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读书》第三期访谈

《读书》第三期访谈
口播头:
快乐生活、快乐读书。各位好,我是**,欢迎收看名家谈读书。在今天节目的开始我想先和观众朋友们来欣赏一首诗歌
1       
飞向天空/我的生命就是绿色的了/我的幸福就是绿色的了/我的飞翔和姿态/带着绿色的香味
2
请不要漠视我的绿色/请不要离我太远/不要让绿色的河流/感染病毒/哪怕一次
3
聚集一生的绿/只为一个美丽的传说/请不要诋毁/不要让我的青春早逝/我生命的颜色/还不够绿
4
亲爱的/我就站在月上的那个枝头/用生命的绿对你歌唱/用穷极一生的爱来守护你/如果你凋落/我陪你一起枯萎
5
手捧绿水/我和你一起呼吸/内心的涟漪如苍茫湖面/飓风来时/我们无法躲藏/亲爱的,你是我的生命
6
美丽的故事/从我们这里开始流传/我爱你/这不是诽谤和谣言/生命的绿在燃烧/亲爱的/你是我刚刚起步的事业

在这字里行间似乎跃动着美妙的音符,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绿色诗歌”的诠释。今天我们要访谈的嘉宾正是这首诗歌《绿色书》的作者,同时也是《大别山诗刊》创始人、“绿色诗歌”写作倡导者、女诗人——碧宇。
碧宇:女,《大别山诗刊》创始人,绿色诗歌写作倡导者。七十年代初出生于安徽六安大别山北麓,淠河出山入淮的第一镇的苏埠镇,原名,陶群。有作品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散文诗》《诗参考》《中国文学》等报刊杂志,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中华诗歌精选》《中国最佳网络诗选》《当代短诗精典》等多种选本。曾经与何三坡、远观、沈浩波、于坚、周瑟瑟、丁成、林萧、郑小琼、许多余一起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最有影响力诗人,与小西、方思入、王彩霞、龙扬志、安源、阿凌、刘琼、陈怡霖、段政一起被评选为2009年度“中国十佳诗人”,与安琪、春树、蓝蓝、晓音、赵丽华、舒婷、 翟永明、巫昂、郑小琼一起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十佳女诗人”等称号,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访谈题目:

1我知道碧宇老师不仅仅是《大别山诗刊》创始人、同时也是绿色诗歌写作倡导者,“绿色诗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答:一般来说,绿色是大自然的最美的色彩。在西方文化中,绿色可以象征基督及其复活的形象,象征自由和和平。从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或东方隐逸文学到现代环保意识,绿色文明有其特殊的历史轨迹和美学韵味。对于诗人来说,绿色文明比现代城市高科技文明更富吸引力。谈及绿色诗歌,必须从绿色文化说起:绿色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说。以狭义来说,绿色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以广义而言,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了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生态水利、民生水利,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绿色诗歌,简言之,就是以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再生物为题材,大力灌注生命意识的诗歌。具体来说,绿色诗歌就是一种崇尚生命意识、崇尚人与自然生命活力、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倡导积极的,健康的,蓬勃的,真实的,博爱的、赋有生机的,具有创造性、艺术性、现代性;主张关注时代、自然、人性、民生、草根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整体。

