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荣 发表于 2014-6-25 13:20

(诗探索推荐之二)口语写作:多维空间——评高山松的组诗《明月是灵魂的探照灯》

    口语写作:多维空间——评高山松的组诗《明月是灵魂的探照灯》http://dbssk.xlkf.cn/thread-15369-1-1.html
      文/胡德清
       诗歌流派众多,每种流派都有其写作的至高点和饱和度,饱和度在此并非指某种流派诗歌在一定情况下停滞,而是指游离在一定空间内的词不得外延。好比一个多维空间,不能无故多出一笔或者一面。而在这种多维空间里面用最少的语言使得其饱和,看似空也实似饱和。无论是“意象诗”、“学院体”、“玄思体”,还是“口语体”都逃脱不了这层关系。


         口语写作并非“简单、平面、线性、单维地就口语写口语”的肤浅写法,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诗作最多只能算是打油诗。口语写作也是由众多元素相互映衬组成,也就是诗人以一种日常化的口语,以期获得一种轻松鲜活的表达力。提到口语写作,五四初期的白话诗不得不提,在那个时期,大多都是大白话,有话无“诗”,口语写作在新诗创作年代依然占据一席之地,时代进步了,可口语写作的状态并未提升多少。依然有大多数停留在五四期。当下,许多标榜自诩的“口语派”写作者,依然停留在粗鄙乃至粗俗的口语,不是说这些不能入诗,既然要入诗就得让它入的合情合理,让它入的有名有份。而非靠各种粗俗乃至下流的字眼来博取怜人的眼球。


         高山松的诗歌我读了一些,大多属于口语写作,在他的笔下,口语叙述并非扁平、单维,粗俗的流水账。在他的诗歌里总会时不时地走进一些智性的话语,让人莞尔一笑。在整个诗力场中都充满着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力量。在这种无形的力量中所散发出的诗意依然盎然,让人读后有种绕梁三绝的味道。一首诗歌就是一次前后灵魂的碰撞,最后经过揉搓,就是一次灵魂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我即为诗,诗即为我,诗我合一。在高山松这组《明月是灵魂的探照灯》一诗中,有一种自在的内辨思维时刻运转着;譬如:《中秋明月的寄语》一诗当中:“中秋晚上的那轮圆月,你怎么可以选择//离家出走,没有星星提着灯笼照明//你又能走到哪里,走进皇家围场//……日月注定不能同辉,漫漫长夜包裹//何以突出重围”,整首诗歌的叙述,算得上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而在这环的空隙间所夹杂的思辨内容在最后一句“日月注定不能同辉,漫漫长夜包裹//何以突围”中所凸显出来。以明月自诩,透过丝丝呓语,让诗人对于一些事件的荒谬这一主题的表达,显得更为更为的深刻。接下来的《明月在秋雨中沦陷》,继第一首后,展开了一种更为无奈的主动,这种无奈或许只有在梦境中存在:“秋雨是众神吐下的口水,被秋雨淹没/你将面临灭顶之灾,在秋雨中沦陷/享受秋雨带来的快感,一声惊雷/把我从梦中炸醒/”,世间一切不是我们所能掌控,在不能掌控的情况下,在遇到一些黑暗的时候,有时我们不得不蒙上一件薄纱。《用乌云把明月裹住》这首诗的叙述,可谓智性话语的突然闯入,“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片乌云/把明月裹住,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海角,都不会看到中秋的明月/用明月装饰的梦境,也会被隔在/玉门关之外,月光是催化剂……悄悄漏出去的时候,又岂是一片乌云/能够裹住//”这种自嘲的叙述,在这组诗中虽然对主题的表达有所消极,但也正因为有这首,使得这组诗歌读起来没有那么的累,没有那么的愤慨,最起码在遇到一些不能解的问题时,我们有方法可使。灵魂是种奇妙的东西,是圣洁是肮脏还是其它,我们都无法给其下定义,好人的灵魂只能说它不肮脏,坏人的灵魂只能说他不圣洁,如何评断,根本没有一个尺度。在这种情况下干脆让其“沉到一口古井的底部,沉到/明月照不到的天涯”《明月是灵魂的探照灯》,这种强在的内在思辨一直游荡在这组诗中,矛盾也好,不解也罢,我们“只等桂树扬花,把所有的风花雪月/轻轻扬起,然后由蜜蜂采集/为你酿造出一截,只属于明月清风的/苦乐年华”,《明月与清风缠绵》。


