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3553
- 帖子
- 3894
- 精华
- 13
- 积分
- 4295
- 威望
- 4295
- 金钱
- 4287
- 在线时间
- 83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4-10
- 最后登录
- 2024-10-7
|
48#
发表于 2012-11-2 20:47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刘光荣 于 2012-11-3 00:27 编辑 [/i]
有一类诗,是智慧的产物;还有一类诗,是爱的极致,是情到深处的流淌。而这一首小诗,把二者都做到了。
小诗的第一节,起笔写“雪花”飞舞,是言美丽,亦言纯洁,更妙处是意境自高。承以“佛塔”,增加诗的禅意和庄重之感;在诗意上重在叠加而循环往复,有一唱再叹之美——“从春数到冬”与“转完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指完整的一年,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你就来了”与“我们/就相见了”意思有细微的差别,后者更进一层,因为这个“相见”,也许是在佛前跪了五百年,才能修得的。层进之意,还在于,这种爱与情不仅仅是世俗之爱与情,而带上了佛与禅的光环。
第二节,是由三个时间状语+三个相同主谓句(“你会来”)的分句构成的排比句。在前面已有的意境的基础上,更显深情的表达,把小诗的思念、期待、缠绵的爱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艺术不是以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无论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传神写照”还是“气韵生动”都是艺术家(这里指诗人)的心理世界和人生情感经历体验的反应,小诗不乏文字之机智巧妙,亦有人生爱情之智慧通达,是爱的期待,情的表达,字字都蕴着奇妙的韵致。和我国传统美诗《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戴望舒的《雨巷》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首诗以意境见长,简略见长,深情见长。套用一句老话,“因能极于情,故能极于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