2要想成为一位诗人,特别是一位好诗人,并非易事,我想首先一定是要饱读诗书,之前和碧宇老师也进行过沟通,我感觉您是一位对读书特别勤奋的人,但是小的时候读书的经历还是挺坎坷的,那碧宇老师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读书经历。
答:我出生在丰源湖脚下淠史行总干渠的上游,也是新淠河上游的一个叫朱圩的小村庄里。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庄四周筑有高而厚实的圩堤,圩堤之上生长着四季花草和各种树木,这里原本住着一户姓朱的大户,因此叫朱圩,又因为圩外四面环水,由沙溏、瓦屋溏、蓄塘、码头塘和一条长长的壕沟连缀成环,所以又叫朱家水圩,并因此闻名于百里乡村。在这美丽的小村里,我童年的时代,九岁上学,是正常的事情,十六岁才辍学反而不正常了,那时节和我年岁相当的孩子大概有二三十个,和我同岁的母亲一个一个列出来数过共十一个,但是能够走进初中校门的人在二三十个之中只有聊聊几个,在同岁的十一个伙伴之中,只有我一个,因此我是幸运的,也是优越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贫瘠的读书环境给了我文学的梦想和编书给很多人看的梦想。
由于我的父亲是一位军转干部,在镇上供销社有个很好的职位,所以家境也不是十分困难,过年了,我爸爸会把在单位里看的就报纸带回家,糊天棚或用报纸贴墙,这是我童年唯一能读到的课外读物,那时特别兴奋,正月过完就渴望过年渴望看到这些文字,于是想出书给很多人看的理想就在那时候萌芽了,那时候我也曾经说出来,可是没有人当真,就连我爸爸也没有当真,他或略了着我的理想和欲望,其实那时候他带报纸回来给我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我的需求,因此我就一直希望过年。

记得,十岁的那年暑假,我读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当时我对这个“男儿”非常反感,并认为这是重男轻女的偏见,是对女孩的歧视,于是我奋笔改写了这首:诗《勉学》“三更灯火五更鸡,也是女儿读书时。黑发已知勤学早,白首不悔读书迟。”,虽然整首诗里我只改了“劝”“正”“男”“不”“方”五个字,但诗意却截然不同。从那时起,我就立志从文,长大之后做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索然我上班很早。因为童年的梦想,十八岁那年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供销企业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的学习(记得: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学员共一百四十七人,而考过关的只有五人,其中有我一个;第二次参加考试的学员共八十三人,而考过关的只有两人,其中有我一个。亲戚朋友和同事为我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同时并感到诧异,但是只有我和我的家里人知道,这一切都来自于我的勤奋和努力,我相信“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这个道理,因此我努力工作,刻苦学习。说到刻苦,我还受到过单位领导的公开批评,因为那时候我住在单位里,用电也是单位的,并且又和单位的一个领导住对面,白天他忙,晚上他也忙,到了夜间无论他什么时候回来,都会看到我屋子里的灯亮着,而当他起来的时候,依然会看见亮着的我屋子里的灯,他不明白我的屋子里,为什么老是亮着灯,他对我的屋子里老是亮灯的这种行为感到非常不满,并在一次职工大会上,当众向我提出了批评,指出我有睡觉点灯的不良习惯。听了他的批评,我没有生气,也没有辩解。散会后,我找到他,并告诉他,我没有睡觉点灯的习惯,我是在学习。他没有回答我,走了,但是在以后的晚上,我屋子里的灯依旧会亮到很晚很晚,第二天早上又会很早很早的亮起。直到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我的自学考试成绩取得了优异,他才渐渐明白,为什么我屋子里的灯老是亮着,从此之后他把我树立成一种榜样。)


3虽然说条件很艰苦,但是在你的少年乃至青年时期,读的书还是非常多的,在这些书籍中有哪些对你影响特别深远呢?
文学方面的书籍有:《神曲》、《牛虻》、《十日谈》《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鲁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琼斯》《红与黑》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小仲马《茶花女》泰戈尔《吉檀迦利》、尼.阿.奥斯托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莫里哀的《伪君子》、斯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霍桑《红字》
果戈里的《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契诃夫《套中人》、高尔基的《母亲》等


中国古代诗人中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陶渊明、孟浩然等诗人,我喜欢他们诗歌的朴素、自然,那些朴素的诗句,看起来似乎全不费力,然而却包含了高度的匠心,喜欢他们诗歌的简洁和含蓄,钦佩他们讲究通篇浑厚,不去斤斤追求一两句名句的创作作风……