      行而上命题的思考在这组诗诗歌中显端倪,一首好诗歌的创作,不仅要清晰地表达出一个主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升华这主题,使其显得更为深刻。这就好比打造一把兵器,不光要有行,还得有灵。行而上为“道”也,我想这也是诗歌的另一魅力所在吧!

附原作:
   明月是灵魂的探照灯(组诗)


文/高山松

◎中秋明月的寄语

中秋晚上的那轮圆月,你怎么可以选择
离家出走,没有星星提着灯笼照明
你又能走到哪里,走进皇家围场
你终将成为王公的猎物,沦陷
然后殉葬,家乡后院里的那口古井
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依然能够照出
你前世今生的缘分,别担心会有小猴打扰
他们已没有树枝可挂,井边的桂树
早被吴刚砍倒,你一定是受到了
乌云的劫持,那些狙击手都到哪去了
隐藏在城墙垛口的狙击手,放冷箭
是你们惯用的伎俩,难道连一团乌云
你们都打不散吗,难道打散乌云
还真会被人,送上军事法庭
日月注定不能同辉,漫漫长夜包裹
何以突出重围

◎明月在秋雨中沦陷

一轮明月,不小心被秋雨淋湿
那是在所难免,没有人会让你选择
从一而终,谁也不会因此而为你
立一座贞节牌坊,你产下的双胞胎
男孩叫孤独,女孩叫寂寞
都传承了你的衣钵,整天把他们
拥入怀中,满天的星星
都离家出走了,被一颗流星击中
是你的宿命,你的伤势已无药可医
秋雨是众神吐下的口水,被秋雨淹没
你将面临灭顶之灾,在秋雨中沦陷
享受秋雨带来的快感,一声惊雷
把我从梦中炸醒

◎明月是灵魂的探照灯

只有在明月的照射下,你的记忆
才能恢复正常,短路毕竟是暂时的
别躲到桂树底下,树荫也是导体
会把你的影子,同明月的影子
连接到一起,让明月这架探照灯
照不到你的灵魂,你的灵魂多么圣洁
你的灵魂多么隐秘,难怪那轮明月
会掉到井里,难怪李白吟诗饮酒
也会把明月邀上,这盏探照灯
是从两千多年前照过来的,时空的隧道
都可以实现穿越,你的肉体会有多厚
你的灵魂会有多深,沉下去
沉到季节深处,沉到黑夜的最里层
沉到一口古井的底部,沉到
明月照不到的天涯

◎用乌云把明月裹住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片乌云
把明月裹住,无论你是在天涯
还是海角,都不会看到中秋的明月
用明月装饰的梦境,也会被隔在
玉门关之外,月光是催化剂
会把乌云催成白云,披在你的身上
遮挡住流星雨,流星也是利箭
会射断你的愁肠,你最担心的还是
把你的回归之路射断,昨天的天气预报
说明天多云转晴,难道说今天
不是昨天的明天吗,你说时光机
不如沙漏,当月光从指缝间
悄悄漏出去的时候,又岂是一片乌云
能够裹住

