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长的,大家笑笑:《十方,十方》(一、二)贺新坛
[b]《十方,十方》(一)[/b]
[table][tr][td][table][tr][td][b][size=2]一、◎三十里黄沙
[/size][/b][size=2][font=楷体_gb2312]副歌:三千金甲唱着歌谣赴死,三千鸟雀
离了家园,三千白发生长于悬垂的大地,三千
头牛,扎进了大海,再没有回来。
[/font]
1。
王漫步在沉沉的宫殿,末世的气息
如灯笼里暗淡的光影,隐隐发散
革命者的旗帜插上了高岗。遍地饿殍、浮尸
枪炮声隆隆。
潜伏于时代心脏里的暴民,有着深厚的仇恨
万千黔首汇聚在大野
沉默的力量,如一束光
照耀了创痍的祖国。
谁打马而来,在无比长的距离
悄然审视和打量,王朝破烂的红肚兜
桃花零落,于泥土里重复生长的梦
那些油腻的瓦罐和陶器
幽暗的光泽里,浮现出魔鬼的面容
一个修史之人,纠正了一个论断。
三千里黄沙之下,埋了忠骨,亦埋了
杀死人自己的,符咒。
2。
史学家再一次陷入了历史与现实的真空状态
他与古人的博弈,染上了一层
悲怆的夕阳。其中关于战争的想象
被一再重复于笔端。
譬如这一场末世的颠覆
有着诸多的不可能和不确定
而运行的历史自有其命定的轨道
史学家陷入无边的虚妄
在真实与虚假的各类信息里
找不出解开的麻线头。
传说里一名将军骑白马急驰
手里的长枪饱饮了鲜血
在阳光里显得饱满而圆润。
凶器从来都与呼吸有着相一致的节律
成了将军随身的一个器官。
长河注满士兵的尸首
巫师在高山之颠,迎风抖动蟒袍
口中的祷词,重复了好多遍。
史学家回到现实中来,对
黄沙下埋骨的考察,失去了线索。
3。
菜场里喧闹声如煮开的沸水
失陷于俗世生活的史学家,脸上的苍白
证明了他的主食,缺少鱼肉
一切譬喻的成立
有如一张纸上的图纹,暗含了
很多隐秘的符号。
作为历史的复制者,在考察中
需保持宁静致远的恭敬。这与喧嚣的菜市场
多么格格不入。其间还要越过
当下的陷阱,具有长跑运动员的坚韧素质。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趋之若骛的
世人已不再关心黄沙下
那些陈旧的痕迹。这注定了史学家
必须在寂寞中,完成一次
诗意的叛逃,给世人捧出
烙印上时代特征的合理解释
满足他们无限制的猎奇心理。
史学家抬头望天,看见高悬在学术头顶上
那些迷雾中,蛛网般交叉的路。
[/size][b][size=2]二、◎尘土飞扬
[/size][/b][size=2][font=楷体_gb2312]副歌:大路上走来一群人,走来一群万恶的混蛋
他们不知道是哪儿的人,他们似乎很悲伤
他们急步走着,像是被胁迫着去赴死[/font]
[font=宋体]4。[/font]
[font=宋体]王还未及分辨季节的鬼脸,春天就已来临。[/font]
[font=宋体]臣工们大多虚妄,且怀了虎狼之心[/font]
[font=宋体]对于一座江山的觊觎[/font]
[font=宋体]他们有着花样繁多的计谋。[/font]
[font=宋体]征远的大将军不在朝堂[/font]
[font=宋体]这使王的指令失却了武力的护佑[/font]
[font=宋体]许多事情摇摆不定,把握不住。[/font]
[font=宋体]譬如南方大旱,饥民遍野[/font]
[font=宋体]派出去的钦差,又收了一房小妾[/font]
[font=宋体]沉湎于南方的软语里,兀自不知今昔何昔[/font]
[font=宋体]而王鞭长莫及。史官一再催促纪年里的大事[/font]
[font=宋体]须有一个着落,定个调子。[/font]
[font=宋体]王无奈,叹纲常不举,意识形态涣散[/font]
[font=宋体]上层的建筑,出现了裂痕。[/font]
[font=宋体]后现代的历史观,把人性植入其中[/font]
[font=宋体]史学家感觉,把控不住的轨道,又偏离了。[/font]
5。
对面住着的小公务员,不知何事又与妻子
争吵。于体制里,苟延残喘之人
双手握不住,昭示命运的圣旨。
他每天深夜才回家,沉重的脚步
将整幢楼布满了挣扎的烟尘。
他的小妻子,脸色红晕,看起来很健康
却有着令人揪心的肺气肿。
他们不关心历史,不关心那个王
如何掷出了一个朝代的生死签
小公务员又一次猎杀了自己
将罩在脸上的面纱,撕下来
“哦,我必须在准则里,获得爬格子的
机会。与对手周旋,将脸裸露
呈现给命运的审判者!”
