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我的诗集《第二道痕》后记,拜托各位提提意见

  如果说一个人的诞生,是上苍为这个世界刻下的第一道痕,那么这个人以怎样的生命姿态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便是他的第二道痕了。
  就个人而言,这第二道痕无疑比第一道痕更值得关注和期待。因为第二道痕是在第一道痕的基础上,也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下的一幅画。画的色彩,是一笔一笔添加的,也越来越浓郁。
  就像我在《时间在流逝》短文里写的:“很小的时候,我只是想,玩一会,再玩一会,玩个痛快。我的画纸上,阳光温暖而灿烂,雨水温柔而甜美。
  我算不清,这个星球上,曾经诞生过多少个生命,或与这些生命相关的故事。也不关心,这些生命的色彩,是淡雅的,还是凝重的。
  当我蓦然回首的时候,发现那些散乱无章的脚印,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深。
  我仿佛明白了,所有的生命,都要负担岁月赋予的重量,这些重量,像一根线,缠绕着你,牵引着你,让你踩着时光的鼓点,颠簸、前行。
  所以,你必须拥有一支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桨橹,因为在岁月星河上,除了顺风,还有逆水。
  而我的生命,就像岁月星河上的一朵小浪花,转瞬即逝。但是我想,我至少应该在画纸上留下一个精彩的镜头。”
  对于我来说,第二道痕是浓重的,也是曲折的。那道浓重的色彩,就是我在偶然间跨进了诗歌的大门。那年,我45周岁。
  在诗歌的领域里,以这样的“高龄”才开始接触现代诗应该是不多见的。
  当我被本市作协会员、诗人许礼荣推荐在《大别山诗刊》(2009年冬之卷•总第9期)“六安诗人方阵•龙舒诗群”栏目发表几首现代诗作品时,我诚惶诚恐地从仅有的25首现代诗作品中选择了《追赶时间的脚步》等10首供挑选。没想到,以培养新人和本土诗人为己任的大别山诗刊竟然刊登了《追赶时间的脚步》等5首。从此,我迈出了踏向诗歌殿堂的第一步,当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然而,我的诗歌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曾有过波折和起伏。我曾彷徨过、犹豫过。而且这种彷徨和犹豫多次光顾过我。
  记得初上大别诗刊论坛时,对比别人的诗歌作品,我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渺小。再说,妻子喜欢看我写的散文和小说,对诗歌却根本不感兴趣。我自问:我能写好诗歌吗?我写给诗歌谁看?
  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我还想过一个问题:现代诗的阅读人群那么小,感兴趣的人那么少,而且还处于文学的边缘化状态,写诗的人,甚至被亲近的人当作另类,还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吗?
  每当这些念头闪现,一个人的形象就会同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她就是富有传奇经历的诗人及诗歌活动家,大别山诗刊的创始人碧宇。碧宇最令人钦佩的,是她面对坎坷时那份执着的信念。她凭借对诗歌的挚爱,下岗之后,在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场所,被很多人乃至家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创办了大别山诗刊,在艰难曲折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把诗刊带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倡导的绿色诗歌理念,是中国诗坛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为推动中国现代诗发展,洒下了她的青春和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碧宇这样的旗手在前面领路,我还有什么理由退却呢?何况诗歌那顶语言的皇冠熠熠生辉哩!何况诗歌本来就有一股魔力哩!
  在我的诗歌旅程中,还有一个日子是值得纪念的:2010年8月17日。因为当天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副刊清风文艺栏目刊登了我的诗歌作品《月亮之下》(外一首)。《月亮之下》是我的第66首(组)现代诗作品,而且不久,我就收到了人生中第一笔诗歌稿费,还有样报。那种兴奋劲,随着在报刊上发表的篇目越来越多,逐渐趋于平静。
  在大别山诗刊论坛做管理员这几年,我逐渐体会到:诗歌在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等方面,有着其他文学形式难以企及的优势。诗歌,既是一副保持纯净童心、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更是一把打开自然与自然、自然与人类奥妙联系的钥匙。
  艾略特说:“每首诗也就是一篇墓志铭。”我想,《第二道痕》是一种结束,但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我的“第二道痕”只会越来越深,不会停下来。诗歌,可以让我的生命的痕迹更加富有光泽。
  在我的业余创作道路上,得到过诗歌界前辈碧宇、高山松、重庆子衣、清荷玲子、寒烟儿、阡陌、殷晓媛、宋志发、张学祥、许礼荣、乔茜和塞宾的左手等人的帮助,得到过我的老同学县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必显以及本系统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尤其是《大别山诗刊》主编碧宇和《龙舒诗词》宋志发会长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为《第二道痕》作序,令我感动万分!
  在此,借《第二道痕》出版机会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2012年8月28日晚于舒城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比如内容方面是不是长了些,比如是否还有需要增删的,各位都有经验,请不吝赐教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目录
  