◎明月与清风缠绵

真没办法,明月与清风这一对冤家
怎么又缠绵到一起去了,不该派清风
去驱赶乌云,你怎么又在引狼入室
上次派天狗追赶玉兔,结果天狗
把明月也吞下去了,没有月光的晚上
你的梦境比黑夜更黑,在天涯迷失
在海角又岂能找到,扬帆的渡船
扬帆又有何用,清风不再为你鼓帆
月光的河流也已枯竭,搁浅
不是意外,一场蓄谋已久的缱绻
只等桂树扬花,把所有的风花雪月
轻轻扬起,然后由蜜蜂采集
为你酿造出一截,只属于明月清风的
苦乐年华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3 09:43

作者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个诗歌评论还稍欠火候。请光荣兄另外再推荐好吗。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7-3 14:52

赞同高站的提法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7-3 14:53

这算不上诗歌探索 只是个人读后感而已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3 16:55

我倒是觉得这篇留在这里探索也无可非议。百家争鸣嘛。所以把评论里的那篇删干净也就可以了。
既然是争鸣,那我当然也可以说上两句。就是高山松的诗不是谁想评就能评的。主要是你评完了之后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因为文人之间相互切磋一下是常有的事。但一般都喜欢找水平差不多的。一看你都能评高山松的诗了,自然就要进来请教一番。结果发现根子也不会使,棒子也不会使,一点自卫能力也没有。想和你道个歉吧,自己也感觉委屈。弄得大家心里都不舒服,是不是就不好了。

刘光荣 发表于 2014-7-3 23:43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7-3 14:53
这算不上诗歌探索 只是个人读后感而已

读后感也能体现诗歌的探索。古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在读后感的。现今不标明评论,而说是读后感,是一种谦虚的做法,更能体现对诗歌的敬畏之心:handshake

刘光荣 发表于 2014-7-3 23:48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3 09:43
作者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个诗歌评论还稍欠火候。请光荣兄另外再推荐好吗。

不但有感想,还有自己的主见。古人流传下来的诗歌理论和主张,很多都是在读后感里和随想录里。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和探索方式。只是作者比较谦虚,才说读后感。更能体现作者对诗歌虔诚、敬畏之心。不比一些大夜评论家走来一个吓人的题目,故作高深,其实空洞无物。




      行而上命题的思考在这组诗诗歌中显端倪,一首好诗歌的创作,不仅要清晰地表达出一个主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升华这主题,使其显得更为深刻。这就好比打造一把兵器,不光要有行,还得有灵。行而上为“道”也,我想这也是诗歌的另一魅力所在吧!:victory:

很独到的见解

刘光荣 发表于 2014-7-3 23:49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3 16:55
我倒是觉得这篇留在这里探索也无可非议。百家争鸣嘛。所以把评论里的那篇删干净也就可以了。
既然是争鸣, ...



不但有感想,还有自己的主见。古人流传下来的诗歌理论和主张,很多都是在读后感里和随想录里。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和探索方式。只是作者比较谦虚,才说读后感。更能体现作者对诗歌虔诚、敬畏之心。不比一些大夜评论家走来一个吓人的题目,故作高深,其实空洞无物。




      行而上命题的思考在这组诗诗歌中显端倪,一首好诗歌的创作,不仅要清晰地表达出一个主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升华这主题,使其显得更为深刻。这就好比打造一把兵器,不光要有行,还得有灵。行而上为“道”也,我想这也是诗歌的另一魅力所在吧!:victory:

很独到的见解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4 07:17

要我说这个诗评吧,你得评出诗的特点,得评出诗人的特点来。高山松的诗作其实是非常有特点的。别人的诗扔诗堆里,你分不来是谁写的。他的诗扔里面你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就叫一种独特的风格。举个简单的例子,他有些组诗,你看他一首一首地写这写那,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思想,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了表达。所以他的组诗那叫真正的组诗,不是随便拿几首凑够了数就叫组诗。
所以你不得去挖掘他的诗为什么会有独特的风格吗。从他的思维逻辑,从他的写作方式,从他的方法运用等等方面去挖掘。当你把他的诗评透了,诗人的音容笑貌也就出来了。
我就是想说啥也评不出来,你写诗评干啥?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4 08:04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7-3 14:52
赞同高站的提法

谢谢你的理解,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我是这儿的管理员,对评论我的诗歌的文章就上我把关的网刊,似乎对其他人不太公平,也会有以权谋私的嫌疑呵。希望兄弟能够从这方面理解,其实我现在说出来,我自己也会觉得有点矫情。算了,不说了,胡兄对老高的心意老高谨记于心,再次感谢,远握。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4 08:09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3 16:55
我倒是觉得这篇留在这里探索也无可非议。百家争鸣嘛。所以把评论里的那篇删干净也就可以了。
既然是争鸣, ...

