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62
- 帖子
- 267
- 精华
- 1
- 积分
- 343
- 威望
- 343
- 金钱
- 343
- 在线时间
- 4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4-2
- 最后登录
- 2013-4-14
|
1#
发表于 2012-3-28 18:24
| 只看该作者
黄圣凤
那是2008年夏夏季一个凉爽的日子,碧宇、桑叶儿来到叶集,她们带来了设计个性、装帧精美的《大别山诗刊》第一、二、三、四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份杂志,感觉很有视觉冲击力,掂在手里沉甸甸的。
《大别山诗刊》第一期封面是红色的底子配以人物头像,第二、三、四期封面改成了深沉厚重的黑色加主题照片,可见《大别山诗刊》迅速找到了明确的定位,成长为一份厚重大气、颇具分量的杂志。
《大别山诗刊》就像一台广角摄像机镜头,搜列了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各类诗歌作品。在这里,我熟悉了如祝凤鸣、时红军、陈有才等诗歌名家,结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新锐诗人,也阅读了不少颇具影响的80、90后作者诗作。翻开《大别山诗刊》就像打开一扇扇窗子,清风徐来,快意漾起。
爱读书,也的确读过不少书,大学学的是中国文学专业,骨子里早已经浸满了书香。每遇到一本好书,就像春天喜遇甘霖,夏日欣逢流泉,那种惬意和振奋直达血脉骨髓。枕边多了一份《大别山诗刊》,我的夜晚更加美好。每天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洗净手脸,舒舒服服卧在床头,白日里那些浮而华的东西如潮般退去,赤裸的灵魂走进诗意的世界。这时候,被子软绵绵的,《大别山诗刊》散发着幽幽的墨香,世界安逸美好。一篇篇翻看诗作,就像徜徉在一片诗意的树林,每一根枝条上都挂着诗意的圣果,诗歌阳光般的手掌摩过头顶,仿佛在接受一场洗礼,心境那么熨帖,灵魂如此干净!
这之后,当我更多地了解了《大别山诗刊》的办刊经历,对这份杂志除了爱,更添了一份敬畏!
《大别山诗刊》是个民刊,当下,很多杂志正规军都难以为继,一份民刊能够办起来,并且办得挺热火,办得越来越有人气,越来越有影响,真是不容易,它倾注了主编碧宇女士多少热情和精力!
碧宇,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苏南乡一个叫朱圩的小村庄里。从小经历过许多磨难,而一切磨难从来没有泯灭过她对诗歌的钟情和热爱。她有一个梦想,希望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尘世里,用诗歌给那些疲惫的心灵提供了一块小憩的绿地,希望通过办一份杂志,给许多和她一样立志文学、爱好诗歌的朋友们提供一个理想的家园。心动不如行动,碧宇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大别山诗刊》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起初,社会不认可,家庭不支持,朋友不理解,但这些外来的压力并未挫伤碧宇的锐气和勇气,没有淋湿她意欲飞翔的翅膀,没有打消她坚持办刊下去的愿望和决心。她向自己挑战,向社会挑战,向困难和逆境挑战,终于一步步走来。
现在《大别山诗刊》已经在诗歌圈聚集了一大群诗歌写作者,也拥有了颇具规模的读者群。碧宇提出“绿色诗歌”这个办刊理念,用诗歌关注社会,关怀生命,关心生活,倡导真实、鲜活、亮丽、昂扬向上的透彻的生命态度和诗歌态度,在这种理念下,《大别山诗刊》贴紧时代,与时俱进,走上了健康明朗的发展道路。
《大别山诗刊》是个纯诗歌刊物,2007年创办,每年四期。今年《大别山诗刊》五岁了,五年来,杂志走过了荆棘与鲜花并存的道路,在艰难中长大。与此同时,大别山诗歌论坛也办得红红火火,越来越旺,在同类诗歌论坛中人气排位一直靠前。
《大别山诗刊》伴我们走过了五年,或者换句话说,我们伴《大别山诗刊》走过五年,作者、读者与杂志互相伴随,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快慰。今天说一说与诗刊的缘,心里真是惬意而又舒畅,衷心祝愿《大别山诗刊》越办越好,今后的路越走越宽!
2012、03、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