他带领妻子在黄昏穿过庞大的广场
与史学家对视。而他不知
史学家就住在他的对门,在门孔里
窥视了他们很久
6。
时代呈现出了它狰狞的面孔
在温和的蜜语中,有着突起的峰峦
雾气总是散不尽。有人离乡
揣着一把故乡的稻谷,难以喂饱良知上
大群遮蔽季节的乌鸦。
梦幻的英雄已经被软语融化
躺在时代的陈列馆
供人观瞻。这个表演和复制的年代
作为小公务员与史学家
同样面对着,生存的困境。
喧闹的大街上,成群的流浪汉
操着不同方言,讨论一个王朝的结局
以及从正史里散佚出的,关于文明进程的猜想。
人们进化了身体的感知能力
于无形鞭子的催促下,骤然快速起来
哦,他们溅起了漫天尘土
从最隐秘的故乡出发,以控制不住的绝望
冲向命运莫测的深渊。
有人趁着浑水摸鱼,有人于火中
取出栗子。
7。
泼皮牛二,并未死在杨志之手
他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来到欲望弥漫的市井
重操旧业。
顾主是在夕阳落下之时
来到他租住的小屋
借着幽暗灯光,来人取下面罩
露出一块铁板样的脸。酬金
用美金还是人民币
牛二一时拿不定主意
作为猎物的地产大亨、此刻正在
寻欢作乐
在时代美人的小腹画下了一树梅花
他在糜烂的生活里,寻找到
财富聚集与之相对应的胃
牛二拿着他的照片,迅速消失在
虚拟的城市夜色里。
8。
史学家面对横空而出的众多牛二束手无策
野史里的主角,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方能确定下来。而关于正史
是另一个领域的事儿。
在坊间寻找一些历史的线索
得以还原历史面目,是史学家毕生追求的
学术观。价值判断必须退场
用白描的小说语言来描述革命
是否能更为接近真相?
