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闲话“接地气”

闲话“接地气”



“接地气”一说,成了时下非常时髦的一种表达;文艺影视,文化思想,民风民俗等,似乎只要拉扯上这三个字,好像立马就多了另外的内涵,就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就能够抓住人们的思想。

接地气这种说法,本是民间用语,指的是大地里的力量,大地的气息;古人说,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有春暖花开,才会出现生机蓬勃的状态;接地气就是要挨着地面,才能接收大地之气,顺乎人理,接其自然;这本是自然界四季运行中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必刻意做作,也用不着牵强附会,无论男女老幼,显贵村夫,只要两只脚往土地上一站,就能够接收到从地心里传递而来的生命气息,就能够感觉到光阴的绵邈和生命的浩瀚,身心肺腑,如何不畅快!

本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现如今倒让不少文化学者、影视传媒喋喋不休呢?这不得不从若干的社会状况、文化现象等诸多因素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且,离本色的生活,渐行渐远;文化和修养,也在多元化的冲击下,渐渐偏离了本源,一些稀奇古怪的思想和行为,逐渐滋生,并渐渐割据一方土壤,渐渐坐大,与根本的文化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形成不小的冲突,生活中的多选择性,又在无形中,左右人们的思想,加剧这样的距离,所形成的文化色彩,虽然斑斓诱人,未必都是健康向上;影视传媒又在无形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人们的文化思想、生化观念,与过去的传统,中规中矩,形成强烈的反差,许多的社会现象,不能用简单的非黑即白式的论断来判定,但正由于这些状况的存在,影响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

现实生活中,很大的一群人,从主观上把自己和普通民众阶层分割开来,认定他们是优越于大众化的一群,脱离普通人的情感思想,脱离普通的生活趣味,在自己构筑的生活圈子里,左右逢源,潇潇洒洒,无形之中,把自己对立与普通大众,而且总是一厢情愿为自己的圈子冠名为“主流社会”,与普通的社会人群自动隔绝,还洋洋得意;殊不知,他们的一日三餐,一样少不得五谷杂粮,生活起居,一样缺少不得平凡的社会。

正是由于这些人的脱离民众、脱离实际,才造成文化的断层、思想的颠覆、价值取向的背离,也正是因为这些传统意识形态,受到不应有的挑战和诽谤,才助长了当下芜杂的社会风气。当传统的美德,得不到继承、弘扬,甚至被质疑,被非议,这个社会,还能一如既往的健康和积极向上?这个社会的肌体,还能够抵挡得住众多病毒的侵蚀?这个社会的是非观念、善恶举措,还能经受得住无端的诱惑和蛊毒?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脱离民众,脱离生他养他的土地。现在把“接地气”一说,重新纳入日常言论,说白了,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尤其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不要忘记要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用自己切实的行动,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不能因为有了财富和地位,就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做事做人,都不是浮于表面,而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深入人心,遵循自然规律,不盲目,不焦躁。想具备这样的思想,无论为官为民,无论做何种工作,都离不来根本,离不开本色。

接地气,就是不离弃根本,有了根,才会有枝繁叶茂,气韵万千;不丢失本色,才会思想康健,积极向上。
接地气是“从上面来的人”的说法。我本是地气,就不用接了。

接地气,就是不离弃根本,有了根,才会有枝繁叶茂,气韵万千;不丢失本色,才会思想康健,积极向上。

本文是一篇很好的杂文,观点明确,说理形象,对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加红推荐阅读
[quote]接地气是“从上面来的人”的说法。我本是地气,就不用接了。

接地气,就是不离弃根本,有了根,才会有枝繁叶茂,气韵万千;不丢失本色,才会思想康健,积极向上。

本文是一篇很好的杂文,观点明确,说理形象, ...
[size=2][color=#999999]刘光荣 发表于 2012-7-10 21:24[/color]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60496&ptid=26204]http://dbssk.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呵呵,刘版风趣;我倒是认为,如我等喜欢写几个字的人,还是要让地气通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