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5|回复: 0
收起左侧

2014年陕西诗坛扫描

[复制链接]

478

主题

1万

回帖

93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7-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缺乏英雄、习惯个体的大环境下诗歌还能走多远
                                              ——2014年陕西诗坛扫描
    当余秀华已经火了大半个中国的时候,我们还谈诗歌,也许有点忸怩作态的嫌疑。2014年的中国诗坛,照旧有卧夫、许立志等追寻海子、顾城等人的脚步,照旧有成千上万首诗歌在网络、官刊、民刊发表,照旧有无数人出版、印刷诗集,青春诗会照旧举行,而似乎可以接近家喻户晓的诗人只有湖北脑瘫的农妇余秀华。近几年火起来的诗人很多,如赵丽华、车延高、颜梅玖、施施然、刘年、杨康、左右、王单单、余幼幼、罗玉珍等等,很可贵的是大家都还在持续发热,与诗为邻,以诗之名(义)过着有诗相伴的诗意生活。
2014年的陕西诗坛,陕西诗人和社会大众的距离拉近了多少?陕西诗人有多少还在坚持潜心创作?陕西诗坛是否还和往年一样平稳?这些才是我所关注的。
    一、缺乏经典、缺乏评判的价值误区
    我想每个年少的诗人都有着一鸣惊人的梦想,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的反复、阅读的局限等因素,一些诗人审美疲劳后就会不断的陈腔滥调、索然无味的以键盘上的输入法为机器,闲置读万卷书的大脑思维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这不是你不努力,也不是你懒惰,而是你不善于总结,不懂得进步。经典的造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意外事件。对于一个诗人来说,除过处女作、成名作之外,有一首经典也就够了。读过阎安的两本诗集,《玩具城》和《整理石头》,仔细回味良久,新诗集中的同名主打作品《整理石头》就可以毫无疑问的成为经典。“我见到过一个整理石头的人/一个人埋身在石头堆里 背对着众人/一个人像公鸡一样 粗喉咙大嗓门/整天对着石头独自嚷嚷。”这是阎安《整理石头》一诗中开头的第一小节,近年来读过的诗中,好诗也不少,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有让人余音绕梁的,但如此般大手笔式的浑厚天然的神秘书写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想这和诗人生活在陕西这片诗歌的沃土上不无关系,这也是其他诗人只能远观无法走近难以达到这种精神高度、思想深度的原因所在。
    二、习惯模仿、习惯踏步的写作状态
    “诗坛不需要维稳”。请记住,这句话是我说的。无聊乏味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谢冕、徐敬亚、陈超、吴思敬、王家新、谢有顺等人的诗评诗论。我认为,以“盘峰论剑”为代表的20世纪末的中国诗坛氛围营造在自胡适白话文运动以来的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是相当可观的。我们的这个时代庆幸没有了“文字狱”,而不幸的是诗坛乃至整体文坛却处处可见范围大小不同的“操作狱”。我们很少有人为一首诗争的脸红,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样不值得,伤和谐,我们更没有人像可爱可敬的伊沙教授一样为一首差点和人打架。我们温顺如羔羊,习惯一呼而就而不是一呼而起,我们喜欢在网上买一本阿多尼斯或辛波斯卡,然后找一下感觉和灵感,就装装世界大师、模仿国际诗坛的经典,喝几杯酒飘飘然自己拜自己为师。大家都知道写作,却很少有人创作。大家都习惯了原地踏步的节奏、春天写花,冬天写雪,今天一首,明天两首,对心灵深处的东西不去挖掘,对物质时代呈现的情感病变和金钱疫情不去讨伐,我恨不能“一语惊醒梦中人”。当一个人对写作和创作的概念都含混不清的时候,我认为他手中的笔也差不多已经成为方仲永的继承人了。当下陕西诗坛最为欠缺的不是优秀的诗人,也不是几十万元的诗歌大奖,而是缺乏一支强有力的评论家队伍。在沈奇、尚飞鹏之后,如今只有孙新峰、王可田等极少数人坚持着诗歌评论,这样辛勤劳动付出的汗水绝对大于诗歌本身,这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是“别人吃饭我洗锅”。目前国内诗坛一些响当当的诗评家如李少君、霍俊明、张德明、谭五昌等都在秦地以外,如果省内有一些扎实的评论家适时的正确引导,小树茁壮成长和雨后新苗的滋生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缺乏英雄、习惯个体的当下环境
    古有兰亭、滕王阁之千古大雅之盛事,有“青梅煮酒论英雄”,而今的诗坛,英雄何在?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最怕的是落得“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样的悲剧。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英雄,英雄虽然只是少数人中的极少数,但我还是希望我们的英雄再多一点,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屈原、李白、普希金、波德莱尔、海子等等,也许就没有郭沫若、艾青、舒婷、北岛、朵渔等等。陕西诗坛和其他全国兄弟诗坛一样普遍存在诗人转型流失的局面,但也有人以诗歌为生命、为至爱、为全部,以句句行行有限的文字无限的活在诗的王国里。我认为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英雄。一个圈子最怕拉帮结派、互相诽谤。而一个整体也最怕各自为战,我行我素。“慎独”之哲理任何人都不得不牢记于心。一个人久了就容易迷失自己、迷失方向,忘记初心,找不到回家的路。一些诗人藐视天下,妄自尊大,好像家有黄金万两就是他在诗坛有万首流芳百世。可叹可笑之极,愚昧丑陋之极。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分得清英雄和对错,这也是每个善于思考的诗人应该注意的一面。你若看到一个人整天泡在网络上干着一些与诗歌有关的事情,而他又不是编辑,那他多半几年内不会在诗歌上有何突破。陕西小说有柳青、路遥一样在黄土地上默默无闻耕耘十年磨一剑的老黄牛,陕西诗歌也有阎安、横行胭脂、王琪、梁亚军、程川一批沉静、内敛、眼里有深邃之光的启明星作为强大后盾,时而发出耀眼的光芒。早些年的陕西诗坛有伊沙、刘亚丽、李小洛等英雄辈出,随着物质时代的加剧演变,中国商界出现了马云式的一批传奇人物,而中国诗坛的传奇不只是有余秀华,陕西诗坛也会出现像陕西小说像贾平凹一样可以和莫言、余华、苏童一样并肩的一流大诗人。