史学家在泡面里发现了历史的隐秘轨迹
牛二必不可少。
[/size][size=2][b]三、◎耕种
[/b][font=楷体_gb2312]副歌:云雀的声音来自空旷的原野。扶犁的老男人[/font]
[font=楷体_gb2312]心中孕育了伟大的爱情。土地里生长了叛逆者[/font]
[font=楷体_gb2312]他们的旗帜里有麦穗和镰刀。[/font]
[font=宋体]9。[/font]
[font=宋体]王对于两淮的盐税抱有成见[/font]
[font=宋体]时值西北战事吃紧,国库空虚。[/font]
[font=宋体]而中原的麦子却遇到了一个丰收之年[/font]
[font=宋体]这对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font]
[font=宋体]多少是个安慰。[/font]
[font=宋体]王发下谕令,要去征收盐税的钦差[/font]
[font=宋体]于黎明前动身。两淮乃富饶之地[/font]
[font=宋体]也是温柔乡,须得一名清正之官员[/font]
[font=宋体]才能扭转此种尴尬局面。[/font]
[font=宋体]王深知,朝堂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font]
[font=宋体]有如一早弥漫的浓雾,笼罩在江山的上空[/font]
[font=宋体]这些油滑的蛀虫,已经到了该下决心[/font]
[font=宋体]进行清理的时候了。[/font]
[font=宋体]中原的某巡抚报来喜讯。某村麦子[/font]
[font=宋体]亩产万斤,这是祥瑞之兆。[/font]
[font=宋体]有大鸟从养心殿飞过,拉下了白色的屎丸[/font]
[font=宋体]这让史学家忧心忡忡。[/font]
10。
作为21世纪的新型农民,老村长
购买了农耕具,皇粮国税减免过后
日子的确好过多了。而矛盾依然存在。
这些隐形的痛有如一把烧红的烙铁
在给村庄施以酷刑。村庄的利益如一座高山
压在他的身上,他必须带头解决问题
眼看年关将近,天气越发冷了。
这多年的旧帐,又从这空阔的冷中
翻结出了冰渣。
上访之路在面前,摆得越来越长了
甚至长到看不见尽头,政治的事儿仿佛一个旋涡
搅得人头晕。
谁也没想到,滚滚的车轮送走了老村长
血和雪彼此缠绕,打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村庄们全部起身,高声抗议——拒绝轮子!
11。
小公务员带领妻子来到人民医院
来苏水浓烈,沉闷的空气让一切看似变了形。
蔬菜又涨价了,生猪市场比往年冷落一点。
小民顾着一日三餐,求个温饱
史学家连续吃了两天泡面,脸上稍有浮肿
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立中
他难以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怀念村庄前头的小池塘
童年时候,扎着马尾巴辫子的小姑娘
现在已经长出了圆滚滚的腰
作为时光雕刻出的伪劣艺术品
他们各自活在自己的相框里
表情时而阴郁,时而晴朗。
史学家的胃溃疡再次发作,这个被食物
破坏了的皮囊,气孔里弥漫着
腐烂的物质。这多像人们时刻在
精心维护的大厦
——上层建筑的街道里,释放出的超标尾气
史学家与小公务员再次邂逅
他们在彼此的脸上,发现了属于村庄的
乡愁。
12。
粮食的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官员在台上侃侃而谈
扶犁的老男人有风湿关节通
至今他还没做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而粮食就是他的妻子
他的爱情,他的黑色的咏叹曲。
他已经被时代甩在了后面,守着村庄
一盏孤寂的油灯,
继续进行自己的耕种事业
今年的二亩水稻
实现了预期中的增产,那些金黄的稻谷
有着女人的奶香味,他想
他很幸福,在众多奶子当中
继续微系着生存的裤带。物价调控
并不影响颗粒归仓的喜悦
那些岁月的酒精,制造了幻觉
他屈从于一只无形的大手
这出于本能,出于生存的需要。
官员报告,物价调控已实现预期目标
13。
一群手持锄头的暴民,敲碎了洲衙老爷的头
饥饿是无声的号角,更多的人
加入到暴乱的队伍,
历史再次还原了某些真理
动荡的年代,适者生存
当所有工具变成武器,每一步
都会有鲜血淹没脚窝
这些非常时刻的鲜花,是对
生存之战的礼赞。
每一次起义的号角吹响,都预示了一个
时代的完结。史学家对此
很是无奈,这些轮回般的谜语
丝毫没有满足人好奇的心理
史学家躲在历史与现实的缝隙里
对真相的偷窥
使他养成了斜视的习惯,并渐渐
转化成对真相的模糊曲解,他在一粒麦子里
看到一个庞大的祖国,正拖着臃肿的身躯
艰难爬行。
[/size][/td][/tr][/table][/td][/tr][/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