  第一辑  火焰般的唇
  
  1、蝶香
  2、童趣
  3、生日礼物
  4、槐花
  5、别夏
  6、水底
  7、我为什么会堕落
  8、请把我邮寄回快乐的童年
  9、乡愁
  10、回乡
  11、竹海
  12、单峰驼
  13、月亮之下(组诗四首)
  14、月光有毒
  15、村景图(短诗四首)
  16、时光书
  17、十字路口
  18、火焰般的唇(外一首)
  19、端午节
  10、蚕豆,花
  21、梦的味道
  22、窗
  23、野百合
  24、周五凌晨
  25、秋日断章(微诗三首)
  
  
  第二辑  焦渴的桃花
  
  26、我很穷
  27、习俗
  28、乌鸦(外三首)
  29、捕猫者说(组诗四首)
  30、这个春天
  31、尾巴
  32、马路
  33、那座桥(外一首)
  34、护城河(外三首)
  35、钟声
  36、三问鲁迅先生
  37、澡堂(外二首)
  38、邻居(外一首)
  39、焦渴的桃花(外两首)
  40、万花筒(组诗)
  41、快(三首)
  42、鸟笼(外二首)
  43、雨点,滴落在潮湿的风中
  44、棋子
  45、逃避或者接近,都在下沉
  46、悬赏告示(外一首)
  47、七月的产房
  48、夜雨
  49、七月流雨
  50、一面可以发出新芽的铜镜
  51、火把
  52、私人旅馆(三首)
  53、挂在眼里的鞭炮
  54、老巷里传来悠长的吆喝声
  55、夜闻犬泣声
  56、夹生米饭
  57、车祸
  58、北方飞鸟
  59、云头泥巴
  60、伤疤
  61、空地
  
  
  第三辑  安静的倒影
  
  62、孤灯斜影
  63、深夜,我吵醒了你
  64、失眠的秋雨天
  65、秋风怨
  66、蓝
  67、清澈的水
  68、星星絮语
  69、时间浴场
  70、那条被唤醒的河
  71、燕老鼠
  72、渡船(外一首)
  73、涤虑
  74、胡说八道
  75、失去记忆的绳索
  76、桃花殇,或者青涩的缘分
  77、积木盒子
  78、水墨
  79、与风对峙
  80、荒冢
  81、在心灵的旅程建一座寺庙
  82、绿眼睛
  83、六月
  84、那一杯,忧伤的啤酒花
  85、那夜,我走进或走出了一个世界
  86、另一片天空
  87、安静的倒影
  88、包袱
  89、一半白,一半黑
  90、我是我的屠夫
  91、清明节是一扇门
  92、一杯苦丁茶
  93、江淮的草
  
  
  第四辑  返程的微笑
  
  94、举杯邀明月(外一首)
  95、刺绣
  96、中秋假日(情诗三首)
  97、杭埠河,那律动的脉搏
  98、远烟碧(三首)
  99、靠近也是消失(三首)
  100、安石榴
  101、梅朵
  102、死亡是一门艺术
  103、躺在春天的花丛中
  104、冬日记事
  105、站在南海放风筝
  106、向上,向下
  107、白杨树,我的北方的奶娘
  108、镜子的惊讶
  109、流星雨
  110、白,是黑的皮肤
  111、倒悬的蜂巢
  112、致爱情(外一首)
  113、漂浮的彩云
  114、草木梦
  115、与小草一起在春天旅游
  116、极北乐土
  117、手握一枚月亮
  118、秋水(三首)
  119、生命的乐章(组诗选六)
  120、象征(短诗四首)
  121、十月的天空
  122、流水
  123、远方
  124、船
  125、空谷
  126、秋天里的春天
  127、卸下一粒尘埃
  128、今夜,来电
  129、为微笑,长成一座花园
  130、一只苹果,在潮水中微笑
  131、对手
  132、等着你,返程的微笑
  133、一个生者与死者的对话
  134、逛商场
  135、月光如雪
  136、夜观欧洲杯
  137、穿行
  138、我的墓志铭
  139、挂在树梢上的微笑(散文诗)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封底配诗:
  