朋友,也感谢你的一片心意,但你似乎有些偏激哦。其实诗歌写完后,作者就离场了,对一个作品每一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任何理解都很正常,因为诗歌是多元的,不可能只有一种含义。也希望朋友能够包容,尊重别人的劳动,也尊重别人不同的理解。远握。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4 08:10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4 08:04
谢谢你的理解,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我是这儿的管理员,对评论我的诗歌的文章就上我把关的网刊,似乎对其他 ...

哦,管理员啊
我觉得大别山风景是不错。但该采风采风,该培训也得培训;P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4 08:12

刘光荣 发表于 2014-7-3 23:49
不但有感想,还有自己的主见。古人流传下来的诗歌理论和主张,很多都是在读后感里和随想录里。这是一 ...

兄弟的心意我领了,要不到时咱们再合议一下如何。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4 08:15

本想找个人比划比划。现代诗歌整不过你,古风你又不肯来。我看这次就这么地吧:lol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4 08:35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4 08:15
本想找个人比划比划。现代诗歌整不过你,古风你又不肯来。我看这次就这么地吧

咱们不是还有一共同点吗,那就是散文,你的散文写得不错,我也也写得不差哦:)

貌似我老高又变年轻了呵:)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7-4 09:54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3 16:55
我倒是觉得这篇留在这里探索也无可非议。百家争鸣嘛。所以把评论里的那篇删干净也就可以了。
既然是争鸣, ...

   诗歌,需要读者,写出来就更不怕人家评了,至于你说的那种水平差不多的才能评,那只能说你的思想太过“狭隘”。白居易的诗作,耕夫尚能评断。至于给其他读者造成错觉,那只能说明那个读者没有用自己的心去读这首诗歌,那读着又有何意?虽然我的水平和高站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写写读后感,无可厚非吧?至于你说得弄得大家心里不舒服,那就更是你多想了,因为彼此都不认识,何必为了一些没必要的言论,而闹得自己不舒服。你的精神,我佩服,也很希望看到你对诗歌的见解。希望能够在这里一起进步!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7-4 10:10

曼舞的瞬间 发表于 2014-7-4 07:17
要我说这个诗评吧,你得评出诗的特点,得评出诗人的特点来。高山松的诗作其实是非常有特点的。别人的诗扔诗 ...

组诗的解释很好,若这组诗不是按照你的解释来写的话,这篇读后感也就不存在了。至于诗歌的写作手法及思维逻辑的挖掘,你能挖掘出一个人的思维逻辑吗?

刘光荣 发表于 2014-7-4 10:21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4 08:12
兄弟的心意我领了,要不到时咱们再合议一下如何。

那就合议吧:handshake

碧宇 发表于 2014-7-4 11:34

高山松 发表于 2014-7-3 09:43
作者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个诗歌评论还稍欠火候。请光荣兄另外再推荐好吗。

稍欠火候,这个词用的很好。这也是一种肯定,谁的作品能登峰造极。如果别人说我的作品稍欠火候,我认为,是一种褒奖

碧宇 发表于 2014-7-4 11:36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7-3 14:52
赞同高站的提法

很喜欢你的评,尤其写给我的。因为我喜欢你娓娓道来的叙述语调,和你平易的而中肯的见解。问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诗探索推荐之二)口语写作:多维空间——评高山松的组诗《明月是灵魂的探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