    总体来说,2014年的陕西诗坛还是繁荣纷呈的保持着以往的成就和拼搏状态。但我们是诗经的发祥地,是唐诗的故乡。我们应该追随并保持诗歌的高贵,应尽可能走在全国诗人的前列。2014年的陕西诗坛最为值得肯定和祝贺的也就是阎安以得票第一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这也弥补了陕西诗人连续20年来在此项全国大奖诗歌奖中的空缺,为陕西年轻诗人奋发有为树立了榜样,成为陕西青年诗人立足诗歌、献身诗歌的一种强大动力。而伊沙、横行胭脂、秦巴子、王琪、第广龙、张怀帆、白麟、黄海、宁颖芳、秦舟、南书堂、姜华、南南千雪、赵凯云、白公智、梁亚军、左右、李东、破破、程川、王飞等人的创作也依旧值得关注。尤为喜人的是刚刚浮出水面就锋芒毕露的汉中90后女诗人高短短,短短一年时间就写出了很多佳作,并有作品在《星星散文诗》、《诗选刊》、《山东文学》等刊物发表,入选邱华栋主编的《2014中国诗歌排行榜》。2014,恰逢省作协成立60周年,省作协首次编选出版了《2013陕西文学年选》,评出了首届(2013)年度陕西文学奖。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顺利举行,随后“文学陕军诗歌研讨会”在京召开。这一系列的诗歌事件都给了陕西诗坛希望,给了陕西诗人温暖。我想陕西诗人应该继续坚守阵地,为陕西诗歌的辉煌持续发热。官方支持以外,民刊《陕西诗歌》于今年第二期推出了《陕西女诗人作品大展》并组织举行了2014陕西女诗人旗袍诗歌朗诵会。这些活动更加拉近了诗歌与大众的距离,我认为适时的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不仅对诗人的创作有好处,更对社会文化进步有积极推动作用,值得称赞。
    回望2014年的陕西诗坛,我们仍需在沉默或爆发中踏踏实实写,认认真真读。展望2015,我肯定陕西诗坛会更加精彩。新年伊始,时隔25年的“西北大学”作家班重新开班,《延河》第二期推出了《陕西中青年诗人诗歌专号》,《诗刊》新栏目“E首诗·诗歌角”全国各省诗歌展第二轮就给了陕西诗人一席之地。
    陕西诗人,我们不多说,加油吧!莫让心灵和选择辜负了无限的大好时光。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6-1 20:49 , Processed in 0.06666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