  高贵的第二天
  
  也许我们不是很富有
  也许我们已接近死亡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们可以用高贵的第二天
  掩埋卑微的第一天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诗友点评:
  
  高山松:松山居士不长的诗歌创作经历,让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诗歌创作是不分时间长短的,一点灵气加上一点悟性,如果再加上几滴汗水,就可以让一位诗歌爱好者快速抵达或者接近更高的层楼。松山居士,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在他奔赴绿色诗歌海洋的道路上,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大江东去”的背影。
  清荷铃子:松山居士的诗以小见大,清晰开阔,读之如沐春风,令人心灵平和安静。他的诗能从虚幻发掘真实,从物理进入精神。他的诗视角是向下的,语言简朴,内涵深刻。他所关注的不只是个人生活的经历及感悟,还有对社会和自然生存状态的思考,不仅体现出诗人境界,还有对生活、时间和生命的透悟,更多的是对灵魂的抚慰和提升。
  阡陌:居士的叙述风格斑斓多变,语言却质朴自然,十分贴近生活,但也颇见机智。一些平凡常见的意象一旦进入他的诗歌文本中就衍生出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气质和内涵,所以在他的诗句里,你既能看见有毒的月光、醉酒的墓碑和迷失的麦子,也能看到破碎的车厢、注水的牛肉和孱弱的乳房。他的诗歌总是习惯以卑微的姿势深深扎根在泥土里,直到它们开出悲悯的花朵。
  寒烟儿: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序一(作者:碧宇)
  