外国诗歌我读过,叶芝、艾略特、波德莱尔、兰波、雨果、瓦莱里、拉马丁、海涅、席勒、普希金、莱蒙托夫、阿赫玛托娃、叶赛宁、惠特曼、狄金森、庞德、聂鲁达等诗人的作品,而对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泰戈尔虽然在诗歌、小说、戏剧都有许多作品,但他还是以诗人著称,被世界上不少国家称为“诗圣”。在印度,他的诗家传户确,传唱不衰。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我的声音因死亡而沉寂时,我的歌仍将在你活泼泼的心中唱着。

中国现当代诗人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诗人应该是我们六安籍诗人金克木先生,说他诗歌对我的影响之深还不如说他的经历对我的影响之深,金先生中学一年级就失学,若论学历不过小学毕业。但是他却是举世罕见的奇才,自学多国语言,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他曾仅靠一部词典,一本凯撒的《高卢战纪》,就学会了非常复杂的拉丁文。他的日语也很不错。金先生学贯东西,知兼古今,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自己在生前也自称是“杂家”。他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虽不能与当代令人景仰的一代文化大师相比,但是作为论学历也不过小学毕业,在中学二年级就失学的我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我想金先生在这方面对我的影响之深,不用我表白,你也会感受到这股神奇的影响力在我身上的充分发挥。


4目前碧宇老师会经常读哪些书籍呢?
当然是诗歌书籍,因为想做好诗歌编刊,所以我必须深入了解并学习的欣赏和鉴赏,只有这样我才能办好大别山诗刊,为中国诗刊搬出一份《百花齐放》式的好刊物。  

5您是一位诗人,所以我们今天也特别想聊一聊对于诗歌的阅读和欣赏。很多普通读者会觉得对于诗歌的赏析很难,那么对于诗歌的阅读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方法呢?

首先要阅读诗歌,然后是了解诗歌,懂得诗歌,最后要热爱诗歌。今天我带了一些大别山失群作者的诗歌作品,这是;

6碧宇老师的读书经历对于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应该说是特别有教育意义的。那么对于现阶段的读书环境和读书现状是怎么看的?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朋友有没有特别想说的呢?

现在的读书环境比我童年时期的读书环境要好的多,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我上班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五块钱,社会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人类的最底需求是生理需求,就是吃喝穿住的需求,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那个吃饭穿住都成为问题的年代,读书当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不同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读书的条件都充裕了,读书的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学习是终身的事情,读书也是终身的事情,过去,我们到亲戚朋友家去喝乔迁喜酒时 ,我们只关注卧室,餐厅,客厅。厨房、卫生间,却不关注有没有书房,在那时人们的意识里,一切都是经济,一切向钱看,淡化了读书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不同了,若哪位朋友乔迁之喜,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书房,然后才是其他,显然我们的生活已经把休闲读书放在了第一位,今年春天,六安青年的诗人凡默的结婚典礼仪式,就是以高雅的诗歌朗诵和文艺汇演的方式典雅举行的,同时她的结婚典礼也是她个人文集《紫笺上的呼吸》的首发式,还有2011年1月8日,就是前天,皖西日报社文艺周刊部的流冰老师的乔迁典礼也是他小说集《何处是家园》的收发典礼,典礼上我们享受的是高雅的诗歌朗诵和高雅文艺节目,由此可见,读书,写书已经成了六安文明的一种新时尚,所以借此,我想借用前人的句子对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人不可以不学,就像犹鱼之不可以无水”,所以我想告诉广大的青少年朋友,唯上进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唯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


口播尾: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而通过了解碧宇老师的读书经历,我们发现也正是书籍滋养着她的人生,浇灌着她的诗歌创作。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读书汲取书中的养分,吸纳书中的精华,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的富有!好了感谢碧宇老师接受我们的访问,也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这个访谈本身就是对主编的肯定和支持。支持!
  诗歌这只手
  为我打开一扇窗
  可见
  柳暗花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