调皮蛋一出世,居然就引来了那么多热心的叔叔阿姨,大伯大婶,爷爷奶奶们的好兴致,许多人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过来看看我,叫我真有些像人类那样“受宠若惊”了。这也可以叫作“亲睐”吗?不作细究,君子报喜不报忧,我何必要去作无味猜测呢?只是由于我的主人是个“毛糙”货,愣头能脑、毛手毛脚,就把我弄成这奇形怪状的样子了:


莫言 莫言

文/ 林海雪狐



一个微胖谢顶的乡下佬其貌不扬

一个草根寻根的高密人少穿新装

一个低调软懦的隐秘者没有风度

一个不操键盘的古板人稀松平常

诺贝尔奖属于他

我的高雅诗歌朝哪放

莫言 莫言


一片野性十足的红高粱东倒西歪

一个丰乳肥臀的胖女人半老徐娘

一种虚伪严酷的檀香刑骇人听闻

一只卑微尴尬的小蝌蚪愁断肝肠

诺贝尔奖给了他

我的激情散文哪里放

莫言 莫言


一个爱憎不明的文化人会编故事

一个是非不分的小说家没有立场

一种含含糊糊的文学观随波逐流

一副信手涂鸦的风景线复杂苍茫

诺贝尔奖颁发他

我的鸿篇政论向哪放

莫言 莫言




    是谁把我弄成这男不男,女不女,很中性的样子的?是流行色?(不能说成“人不人,鬼不鬼”呵,评论说我还没有那样狰狞吧)。你们之中许多人都还说我长得还不赖,有模样。就是不像京剧脸谱那样,丑是丑,净是净,生是生,旦是旦,标志性不太强。说是陈佩斯,又穿着八路装;说是朱老茂,又歪挎着盒子枪。罪过啊罪过,我一出生相貌性别倒叫叔子大爷们伤脑筋,费思量,惭愧呀惭愧,《莫言 莫言》我这厢给大家鞠躬、顿首、赔礼了。

   

   其实,在这里我说句大实话,你们若是怪罪我家主人,那就让他委了又屈了,这个黑不溜秋、笨嘴秃舌的老实人才不会糊弄人呢,他是个直性子的人,喝酒一口一大杯,吃饭三一两口就扒完。就说买菜这活儿吧,人家都喜欢逛菜市,新鲜些,能还还价便宜些。可他就是爱到超市买买东西,说是不需要费口舌,爽性些。再说他写那两句歪诗吧,不中规,不中矩的,我都嫌他太直白,太不温柔了。哪里像我的那些诗人叔叔阿姨们,作诗就像描花绣朵那样,飞针走线,轻盈妙曼,婉约精致。其诗意,其意境,是那样的深邃,那样的幽美,不知倾倒迷坏了多少人呀!我家主人搞不来,没得法子的,他人就那个样。

   

    要怪你们还是怪莫言这老家伙吧,你没看那家伙名叫“莫言”,我名曰“莫言 莫言”的。我受着他的影响大着呀。你没看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吗?那些主人公们,个个都是心地善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而绕着他转的那些牛鬼蛇神、驴骡狗马等,哪个不鬼精鬼精,透着灵气呢!我当然也就有些幽之默之的细胞了。不过,你还要看,我《莫言 莫言》,无论你是夸,还是bian,我心里的主意还是打定的:我喜欢莫言,但我没有莫言那小子有鬼才;我挺莫言,又怕没价值的跟着他,白遭了嘲笑,我可hold的,他有奖金,800万也!我图啥?于是,我就稍许违拂了主人那个直性子,把自己弄成了这模样。善哉,善哉,慈悲为怀,大人不会记小人过的。我在心里默默祷告着。至于,这样会引起人们对我的一些小误解,我也顾不上辩白了。

  

    不过,我有一位家乡叔叔对我的一个渐进的了解,他对我的两个前后的评价,似乎真有些意思呢!我把它拉来,让各位“掀起我的红头盖,”我的庐山真实面目,不得不娇羞的显露出来了——





10月14日:

   



他的作品俺也没看过,只听说他很会编故事,还是魔幻型的,与马尔克斯有一比?也有中国作家说他的作品毫无节制,只是一味地去精心构建自己的“私人语言”,汉学家顾彬教授对莫言也颇有微言:“作家应该是一个国家的良心。”可所有这些都没能挡住莫言获奖。不过,楼主倒是对莫言及其作品相当的熟悉, 对他的生存状态的描述可以说是神形兼备;对他的代表作品篇目的介绍可谓是妙趣横生;对作品立意的阐释也是一语中的。只是委屈了楼主,你的那些大作无处安顿了,明年吧!(开个玩笑。)




10月15日:

   



原来楼主是莫言的拥趸,我会错了意。呵呵!不过,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莫言的作品,都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在中国的写作界也算是领军人物吧,他的新长篇《蛙》不是获得过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的茅盾文学奖吗?至于有网友说莫言“终于参透了中国人要怎么样才能获世界文学大奖的玄机了:写尽中国人的贫穷、落后、乱伦——《红高粱》;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攻击我们的人权问题,详尽的、夸张的文学素描——《蛙》。”是投西方所好才获诺奖。这可能是臆猜,甚至是莫须有的攻击了。当下的中国文坛确实弊病丛生(也不止文坛一家),中国文学缺少真正的充满思考的现实主义力作,那些可以被称为良心的作家,那些可以被称为精品的力作,犹如大熊猫般稀少,国人希望越多,失望也越多。莫言的获奖对中国的文学创造是给予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现在还是个未知。尤其是这个浮躁的文学圈,套用顾彬教授的话:“49年后的作家是奔着位子去的,79年后的作家是奔着票子去的。”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楼主好像也是个耍笔杆子的人。没有恶意啊!只是钦佩而已。(初见倾城  语)
力求心安理得 自由自在
看了大作,只有一个感觉:莫言莫言,文学的秘密只在写,不在说。
[i=s] 本帖最后由 林海雪狐 于 2012-11-2 21:02 编辑 [/i]

[b]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02677&ptid=32283]2#[/url] [i]刘光荣[/i] [/b]
是吗?那是莫言莫言那小子替人辩解的,算不得数。诗可以说 朗诵去——谢啦 刘老师。
力求心安理得 自由自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