  
  序二
  为陈泽诗集序
  
  宋志发
  
  陈泽诗友为人质朴,初谋面,若荆山之石,难测其怀袖美玉,然而,如许玲珑婉秀的诗句却自他的笔端流泻出来。
  诗歌是语言艺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诗歌境界的高低,决定于诗人自身艺术的洞察力。也即诗人的境界决定其诗的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陈泽的诗不能说是上乘的最高境界,但也不乏佳篇名句。
  读陈泽的诗集,时而觉得一个天真的男孩向你述说童年的故事;时而觉得一个青春萌动的小伙在对你私语羞涩的初恋情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时而又感觉是一位关爱社会民生,关爱自然生态的志士仁人在向你呐喊……读着读着,仿佛有一位忧思百结、唯美求真,而又愤世嫉恶、情感真挚的血性诗人,从诗集的字里行间,从每一个跳动的音符与韵律中向你走来……
  其记忆童年的诗,童趣盎然,烂漫天真。如:“躲在青石条和鹅卵石铺就的/迷宫似的巷子里/一个竹马,露出了马脚/‘你被逮着了!’/……/冰激凌听着听着/就融化了一地”(《月亮之下》)。如:“跟小河里快乐的小鱼戏耍/追逐身着彩衣的蝴蝶/期待每一个夜晚的降临/寻找森林里会讲话的老树/捕捉阳光下,潮湿的影子/与月亮和星星探讨/十万个为什么”(《请把我邮寄回快乐的童年》)。
  其写故园景色的诗,恬淡而静谧悠远。如:“油菜花跳着整齐的舞步/杨树伸出粗壮的长臂/蒲公英的头上扎着小红花/梨花的眼眸依然楚楚动人/小鸟新换的衣裳似乎在向我炫耀”。如:“一群鸭子的后代在水中/观察,大黄狗异常的咳嗽声/小花猫警惕地打量着不速之客/我伸出双手/抚摸天空熟悉的面颊/尽情呼吸,泥土中湿润的/乳名”(《回乡》)。
  其写爱情的诗,清亮朦胧,如白酒勾兑红酒,爱意深深。如“那个月夜/一帮女孩,躲藏/一帮男孩,搜寻/一个男孩寻到一个女孩/那个女孩就在男孩的脑海里/建了一所房子”(《那个月夜》)。如:“为了采摘一个果实圆润的秋/我默默地蛰伏了风雪交加的冬/接下来,我将用/火焰般的唇/启发冉冉升起的春/燃烧波澜辽阔的夏”(《火焰般的唇》)。
  他对人间世界灾难的忧患意识这样写道:“春天,被寒冬/挤得踉踉跄跄/清瘦的小鸟焦急地寻找着/虫儿的踪迹/货架上的蔬菜/爬过鱼肉头顶/欢呼。欢呼声中夹杂着/墨西哥湾油污/冰岛火山灰/萎缩的冰川雪山/卷起的厄尔尼诺/哥本哈根争吵/无力拯救太空家族中这个/脏兮兮的孩子”(《地球》)。如:“雪雨,拽着冬天不肯放手/会议还要开多久?/你从桃花的蕊苞上跨过/光着饥渴的膀子,听/犯错”(《这个春天•江淮》)。如:“干旱,犟牛一样的性子/马拉松要跑几个月?/草木和鱼虾干瘪的手/没有接到春天签发的/绿卡”(《这个春天•西南》)。以及一首简短的《食客》:“三五成群/为龙虎的尸体/下葬/醉醺醺的墓碑/兴高采烈”把饕餮的嘴脸勾画的淋漓尽致。
  诗歌通感,是诗人的一种艺术感觉、审美感觉,具有超越和变异性。利用通感将诗歌单一的、不够丰满的意象,转换成多重层面、多角度的复合意象效果,进而使诗歌意象新奇、独特,意蕴深邃,并具有立体感和朦胧之美。这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陈泽的诗利用通感,将诗歌由外而内,由客观印象转入内心揭示。如“走出那座青涩的桃园/时间,就举起了锋利的刃/将天空和大地切割成碎片/丢在大海上。散落的岛屿/像一只只随波逐流的风帆/时而安静/时而汹涌”(《桃花殇》),因此,诗的意象便更加鲜明隽永。可见,诗歌创作,是以视觉为核心,调动人心灵的多重感觉,而达到沟通、拓展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另外,陈泽在诗的比兴方面也用得恰到好处,如:“吉祥鸟衔来一朵朵红棉花/垒起/一座座美丽的巢”(《星星絮语》)。再如夸饰:“赤裸着身体睡在海床上/我准备就寝时”(《蓝》)。其手法与炼句都很新颖。
  新体诗与格律诗词,同属于诗歌范畴。诗歌之新,不在于形式,作为诗人,无论是用新体诗或格律诗、词形式创作诗歌作品,都应该从“新”字上去挖掘新的思想、开创新的境界、发展新的语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诗歌园地才会花繁叶茂,诗歌女神方能青春永驻,魅力四射。
  当然,陈泽的诗也有个别地方语言不够凝炼、意象比较晦涩、不够明晰,但瑕不掩瑜。我想,陈泽一定会努力创作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诗歌作品。
  诗人是涅槃的凤凰,是照亮暗夜的流星,没有敢于燃烧自我的精神是写不出好诗的。最后,将我的一首七绝送给献身诗歌祭坛的所有诗人,也作为这篇序言的结语。
  九天崩石坠无涯,撕破夜空喷血花。
  燃尽发肤存铁骨,劫灰星火散千家。(《陨石》)
  2012年8月27日完稿
  
  本文作者宋志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六安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龙舒诗词学会会长、周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爱好书法绘画和文学。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有《风流大度话周郎》、《梁祝文化在舒城》。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序一(作者:碧宇)
  
