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我对“立体主义诗观”的看法 江野

[font=宋体]中国新诗百年的历史中,诗歌几经沉浮,在中国诗人无限顽强的延续链条上,得到尽可能的传承、延伸、和语言上的创新。
[/font]
[font=宋体]我个人的中国新诗阅读半径里,我始终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纵观这一时期的诗歌社会位置,诗歌文本所达到的高度,以及诗歌的社会用途,诗艺语言的成熟和多多、北岛、于坚、欧阳江河等一批诗歌语言大师的出现都是当今诗歌和诗人无法比拟的。[/font]
[font=宋体]步入新世纪后的中国诗歌在表象繁荣的背后,更多是病态。浮躁、功利、跟风、模仿、缺乏语言的拓荒精神。诗人们沉迷于技巧临摹生活的文字游戏中,或者在西方诗歌文本中充当“搬运工”的角色,而导致大师的缺席。[/font]
[font=宋体]为中国诗歌寻求[/font]更适合新时期发展的路经是每一位当下诗人都应该背负的责任。文学变革的进程上,所有对写作的命名和定义都会成为文学发展的束缚和禁锢。[font=ˎ̥]追求的具体价值有变,但追求社会和个人价值这一点并没有变。[/font]
[font=ˎ̥]在多元化的诗歌广义视角范围之中,我认为“立体主义”写作应当具备拓展“高度”“宽度”“厚度”的诗学放射意义。立体主义应当囊括“[/font]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语言形式变革,既而使诗歌写作具体到个人,破除相互影响的扭曲写作状态。“立体主义”应该扩张到诗人、诗歌、社会、生活等包容性的大立方体上,或者我们可以把宇宙想象成是一个立方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作为引导中国诗歌健康发展的“主义”我们应当超越这个主义,进而遗忘这个主义。[color=#2a2a2a][font=ˎ̥]什么东西一加上[/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主义[/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就变成了某一种可解释性的、成体系的东西,我说的不是[/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主义[/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我说的是[/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神秘[/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甚至连神秘都不是。而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和那样一种东西相通。在这个基础上:[/font][/color]
[color=#2a2a2a][font=ˎ̥]我认为,天下任何一首好诗都是由“高度”“宽度”“厚度”组成的立方体。[/font][/color]
[color=#2a2a2a][font=ˎ̥]高度[/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font][/color][color=#2a2a2a][font=ˎ̥]应当是一种终极精神信仰的生命高度描绘,脱离低俗,应当是自“外部”介入尘世的高贵描述,给人们以精神上的“贵族”享受。既而达到诗歌艺术性的终极目的。[/font][/color]
[color=#2a2a2a][font=ˎ̥]在[/font][/color]荷尔德林死后一百年的精神高度打捞中,我们的“立体主义”应该将时代的“高度”放置于真正的诗歌高度上,而不是某一时期的迎合大众的姿态“高度”。
高度的构建意义在“立体主义”宏观性质上,带来的指向是辽阔自由,纯真质朴的纯诗歌艺术,在诗人灵魂压迫生命的瞬间窒息感觉上进行庄严的歌唱。
[b][color=#464646]“[/color][/b][b][color=#464646][font=宋体]宽度[/font][/color][/b][b][color=#464646]”  [/color][/b] [b][color=#464646][font=宋体]诗力场的反射映照能力[/font][/color][/b][color=#464646],是由物象关系的戏剧化有机化组合所展现的一个不可言说性的[/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气场[/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宽度[/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是考察诗人对高度的[/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点[/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拓展成[/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面[/color][color=#464646]”[/color][color=#464646]的布局能力,从而让诗歌真正做到呈现出来,而不是说出来。(鹰之)[/color]
[b][color=#464646]“[/color][/b][b][color=#464646][font=宋体]厚度[/font][/color][/b][b][color=#464646]”[/color][/b][b][color=#464646][font=宋体]就是文字背后那个看不见的[/font][/color][/b][b][color=#464646]“[/color][/b][b][color=#464646][font=宋体]高[/font][/color][/b][b][color=#464646]”[/color][/b][b][color=#464646][font=宋体]和[/font][/color][/b][b][color=#464646]“[/color][/b][b][color=#464646][font=宋体]宽[/font][/color][/b][b][color=#464646]”[/color][/b][b][color=#464646][font=宋体](鹰之)[/font][/color][/b]
诗歌的高度、宽度、厚度关键看诗人自己!我想在这浮躁的社会必须有一颗拔俗的灵魂,有一份淡定的情怀,当然也要有丰厚的生活积淀和文化积淀。问好
[quote]诗歌的高度、宽度、厚度关键看诗人自己!我想在这浮躁的社会必须有一颗拔俗的灵魂,有一份淡定的情怀,当然也要有丰厚的生活积淀和文化积淀。问好
[size=2][color=#999999]溪边芳草 发表于 2011-3-13 22:04[/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3081&ptid=1837]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同意溪边先生的诠释。
高度,应当是一种终极精神信仰的生命高度描绘,脱离低俗,应当是自“外部”介入尘世的高贵描述,给人们以精神上的“贵族”享受。既而达到诗歌艺术性的终极目的。
欢迎继续!
“厚度”就是文字背后那个看不见的“高”和“宽”(鹰之)
很是赞同!诗人不应只是在意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应关注诗歌的社会意义,这样作品才能拥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问好!
立体主义不仅仅指诗歌的高度、宽度、厚度,这种宽泛的东西。而是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化地对诗歌境界的扩展。浅见!
我对“立体主义诗观”的看法------赞赏!-----------问候 江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