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震撼人心的诗歌“危言”

震撼人心的诗歌“危言”

——读陈原的诗论

  刘再复


    偶尔读了陈原的《诗人已经变成了诗歌的敌人》,心中一震。立即给女儿剑梅说,陈原的诗论可用“震聋发瞶”和“空谷足空”这些最好的词语来评述,不能不读。
我与陈原素昧平生,只知道他是一个年青诗人。我仅读了他的《河流》,《空中的花圃》,觉得其诗歌感觉、意象都很新鲜,写得很好。一个诗人说诗人是诗歌的敌人,这是怎么回事?这是自我否定还是自我拯救?是自我贬抑还是自我呼唤?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敢肯定,这是真诗人的自鸣天籁。唯拥有天真天籁的诗人,才能说这种大真话。
    鲁迅在七、八十年前就写过《诗歌之敌》一文,他把数学、理念、宫廷等外部客体视为诗歌之敌,但没有道破诗人主体才是诗歌最大的敌人。如果诗人发生变质,变成“国贼禄鬼 ”(红楼梦语)、名利之徒、政治工具,变成权力的号筒、市场的筹码、敛财的器械、功名的俘虏、欲望的人质、潮流的载体、世俗的包装、暴力的同谋、语言的弄臣、机器的附件、广告的奴隶等等。那么,他的确就是诗歌的敌人。
    可悲的是当代诗人普遍变质。不能说每个诗人都变质,但相当多的诗人共同发生一个现象,即“功夫在诗外”,把精力放在诗外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功名追逐之中。在中国,许多诗人作家,发表一些作品之后便不再是“文学中人”,而是“文坛中人”,把文坛看得比文学重要,把文坛中的“世俗角色”看得比文学中的“本真心灵”更为重要。因为世俗角色可以带来汽车、房子、地位等世俗利益,而本真心灵则什么也没有。前年春节我在香港“作联”的年度聚会上发表了一个讲话,说我们现在应当重构象牙之塔而面壁十年地潜心写作,但是,要实现这一点需要诗人作家两个主观条件:一是要耐得住清贫,二是要耐得住寂寞。可是,当下的诗人作家有几个耐得住清贫与寂寞呢?因为耐不住,就去从政“上楼”,就去经商“下海”,就去揭杆“造反”,就去谋取桂冠,其结果是诗人变成“潮流中人”、“风气中人”。当今世界是俗气的潮流覆盖一切,一旦成为潮流风气中人,怎能还会发出心灵的芳香?
    流亡到美国的俄罗斯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布洛斯基,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诗歌天然与帝国对立”。一九八八年我到瑞典时布洛斯基诗集的瑞典译者,亲自送了一部他翻译的诗集给我。尽管我读不懂瑞典文,但是每当我的手指触摸到封面上布洛斯基的名字时,就会想起他的这句话。二十多年来,我因此一直记住,诗人最灿烂的是他们的心灵,最值得骄傲的是他永远拥有天真天籁。布洛斯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所说的帝国,不是政治话语,而是说,诗人的心灵天然地超功利与超集团,天然地远离权力帝国、财富帝国、功名帝国。如果诗人向往这些帝国,刻意靠近这些帝国,那么他便是另一种意义的“帝国主义者”,他就不仅不是诗人,而且是诗国的敌人。
    当代诗歌(包括中国和全世界)正在走向衰落,至少可以说,诗的影响愈来愈小,几近灭亡,这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事实。诗歌曾经辉煌过。人类文学的起点是诗,人类文学的高峰也是诗。但二十世纪的诗歌成就远不如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中幸而还出现了艾略特这样的诗人)到了今天,诗歌更属强弩之末。所以会出现诗歌式微的现象,有许多原因,而就诗歌艺术主体而言,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诗人们普遍缺少思想,从而未能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作出诗的回应;二是诗人们普遍庸俗化,从而未能超越世俗功利的诱惑。陈原及时地为诗人敲下警钟,是从“反向”犀利地指出了诗人的时代病症。言下之意是说,一个对人间困境麻木而对世俗功名则格外兴趣的人,只能是诗歌的敌人。
    陈原很了不起,他竟然能说出“无限是宇宙的深度,也是心灵的深度”这种话。诗歌之敌永远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诗歌?什么是人?数千年来,思想者们做出了各种定义,那么我们也可试作一点定义。关于人,有的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有的说是“历史的存在”(李泽厚),而我则说,人是“双元宇宙的合璧”,尤其是诗人。诗人既面对无限浩瀚、布满星辰的无边外宇宙,同时又面对自己心胸内部的布满情思的无边内宇宙。他们面对的绝不是渺小的、过眼烟云的功名、权力、财富。可是,当代诗人正在丢失双元宇宙的深广度。陈原以真诗人的敏感发现这种失落,所以他感慨以至于激愤,从而发出片面而深刻的诗歌真理!
    从脉管里面流出来的都是血,从竹管里倒出来的都是水。(鲁迅语)诗歌要写得好,首先还是诗人应当像个诗人。聂绀弩先生生前曾对我说,要当诗人,应先做人诗。唯有人的精彩,才有诗的精彩。这也是陈原诗论对我的启迪。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美国马里兰


《诗人已经变成了诗歌的敌人》链接: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eb6b0102e1is.html?tj=1[/url]



收藏0 分享0 支持0 反对0  
回复 引用  举报 返回顶部
.
  

林海雪狐 发短消息林海雪狐 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2012-2-8 最后登录2012-5-15 阅读权限50 积分855 精华1 帖子276 .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8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 积分  沙发
发表于 5 秒前 |只看该作者 怎么挽救诗歌呢 怎么挽救“诗人”呢?难吧?


回复 引用 编辑
返回顶部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返回列表
力求心安理得 自由自在
是诗人们普遍缺少思想,从而未能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作出诗的回应;二是诗人们普遍庸俗化,从而未能超越世俗功利的诱惑。陈原及时地为诗人敲下警钟,是从“反向”犀利地指出了诗人的时代病症。言下之意是说,一个对人间困境麻木而对世俗功名则格外兴趣的人,只能是诗歌的敌人。

赞成!赞赏!
[b] [url=http://dbssk.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9620&ptid=23495]2#[/url] [i]逝水微澜[/i] [/b]


微澜你好,你没觉得吗?现在是诗是诗,生活是生活,是几乎就是技巧了。。一片歌舞升平  憋屈的是我们国人的心情感受,我每天看《环球视线》,真憋屈。
力求心安理得 自由自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