  
  序二
  为陈泽诗集序
  
  宋志发
  
  陈泽诗友为人质朴,初谋面,若荆山之石,难测其怀袖美玉,然而,如许玲珑婉秀的诗句却自他的笔端流泻出来。
  诗歌是语言艺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诗歌境界的高低,决定于诗人自身艺术的洞察力。也即诗人的境界决定其诗的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陈泽的诗不能说是上乘的最高境界,但也不乏佳篇名句。
  读陈泽的诗集,时而觉得一个天真的男孩向你述说童年的故事;时而觉得一个青春萌动的小伙在对你私语羞涩的初恋情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时而又感觉是一位关爱社会民生,关爱自然生态的志士仁人在向你呐喊……读着读着,仿佛有一位忧思百结、唯美求真,而又愤世嫉恶、情感真挚的血性诗人,从诗集的字里行间,从每一个跳动的音符与韵律中向你走来……
  其记忆童年的诗,童趣盎然,烂漫天真。如:“躲在青石条和鹅卵石铺就的/迷宫似的巷子里/一个竹马,露出了马脚/‘你被逮着了!’/……/冰激凌听着听着/就融化了一地”(《月亮之下》)。如:“跟小河里快乐的小鱼戏耍/追逐身着彩衣的蝴蝶/期待每一个夜晚的降临/寻找森林里会讲话的老树/捕捉阳光下,潮湿的影子/与月亮和星星探讨/十万个为什么”(《请把我邮寄回快乐的童年》)。
  其写故园景色的诗,恬淡而静谧悠远。如:“油菜花跳着整齐的舞步/杨树伸出粗壮的长臂/蒲公英的头上扎着小红花/梨花的眼眸依然楚楚动人/小鸟新换的衣裳似乎在向我炫耀”。如:“一群鸭子的后代在水中/观察,大黄狗异常的咳嗽声/小花猫警惕地打量着不速之客/我伸出双手/抚摸天空熟悉的面颊/尽情呼吸,泥土中湿润的/乳名”(《回乡》)。
  其写爱情的诗,清亮朦胧,如白酒勾兑红酒,爱意深深。如“那个月夜/一帮女孩,躲藏/一帮男孩,搜寻/一个男孩寻到一个女孩/那个女孩就在男孩的脑海里/建了一所房子”(《那个月夜》)。如:“为了采摘一个果实圆润的秋/我默默地蛰伏了风雪交加的冬/接下来,我将用/火焰般的唇/启发冉冉升起的春/燃烧波澜辽阔的夏”(《火焰般的唇》)。
  他对人间世界灾难的忧患意识这样写道:“春天,被寒冬/挤得踉踉跄跄/清瘦的小鸟焦急地寻找着/虫儿的踪迹/货架上的蔬菜/爬过鱼肉头顶/欢呼。欢呼声中夹杂着/墨西哥湾油污/冰岛火山灰/萎缩的冰川雪山/卷起的厄尔尼诺/哥本哈根争吵/无力拯救太空家族中这个/脏兮兮的孩子”(《地球》)。如:“雪雨,拽着冬天不肯放手/会议还要开多久?/你从桃花的蕊苞上跨过/光着饥渴的膀子,听/犯错”(《这个春天•江淮》)。如:“干旱,犟牛一样的性子/马拉松要跑几个月?/草木和鱼虾干瘪的手/没有接到春天签发的/绿卡”(《这个春天•西南》)。以及一首简短的《食客》:“三五成群/为龙虎的尸体/下葬/醉醺醺的墓碑/兴高采烈”把饕餮的嘴脸勾画的淋漓尽致。
  诗歌通感,是诗人的一种艺术感觉、审美感觉,具有超越和变异性。利用通感将诗歌单一的、不够丰满的意象,转换成多重层面、多角度的复合意象效果,进而使诗歌意象新奇、独特,意蕴深邃,并具有立体感和朦胧之美。这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陈泽的诗利用通感,将诗歌由外而内,由客观印象转入内心揭示。如“走出那座青涩的桃园/时间,就举起了锋利的刃/将天空和大地切割成碎片/丢在大海上。散落的岛屿/像一只只随波逐流的风帆/时而安静/时而汹涌”(《桃花殇》),因此,诗的意象便更加鲜明隽永。可见,诗歌创作,是以视觉为核心,调动人心灵的多重感觉,而达到沟通、拓展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另外,陈泽在诗的比兴方面也用得恰到好处,如:“吉祥鸟衔来一朵朵红棉花/垒起/一座座美丽的巢”(《星星絮语》)。再如夸饰:“赤裸着身体睡在海床上/我准备就寝时”(《蓝》)。其手法与炼句都很新颖。
  新体诗与格律诗词,同属于诗歌范畴。诗歌之新,不在于形式,作为诗人,无论是用新体诗或格律诗、词形式创作诗歌作品,都应该从“新”字上去挖掘新的思想、开创新的境界、发展新的语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诗歌园地才会花繁叶茂,诗歌女神方能青春永驻,魅力四射。
  当然,陈泽的诗也有个别地方语言不够凝炼、意象比较晦涩、不够明晰,但瑕不掩瑜。我想,陈泽一定会努力创作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诗歌作品。
  诗人是涅槃的凤凰,是照亮暗夜的流星,没有敢于燃烧自我的精神是写不出好诗的。最后,将我的一首七绝送给献身诗歌祭坛的所有诗人,也作为这篇序言的结语。
  九天崩石坠无涯,撕破夜空喷血花。
  燃尽发肤存铁骨,劫灰星火散千家。(《陨石》)
  2012年8月27日完稿
  
  本文作者宋志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六安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龙舒诗词学会会长、周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爱好书法绘画和文学。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有《风流大度话周郎》、《梁祝文化在舒城》。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